最近於正和郭敬明的「道歉事件」掛在熱搜上好多天了,時隔十多年的道歉,等了這麼久的抄襲者道歉,讓全網一片叫好。原創作品的艱辛不易,在於正和郭敬明的抄襲事件不被審判以前,不少人都心有怨言。
郭敬明剛道歉時,網友們還表示驚訝。這麼多年都不承認,為何現在會「良心發現」?後來當問題的冰山漸漸浮現,才發現郭敬明的道歉只是一個引子。
於正也出面道歉,並且宣布退出《我就是演員3》的節目錄製,以往錄製的畫面鏡頭也全部被剪。遲來的審判讓他們迫於壓力只能道歉,可道歉不會讓事情終結。
近日,有網友又發現於正將播出的新劇《玉樓春》也延期了。《玉樓春》以往宣傳力度不小,還被於正稱為「播不好就退出娛樂圈」的一部戲。現在看來還未播出,於正就有被迫退圈的信號。
郭敬明引以為傲上映5天破3億的《晴雅集》也被宣布「停止排片」。只是道歉就能結束此事嗎?
2020年的最後一天,郭敬明發出道歉聲明,表示將會歸還抄襲原作者莊羽的《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全部版權收益。
莊羽也很快作出回應,希望這兩部作品的版權費用都拿出來做一個反剽竊基金,為原創作者提供更好的環境,並接受大眾的監督。
這兩件事讓人拍手叫好,但漸漸有人發聲,並不是兩位編劇良心發現,而是迫於壓力。在更大的審判來襲之前,希望主動道歉能減小影響。
兩位編劇要是夾起尾巴做人,不那麼高調,111位作家也不會如此氣憤的拿出聯名書抵制兩人。
正如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名書中提到的主題一樣——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於正和郭敬明自身作品有著巨大的抄襲問題,卻在綜藝節目中擔任導師對演員侃侃而談自己的經驗。節目組還以兩人的各種發言當作「名言金句」去炒作,於正一句「文學不是有繼承和發展嗎」,徹底激怒這個圈子堅持原創的創作者們。
可就在此事過後,於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拒不道歉。他對媒體說「每個人都有過去,我不需要對過去作任何解釋,但今後會用我的作品,和我的一切來證明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於正和郭敬明這麼多年的「被寬恕」,讓整個創作圈子變得烏煙瘴氣。假如做錯事不會得到懲罰,那人永遠也得不到教訓。
從聯名抵制書,到兩位編劇的「誠懇道歉」,再到綜藝鏡頭全被剪,新電影下映,連鎖反應正在來襲。如果當初大大方方的認錯,或許今天可以說用作品證明自己。但遲來的按頭道歉,原不原諒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