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聖經真理說:愛是永不止息

2021-01-21 磐石之聲

聖經上說:愛是永不止息

我深信,這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需要生命的升華才能懂得,真正的愛只有喪失自己的生命才會做的出來,而且是純粹的。因為,只有喪失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而真正的生命全然是被愛充滿,所以,愛是永不止息。

我們渴望得到真正生命的人對以前經歷過什麼都毫無意義不重要了。因為面對的是徹底毀掉以前的自己,這是最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才是最終結果。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新約·哥林多前書》第1 3章)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pr boastful or arroga nt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 sentful; it does not rejoice in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 I t bear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Love never ends.

因為,真正的幸福是永遠的愛或者被愛,而永遠的愛是生命的永生這個唯一。

若我關心一個人卻得不到對方的反應,以至不堪勞瘁,而想逃避重擔,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那些成長緩慢的靈魂,缺乏主的忍耐;若我從未經歷過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在他們心裡成形,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會寫一封無情的信,說出一句無情的話,思索一個無情的思想,而不覺得羞慚與傷痛,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可以輕易議論別人的短處和過失;若我可以用輕鬆的態度談論別人的錯失(即使那只是一個小孩子的錯失),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要人家知道某一件被證實是對的事情是我做的,或者是我提議要做的,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輕看主召我來服事的那些人,閒話他們的缺點,藉此有意無意的陪襯出自己的優點;若我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臉孔,卻忘了「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會從取笑別人中得到樂趣;若我會在談話或甚至思想中奚落他人,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說實話而傷害他人,卻沒有先做許多心靈的準備,也沒有傷害自己多於傷害對方,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人的稱讚叫我得意,人的責備叫我沮喪;若我不能在被誤解中安息,而不為自己辯解;若我喜歡被愛多於付出愛,被服事多於服事人,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不敢說真話,恐怕因而失去別人對我的好感,或怕對方會說「你不了解」,或怕失去我仁慈為懷的好聲譽;若我把個人的聲譽看得比對方最大的益處更重,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一個突如其來的刺激,會使我講出一個不耐煩的、叫人難堪的字眼,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因為一個盛滿甜水的杯子,不論再怎樣搖撼,也濺不出一滴苦水。)

若別人的幹擾叫我生氣,別人的需要叫我不耐煩;若我以陰影籠罩周圍的人,只因我自己也被陰影所籠罩,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別人一件已經承認、懺悔並棄絕的罪仍然斤斤計較,大挑毛病,並且容讓這些記憶汙染我對這個人的想法,餵養我的猜疑,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不能忍受像浪子的父親那樣,並不設法減輕遠方環境的嚴酷;換句話說,若我拒絕讓神的管教實施出來,因為我不忍看這管教實施出來所引起的痛苦,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一個曾叫我失望的人保持疑懼的態度,對他沒有信心;若他跌倒的時候我會說:「我早料到他會這樣子....」,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別人的錯誤漫不經心,把它們認為是平常的事:「哦,他們常常都是這樣的」、「哦,她就是這樣講話的,他就是會做出這種事....」,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當一個有經歷高等文化薰陶,受過信仰洗禮,站位一定不同於層次低的人,聖經真理說: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相關焦點

  • 愛是永不止息 Love never fails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書,ID:Book-of-Lif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 三聯繼南方日報後微博再發聖經愛真諦
    這條微博引來了近3000人轉發,400多人評論,多數網友都說:「前段時間南方日報也發了此聖經經文真是溫暖人心,現在三聯也引用此話真是值得紀念。」歌林多前書這節愛的真諦對基督徒來說這是上帝給我們的生活尊則,但對於非基督徒來說,他們感覺這些話是束縛,因此非基督徒網友評論說:「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雖然恩慈,但也是有限度的。」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早安
    打開心靈的鑰匙,推開心窗的力量,就是你那永不褪色的微笑。早安~3、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4、人生充滿了起起落落。
  • 適合初信者閱讀的10句聖經金句
    聖經裡有很多經典的故事和經文,粗淺不一。有些初信者或是剛信仰不多久,還不能真正明白聖經裡更深含義的信徒、慕道友們,也會苦於不知道讀哪些經文更加適合自己。雖然整本聖經都值得一讀,然而,若是覺得有難度的話,可以先挑選一些簡單的讀一讀。以下10句經文,可以推薦給初信者閱讀。
  • 十字架(捨命之大愛)、彼此相愛、十誡、聖經是神的永生與平安的道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永生)。【聖經.約翰福音6:63】耶穌基督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差我來者{天父神}的。【聖經.約(約翰福音)7:16】耶穌基督說:我也知道祂{天父神}的命令(誡命-十誡,核心:『彼此相愛』)就是永生。因此,我對你們所說的話,正是照差我來的父所講的。
  • 教師節|來自聖經的教育
    由此,也想到了許多來自聖經中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話語,在此分享孝敬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馬太福音19:19 和合本)聖經中有10處提到讓我們孝敬父母,還應許說孝敬父母,會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還讓我們愛別人如同愛自己一樣,很難吧,卻是這樣要求我們。
  • 耶穌基督 《愛的真諦》
    【愛的真諦】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 馬可福音說了些什麼
    馬可福音主要講的就是耶穌基督的愛。馬可被聖靈感動,對於耶穌所做的事情,採取短小精幹的敘述方法來描述耶穌的行為。他用篇幅小,事件多的方法著重描述了耶穌性格之中的十六個方面,十六種言行,使我們明白了愛,不單單是我們口中的言語,還應該是我們的行為。
  • 因愛成恨丨愛生出美好,欲望則可能生出恨
    陳江弟兄是清華美院畢業的高材生,他用神賜予的天賦和個人的信主的經歷深刻地理解《聖經》的啟示,向我們展示在讀聖經的時候在很多時候我們混淆了愛與欲望。前者的目的是利他的,後者則是利己。雖然在最開始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式近乎一樣,但目的截然不同。愛裡蘊涵著犧牲,欲望則充滿了交易與強奪。當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生出仇恨,得到滿足就生出厭倦。
  • 抖音上最火的偷拍照: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愛是永不止息。
  • 聖經經文金句圖片鑑賞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愛是恆久忍耐
  • 10句聖經經文叫人得著力量
    以下10句聖經金句應當時常背誦,成為鼓舞我們堅強生活的力量。1.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4)每天都有不同的煩惱,今天的煩惱還沒過去,明天可能就有新的問題過來了。很多人習慣將還未發生的事情就先拿出來憂慮,然而將來的事誰能說得準呢?那不都在神手中嗎?
  • 聖經中「愛」的金句
    (約翰一書4:20)3.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 13:4-8 和合本)4.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 聖經解密:耶穌傳道三年半的經文根據在哪?
    那麼傳道三年半這一說的聖經根據在哪裡呢?很多人發現找不到很明確的經文來支持這個說法!唯一知道的經文證據是三個逾越節:耶穌開始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路加福音3:23)。耶穌傳教時歷經了三個逾越節1、逾越節近了,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並潔淨聖殿(若/約2:13-23)。
  • 七夕感悟,愛是道德、責任和深深的共情而給自己戴上的枷鎖
    關於愛的一小則:  真愛不是一種宿命,也不是一種偶然。 因此,在如今,這種「一生所愛」的發生,更需要兩個審慎的成年人,通過探索,堅定這是自己的價值體系中真正認可、需要和能夠享受其中的東西,然後因為忠於自己的價值觀與對方達成合作,盡力活出自己認可的關係和生活。
  • 彌賽亞拉比Yochanon著作《TRUTH真理》007 智慧的起源 4(連載)
    在聖經中,女人的形象被象徵性地用來代表以色列的原始民族;就是那要將救主耶穌基督生在世上的民族。唯一真正的宗教是造物主的法則:愛上帝,愛你的鄰舍。Considering the way the word religion is used today, the Bible is not a religious book. 從今天宗教這個詞的用法來看,《聖經》不是一本宗教書。
  • 缺愛的女人,大都是這樣一種人格,希望你能夠避免
    我們渴望愛情,於是討好愛人,就像松子為了愛,不惜犧牲一切代價,只為了留住男友的不靠譜的愛。我們把自己的真心,一一綹地撕下,雙手奉上,去獻給別人享用,然後別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去感激,反倒還嫌棄你給得不夠多。
  • 查考《聖經》,尋找到的智慧
    查考《聖經》,我從聖經中得到:福音,就是主的道。真理,就是主的道。十誡,就是約,律法,就是主的道(話)。十誡,就是愛上帝,愛人如己!彼此相愛。上帝就是愛!愛主,必遵守主的道。主耶穌的道,是天父上帝的道。
  • 10句聖經經文幫你找到人生方向
    值得高興的是,聖經裡面給了我們一切問題的解答。以下10句聖經經文,幫助你找到人生的正確方向。1.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13-14為什麼要進窄門,走窄路呢?因為窄路不好走,是苦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