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近日在昆明召開。會議旨在不斷強化昆明國際科技開放合作,加速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逐步提升和擴大昆明「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影響力,推動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這是自2018年「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落地以來,昆明市第二次舉辦國際性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兩年多來,昆明依託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做了哪些亮點工作,促進各國科技、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和發展?昆明如何利用這一國際性平臺,加快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擴大昆明國際科技「朋友圈」
作為全省創新創業的高地,昆明匯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擁有全省62.9%的高新技術企業、69.2%的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80%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戰略深入實施,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加快建設,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發展,為昆明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迎來了難得的機遇。目前,昆明國際友城及友好交流城市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三,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正式締結友城數量穩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對東南亞國家首都及重要城市締結友城全覆蓋。
2018年9月10日,第二次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夥伴關係機制工作組會議在昆舉辦,「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正式落地昆明。以該「中心」落戶為契機,昆明積極向國家科技部爭取參加2019年金磚國家科技部長聯席會議,昆明市科技局代表昆明市赴巴西參加「第三次『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創業夥伴關係工作組會議」,並在會上匯報「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建設方案,進一步向世界宣傳昆明,擴大昆明國際「朋友圈」。同時通過「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積極推進將昆明科技創新工作納入國家科技外交整體格局,將2020年昆明「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大會正式列入金磚國家科技部門官方會議日程,為昆明未來的對外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近年來雲南省、昆明市先後出臺一系列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合作政策,包括頂層規劃、實施綱要、平臺建設全方位謀劃以及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多個維度進行扶持。
截至目前,昆明已經和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斯裡蘭卡等南亞東南亞國家有關企業(機構)建立了暢通的合作機制,並依託具有良好國際合作基礎的企業、大學或科研院所,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企業(機構)通過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共同開展對外科技合作基地,昆明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省級)總量突破60家,一批高質量科技合作項目加速推進。
擴展國際技術交流合作項目
「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成立是中國在金磚國家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創業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會長、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原副司長姚為克表示,在昆明建立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就是希望能在科技領域中,利用昆明地域優勢與包括東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國家開展合作,共謀發展。
近年來,以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為基礎常態化舉辦的金磚國家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論壇、建立金磚國家技術轉移線上平臺、組織金磚國家技術轉移經理人培訓、項目對接與創新創業競賽等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持續開展,昆明成為連接國際學術科研機構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橋梁。截至今年上半年,昆明市已逐漸形成「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協創新中心」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融合發展局面。
在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上,來自中國、俄羅斯等國的專家通過線上線下連線的方式,討論如何把科技成果更好地轉移轉化,促進金磚國家和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科技對外合作交流。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依託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ITTN)專業技術轉移行業組織平臺,共導入500個國際成果轉移轉化項目,涵蓋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生物技術與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慧交通、節能環保與綠色創新、現代農業等前沿領域。昆明結合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區位、文化、交通等優勢,對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產業情況和技術需求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形成並發布了《南亞東南亞國家科技需求白皮書》,為未來加強和南亞東南亞國家開展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參考。同時,俄羅斯聯邦技術轉移協會(NATT)、昆明市科技局、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ITTN)三方前期經友好協商,就共同推動中俄兩國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設達成合作共識。在同期舉辦的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會議科技成果交易會上,10餘項國內優秀科技成果現場展示,尋求合作對接。
而「中國東協創新中心」「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通過挖掘中國及南亞各國企業的合作需求,組織企業對接交流洽談、適用技術培訓、先進技術示範,提供專業服務。兩「中心」還與東協秘書處、APEC秘書處、聯合國亞太技術轉移中心、亞洲開發銀行,以及南亞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推進了一批國際科技項目的合作與實施,構建國際科技合作的平臺與機制,為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較好地服務國家科技外交,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交流高地
如何加速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昆明貢獻,逐步讓昆明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發揮服務效應?如何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合作,把昆明打造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高地?在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上,國內外的頂尖專家和學者紛紛建言獻策。
「除了發展旅遊業外,昆明還可以探索發展新能源和信息、智能產業,結合康養內容,延伸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李長明表示,昆明應該發揮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支撐作用,建設產業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建立前沿交叉科技的研究中心、發展中心,通過這個轉化中心,根據周邊國家的需求,提供技術、產品、設備等,成為一個像義烏一樣的科技轉化「中間商」。
「國際科技合作中,無論是個人、團隊還是科研單位,都很難單打獨鬥,需要藉助平臺。」前駐波蘭、俄羅斯使館公使銜科技參贊龔惠平表示,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不只是對金磚國家,更是對南亞東南亞,希望有需求的單位把這個平臺充分利用起來,使科研少走彎路、打開思路,節約時間和經費。
「昆明技術轉化形勢逐漸向好,連續幾年召開金磚會議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國高校(華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賈春德表示,目前中國已經進入了高質量引進國外技術、高質量進行技術轉化階段,如何定義高質量?關鍵是對經濟和科技發展有實質性推動。而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還要注重國際思維,在學好國內法律的同時,更要充分了解國外法律和智慧財產權,安全開展項目。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