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這需要很多方面的交流和支撐,包括經貿、交通設施、信息科技諸多方面,同時也少不了文化。為了全面提升城市對外形象,展示春城豐厚文化底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泛亞文化名城』,方便東南亞、南亞甚至全世界的朋友相互交流,我們向社會各界徵集大觀樓長聯英文翻譯優秀作品,今後還可能舉辦法文、越南文、緬甸文的徵集活動。」昆明市網絡信息辦主任蔡志嶽說。
6月20日,「潤城杯」大觀樓長聯外文(英文)翻譯徵集活動走進校園活動在雲南大學呈貢校區舉行,昆明市委宣傳部、昆明信息港、雲南大學師生代表共36人參加了座談會。
蔡志嶽介紹,參賽者可全聯,也可段落、句子翻譯,均分為三個獎項,其中全聯一等獎一名,獎金一萬元;二等獎4名,獎金50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2000元。段落一等獎一名,獎金2000元;二等獎4名,獎金12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800元。單句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4名,獎金8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500元。
李曉露是雲南大學外語學院大三的學生,她說,「小時候,爸媽帶我去大觀樓玩,就看過這個長聯,上高中時語文老師還要求我們背誦,但翻譯這個長聯對我來說難度很大,我準備利用暑假認真研究下,試著翻譯。」
活動自2011年5月5日起至今,共向社會徵集到參賽稿件21份,其中:電子稿件16份,紙質稿件5份。投稿者中除昆明市民外,還有省內西雙版納州的參賽者,以及加拿大、臺灣、北京、上海、江蘇等地的愛好者。他們中有退休老教師,在讀大學生、公司職員,還有一位參賽者是原新華社的編輯,今年已經88歲高齡。
清朝乾隆年間(約1765年),昆明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寫下180字長聯,上聯描繪昆明風物,下聯書寫雲南歷史,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大觀樓因長聯而得名。
據了解,本次活動的徵稿時間為2011年5月5日起至2011年12月5日,參賽者可以通過新浪微博給「昆宣發布」(http://t.sina.com.cn/kmxcb2011)留言,將自己的作品上傳;或者發送電子郵件到kmswx@sina.cn,書面翻譯亦可郵寄到昆明市呈貢新區春融街1號市級行政中心7號樓348室(郵編:650500),都可參與投稿。
來源: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Angelia)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