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6月11日17時3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陰陽」翻譯為「Yin and Yang」, 「雅俗」翻譯為「Highbrow and Lowbrow」……反映中華思想文化的術語怎麼翻譯你造嗎?今(11)日下午,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1》在重慶舉行首發式。記者從書中看到,該書整理、翻譯了100條飽含中華思想文化的術語。
首發:收錄100條術語 有中文和英文釋義
作為《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系列圖書的第一輯,該書收錄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首批整理、翻譯的100條術語,內容涉及文藝、歷史、哲學三大學科領域。
2014年初,為做好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作,經國務院批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以下簡稱「工程」)設立,旨在梳理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和民族思維方式、體現中國核心價值的思想文化術語,用易於口頭表達、交流的簡練語言客觀準確地予以詮釋,在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傳播媒體等對外交往活動中,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國情、歷史和文化。「工程」秘書處設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這本書中收錄了哪些術語呢?記者在書中看到,既有「道」、「仁」、「義」等反映傳統文化特徵與思維方式的核心術語,也有「陰陽」、「修齊治平」等屬於交叉學科的術語。其中個別條目,如「不學詩,無以言」、「玄覽」等術語是第一次作為學科術語被挖掘整理。這些術語均提供了簡明中文釋義和英文譯文。
那麼,對於中華思想文化術語,這本書是怎麼翻譯的呢?
翻譯:「陰陽」為「Yin and Yang」 來看這些詞語的英文
「陰陽」翻譯為「Yin and Yang」,本義指物體對於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
「雅俗」翻譯為「Highbrow and Lowbrow」。「養氣」翻譯為「Cultivating Qi」。「科舉」翻譯為「The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System」。
「賦比興」是《詩經》創作的三種表現手法,怎麼翻譯呢?該書給出的參考是「Narrative,Analogy,and Association」。
學過文言文的都應該聽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其縮寫為「修齊治平」,翻譯為「Slef-Cultivation,Family Regulation,State Governance,Bringing Peace to All under Heaven」。
釋疑:翻譯釋義並非定論 術語篩選原則多
據悉,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的整理、詮釋和英語翻譯得到了國內外多所高校和學術文化機構的大力支持。70餘位文、史、哲等學科及英語翻譯領域的國內外頂尖學者應邀組成專家學術團隊。
什麼樣的術語能夠入選此書?該書編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一期術語篩選限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術語要能反映中華傳統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必須是凝固成詞或短語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詞,必須由中華民族主體創造或構建;還包括在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中使用頻度較高,具有國際交流與傳播價值等原則。
隨著文化的全球化,外國友人對中華文化的一些術語在翻譯和理解上時有偏差。為此,該書的基本任務是梳理術語的主要含義,針對外國普通受眾普及中華思想文化,解決術語在外譯過程中的誤讀、誤解、誤譯等較為突出的問題。
但這位負責人解釋,這本書並不是字典詞典,對部分術語的翻譯也並非定論,而是一種新的參考。專家們翻譯時儘量做到準確、達意,尊重並參考外國漢學家及前人的翻譯成果,當意譯不足以涵蓋術語的全部含義,不能基本表達或接近術語含義時,採用音譯。
(微博報料方式:網友可登錄新浪微博「@華龍網原創新聞」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