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新版《攻殼機動隊》: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的賽博朋克

2021-01-15 餵了官人

自從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榨乾無數製片公司(包括邵氏)的血汗錢,製作出曠世傑作《銀翼殺手》之後,「賽博朋克」這一後現代主義的科幻分支類型被甩到了世人面前。其後,時光飛逝十三載,一部日本動畫電影夾雜著東方的哲學思辨與敘事風格,將賽博朋克的世界觀再次擴展和升華,終於走上「神壇」,這就是《攻殼機動隊》。

《攻殼機動隊》從1989年開始由士郎正宗開始漫畫連載,1995年動畫大師押井守改編為同名動畫電影,隨之進入2002年,再由神山健治創作了同名TV版動畫,這三次創作可以說是「三位一體」,奠定了《攻殼機動隊》在賽博朋克,甚至是整個科幻動畫領域的神作地位(可能還要包括之後的電影版《無罪》)。之後的歲月裡,不斷有新作品試圖填充或者重塑這個「攻殼」宇宙,但是都鎩羽而歸,完全不受粉絲待見,這其中就包括寡姐「穿秋衣」秀身材的真人版。

即使是不斷的失敗,還是有人原意繼續嘗試,比如說網飛。這幾年網飛做成了兩件事,一件是美國電視劇製作與日本本土結合,2019年的《全裸導演》就是個中代表;另一件是將日本動畫文化引入線上平臺,大量重塑或者重置優秀經典動畫作品,包括《EVA》、《聖鬥士》、《機動奧特曼》。重置版的動畫沒有什麼可說的,但重塑版幾乎都失敗了。我個人覺得網飛就是擺著勇於嘗試的心態在做這件事,說不定萬一見鬼了,就又將創造一部傳奇,名垂漫史了呢。

在這種求仁得仁的心態之下,便有了最新的一部《攻殼機動隊SAC_2045》。最新這部「攻殼」的代號是「SAC_2045」。「SAC」粉絲肯定瞭然於胸,是「Stand Alone Complex」的縮寫,翻譯過來叫做「集體無意識」,出自TV版第一部最後一集。2045則代表著2045年,也就是TV版時間的15年後。這次主導製作的還是TV版的神山健治和荒木伸治。這不是兩位第一次和網飛合作,上一部還是《機動奧特曼》(都和機動有關)。

不要以為這次的「攻殼」新劇還是老版的導演和動畫監督製作,就可以高枕無憂。如果說《機動奧特曼》還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的話,那麼這次的《攻殼機動隊SAC_2045》用一句話來概述就是: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的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這個詞彙由賽博和朋克兩個詞根組成,賽博指代「控制論」,而朋克以為著反叛,因此它還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叫做「電馭叛客」。無論是怎樣的賽博朋克,都帶有著強烈的反烏託邦和悲觀主義色彩。因此,它在藝術風格上是那種邊緣化、孤獨化的後現代主義形式。在畫面場景上最常見的就是色彩豔麗的霓虹、陰暗狹小的街道、鋼鐵叢林與貧民窟的對應、蒼涼冷漠的空景,等等等等,以此來體現冰冷現實的科技社會與脆弱渺小的人類之間的反差。

然而,我在《攻殼機動隊SAC_2045》中卻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明亮畫面,無論是在戰場前線的貧民窟中,還是在夜晚霓虹閃爍的街道裡,到處都散發著亞美利加的奇異光亮,仿佛是在歌頌著皿煮滋油的燈塔奇觀以及自由女神手中的熊熊火焰。我根本體會不到任何的賽博朋克的氣息,總以為是在看一部美國公路冒險動畫。

和畫面同樣崩塌的還有人物形象,我們熟悉的那位瀰漫著強烈御姐氣息的草薙素子怎麼就成了一個像充氣娃娃一樣的大眼睛蘿莉了(聲音還是御姐音,這太反差了吧)?巴特這位肌肉男也被奇怪的整形成了油光粉面的裘德洛式的帥氣大叔。不知道主創人員到底是什麼奇怪取向,非要顛覆之前的全部形象,難道只是為了討好御宅一族或者滿足美國觀眾的惡趣味不成?動畫的片頭中,女主被製造出來的過程,像極了美劇《西部世界》,濃濃的3D列印技術質感以及流行歌曲,讓從開始延續下來的如宗教般的人體再造儀式感蕩然無存,反而多一股現代工業的流水線廉價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形象和畫面只是表現力的「臭皮囊」,你要是在精神層面能夠接近於神壇上的那部作品,我也沒什麼話說。但是,最讓我們這些曾經的粉絲無法忍受的就是《攻殼機動隊》那強烈的帶有宗教、哲學思辨的內涵沒有了。永恆的孤獨和蒼涼妥協於好萊塢式的政治正確,這是最不能夠忍受的事情。

《攻殼機動隊》的英文名是「Ghost in the Shell」,直譯過來是裝在殼(qiao)中的鬼魂(靈魂)。如果一個人,全身都機械化甚至於義體化,那麼還可以稱為是人麼?如果一個機器人或者再生人宣稱自己擁有記憶(靈魂),那麼他可以被稱為是人麼?這種永恆「我是誰」的拷問和思辨才是《攻殼機動隊》的內核,也是賽博朋克的內核。由這個內核所延展開的關於信仰,操控,集體無意識,科技霸權等外延所影射出對現實社會的擔憂和思考,才是讓人慾罷不能的魅力所在。

而我在最新版的《攻殼機動隊》中完全沒有看到這部分的深層內核,有的只是一些虛頭八腦政治正確和譁眾取寵的大打政治擦邊球。你把所有的人物和場景都換了個皮,再按上一顆美國芯,這樣的《攻殼機動隊》還是催生出《黑客帝國》的經典麼?

這樣的「攻殼」我們不認。另外,今年還會再出的《銀翼殺手:黑蓮花》恐怕也會兇多吉少了。

就是這樣。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閃耀31年的賽博朋克史詩
    左:1995年《攻殼機動隊》動畫電影 右:2020年4月《攻殼機動隊—SAC2045》網飛出品TV番劇幻想與現實共存的都市想要讓自己去接受攻殼機動隊這部作品一點都不難,你的面前放的不是連觀看順序都要好好找個小本本記一下而且就算記了都有可能隨時混淆的物語系列。那我想表達什麼呢,很簡單。
  • 透過《攻殼機動隊SAC_2045》,尋找賽博朋克神作裡的文學「模仿犯」
    ——喬治·歐威爾《1984》 繼前作對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引用借鑑後,《攻殼機動隊S.A.C.》新作《2045》這次盯上了對後世眾多反烏託邦作品產生深遠影響的喬治·歐威爾。 再往前看,押井守導演的「攻殼」更是成了他探討個人哲學與宗教思想的載體。
  • 《2077》旅程準備手冊,大家念叨的「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
    「賽博朋克也可以說得上是在西方和東方的互相映射中誕生的。在這一反覆的過程中,它慢慢變得豐滿,並有了更複雜的內涵。」 提起「賽博朋克」,大家腦子裡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呢?我想,它大概率就會是這樣的: 「如今他住在最廉價的棺材旅店中。
  • 《2077》旅程準備手冊:「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
    除此之外,賽博朋克文化中的東亞文化從它誕生伊始便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神經漫遊者》中寫進了大量日本元素,《銀翼殺手》電影版中的場景也極富東京特色,而押井守版的兩部動畫《攻殼機動隊》劇場版,則又使九龍城寨成為了與東京並稱的賽博朋克文化「聖地」。近幾年,重慶也成為了賽博朋克愛好者心目當中的聖地之一。
  •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說起「賽博朋克」這個概念,也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一些歐美的科幻作品:比如高調放出預告片的《賽博朋克2077》、經典永流傳的《銀翼殺手》……誠然,「賽博朋克」這一題材起源於歐美,歐美作家在這一題材上的統治力也十分強大,從菲利普.迪克到威廉.吉布森,優秀作品和作家頻出。可以這麼說,賽博朋克的豐碑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歐美作品的名字。
  • 《攻殼機動隊》要推出新動畫,TV動畫版監督回歸執導
    儘管相當一部分人在真人電影版《攻殼機動隊》上映之前抱有很高的期待和關注度,但是目前看來,電影不僅反響平平,派拉蒙還可能面臨著至少 6000 萬美元的虧損。不過隨著真人電影在全球的上映,人們對於原版漫畫和動畫的興趣又被喚起。
  • 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
    在上世紀80年代,賽博朋克的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已經到位,只是還需要一個名稱。「當我在上世紀80年代想到C字母打頭的那個單詞時,目的只是為我當時正在寫的文章想個俏皮、單字母的標題。」布魯斯·貝斯克(Bruce Bethke)是第一位提出「賽博朋克」一詞的作家,那篇文章將青少年黑客作為主要角色。
  • 聊聊《通感紀元》裡的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風濾鏡、賽博朋克元素裝修、賽博朋克式衣服……常以未來科技美少女為主要元素的二次元手遊必然要來湊個熱鬧。1月7日公測的《通感紀元》在這之中算不上火爆,不過其遊玩體驗在二次元遊戲裡絕對算是上乘。而拋開抽獎卡池、SLG策略等,多數玩家並不看好二次元手遊與賽博朋克的結合:機械臂美少女配上一套黑科技UI再加點霓虹燈背景,這就能叫賽博朋克了?所以本文不再過多討論卡池、策略等內容,就單純來聊聊《通感紀元》裡的「賽博朋克」。什麼是賽博朋克?CyberPunk賽博朋克音譯自CyberPunk。
  • 《攻殼機動隊》:日本「安保一代」的精神遺產
    按:2017年,日本動畫電影系列《攻殼機動隊》被改編為好萊塢真人電影,由斯嘉麗·詹森、朱麗葉·比諾什、北野武等明星出演,反響平平,豆瓣評分僅有6.6分。本文收錄於近日出版的文集《薔薇花與十字架》當中,在書中,楊不風通過20多篇文章,探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海德格爾、《黑客帝國》、《攻殼機動隊》等文化領域的經典和流行之作,與此同時,也聊到了難民危機、民族認同、學生運動等社會話題。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節選了這篇談論《攻殼機動隊》及其內涵的文章,以饗讀者。
  • Netflix 將在 2020 年推出《攻殼機動隊》動畫系列新作 | 愛範兒
    Netflix 將在 2020 年推出《攻殼機動隊》動畫系列新作 對於 Netflix,可能目前許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紙牌屋》這樣的優秀自製內容,但其實 Netflix
  • 一個成都費頭子,搞出個賽博朋克山海經
    他用賽博朋克和《山海經》搭建了萬花筒式的時光隧道。看小說的人說,這是聊齋,是百鬼夜行;玩遊戲的人說,這裡邊有魔獸世界部落徽記,有拳皇97之風雲再起;觀影追劇的人說,在這樣的暗夜霓虹下,看見了《美國眾神》和《攻殼機動隊》……但其實,你仔細看,竹林、文殊院、成都飯店、339電視塔。這裡,是成都才對。
  • 進入賽博朋克世界前,我花500塊給耳朵做了「改造」
    在大城市裡久了,偶爾仰望星空的時候我就會想,既然科技發展已經如此迅速,那麼或許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裡,真有希望能邁進到科幻電影中的那個賽博朋克時代。身處於超現代化的都市、 看著那些「層巒疊嶂」的大樓,以及全息投影的廣告牌……電影《攻殼機動隊》你以為這就足夠賽博朋克了嗎?當然不。
  • 電影《攻殼機動隊》日語配音名單公布
    由「寡姐」主演的真人電影《攻殼機動隊》將於3月31日在北美上映,並於4月7日在國內院線上映,近日片方公布了這部電影的日語配音名單,值得興奮的是採用了和TV動畫、劇場版一樣的聲優陣容:田中敦子(草薙素子)、大冢明夫(巴特)與山寺宏一(陀古薩),相信影迷們一定非常期待這些聲優的再次精彩演出。
  • 《攻殼機動隊》,本劇劇情天馬行空,令人回味無窮
    電視動畫《攻殼機動隊》講述的是公元2030年,隨著人類義體化等科技的不斷發展,犯罪行為也日漸離奇複雜。為了解決這類案件,日本內務省的直屬部隊——公安9課,在隊長草薙素子的帶領下向惡勢力發起制裁。以一個單位的群體進行局部刻畫,從小往大寫電子腦化的社會形態。
  • 《攻殼機動隊》添新角 薩姆-賴利出演「笑面男」
    薩姆-賴利出演「笑面男」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備受矚目的真人版《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3D電影,今日確定了一個重要角色扮演者:曾在賣座大片《沉睡魔咒》中扮演「烏鴉先生」的男星薩姆-賴利,
  • 麥可·皮特加盟《攻殼機動隊》 出演反派笑臉男
    麥可·皮特加盟《攻殼機動隊》 出演反派笑臉男 時間:2016.02.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慄子醬 分享到:
  • 你們口中的「賽博朋克」,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在「土潮文化」的帶動下,網絡上還流行起了賽博朋克式的梗圖。那些充斥著傳統與現代的反差感和不協調的照片,打上一個《賽博朋克2077》的遊戲標籤之後,成為了網友們爭相轉發的潮圖。社交網絡上極具傳播效應的「賽博朋克」梗圖。賽博朋克,究竟代表了什麼含義?雨夜霓虹就是賽博朋克嗎?「高技術,低生活」的標籤化認識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嗎?
  • 賽博朋克2077:用塔羅牌解構《賽博朋克2077》
    即便如此,我還是要為<賽博朋克2077>留下一點文字,我沒有能夠與V實現傑洛特一般的「靈魂同調」,但也在這個充滿魅力無比宏大的夜之城中找到了一些印象深刻的記憶碎片,這段旅程雖不完美,卻也足夠:這是一個CDPR最好的時代,這是2077風評最壞的時代;這是光線追蹤的智慧年代,這是優化不足的愚蠢年代;這是遊戲玩家的信仰時期,這是主機玩家的懷疑時期;這是夜之城的光明季節,這是夜之城居民的黑暗季節
  • 賽博朋克是未來人類社會的審美風向嗎?
    也許您開始對」賽博朋克「世界的構成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心中還會有疑問。"賽博朋克"世界從何而來?所謂「賽博朋克」(Cyberpunk),即是控制論(Cybernetics)與朋克(punk)的結合體。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小說《神經漫遊者》,被認為是」賽博朋克「早期文學以及賽博空間普及的代表之作,而1983年11月美國科幻作家貝魯斯·貝斯克。
  • 用2萬字筆記,弄懂《2077》提出的5個賽博朋克議題
    如果真是如此,也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了。 波蘭蠢驢想要做的,也做到了的,是創造了一個百科全書式的賽博朋克世界。沒錯,這款遊戲包羅著賽博朋克文化的歷史、現在、想像中的未來,有足夠的豐富性,並且做到了很好的風格融合。勤勤懇懇,踏踏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