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長痣,腳底板上的痣往往會被人忽略,有人說不同位置的痣,所代表的含義也有所不同,腳底有痣的人驛馬通常很重,有很多機會雲遊四海或出外旅遊,在職場上也能夠呼風喚雨,聽起來不錯是不是。
但看過《非誠勿擾》這部經典電影的人看到腳底突然冒出的黑痣,恐怕就沒有這麼輕鬆了,總擔心黑痣在變化,甚至轉變成惡性黑素瘤。
那麼腳底長痣到底要不要切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華東醫院皮膚科朱榮藝醫生。
朱榮藝醫生指出,一部《非誠勿擾》,曾經讓很多電影觀眾觀後出現緊張、精神焦慮,更有甚者出現胡思亂想、食欲不振,總覺得自己某個部位的黑痣在變化,嚴重者甚至夜不能寐,腦海中時刻擔心自己某個部位的色素痣在轉變成惡性黑素瘤。
「在門診中,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患者,她因為十分害怕自己的黑痣惡變,所以不允許身體任何部位出現黑點,一旦出現,她就強迫自己一定要把它切除,否則自己吃不好,睡不香,就這樣,她前前後後一共切了二十幾刀。且不管,該患者是否有必要做這麼多手術,光從這麼多的手術疤痕,就足以證明她極度害怕惡性黑素瘤以及她內心對這種疾病的恐懼程度,甚至可以說她得了疾病恐懼症。」 朱榮藝醫生說。
朱榮藝醫生指出,其實,色素痣並沒有電影裡所說的那樣誇張、可怕,當然我們也需要對其有一種科學、正確的認識。
大家都應該知道,色素痣是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痣細胞通常要經過發展、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階段,並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由表皮移入真皮。正因為如此,存在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孩子在兩歲以下很少有黑痣,而兩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的不同部位,陸陸續續地出現了一些色素痣。
一般來說,至成年以後,色素痣的數量就相對比較恆定,新長的較為少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不停地在增加,人們對色素痣的重視程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雖然,色素痣出現惡變的可能性極為渺小,但由於一旦出現惡變,往往惡性黑素瘤的轉移就很快,因此5年生存率還是相對比較低的。所以,一定程度的重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比較而言,白種人出現色素痣惡變的機率要較黃種人為高,而在黃種人出現色素痣惡變的患者之中,最為常見的部位就是足底部的色素痣。在腫瘤科也經常可以碰到因為足底部惡性黑素瘤而導致截肢的患者。
那麼,針對色素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判斷是否需要及時切除呢?朱榮藝醫生總結下面這幾點,非常重要:
第一,先天性色素痣,特別是直徑較大的(大於6mm),最好手術切除;
第二,發生在摩擦部位(特別是足底部)的色素痣,最好能夠儘早切除;
第三,色素痣如果出現體積突然增大,表面容易破潰、出血、糜爛或者自覺疼痛、瘙癢等症狀,再或者出現周圍衛星灶時也建議儘早切除。
正因為上述原因,如果您有足底色素痣,建議您還是能夠及時至皮膚科門診就診,找有經驗的皮膚科醫生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