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當我告訴人們,沃倫·巴菲特遵循5小時規則,把80%的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時,他們的反應都是可以預見的:「他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是沃倫·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遠達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樣。」
然而事實上:巴菲特從小學開始就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擁有更多的錢或管理一家大公司,並不能給你更多的空閒時間。以下是沃倫·巴菲特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和思考而採用的六大策略。
策略一、殺死繁忙的工作
巴菲特從它的日程表上劃掉了幾乎所有CEO必須完成的任務:
他從不與分析師交談(據巴菲特估計,一個典型的CEO有20%的時間會花在與華爾街分析師的交談上)。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
他不參加行業活動。
他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住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一個紐約市外的地方。
他幾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
重要的是,這些決定不是偶然發生的。做出這些決定,巴菲特需要不斷地抵抗巨大的社會壓力。
巴菲特曾經給他的飛行員弗林特介紹過確定優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我希望你現在就能嘗試一下,以便真正理解這個信息:首先,巴菲特讓弗林特在一張紙上寫下他的前25個目標。現在,你就把你的目標寫下來。接下來,他讓他選出前5個。到目前為止,沒什麼特別的。最後,他讓弗林特把那20個他沒有選中的目標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清單上。巴菲特建議弗林特:「不管怎樣,這些事情都不應該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前5個目標。」
巴菲特的策略有幾個基本事實:
20%的優先級任務會佔據我們結果的80%。巴菲特最優先考慮的5個目標就是25個目標的20%。對我們的時間真正構成威脅的,並不簡簡單單是哪些我們知道是錯誤的事情的幹擾。相反,真正的威脅是那些「披著羊皮的狼」——這些活動讓我們感覺自己在努力工作,但最終並不能改變現狀。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就是為了預防這些!
優先化的真正挑戰在於說,"不!"答應是很容易的。
策略二、只和那些你認為可以永遠共事的人一起工作
與巴菲特嚴格審查自己工作活動的方式類似,他也對與自己合作的人進行嚴格的審查。
巴菲特只和他信任的執行長們合作,這些執行長們能取得成果,他認為自己可以和他們一起工作幾十年。因此,在收購一家公司之前,他極少進行談判和盡職調查,也不會對自己收購的公司的執行長有太多的幹涉。此外,他很享受與執行長們的談話。
(注意,「信任」這個詞,讓巴菲特放棄收購許多財務狀況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是因為他不信任這些公司的執行長)
策略三、讓事情保持在超級簡單的狀態
巴菲特已經消除了他公司幾乎所有的官僚作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組合公司有近40萬名員工,但其實際的總部只有20多名員工。巴菲特的個人生活也很簡單。他住在一個不起眼的房子裡(60年來他一直住在那裡) ,每年個人開銷只有10萬美元。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在我們的公司中,在我們的生活中,讓事情變得複雜是非常容易的。事實上,這是常態。當你獲得更多的利潤時,僱傭更多的員工是正常的。隨著你賺的錢越來越多,花的錢越來越多是正常的。
真正強大和獨特的是讓事情簡單化。這需要努力和技巧。這也是巴菲特天才之處的一部分。
策略四、專注於少數高質量的賭注
沃倫·巴菲特每年只做少量的投資。巴菲特相信,集中的投資組合會帶來非凡的回報,優秀的投資標的很少出現。正如他在1993年的年度報告中總結的那樣,「我們認為,如果讓投資組合更集中的政策能提高投資者對一家企業的思考強度,也提高他在購買該企業之前對其經濟特徵的滿意度,那麼這種政策很可能會降低風險。」
簡言之,巴菲特的意思是:「投資的訣竅就是在那裡,看著球一個接一個拋過來,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們大喊,「揮棒啊,你這個笨蛋!」,直接忽略它們。
策略五、專注於長期投資
巴菲特會長期持有他的股票。威廉·桑代克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中稱,他目前持有的前五大股票期權,持有時間平均超過20年。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一年。這意味著投資活躍度處於極低水平,巴菲特稱之為「近乎懶惰的無所事事」。
菲特在知識投資方面也運用了類似的概念,這給他帶來了長久的回報。在巴菲特唯一的授權傳記中,他的傳記作者評論了她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東西:你所學習和投資的東西,應該是能夠積累的知識,這樣知識就可以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因此,與其學習一些明天就可能過時的東西,比如某種特定類型的軟體(兩年後甚至沒有人使用) ,不如選擇那些能讓你在10年或20年後變得更聰明的東西。我現在一直在受益於這個教訓。
策略六、避免追趕科技潮流
人們可能會認為,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者會一直追求掌握最新的技術,以保持處於時代前沿。有趣的是,事實恰恰相反。以下是一些例子:
他辦公室裡從來沒有電腦。
他從來沒有用過股票行情收報機。
他沒有智慧型手機。
這些獨特的選擇反映了巴菲特的一些特點:巴菲特非常清楚他需要了解哪些數據才能進行投資。他對自己的想法有足夠的信心,他不願意去做那些受大眾歡迎的事情。他主動從環境中排除潛在的幹擾,而不是依靠意志力。
以上這些策略都來自於一個重要的心智模型:80/20法則。事實上,20%的努力會帶來我們生活中許多領域80%的結果。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你如何將80/20法則始終如一且巧妙地運用到你的生活中。
1.確定你的真實價值觀
當你在沒有清晰價值觀的情況下進行優先排序時,你的目標通常會感到空虛。沒有了自己的北極星,你設定的目標往往是你以前所擁有的文化價值觀的結果。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目標並不是真正的目標。
2.確定你真正的目標
如果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你的日常優先事項,就會被那些能讓你感覺良好的短期回報的緊急任務淹沒。有明確的基於價值觀的目標,可以讓你專注於短期和長期的事情。
3.留出時間進行優先排序
我建議在你的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幾塊時間:每天15分鐘,每周1小時,每個季度3小時,每年1天。
4.列出你必須做的每件事
把它從你的頭腦中拿出來寫在紙上,是一種宣洩,它為你剩下的步驟提供了素材。
5.圈出最重要的20%的優先事項,這樣可以得到80%的結果
這就是你把小麥和穀殼分開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看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這樣才能推動事情的發展。
6.像練習其他技能一樣練習80/20法則
運用80/20法則並不僅僅意味著問自己,「什麼是最重要的?」然後繼續前進。優先排序是一種技能。通過學習和使用不同的心智模型,比如瓶頸分析、ICE 方法或關鍵路徑方法,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優先事項。每次你設定優先事項的時候,都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你練習如何更好地確定優先事項。
7.確定一個最重要的優先事項
80/20法則是遵循分形法則的。也就是說每個80/20裡面還有另一個80/20。
8.先做你的「一件事」
當我們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們有最多的能量和最少的幹擾。這使得它成為完美的時間去處理最困難,最重要的活動。如果你把一件事留到當天晚些時候做,那麼它很可能不會在當天完成了。
9.基於你的「一件事」設度量指標
大腦喜歡度量標準,尤其是公共的度量標準。這就是為什麼社交媒體平臺可以如此有效地訓練我們,讓我們不斷地使自己的關注者、贊和評論最大化。當這些虛榮心指標上升時,我們感覺自己正在取得進展,正在做重要的工作。
但是,歸根結底,如果你經營一家企業,更重要的是獲得利潤。如果你經營一家非營利組織,更重要的是改善世界。如果你想減少孤獨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你和親密的朋友之間的高質量互動。
當我花時間去確定一些真正重要的指標,然後真誠地關注它們時,我的業務在一夜之間改變了。一旦你這樣做了,你的大腦就會自動和潛意識地考慮最大化這些重要的指標,而不是那些虛榮的指標。
10.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放在「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避免」的清單上
11.為你的「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避免」的清單做一個事前檢查
關鍵在於......現實生活中,不去做「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避免」的清單上的某些事情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自律。如果你不深思熟慮,你很可能會養成舊習慣。為了確保這種情況發生,我建議進行事前檢查。通過事前檢查,你可以想像你的一天,然後問問自己,「讓自己陷入舊習慣、分心的原因是什麼?」通過在潛在的幹擾發生之前意識到它們,我們能極大地增加避免它們的可能性。
12.練習說「不」
就像應用80/20法則是一種技能一樣,說「不」也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就是識別我們應該說「不」但沒能說的領域,然後針對每種情況設計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13.接受問責和輔導
根據我的經驗,我經常抵制那些最重要的東西,因為它們要求我直面自己的恐懼和自我毀滅的信念。因此,當我每天和每周與他人分享我的優先事項時,當其他人強迫我對自己嚴格誠實,並給予反饋時,我的工作效率總是會更高。問責幫助我踩下油門。輔導幫助我把另一隻腳從剎車上移開。
這些步驟中的每一步都是絕對關鍵的。如果錯過了其中的一個,你選擇和堅持正確優先事項的能力就會直線下降。
(來源:36kr 原作者:智勇)
中心簡介:
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於2015年3月成立,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電子商務促進服務機構,隸屬於浙江省商務廳。中心按照「貫徹執行全省電子商務發展政策、服務全省電子商務企業、促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宗旨,堅持「服務創造價值、數據創造未來」的發展理念,通過提供商務大數據探索應用、構建電商服務資源對接體系、搭建網際網路創業創新平臺、推動浙江電商標準和品牌服務輸出、參與電商國際化進程,打造電子商務「數據中心、理論中心、服務中心、合作中心」,為浙江建設「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和「新型貿易中心」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我省「數字經濟」建設。
齊心抗疫
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