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股市因為外資的進入,港股化美股化趨勢非常明顯,已然不是過往的打法,價值投資的長期持股模式深入人心。炒作垃圾股的模式逐漸式微,難以為續。好好研究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模式,對適應當前資本市場體系有很好的幫助。
巴菲特的投資體系如果做一個主體框架來看,則可用七層塔來進行完整闡述。
第一層塔 將股票視作為生意的一部分——思想出處:班傑明.格雷厄姆
這是巴菲特從他老師班傑明.格雷厄姆那裡學到的三個基本投資理念中的第一項內容,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格雷厄姆呼籲投資者「把有價證券當做一項生意去投資是最聰明的投資」
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從基石的出發點思考「就是以企業所有權人的角度看待購買上市公司股票這個事情」
我們所購買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代碼或者是一個陌生的企業,而是要以我們真正參與了企業所有權的角度來看待每一次投資。
第二層 正確對待股票的波動——思想出處:班傑明.格雷厄姆
這是巴菲特從他老師班傑明.格雷厄姆那裡學到的三個基本投資理念中的第二項內容,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內容。巴菲特覺得它或許是「對投資獲利最有幫助的」
格雷厄姆認為市場先生情緒波動巨大,從根本上講「價格的波動對投資者只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當價格大幅下跌後,提供給投資者買入的機會。當價格大幅上漲後,提供給投資者出售的機會。」日常的市場波動,噪音巨大,但並不必要過於理會。
第三層塔 安全邊際——思想出處:班傑明.格雷厄姆
這是巴菲特從他老師班傑明.格雷厄姆那裡學到的三個基本投資理念中的最後一項內容。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師徒二人之所以將安全邊際看的如此重要,是因為安全邊際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為一個企業價值投資人提供重要幫助。
為企業估值時可能出現的高估提供緩衝地帶。
較低的價格買入將提供更高的投資回報。
當企業實際增長超過預期時,投資者將得到經營性回報和市場性回報。
第四層塔 對「超級明星」的集中投資——思想出處:凱恩斯、費雪、芒格
費雪在其暢銷書《怎樣選擇成長股》中有一段話:「投資者被過分的灌輸了分散投資的重要性。然而,害怕一個籃子裡有太多雞蛋,會使得他們買進太多自己根本不夠了解的公司。如果對公司沒有充分的了解,那比分散投資做的不夠充分還要危險。」
巴菲特充分採納了,他認為,與其把雞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不如放在少數籃子裡,並且照顧好這個籃子。所以他採取了充分了解上市公司,並且集中買入,長期持股的策略。
第五層塔 選擇性逆向操作——思想出處:格雷厄姆、費雪
長期關注自己心儀的股票,充分的了解公司的質地,然後在大波動時期,堅決的重倉買入,並且長期持有。
這樣的思想在數次金融海嘯期間巴菲特的操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第六層塔 有所不為——思想出處:格雷厄姆、芒格
我們認為:投資者的成功不僅在於他做了什麼,而還在於他不去做什麼。有時,後者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前者。
在證券投資過程中,看起來很美的機會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平庸的機會,要敢於放棄平庸的機會才能抓住決定性的機會。
巴菲特所不為的領域:
1.基於投機的買賣。2.基於短期預測的所謂波動操作。3.買入自己不容易了解的公司的股票。4.頻繁操作。5.對市場趨之若鶩的旅鼠性跟隨。6.以股票升跌而不是公司經營的好壞評估投資的成敗。7.搖擺不定的投資理念與操作策略。8.拔掉鮮花澆灌雜草。9.以投資的主體部分進行冒險。10.在高速行駛的推土機面前去撿5分錢硬幣。
第七層塔 低摩擦成本下的複利追求——思想出處:綜合影響
交易的成本其實是非常高的。如果從年化增長率來算,5.3%年增長率兩百年是201萬。而如果加入了摩擦成本1.5%,則200年後僅僅只有11萬,少了190萬。
巴菲特在長期的投資操作中,儘量減少自己的摩擦成本(交易費用、管理費用、紅利稅、所得稅等)。這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基礎。
這七層塔,就是巴菲特投資體系框架的層層累進。
這是巴菲特模式價值投資的基石,對其研究並且長期堅持,最為困難。
從某種意義來說,投資就是用時間和生命在交換財富。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賺取了上千億美元的財富,而在於他年輕的時候想明白了許多事情,然後用一生的歲月來堅守。
最偉大的投資家也會隨著歲月消失,但某些投資的原則卻亙古不變,我們如果越年輕的時候想的越明白,可能以後的財富會越多。
祝福在座諸位。
投資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