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看得懂這四個場景

2021-01-08 騰訊網

「內向的人很執著,喜歡把愛深埋在心底。」——James Rogers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組漫畫,關於內向者才能看得懂的幾個場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性格內向的人天生敏感細膩,他們能夠很快地察覺環境氛圍的變化,很多場景在大大咧咧的外向者眼中也許平平無奇,但是在善於觀察的內向者眼中卻別有深意,以下就是只有內向者才看得懂的四個場景。

場景一:剛想出門聽到門外有鄰居經過,會等到沒有聲音了才出去

內向的你,是不是經常面臨這樣的困境,其實你不過是害怕閒聊、寒暄罷了。在內向者的世界裡,泛泛之交是意義很小的淺社交(陌生人之間的交際關係),他們不像那些熱心的外向者一樣喜歡和別人寒暄,嘮家常。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遠親不如近鄰。」但在內向者的世界裡,遠親和近鄰一樣都是可有可無的社交關係。

內向者往往喜歡一對一的深度交流,他們也許沒有那麼廣泛的人際關係網,但是幾個知己好友就足以滿足他們的社交需要了。無論是鄰居間客套的問好還是屈臣氏的熱心導購,別人的多度熱情只會讓他們想要躲得遠遠的。

比如,很多內向者在乘坐計程車時都是保持一副「生人莫近」的氣場,他們也許會一直低頭玩手機甚至戴上耳機,因為,他們害怕那些喜歡聊天的司機師傅,司機也許只是為了活躍車上的氣氛,想給乘客更好的乘車體驗,但是內向者是很抗拒這種沒必要的閒聊的。

如何發展淺社交?

1.不極端地認為淺社交就是浪費時間、沒有意義的行為,它同樣有它的價值。

2.嘗試陌生社交,試著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給他人走近自己的機會。

場景二:每次被公開表揚都很不好意思,恨不得鑽到地縫裡去

被領導或者老師公開表揚,得到所有人的關注應該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是在內向者卻對此很不自在,甚至十分羞愧。原因在於內向者一直習慣低調做事,他們從內心其實非常鄙視那些愛出風頭的人,因此他們更無法容忍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強調大約有33%的成功懷疑自己的成功是運氣好。哈佛和斯坦福商學院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承認自己曾懷疑過能進入現在的學校也許是招生程序出了問題。

很多內向者習慣了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運氣或者時機,他們不願意相信就是自己過人的能力導致了自己的成功。他們內心不承認自己的成功所以導致他們會在別人公開誇自己的時候覺得不自在,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配不上」這種榮譽。

如何解決「冒名頂替綜合症」?

心理學家認為,出現這種症狀主要源於內心的自卑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練習內化歸因:試著客觀地去分析自己的能力是如何幫助自己走向成功的,接納自己的優秀,並且適當地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2.當你又開始否認別人對自己的肯定時,冷靜想一下是不是又是自己的「症狀」在發作了,坦然接受自己的成功。

3.尋找值得自己信賴的人,並向他表達自己的不安全感,當對方給予自己支持和認可時,做到理解和接納。

場景三:明明內心還有疑問,因為不想被嘲笑、不想引起別人注意便藏在肚子裡

很多內向者在學生時期都經歷過這樣的困境:老師在講解完一道難題後通常都會問大家一句「是否還有不懂的地方?」這個時候如果有學生大膽提問,內向者往往會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人提問,內向者自己也還不懂的話,他們是很難舉起手提問的,很多知識就這樣被糊弄過去了。

進入職場後,很多討論、交流的場景往往需要各抒己見。那些外向者往往能夠神採飛揚,滔滔不絕,但是內向者卻只能坐在一旁聽講,其實他們內心很難受,他們很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就是難以開口。

其實,要想走出這個困境並不難,以下是幾點建議:

1、跳出自我設限的心理陷阱。很多內向者不敢發言的原因就是顧慮太多,他們害怕自己說錯話,他們很難面對自己在眾人面前出錯的情景。但是這其實只是自己的一個心理障礙。說錯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未開口,現在開始,嘗試說出那些「錯話」。

2、善用自我實現的預言。俗話說你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比起擔心自己說錯話不如提前鼓勵自己無論發生什麼都是沒有關係的,當你自己給了自己支持後,你也更容易實現自己的預想。

場景四:飯桌上只剩下最後一點食物了,伸手去拿的絕對不會是自己

我國古代就有「孔融讓梨」的故事,為他人著想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內向者而言,他們總是為他人著想而忽略了自己。

比如,在公交車上遇到了老人,讓座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你自己身體已經很不舒服卻還要逞強讓座,這件好事就變了味。

飯桌上只剩下一塊蛋糕了,你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別人吃,其實這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你打心底就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優待的。

如何走出低自尊?

1.真誠地面對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承認自己也有被關心的需求,像努力為別人考慮那樣去考慮自己的需求是否已經得到了滿足,不要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而選擇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

2.不再討好他人:低自尊者在社交環境中往往不敢為自己爭取利益,他們希望通過討好他人來避免自己被排斥。從現在開始試著去修正自己的固有觀念,被他人接納不一定要通過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換取,我們應該在尊重他人意願的同時也大膽地爭取自己的正當利益。

3.停止自我攻擊,不要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擁有優待的人,不要覺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心底去喜愛最真實的自己。

以上是內向者才能看懂的四個場景,你中了幾個?如果你曾經在這些方面感受到困擾,不如利用文中提到的方法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 The End -

本文選自【第一心理】付費心理課程《內向者心理學》,如對您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有所幫助,歡迎購買訂閱。

相關焦點

  • 喜歡獨處的人很糟糕?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蘇珊·凱恩曾說過:內向性格並不是一種錯,安靜也可以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前段時間我辭職了,辭職之後便一個人待在出租房裡,精神的時候碼碼字,找一些資料,看一看書。累的時候睡一會,曬曬太陽,追會劇。餓的時候做個飯,或是點個外賣。有時候,好幾天不會出門,也不跟別人聊天,安安靜靜地待著。
  • 心理學家表明:一定不要瘋狂追求性格內向的男孩子
    心理學家表明:一定不要瘋狂追求性格內向的男孩子現在生理學家調查發現,很多男性朋友願意接受女性的主動追愛,因為生命會感到心情非常的高興,但是調查對象進行了性格區分以後,大家就會發現,超過80%的內向性格的男生,並不是特別的喜歡女生主動的追案,所以說現在追求愛也要分對象,千萬不要瘋狂去追求性格內向的那些男生
  • 孩子不願開口叫人,就是性格內向?注意,「內向」的標籤別亂貼
    許多人選擇在今年新年期間誠實地呆在家裡,而省去了新年之行。許多人認為新年沒有滋味,但有些人因為不必去新年而感到欣慰,因為每年他們來互相拜訪,說新年快樂,是的。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挑戰。我家的一個侄子今年五歲。他從小就很內向。每年新年期間,他的母親都會強迫孩子對親戚和朋友說新年快樂。這不是因為他想要新的一年的錢,而是為了鍛鍊孩子並想讓孩子變得更大膽。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該找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該找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大部分人內心都會有這樣一種認知,那就是性格外向的人要比,性格內向的人在社會上,更有優勢,找到好工作的機會比較大。性格內向的人,不善社交,不喜歡與他人主動溝通交流,更不愛表現自己,導致他們在職場吃不開,混不好。
  • 社會心理學:內向的人好不好?看看這3種內向型性格
    你是個內向的人嗎?喜歡看看書、玩玩手機?現實生活中,大部分都是為外向者設計的。那內向是不是不好呢?許多人喜歡旅遊,可你對此不感冒,總覺得是花錢買罪受。對於一個內向的人,回家是一種最大的誘惑。內向分為社交型內向、思考型內向和焦慮型內向。
  • 我們不要內向的人:被性格歧視毀掉的這一代
    前些日子同學聚會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學告訴我,在他剛準備就業的時候,曾經被數10家公司都拒絕了,每次的面試時間甚至不到半個小時,最直白的一次,面試官拿著性格測驗,連一個問題都沒有問,就說因為你太內向了不合適。在我眼中他也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在大學的時候他就喜歡一個人坐在教室看書,平常也不會和大家打打鬧鬧,最多就是在旁邊看著。
  • 性格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
    從人的生理學來講,性格的內向和外向都是人所具有的一種性格特點,並無好壞之分,內向性格也不是什麼弱點。有研究得出不同結論: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七的人都是內向者。有天賦的人當中,內向者居多。心理學家認為,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實不相瞞,我幾乎是聽著這句話長大的。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 「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
  • 內向的人到底有沒有特長?聽了心理學家的話,我笑了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內向的人,外向的人,活潑的人,比較沉悶的人,我小的時候經常被扣你一個內向的學生或者內向的人,從而我總是去和周圍的人去比較,包括說話形體,以及為人處世,感覺自己是有點內向。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每次來我們家,如果是有其他親戚在,他就自己躲在角落裡或者是躲在房間裡不出來,只有親戚們都走了他才願意出來溜達。其實在我們面前他還是很願意說話的,只是無法一下子與不熟悉的人熟絡起來,再加上姑姑脾氣急總會因此責怪他,他就更不敢說話了。
  • 心理學家如何給性格分類
    很多心理學家在研究性格時,會將性格分為若於種類型,但是由於人的性格複雜多樣,以至於沒有特定的分類。在生活中,我們比較常見性格分類有以下幾種。(1)外向型與內向型。按照心理活動傾向可將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外向兩類。這是國際上比較廣泛應用的一種分類方式。外向型的人心理外向,對外界事物充滿興趣,活潑開朗,情感易於外露,待人處事不拘小節,但有時顯得衝動。
  • 探索性格中的奧秘!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兩者有什麼區別和特點呢?
    探索性格中的奧秘!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兩者有什麼區別和特點呢? 嗯,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性格侃侃而談的人,我們認為他是外向者;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我們容易給他貼上內向的標籤。 其實分內向與外向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心理學家卡爾首次提出的兩個專業術語。
  • 讀完這篇文章,你還會認為你是內向性格的人或內向性格不好嗎?
    我一直都特別要強,總是想超越比自己更強的人,也願意去付出努力。所以,通過回想我自己的這段經歷,我想告訴大家就是你首先要接納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入一種自卑內向然後自卑,這樣的惡性循環當中。內向的性格並不等於不好。性格內向型的性格,只是跟大部分人喜歡的外向型性格的人不一樣而已,接納自己。我剛才說過了,接納自己才是自信的開始,接納自己也是成為一個成熟的人的開始。
  • 孩子「內向」不是病,逼他活潑才有病!
    簡單地劃分「外向」和「內向」,根本就是對孩子的誤解與偏見!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性格根本就沒有優劣之分!只是他們獲得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已!可是,做出這樣判斷的人能想像嗎,美國科羅拉多英才中心專門針對社會上的那些精英人才有過一次研究,三十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 內向型性格的精英人才是外向型性格的3倍;IQ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
  • 內向的孩子,未必就不好,這四個特長是他們所獨有的
    前段時間,曾經看到網友們在討論內向的孩子到底好不好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對於內向這個詞都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偏見,覺得孩子內向就是不好,甚至經常會在孩子耳邊絮絮叨叨,讓孩子別整天像個萌油瓶一樣,一句話也沒有。其實,內向和外向只是孩子的性格問題,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好與不好。
  • 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應酬的人適合做什麼工作?
    全文總計1654字閱讀時間7分鐘首先可能要搞清楚一些比較客觀的內容,性格內向的人,並不是只有一種內向。看似不善於社交的人,並不代表不能社交,也不代表社交能力弱。內向的人分四種:只喜歡和熟人一起玩的人;充滿想像力和創意懶得社交的人;不喜歡在人多地方出現的人;大家不愛和他玩,導致被動內向的人。
  • 內向不好?敏感不好?錯,克服3個障礙掌握4個步驟發揮內向優勢
    很多人都認為,內向高敏性格不好,這種人不愛當眾表達,不能很好的跟他人合作,會失去很多寶貴的機會,顯得很被動。但是直到我看了很多關於內向高敏者的採訪記錄,這才發現,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內向高敏者》的作者西爾維亞·洛肯自己就是一個安靜的內向者。多年來,她陪伴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
  • 性格內向的女孩子怎麼追
    在班級裡、朋友聚會上,她總是不合群,大學四年很少跟男生說話,也沒人追過她。就在昨天她很認真地跟我說:想談戀愛了,可是根本吸引不到男生。看著閨蜜這麼苦惱,想為性格內向的姑娘們說句話,她們幾乎吸引不到男生,不是因為長得不好看,只是不會穿衣打扮!一旦精心打扮也許會成為這條gai最亮的妞~小哥哥們一定要懂得識別潛力股。各位仔細回想下身邊有沒有這的女生,她們真滴很想談戀愛、被關懷!
  • 看似內向木訥實則能量強大,這4個星座內心藏著一團火!
    榮格認為內向與外向並不絕對,而所謂的內向人士亦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最為人所詬病的交際方面,內向的人更善於傾聽,相對於侃侃而談的人顯然前者更容易與對方產生共鳴,因為他們想得更多也更加真實,這比任何花裡胡哨的交流技巧更加重要也更加實用。
  • 真正內向的人具有6大特徵,你中了嗎?
    心理學家總結出了真正內向的人具有的六點鮮明特徵,有助於我們進行性格識別並自我調整。 一、對親密動作感到敏感且牴觸 心理諮詢過程中,曾接待過這樣一位來訪者,我們姑且稱之為「琳」,琳是一名大一的女生,個子比較矮小,性格非常靦腆,她向我敘述自己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