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推薦重慶喻茂堅家風:明清族人取得功名者共322人

2021-01-09 人民網

【編者按】近日,中紀委網站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第40期:《重慶喻茂堅:克忠克孝 惟讀惟耕》。1549年,瀨溪河畔的小鎮走來一位身著布衣的老人。因為喜歡這裡的石上流泉、墟裡炊煙,老人決定在此處建一所書院,「以詩書課後生」,教導族人和鄉鄰的孩子。這位老人就是明朝中期的刑部尚書,被嘉靖讚譽為「天下清官」的喻茂堅。喻茂堅85歲那年,爾雅書院落成,他親手為書院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下聯為: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

數百年來,喻茂堅後代子孫以詩書繼世,賢者輩出。據《喻氏族譜》記載,明清兩朝重慶喻氏族人取得功名者共計322人,高中進士者多達27人,入仕者也都廉潔公正,官聲很好。

喻茂堅

喻茂堅故裡:重慶市榮昌區萬靈鎮

喻茂堅(1474年-1566年),字月梧,號心庵,明重慶府榮昌縣(今重慶市榮昌區)人。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授安徽銅陵知縣,後歷任浙江臨海知縣、福建道監察御使、陝西巡按、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職,官至刑部尚書。

喻茂堅為官剛正不阿、清廉有為,被讚譽為「天下清官」。任職刑部期間,他以國為重,秉公辦案,不徇私情,在當時就有「漢庭老吏、當代法家」的美譽。喻茂堅還曾主持修訂明代大法典《問刑條例》,該部法典增加了嚴懲官吏等內容,促進了當時經濟社會的穩定。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為官38年的喻茂堅緻仕還鄉。回鄉後,在鄉鄰資助下,喻茂堅創辦了榮昌爾雅書院,「以詩書課後生」,將自己的為人為學理念代代相傳,對後世子孫和當地百姓影響深遠。

爾雅書院

喻茂堅講學書院——爾雅書院

爾雅書院位於重慶市榮昌區萬靈鎮大河街,為明朝刑部尚書喻茂堅所建,是其晚年講學之地。明代的爾雅書院為穿鬥木結構兩層小樓,屋頂飛簷翹角,一樓為講學的教坊及生活用房,二樓為藏書樓。後來爾雅書院被拆除,如今復建的爾雅書院與原貌基本一致,只是把建築的木結構換成了小青磚,現整個書院佔地面積32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8平方米。

喻氏家規家訓

喻氏族譜中的家規頁面

喻茂堅是一代法學名家,他把自己的法治理念和為學為官思想融入到對後世子孫教育中,晚年曾留給後世子孫兩副對聯:《垂訓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和《訓示聯》「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為人父母無愧;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作為家規家訓,教育子孫耕讀為本,忠孝傳家。

1642年,喻氏後人、明末著名易學家喻國人將喻茂堅的兩副聯訓和之前已有的8條喻氏家訓進行了補充、深化,又撰寫家訓6條,形成相對完整的喻氏家規家訓。之後,喻氏家規在明清兩代又經過三次補充完善。

喻氏家規家訓有三大特點:一是注重文化教育,要求子孫以耕讀為本,鼓勵大家認真讀書,考取功名;二是注重德行修養,教導子孫後代忠孝兩全,孝敬父母、忠君愛國,如有犯者,視其輕重責懲不貸;三是注重遵紀守法,《喻氏家規家訓》中有一條,「毋習偽以欺,毋好訟以胥戕,毋侮國憲典以自罹於闢」,核心內容就是教導子孫要尊崇法律,不要違法亂紀。

數百年來,優良的家規家訓哺育出許多優秀的喻氏族人,僅明清時期取得功名的就有322人,湧現出一批清正廉明、秉公執法的好官。如彈劾權奸魏忠賢的兵部尚書喻思恂、秉公主審魏忠賢同黨的巡撫喻思慥等。

●重慶喻氏家規家訓摘編

奉忠孝

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

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

——喻茂堅《垂訓聯》

【譯文】

繼承和發揚祖輩世代相傳的優秀家規家訓,孝順父母,忠於國家,做到忠孝兩全;教導子孫走兩條正路,勤讀詩書,踏實耕作,耕讀傳家。

若有志上進①,須以忠君愛國為念②,方不負③先人數代忠貞④。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注釋】

①上進:指求取功名、成就事業。

②念:信念。

③負:違背,背棄。

④忠貞:忠誠堅貞。

【譯文】

若有志做官、成就一番事業,須樹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信念,才不至於背棄先輩數代的忠誠堅貞。

以孝順父母為先,若有繼母,更宜竭誠孝敬,不可悖逆妄為。如有犯者,視其輕重責懲不貸。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譯文】

以孝順父母為先,如果有繼母,更應該盡心孝敬,不可違背正道、胡作非為。如果有違反的,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處罰,不得寬恕。

重耕讀

以耕讀為本,不得妄入娼優,犯者永不準入祠。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譯文】

以農耕和讀書為立家之本,不得從事不正當的職業,違反的人永遠不準進入祠堂。

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為人父母無愧;

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

——喻茂堅《訓示聯》

【譯文】

敬侍頭頂五尺蒼天而蒼天有感知,心存腳下方寸土地而土地有感知,做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不使父母為你的行為感到羞愧;領受俸祿則以俸祿養活自己,讀萬卷詩書則以詩書修心養性,在我子孫自己體悟、踐行。

嚴規矩

幼年子弟,各宜教訓。易誘以聲色,復難規於正道。為父兄者宜早開導,不可使之奸盜邪淫,誤入迷途。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譯文】

對於年紀幼小的子弟,各家應該加強教育。他們容易被荒嬉娛樂之事所引誘,(如果被誘惑)再想規勸他們入正道就難了。作為父兄的應該儘早開導他們,不可讓其姦淫盜竊、作奸犯科,誤入歧途。

各家女子榮辱,關大一族。為父母者,必先教之於未嫁之先,務使勤儉端莊,孝敬翁姑①,尊敬丈夫,和睦妯娌②,謹守婦道,方不貽羞。無論原配繼娶,各宜謹戒,循規蹈矩,不得忝辱③族內。如有犯者,治以教法不嚴之罪。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注釋】

①翁姑:公婆的合稱。

②妯娌:兄弟的妻子的合稱。

③忝辱:玷汙,玷辱。

【譯文】

各家女子的榮辱,關係整個家族的聲譽。做父母的,必須在女兒出嫁之前就注重教育,務必使其勤儉端莊,孝敬公婆,尊敬丈夫,和睦丈夫的兄弟的妻子,謹守婦人應遵守的道德規範,才不會蒙受羞辱。無論原配還是繼娶,都應敬慎戒懼,遵守規矩,不得使家族蒙受恥辱。如有犯者,按教法不嚴之罪處罰。

遵法紀

毋習偽以欺,毋好訟以胥戕①,毋侮國憲典以自罹於闢②,毋淫於貨財以虐細民,毋遊手好閒,毋攘竊③,毋誨淫,毋鬻④子為人奴隸,毋大故勿黜妻。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注釋】

①胥戕:胥,全、都;戕,殺害。胥戕:全殺害,全都不放過。

②闢:法度、法律。

③攘竊:盜竊;搶奪。

④鬻(yù):賣。

【譯文】

不要養成狡詐誆騙習氣,不要熱衷打官司、得理不饒人,不要違反法律法規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要貪圖錢財盤剝百姓,不要遊手好閒,不要搶竊他人財物,不要與他人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再窮也不要賣子給他人當奴隸,妻子沒有嚴重的錯誤不能休掉。

明獎懲

一歲之中,舉族之能人為善者書其事於策①,尊者進之席前而勸②之。積有善者,死則為之立傳,書於譜。其為不善者,舉③其事而戒之。成而改,仍勸之。從④而不悛⑤,明書於譜,罰如前。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注釋】

①策:古代指連編好的竹簡,此處意為記載文本的冊子。

②勸:勉勵。

③舉:提出。

④從(zòng):放任。

⑤悛(quān):悔改,改過。

【譯文】

一年之中,推舉族中有才能的人將做好事的人的事跡整理記錄於冊,由族中長者或族長當面進行勉勵。長期做好事的人,死後則為他立傳,記入族譜。對於做壞事的人,列舉其錯誤事實,進行警告勸戒。犯錯誤後改正了的,仍對他進行勉勵。放任自己並且不悔改的,則將其惡行記入族譜,按家規懲罰。

尚節儉

凡酒筵,僅成禮,毋習奢侈。凡富貴入家庭,並以齒①相尚,毋驕長傲。

——摘自《喻氏族譜·家規家訓》

【注釋】

①齒:齒序,指年齡的次序。

【譯文】

凡設酒席,只要符合禮節就可以,不要養成奢侈的習氣。富貴之人回到族內,應按輩分、長幼的禮節相互尊重、崇尚,不得傲慢無禮。

●專家觀點

龍大軒:身正為範 傳承法學

歷史上「以清白遺子孫」的名賢大有人在,而以一卷國家法規--《問刑條例》「遺子孫」的恐怕只有明代的刑部尚書喻茂堅了。因為喻茂堅的事跡未被明史單獨列傳,以致這位審結過諸多大案要案的一代法家並不太為後世所熟知。然而喻茂堅的法學精神和喻氏家族對法學精神的傳承卻值得後世研究和學習。

喻茂堅其人一身正氣、膽識過人。在《明史·刑法志》中提到,在《問刑條例》跟不上社會發展導致司法混亂時,是喻茂堅多次上疏堅持重修條例。後來《問刑條例》修訂功成,嘉靖讚譽他為「天下清官」時,喻茂堅卻三疏請辭告老還鄉。

喻茂堅回鄉後並沒有養尊處優,而是在家鄉建了一座爾雅書院,「以詩書課後生」。他正是在這座書院將自己的法學精神和思想,潤物無聲地傳授給了喻氏的家族子弟。後來,他的曾孫喻思恂當了御史同樣不畏權奸,以《劾權璫魏忠賢疏》名傳天下,另一位曾孫喻思慥也以主審魏忠賢閹黨一案而留名青史。喻氏子孫還把喻茂堅的法學思想融入家規家訓,「毋習偽以欺,毋好訟以胥戕,毋侮國憲典以自罹於闢」,教導子孫要尊崇法律,不要違法亂紀。

從重慶喻氏一門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喻茂堅留給子孫的不是錢帛田宅,而是一種遵紀守法甚至是維護法紀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他以身為範的影響下如同血脈基因般代代傳承。(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 龍大軒)

劉興亮:兩副楹聯傳家久

榮昌喻氏家廟有一副喻茂堅所作楹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此聯在川蜀一帶頗為流傳,幾耳熟能詳,然而實際上家廟中柱還另有一聯,少有人知曉,其曰:「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為人父母無愧;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兩副楹聯蘊含的思想大體相同,那就是正身率下,憎愛不偏;貴名節,重家聲;奉公勤政,報國恤民。

喻茂堅是這麼說的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他一生官居顯赫,歷經宦海沉浮,看盡世間滄桑。雖所處時代正值明朝後期,喻茂堅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秉公執法,清廉自守。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對於這點疑問,我們或許可以從他所述為政之要中略窺一二。他曾說,「為政之要有三:謹民政、肅官規、崇教本。」所謂謹民政即謹理民事,肅官規則需謹守本職,凡事有矩,而崇教本乃言心存信仰,以儒立身。或許正是由於喻茂堅嚴守以上信條,方才使其在為官過程中,不至腐朽墮落。

喻茂堅家訓關注的焦點是惟讀惟耕。那麼,讀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明一統志·喻茂堅傳》載,喻氏細心留察歷朝歷代的世家大族,發現祖輩遠離權力中心之後,家族往往興衰迥異。究其原因,凡後世有繼者,子孫必為讀書之人,而後世衰敗者,則子嗣均無詩書之能。至此,喻茂堅在自己家訓中把讀書提到了關乎喻氏家族興衰的高度上。他認為,「讀書固所以取科名、繼家聲,然亦使人敬重。」讀書之人,從小處說,可以中科舉,取功名;從大處講,更是可以承家聲,為大業。

《尚書》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喻茂堅飽讀詩書,但也不迂腐泥古,從大處看,他更是將讀書看作頤養人心,使人心胸開闊的第一要事。多讀書,熟知前代賢達之人生遭際和處事態度,然後再思考己身周遭之事。如此一來,榮華富貴就只是鏡花水月的悲喜劇罷了,自然「道心」大增,不以得失進退為念,從而「謹守自身」,當然可成為一個清廉為民的好官。

在肯定讀書重要性的同時,喻茂堅家訓也很重視農事。他告誡自己子孫不能忘本,正所謂「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作為一個傳統士大夫,喻茂堅堅定認為,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同時惟身體力行,親蒞壟畝,方能悟稼穡之艱辛,從而不至於因端坐廟堂而導致施政乖錯無方,最終殃及百姓。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真可謂兩全其美。

「為人要有人品、為官要有官品」,「儉以養德,廉以立身」,「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民意似鏡,照出孰貪孰廉。」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人認為知易行難,「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難做」。殊不知,時變俗移,當官難,實際上只是「未深明於人情物理之故者」的一些陋見而已。如欲洞察世事,人情練達,最根本的解決之道仍如喻茂堅一樣,在於修身、治家,從自我修養和家風垂範等方面樹立起自己的「品行」,放下官架子,拉近與民眾距離,真正成為一個人民愛戴的好官。(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副研究員 劉興亮)

吳洪:喻茂堅為何被稱為「天下清官」

孔子云:「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壯年登科入仕的喻茂堅,一生剛正不阿,清廉傳家,以己身為表率,教導後世子孫行正路、做正事,成就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高尚人生。

心繫民生,代繳賦稅

喻茂堅任陝西左布政使時,保疆衛國抵禦外族入侵,敗敵於花馬池,立下卓異功勳,官拜勳陽巡撫,後轉應天巡撫督漕運。他在修漕期間,節餘十餘萬銀兩。他還帶頭捐出俸祿,籌集資金,為遭受水荒的廬、鳳、淮、陽四府百姓代繳納賦稅。百姓愛戴他這樣的好官,清白之聲久傳。

不阿權貴,「天下清官」

喻茂堅官聲顯著,升任刑部侍郎,奉旨查辦楚世子朱英耀殺父案,秉公執法,天下鹹頌,很快升任刑部尚書。後因鬥奸相嚴嵩,受牽連被罰停俸半年。

喻茂堅家無餘資,被罰停俸祿,日子過得十分清苦。但他依然心繫天下百姓,為免更多冤獄錯案,上疏請修《問刑條例》。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問刑條例》得以重新修訂。嘉靖召見他,對新法規提出疑問,喻茂堅對答如流,有理有據,嘉靖很滿意,命內侍官給予他金帛獎勵。而他宦囊空空,連給內侍官的賞錢也難以籌措。當心懷不滿的內侍官到嘉靖面前搬弄是非中傷他時,嘉靖感慨地說:「喻茂堅乃天下清官也!」

清白傳世,賢者輩出

喻氏族譜

數百年來,喻茂堅後代子孫以詩書繼世,賢者輩出。據《喻氏族譜》記載,明清兩朝重慶喻氏族人取得功名者共計322人,高中進士者多達27人,入仕者也都廉潔公正,官聲很好。

榮昌喻氏後人,秉承家訓家規,恪守先輩清廉家風,立志遠大,積德深厚,不懈奮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如以勞定國、以死勤事的明隆慶年間尋甸府通判喻應豸,他曾撰聯自勉:「每日說幾句陰隙話,雖非求知於人,鬼神聞矣!凡事存一點天理心,縱未施及於物,子孫賴之。」喻應豸逝於任上,宦囊無餘,幼子無錢扶柩歸鄉。民眾深感其德,以母喻之,稱其為「喻母」。還有明朝浙江巡撫喻思恂,繼祖清廉,鋼腸鐵骨,籌資二十一萬銀兩,強兵築關,遠驅倭寇。其精忠大節,朝野俱瞻。(重慶榮昌文化學者 吳洪)

喻權堅:一生踐行走正路

家風和家規是促進家庭和睦興旺的保障。明代,我的祖輩喻茂堅秉承祖上門風,耕讀傳家,一生清正廉潔,致仕還鄉時竟「囊無百金」。回鄉以後「以詩書課後生」,創辦「爾雅書院」,擬定《垂訓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

《垂訓聯》是喻氏家風家規的精華,為我們指明了做人做事的準則:做人要講忠誠、孝義,做事要走正道、務正業。

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父母親常常結合具體的人和事教育我們兄弟姊妹:做人要孝父母,敬長上,睦鄰裡;兄弟姊妹要團結友愛,相互體諒;幹事創業要本本分分,走正道。父母親這樣教育我們,也以身作則,自己首先做到。

小時候,食物比較匱乏,我們家裡十幾口人,生活十分艱難,但我父母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勤勞創業,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打拼出事業來。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兄弟姐妹對走正路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只要是務正業、循本分,雖然可能過程中會經歷一些波折,但最終都能成才成業。

父母的教導來源於哪裡,有什麼好處,當時我還不知道。後來查閱《喻氏族譜》才發現,原來父母教我們的那些道理,很多都是族譜中家規家訓的內容。此時,我才深刻領悟到好家風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喻茂堅13世孫 喻權堅)

相關新聞

中紀委推薦「父子雙宰相」張氏家風:居官以廉 居鄉以善

中紀委推薦陝西白河黃氏家族:湧現出16位革命烈士

中紀委推薦"程門立雪"主人公楊時家風:12位後人考中進士

中紀委推薦清代名臣胡林翼家風:不取一錢以自肥

中紀委推薦「民居瑰寶」党家村:家訓形式非常獨特

中紀委推薦朱熹家風:晚年安守清貧 他人惠贈財物一概謝絕

中紀委告訴你唯一正史立傳的女將是如何煉成的?

相關焦點

  • 備戰2020高考:關於「家風」主題的滿分作文
    【運用引證法,從現實的角度,論述良好家風對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但凡心懷美好理想、肩擔道義之人,始終以崇尚良好家風為榮,以家風渾濁為恥。良好的家風不僅是一項寶貴的社會財富,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源泉。而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文明,幾乎都源於一個個良好的家風。
  • 剛正之氣 大愛之情,平頂山日報兩代記者共話英雄文義民家庭好家風
    今年12月28日晚,本報邀請資深記者黃昌之與參加本次報導的三名年輕記者加入「共話英雄好家風」微信群暢談,以下內容根據談話記錄整理。 李:昌之20年前的報導和今天三位年輕記者的報導又一次感動讀者,不少人在誇讚英雄的家風,我們以兩代記者共話英雄好家風為主線,聊聊英雄的家風及傳承,是很有意義的事。好家風成就了英雄,英雄又用生命續寫了家風。先請昌之談談20年前和現在對英雄和他的家庭的感受,尤其是家風。
  • 重慶周末秋遊推薦:主城區古鎮老街大全,還有讓人大快朵頤的美食
    去重慶主城這些古鎮老街,感受初秋的安靜美好文/雙姐旅遊 魏婕馨供稿在喧囂繁華的都市呆久了總是想去古舊的小鎮走走那長滿青苔的青石板路上是悠長的時光,濃濃的鄉愁是安放我們疲憊身心的港灣古鎮,連片的青石板
  • 數據控︱你可知道,多大年紀才能當上中紀委書記?
    數據控︱你可知道,多大年紀才能當上中紀委書記?那麼,中紀委歷史上有多少位書記?當上中紀委書記要多大年紀和入黨多久?中央哪個部門最容易產生中紀委書記?書記們上大學時都是什麼專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為你一一盤點。
  • 《復貴盈門》:父親被族人陷害入獄,她在洞房花燭夜被夫君害死!
    今天推薦的是:《復貴盈門》:父親被族人陷害入獄,她在洞房花燭夜被夫君害死!第一本:《好事多磨》 作者:吱吱簡介:人在不知不覺中會被許多人守護如此重要的事總是當我們失去時才察覺到沈穆清的未來就這樣掩藏在誰也看不見的命運紐帶和命中注定的人之間。【內容節選】: 自從李氏發了話,安園聚然就熱鬧起來。
  • 中紀委「自清門戶」樹立「權力自潔」典範
    此次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組織調查,不僅彰顯了中紀委「權力自潔」的公正態度,而且還體現出了中紀委杜絕「燈下黑」的堅強決心。可以說,中紀委此次「清理門戶」之舉,既匡正了「家風」,也贏得了「民心」,無疑是純潔了紀檢監察隊伍,讓廣大人民群眾拍手稱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重慶燃氣北碚分公司高效完成隔離房通氣獲...
    2月11日下午,重慶燃氣北碚分公司收到一封來自重慶市公租房管理中心的感謝信,信中高度讚揚北碚分公司為政府設置在水土思源公租房的68套臨時外地返渝人員集中隔離房提供通氣保障中,所展現出來的高效、專業和責任擔當。
  • 重慶有英才|智能光纖感知技術專家趙明富:苦幹20年 取得大量成果
    重慶英才計劃第一批入選人才,獲得重慶英才·創新領軍人才稱號。趙明富 重慶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11月10日,在2019重慶英才大會閉幕式上,重慶英才計劃第一批入選者獲頒了證書,重慶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趙明富入選首批重慶英才·創新領軍人才。
  • 中紀委專訪莫言: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出我的想像
    據中紀委網站,此前曾先後推出對著名京劇演員尚長榮,著名作家陳忠實、馮驥才、二月河等人的專訪。我想文學藝術或者說這個故事,核心還是關於人的,講的還是人的故事。理論家是以理服人,文藝家是以情動人。只有真理才能服人,也只有真情才能動人。所以我想要講好中國的故事,就是要把我們的真情實感灌注到我們的故事裡。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當然中國社會也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也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 今年一季度 重慶人共寄出快遞12245萬件
    04-21 14:21:02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第1眼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245.57萬件,同比增長7.6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6.27億元。
  • 重慶肋軟骨隆鼻哪裡好,推薦重慶艾薇美醫療美容劉懷樸院長
    重慶肋軟骨隆鼻哪裡好,推薦重慶艾薇美醫療美容劉懷樸院長 2021/1/11 15:44
  • ...宜陽16個鄉鎮「百花齊放」過大年 社火表演、農民春晚、家風...
    當天,蓮莊鎮舉行了第二屆王邦瑞家風家訓傳承活動。王邦瑞家風家訓傳承活動自2018年舉辦以來,有效引導全鎮群眾自覺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不斷集聚社會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據了解,蓮莊鎮還將把家風家訓作為民風建設的基礎工程,並與文明新風創建活動結合起來,抓好宣傳教育,讓好家風好家訓代代相傳。
  • 適合掛家裡的書法字推薦
    適合掛家裡的書法字推薦客廳沙發後面牆上掛什麼畫好?現在家庭裝修很多人喜歡搞個沙發背景牆、沙發照片牆之類的,也有的人索性就掛畫。不過,客廳沙發後面牆上掛什麼畫好呢?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先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客廳沙發後面牆上掛畫的風水禁忌吧!【客廳沙發後面牆上掛畫風水禁忌】1、顏色儘量不要太深。
  • 「家風家訓」10句話,50個字,說透中國古代家風家訓
    司馬光告訴人們,「《家範》比《資治通鑑》更重要,因為家風是世風之基」。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 重慶這座建築酷似天安門、天壇,卻是亞洲二十世紀十大經典建築
    對於重慶這座火鍋之都,吃火鍋自是首選。不過除了火鍋之外,重慶還有其他九大文化符號不容錯過:朝天門、解放碑、長江三峽、大足石刻、重慶人民大禮堂、合川釣魚城、巫山人、銅梁龍舞、紅巖村。而在這十大文化符號中,有一處景點與我國的天壇祈年殿、天安門都有些相似之處,既是景點,又是重慶市重要會議或者大型集會宴會的中心,而且門票只要10元,它就是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 劉萬鳴談明清肖像畫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在該館開展,共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50餘件(套)展品,從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歷史、文獻與美學價值。透過這個展覽,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肖像畫的藝術特徵與文化背景的遞變,從而對明清時期以人物肖像為主導的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洞悉與解讀。
  • 南沙區東湧好家風第三屆水鄉集體婚禮昨日舉行
    2017年南沙區東湧好家風第三屆水鄉集體婚禮現場。新郎接上新娘後,載上新人的12艘婚艇浩浩蕩蕩沿著安康橋→厚德橋→同心橋→親水平臺開始幸福大巡遊路線,接受周邊居民群眾和遊人們的祝福,希望新人們珍惜所擁有的緣分和愛情,親身感受「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寓意。
  • 張有良:「三字訣」念出好家風
    吉格斯太鎮蛇肯點素村鄉賢達人張有良以「勤、儉、善」三字訣嚴於律己,並以此為家風家訓教導子孫。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好家風得以代代相傳。「我是經歷過一窮二白那個年代的人,是實實在在餓過肚子的,年輕人們不懂得現在的好日子是多麼來之不易。」張有良語重心長地說。父親的言傳身教,張喜兵一直銘記在心,並將之作為家風家訓傳給了下一代。「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我也養成了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