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而城市的文化符號則代表一座的歷史、特色,乃至未來。所以,品嘗或者遊玩城市的文化符號是我們旅遊的目的之一。對於重慶這座火鍋之都,吃火鍋自是首選。不過除了火鍋之外,重慶還有其他九大文化符號不容錯過:朝天門、解放碑、長江三峽、大足石刻、重慶人民大禮堂、合川釣魚城、巫山人、銅梁龍舞、紅巖村。而在這十大文化符號中,有一處景點與我國的天壇祈年殿、天安門都有些相似之處,既是景點,又是重慶市重要會議或者大型集會宴會的中心,而且門票只要10元,它就是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較為中心的位置,具體在人民路學田灣,與人民廣場相連,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遙遙相對,不過沒有地鐵直達,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參觀遊覽的熱情,因為大禮堂是真的很大很霸氣很漂亮。
大禮堂的核心部分就是禮堂,該禮堂仿照了明清的宮殿構造,樓頂仿照天壇祈年殿,設計為穹廬金頂,左右兩側的的修建了類似紫禁城角樓的塔樓,大門正中的圓柱望樓酷似北京天安門城樓,加之雕梁畫棟,白玉石柱,渾然一體,讓人望而生畏,但卻又倍感親切。畢竟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遺留的紅牆黃瓦建築太多。中國人一看到這種建築,不自覺地就會想起自己的祖國。
重慶大禮堂的外觀讓人震撼,其內部的裝飾也是莊重大氣。禮堂總高65米,內部淨高55米,有四層跳樓共參會或者觀看表演的人員就坐。清一色的紅色靠椅,坐上去很是舒服。坐在這些椅子上,也可以幻想下參加重慶兩會,甚至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感覺。畢竟重慶大禮堂至之於重慶,就好比人民大會堂之於北京。不過講真,大禮堂裡除了高逼格外,其他可參觀的區域並不多,畢竟這裡只是一個會議中心。
不過大禮堂對重慶人民卻有著重要意義。在新中國建國初期,為了表達人們對未來的嚮往並解決會會議接待等實際問題,在老一輩的帶領下,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前身「西南行政委員會大禮堂」於1954年竣工。隨後在1956年,更名為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之後又經過數次修繕和擴建,終於形成了今天的模樣。而由於其特殊的歷史意義和精巧獨特的設計,重慶市人民大禮堂被評為「亞洲二十世紀十大經典建築」,併入選了「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成為重慶市的標誌性的建築。
如今天下太平,盛世繁榮,大禮堂也更加親民,許多演唱會、相聲演出等在此舉行,不斷豐富著重慶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但就這一點,大家就要去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