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8分的《海街日記》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魅力?
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親情比愛情牢固。
這部日本的電影的導演是是枝裕和,一個文藝範十足的導演。他擅長通過鏡頭來展現人物之間多重複雜的關係,這部電影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但是今天我們不談他的拍攝手法,而是要談談他在影片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情感。
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鎌倉,鎌倉是神奈川縣的一個臨海城市,現在算是日本第三座知名的古都。鎌倉這個地方,人流量很少,生活節奏很慢,像是專門為文藝小青年們打造的一方世外桃源。而影片中的三姐妹就生活在這座景色秀麗、安靜淡雅的海邊小城裡。三姐妹的父親於十五年帶著情人離家出走了,母親生氣之下,便把三姐妹交給年老的外婆照顧。在十五年之後,三姐妹在父親的葬禮上見到了父親的第三任妻子以及和第二任(前面說的情人)的女兒。出於心疼,大姐邀請四妹跟她們一起居住。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關於死亡、情感、成長、人倫的課題。是枝裕和將這些揉碎放在四姐妹生活的日常裡面。四姐妹的生活看似安穩,但是每一個人都被男人攪得心煩意亂。也只有通過這一點我們才能看到四姐妹極力想要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困擾。
大姐田幸,最恨父親出軌卻愛上有婦之夫。
田幸是在醫院當值,她從來不把自己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煩惱分享給家人,而是與已經有家室的兒科大夫分享。她會經常買菜去他們的「家」,給他做飯、聊天,兩人的相處就像極了夫婦一般。但是這個男人是有家室的,註定無法與她在一起。大姐是自己家庭分崩離析的見證者,因為父親出軌離開,她早早的就承擔起了母親的責任,照顧自己年幼的妹妹以及年邁的外婆。但是她為什麼會愛上一個有家室的男人呢?
在心理諮詢當中有個名詞叫「移情」。移情是指一種把自己對過去某些重要的人物情感投射到另一件事和人的過程。因為原生家庭給予的傷害,所以每一次戀愛在本質上來說都是希望得到治療,治療原生家庭給予的傷害。電影中的田幸無時無刻不在忍受著內心的折磨。其實對於她來說,化解原生家庭的傷害,並不是去重複過去的經歷,而是要坦然接受,然後改變自己。
所以,在最後,田幸為了自己的姐妹,放下了這段「目的不純」的感情。放下這段讓她備受煎熬的感情,她也就走出了痛苦。
二姐佳乃,性格單純,輕信男人的花言巧語。
二姐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被騙經歷中才成長起來的。因為父親在她成長道路上的缺席,使得她不明白也很難對男人產生正確的認知,所以總是被欺騙。另一方面,她覺得花錢能換得一個男人對她短暫的死心塌地也是值得的。即使被傷害了,爬起來擦擦灰,繼續勇敢往前追。其實使得一個人成熟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經歷。
三妹四妹,性格單純,愛的最輕鬆
三妹和四妹可以說是四姐妹當中最幸運的人,因為她們經歷和遭受的事情最多,所以也能更好地去愛。
四姐妹的不同婚戀觀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父親的影響。在家庭治療當中,曾提出父親對於女兒的意義這一個說法。父親是女兒第一個接觸到的異性,所以父親也是第一個讓女兒在心中勾勒出異性形象的人。這個跟原生家庭也有影響。如果從小得到了父愛的人,以後也想找一個跟父親一樣的男人,反之,她會竭力的想要擺脫與父親一樣的男人。
這個影片主打溫馨、文藝路線,但是看完之後卻能讓人反思很多。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選擇。而它也說明了在這段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家人是你永遠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