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戊戌年臘月的臘梅

2021-01-09 菩提之惡花

再見,戊戌年臘月的臘梅

公元2018年,公曆平年,共365天,53周;農曆戊戌年抑或狗年,無閏月,共354天。

疏忽惦記著臘梅,有梅無雪不精神?這不南不北的雪,都被去年肆虐了。知曉一個臘梅繁密的去處,悄悄地瞧著,橫斜枝條錯落瞥向單調的天空,陽光把黃色的花蕊,鍍了一層薄薄的蠟質。樹下零落一些,也浸潤於無垠的幽香。此刻,闔上眼睛,就算是享受了。

「四九」末了,寒意仍隨著清風遊蕩,這樣端詳著搖曳不定的臘梅,仿佛嬌喘聲息,冰冷俯瞰著,花朵還是月白色優雅,花託是絳紫色,花蕊是那種明黃,臘月裡的豔麗,圓嘟嘟的素心,也是遐思萬千。

算著臘月不多的幾天,陽光透徹,不敢仰視,歲月漂流人易老,車水馬龍,人流如織,臘梅花如織,比起「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更喜歡下一句,「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在一年裡許多時刻,恍恍惚惚,靈光一閃衝動地思緒掙開俗世的羈絆,不上班,不努力,不拼搏,不朝思暮想,不一日三餐,然後人人不理,拋棄社會意義的責任,只想做回自己,心遠地自偏。

寒風瑟瑟,瞧過臘梅,不覺頭重腳輕,每歲臘月將消弭不見的後幾天,總有一場感冒。這次稍猛,枕邊放了幾枚臘梅花蕊,身上滾熱發燙,竟有39度8。腦瓜子因為臘梅的暗香,無限澄明。

悠悠歲月,得扮演兒子、兄弟、同志、同事、下屬、同學、朋友,還有父親,大叔,男閨蜜,就是沒有自己。每天,大叔起在雞叫前面,晚上,孜孜不倦難以入眠的還是大叔本人。除了勤勉有加,從未懈怠之外,找不到其他優點,真的。

有一千種人,就會有一千種孤獨,不要費力氣去讓人理解你的孤獨,反正在路上,早晚會遇見同樣孤獨的人。數十年前的最後一天,大雪初霽,冬夜銀白一片,從東往西,路人罕跡,只有自己踩雪的沙沙聲,半途的時候,冰面如鏡,映照著一個相似的我,由西向東,擦肩而過。

沒覺得安迪·沃霍爾的文字出奇之處,但是他的「尋常念頭」多麼總要,「我看不出來單身一個人有什麼不對,我覺得這樣好極了。人們為了私人情感而大驚小怪,其實不必如此。過生活也一樣——人們也為了這件事而大驚小怪。」

所以你所思,夢想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多數的,都做不回自己,另外做回自己的,這種人,卻是極少的,我也只能混匿在大多數中,藏起逃離的念頭,權當陽光下的一個泡泡在臘月的最後幾天炸了,寂靜無聲。

如果非要在一年前面加上兩個字,今年就是平庸的一年,而且歲末來年,未必會好到哪去。誰的車窗搖下了,五月天和陳綺貞對唱著《私奔到月球》,「一二三牽著手四五六抬起頭,七八九我們私奔到月球,讓雙腳去騰空讓我們去感受,那無憂的真空那月色純真的感動...」,黃昏湮沒,殘陽滴血。

這個臘月很快會走完,包括素心臘梅的綻放,酸澀苦楚,不過費裡尼有部片子,名叫《甜蜜生活》,裡面有句臺詞說得很到位,「你是上帝造物第一天的第一個女人。你是母親,姐妹,情人,朋友,天使,惡魔,大地和家庭。」

【 繪畫:Tydeman內奧米(英 國)】

相關焦點

  • 鍾臘梅:臘梅清極不知寒
    3月5日,新邵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鍾臘梅在預檢分診處督查時一再強調說。自抗擊疫情以來,鍾臘梅已經連續奮戰了整整四十天。臨陣「棄」母鍾臘梅的老母親已有95歲高齡,年前生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她照顧。此外,在外地工作的女兒回家過年,臨近年關,家中忙碌不堪。
  • 臘梅花開,盤點西安賞梅好去處!
    圖:Ava「蠟梅」還是「臘梅」?蠟梅最早叫作黃梅,取其花色而名。而要說起「蠟梅」的名字,很多人都認為蠟梅開在農曆臘月,故名「臘梅」。其實不然,據查考,稱其為「蠟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蠟,質感像捻蠟而得名。在《中國植物志》和《現代漢語詞典》中,此花的正名也都均寫作「蠟梅」。不過,在市面上權威的報刊文獻中,臘梅與蠟梅,可以通用。
  • 冬月再見,臘月你好!願身邊的一切安好,加油!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一了,30天後就迎來我們最期待的傳統佳節——春節了!有錢沒錢,過年回家,這是作為中國人最為傳統的佳節,也是一年到頭最期盼的團圓日子!而今年,元旦剛過,部分地區疫情形勢嚴峻,讓我們每個人都變得謹慎起來!
  • 臘月伊始|寒風料峭,春日不遠 原來呀,丹稜是「臘」麼一回事
    農曆十二月悄然已至,也就是俗稱的「臘月」。入了「寒冬臘月」,意味著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但在丹稜,「寒冷」可不和「無聊、乏味」等形容詞掛鈎。丹稜的臘月,是「臘」樣子的 ↓ ↓ ↓丹稜 · 「臘」麼好看四季迭新的自然美景最是能撫慰城市繁雜而街道之美不止美在街邊翠綠的樹植還有停放整齊的車輛和規範行車的路人藍天映綠葉清風輕飄飄拂過將每一道美妙時光烙印在遊客心中還有繽紛燦爛
  • 2018年2月10日農曆多少 臘月二十五臨沂人都幹什麼
    公曆時間公元2018年2月10日,星期六;農曆臘月廿五;戊戌年(狗年)甲寅月癸酉日。   臘月二十五的習俗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話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後,玉帝會在二十五這天親自下界視察,看看人間善惡疾苦,然後根據所看得的情況來決定你來年的禍與福。
  • 臘月已到,「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今年有三白嗎?
    時間過得好快,前腳我們才和2020年揮手再見,眨眼之間,農曆的庚子年已經來到了臘月的第三天。今天是2021年的1月15日,也是小寒節氣的第11天、三九的第八天,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在這「寒冬臘月」裡,「三白」也成了人們心中渴望和念想的東西,特別是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更是如此。
  • 在戊戌年遐想那些「戊戌年」
    從1898這個戊戌年開始的第一個甲子之中,中國人知道了共和,也開始實現了名義上的共和。中國人知道了科學,也建立了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類似的學校,開始進行了科學研究。我們開始了與世界上大多數人穿相似的服裝,理相似的頭髮。出門也開始坐與洋人相似的交通工具。總而言之,我們變得與世界各地較為相似了。到了那一個戊戌年,我已經成為一個中學生,對世事有了自己的切身體會。
  • 【臘月】進了臘月就是年!
    從今天起,我們迎來了農曆十二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臘月」。而一進「臘月」,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人們就要開始「忙年」了。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臘月、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回節等30多種稱呼。
  • 黔劇《臘梅迎香》首演大獲成功,線上直播吸引近50萬人次觀看
    1月10日晚8點,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文化演藝集團承辦,貴州省黔劇院創排演出的大型現實題材、反映脫貧攻堅的黔劇《臘梅迎香》在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劇場上演。這是貴州省黔劇院繼《天渠》之後,又一反映貴州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反映貴州當代英雄人物事跡,反映當代貴州精神的一部大型劇目。
  • 《戊戌年》
    1月5日,《戊戌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舉行。
  • 臘月初八結婚好不好 臘月初八是什麼日子 臘月初八是幾月幾日
    說起臘八節,許多年輕的朋友可能都不太清楚這是什麼節日,但是若是說起臘八粥,想必許多人都會有所耳聞,那麼今年的臘月初八是幾月幾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文中詳細地了解一下,順便來說說臘月初八是什麼日子以及臘月初八結婚好不好,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有啥道理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戊戌年與壬戌月
    戊戌年與壬戌月                                                                                                            河南姚亞峰原創作品  先看《滴天髓》中解釋的戊土: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靜翕動闢,萬物司命。
  • 回顧歷史上的戊戌年
    原標題:戊戌年   從大年初一開始,農曆戊戌年也就是生肖狗年便正式來到了。   甲乙丙丁,子醜寅卯,由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構成的紀年方式,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天幹與地支循環組合,總共可以生成六十幹支。就是說,每個幹支年都是60年一個輪迴。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晴,來年耕牛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晴,來年耕牛歇」,啥意思?今天已經進臘月了,早晨老媽就在柴火灶大鐵鍋裡煎了幾塊餈粑,澆上紅糖水,紅糖色的軟綿綿的餈粑,吃在嘴裡很甜,很糯,非常可口,大人小孩都愛吃。臘月初一要吃餈粑,這是我們當地的習俗,希望在臘月裡生活過得甜實。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今天正式進入臘月了,但是要記住,是2020年的臘月初一哦,因為在陰曆年中,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2021年。今天是臘月初一,密那裡下雪了嗎?被雪淋頭了嗎?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今天已經到臘月初一了,離過年的正月初一剛好就一個月。這也是農曆2020年與2021年即將要交節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到來辛丑牛年了。農民可以利用臘月初一的天時來預判來年莊稼的收成情況,當然,2021年是牛年,俗話說「牛馬年,廣種田」,牛年年景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年景,我們來看看人們怎麼從臘月初一這天天氣來預判來年收成情況。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老話在理嗎?
    在冬至來臨之際,臘月已走得越來越近。當臘月臨近年關時,在臘月來臨之際,外出打工的村民們也將紛紛踏上回家的路。回到家後還要忙忙碌碌地收拾東西,還要到農村買年貨,這個時節是為過年做準備的。忙忙碌碌了一年也終於到了休息的時候,在過去的鄉下,和現在大不相同,以前很少有人出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