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
最讓人期待的兩件事兒
莫不是
看初雪、賞臘梅
圖:Ava
前段時間
氣溫驟降,讓整個西安都
「瑟瑟發抖」
趁著最近的溫暖陽光
這份「暗香浮動」的冬日限定美好
可不要錯過啦!
(張平陽 攝)
植物小檔案
圖:Ava
中文名:蠟梅
科名:蠟梅科 屬名:蠟梅屬
類型:落葉灌木
花期:11月至翌年3月
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蠟梅不是梅
蠟梅因名字裡有一個「梅」字,所以很多人將蠟梅當作梅花的一種。實際上蠟梅與梅花兩者在植物學上既不同科,也不同屬。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植物,而梅花則是薔薇科杏屬、小喬木植物,只因同是一個「梅」字,香味又略有相似處,因此往往被人誤認。
區分二者
只需要記住這三點
1
葉形態不同
蠟梅葉對生,全緣無齒,而梅花葉互生,葉緣有細銳鋸齒。
2
花色不同
蠟梅花以黃色為主,而梅花則有白、粉、深紅、紫紅等顏色,甚至還有雙色,唯獨沒有黃色。
圖:Ava
3
花期不同
蠟梅花期一般要比梅花早,北方地區蠟梅花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3月。
圖:Ava
「蠟梅」還是「臘梅」?
蠟梅最早叫作黃梅,取其花色而名。而要說起「蠟梅」的名字,很多人都認為蠟梅開在農曆臘月,故名「臘梅」。其實不然,據查考,稱其為「蠟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蠟,質感像捻蠟而得名。在《中國植物志》和《現代漢語詞典》中,此花的正名也都均寫作「蠟梅」。不過,在市面上權威的報刊文獻中,臘梅與蠟梅,可以通用。
那麼,西安第一波臘梅
哪裡去尋呢?
——
大興善寺
擁有1400多年歷史的隋唐皇家寺院,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也是一座具有中外影響的古剎,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
去過大興善寺的人都知道
後院裡栽著兩株臘梅
有些年份了
每到花期綻放,繁茂燦爛、香氣四溢,引人流連忘返。這裡的臘梅都是成群開放的,一簇簇一團團,為寂寥的寒冬平添了些許暖意。
如今
臘梅正綻放
與傳統的古建築互為映襯
勾勒出一幅幅絕佳的冬日景致圖
聽著古剎鐘聲
踏著滿院幽香而來
好不愜意!
(杜軍善 攝)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興善寺西街55號
門票:免費
西安植物園
微風拂過,暗香浮動
一樹樹鵝黃點綴
成為冬日裡最溫暖的色彩
(資料圖)
西安植物園成立於1959年,是建國初期我國建設的八個植物園之一,也是西北地區最早成立的植物園。現遷址到曲江新區,佔地面積647畝,收集保存植物4000餘種(含品種),保存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32科70餘種,是西北地區引種保存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
(資料圖)
這裡是種類最多的賞梅勝地
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冬日裡能看到色彩鮮亮的花草樹木,也是件無比舒心的事兒,除了臘梅,這時還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季節性花卉,等你來發現!
(資料圖)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區南三環以南、長鳴路以西、繞城高速以北、公園南路(規劃路)以東
門票:10元
小雁塔
小雁塔景區內
有兩株臘梅
「藏」在藏經閣後面的院子裡
雖只有兩株,卻香氣襲人
為這蒼茫的天地添了一抹亮色
(資料圖)
星星點點的臘梅迎風綻放,淡淡清香撲面而來,那一朵朵臘梅開得更可愛了,三四朵小花簇擁在一起,像杯子似的,俏麗得點綴在無葉的枯枝上,好一幅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悠然韻致。
(資料圖)
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建築。
(資料圖)
賞完了臘梅
您還可以在此尋幽訪古
聆聽長安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也算不虛此行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72號西安博物院內
門票:憑身份證免費
環城公園
城牆幽幽,花開燦爛
(資料圖)
以古老的城牆為背景,愈發襯託出臘梅花的嬌豔,在花朵的裝飾下,西安城牆愈顯古雅樸素。
(資料圖)
靜靜地立在臘梅樹下
分明可以聽到
那一簇簇玲瓏剔透的花朵
在枝頭怦然的心跳
(資料圖)
公園內隨處可見盛開的臘梅,尤其以南門段到東門段較密集,不濃不淡,美得剛剛好。
地址:碑林區大南門外進城門洞東側
門票:免費
杜公祠
杜公祠位於長安區的雙竹村,也就是少陵塬上,因為杜甫曾長期居住在少陵附近,所以在明朝嘉靖五年就建了這座杜公祠,紀念詩人杜甫。如今,這處杜公祠就是在原址的基礎上重建的。
圖:Ava
杜公祠內有兩株蠟梅
高約10米、樹齡約200年
算得上西安最古老的蠟梅樹之一了~
圖:Ava
進入祠內,滿樹金花、暗香浮動
滿院幽香中尋訪「詩聖」杜甫的蹤跡
別有一番雅致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雙竹村
門票:免費開放
冬日臘梅正當時
拿好這篇西安尋香攻略
走起~
你還知道
西安哪裡的臘梅開了呢?
留言分享
小布在評論區等大家~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夢凡部分圖片來自:遇見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