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幾個?

2021-01-10 農曆

今日5時28分迎「立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明天就是立春節氣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趨於上升或增多。從氣候學上來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

  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叫立春節。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這種活動影響到民間,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動。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志》中說:「立春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南向,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準令男女縱觀,至立春時……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然後,人們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為吉祥。

  ●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誌》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

  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塑制春牛時,往往要在肚子裡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

  ●躲春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有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

  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有一些地方,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不宜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佔氣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春秋時期已經形成了佔氣的信仰。《孔穎達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用此八節之日,必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若有雲物變異,則是歲之妖祥既見,其事後必有驗,書之者,為預備故也。」由此可見,春秋時期在立春的民俗節氣中,登高觀雲、佔卜測算已經作為一種風俗開始形成。

  ●遊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的大街小巷。

  ●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下來,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

  ●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關中一帶人們的古老習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彩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簷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簷的牆壁上,搭上一小塊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起窩來。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條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以此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相關焦點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四種立春傳統食物迎接春暖花開
    2020年立春時間是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立春時,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從天文學上看,立春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但從氣候學上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
  •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持續收看更多三農趣事,記得點擊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如今,大寒節氣已經開始,距離「立春」也為時不遠了,那麼,今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呢?在農村,立春有何習俗呢,立春是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立春了就步入到春天了嗎?對於這三個問題,今天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第一、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是24節氣中居首位的,每年在2月4日前後到來,今年立春的日期是2019年2月4日,農曆大年三十,除夕!第二、立春習俗有哪些?
  • 2020年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節氣應吃什麼傳統食物?
    2020年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節氣應吃什麼傳統食物?時間:2020-02-03 2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節氣應吃什麼傳統食物? 馬上就要迎來立春節氣,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也標準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 2018臘月十九立春具體時間幾點幾分打春 立春傳統習俗介紹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立春的立是什麼意思?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春季的開始,當然了立春也是有很多傳統習俗的,那麼立春有哪些傳統習俗?一起來看看吧!本周日就是立春啦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2月4日 05:28:25  農曆2017年十二月(大)十九,星期日。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立春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立春節。人們將立春當成一個節日來慶賀,到了立春     原標題: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     立春意味著一年之中春季的開始,是新一年萬物復甦的時候,因此,立春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特殊而重大的日子。
  • 2017年立春時間:2017年立春節氣是哪一天
    導語:立春又叫迎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一個節氣,但是立春並不是代表春天真正的來了,立春是為了迎接春天而作準備的一個節氣,在古代農耕時代人們還會在立春時刻放鞭炮慶祝、預祝今年有個好收成呢。那麼2017年立春時間是什麼時候?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2017年立春節氣是哪一天吧。
  • 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的由來  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節氣當天,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立春節氣即將到來,立春當天有什麼習俗?看完便知
    今年的立春是農曆二0二0年的正月十一,也就是陽曆2020年2月4號。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的到來也是預示著春天的正式開始。這時候萬物復甦,同時也意味著一個輪迴的開始,我國按照「定氣法」才二十四節氣劃分,當太陽達到黃經315°的時候正是立春節氣的到來。
  •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時間:2018-02-04 09:5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
  • 雨水是什麼季節 2020雨水節氣是幾月幾日 雨水節氣傳統習俗
    「立春」之後,2月19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是一個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打春牛、吃春餅……這些立春習俗你知道嗎?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民俗學專家高巍說,以過去的民俗來講,很多節氣都與節日有對應關係,立春則是與春節相應。所以,立春的節氣民俗也具有了「除舊迎新」的特點,戴春勝、「咬春」等等,都具有一種應景的儀式感。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春氣始而建立也」啥是立春?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立春是什麼意思立春是24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在過去立春可不只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春節就是從立春節氣這天開始的,也就是說立春到了,春節也就到了。
  • 2017年立春幾月幾號 立春的由來及習俗介紹 立春了吃這些食物比較好
    2017年立春幾月幾號 立春的由來及習俗介紹 立春了吃這些食物比較好 發布時間:2017-02-03 09:14:53.0齊魯晚報網       民俗專家介紹,立春(由來及習俗介紹)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 今日立春要吃什麼?這幾種立春傳統食物迎接春暖花開
    立春,又叫「打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溫暖、生長。立春,意味著萬物蟄伏的冬日已經過去,開始進入生機勃勃、萬物生長的季節。立春這一天,我國民間會有一些「迎春」習俗,而飲食也是其中一項。那麼,在立春這麼重要的節氣裡,各地人們都吃什麼呢?
  • 2018年立春到了,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看完迎好運!
    歡迎點擊上方紅色【關注】按鈕,關注老齊說三農,及時了解三農最新政策明天一年一度的立春到了,立春(2018年2月4日星期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萬物復甦生長,意味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然而在立春期間有哪些立春習俗
  • 2017年立春:幾點打春?這些你都知道嗎?
    按照傳統農曆的算法,立春時農民朋友們開始耕田的日子了,那麼在2017年打春是什麼時候?接下來的二十四節氣就帶你了解。  立春的由來  古人將立春定為24個節氣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鬥七星的鬥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開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在這一天起,一直到立夏的這段時間,一直都被我們稱為「春天」。
  • 2019豬年是年三十立春,這些立春習俗,你都知道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一個節氣。這天,過去民間講究吃蘿蔔,叫做咬春。老北京這天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裡吆喝:蘿蔔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蔔給孩子咬咬春。「咬春蘿蔔同梨脆,處處辛盤食韭菜」。立春吃生蘿蔔咬春的習俗由來已久。
  •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
    導語: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每年立春的時間大致是在公裡1月初,有時候過年太晚了,沒趕得上立春就出現了民間傳說的無春年。那麼2019立春是幾月幾日呢?下面就來看看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有什麼習俗吧!2019立春是幾月幾日 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2019年立春是在2019年2月4日,星期一。巧的是2019年的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立春排二十四節氣首位,是一年節氣中第一個節氣。立春也叫作「打春」、「咬春」、或者是「報春」。立春標誌是春季的到來,是春天開始的意思。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