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婚秘密,這些女人像商品,死後被家人變現換錢!

2021-01-10 草民觀點

摘要:河北滄州的康翠翠在12年前喝百草枯自殺,被埋入婆家祖墳。今年11月中旬,婆家掃墓時發現,她的屍骨被盜,墓中只有一個大紅蘿蔔。後據警方調查,盜屍的是康翠翠的父母,他們以8萬元的價格,將屍體賣給他人配陰婚。

繼被婆家虐死的方洋洋之後,康翠翠案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陰婚習俗的討論。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陰婚」為關鍵字搜索,剔除不相關案件,可以搜集到138份與陰婚相關的判決。通過梳理發現:在刑事案件中,陰婚涉及謀殺、盜屍等行為;民事案件中,陰婚費用常常成為談判籌碼,用以在爭奪財產時取得優勢。

而案件中的逝者則面目模糊,相比擁有獨立人格的生命,這些女人更像工具或商品,被家人用以利益交換。

復興的習俗

一輛計程車行駛在夜色中,副駕駛上的中年男人穿著花襯衫,後排擠進4名乘客,3個六七十歲的老人把年輕女孩夾在中間。女孩神情呆滯,身上臭臭的。司機打開車窗,風聲很大,老人們借著風聲竊竊私語。

車子開上高速,後排的老頭丁勝利拿出一條藍色條紋的毛巾,捂住女孩的口鼻。見女孩扭頭躲避,丁勝利叫同伴幫忙拉住她的右手。幫忙的老太感受到女孩在下意識地顫抖,便嚇得鬆了手。丁勝利又叫另外兩人幫忙,都被推辭。二三十秒後,他把毛巾扔在腳下,停止行兇。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對於女孩而言,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她名為陳甜甜,18歲,未滿1歲時在火車站被陝西渭南的一對夫婦拾到,帶回家撫養。她患有先天性腦癱,無法說話,常年臥病在床。夫婦覺得撫養壓力大,找人說媒未果,在媒人的建議下,萌生了給陳甜甜配陰婚的想法。

通過丁勝利等7位中間人,他們聯繫上山西的一戶人家。對方曾趕來渭南洽談,得知陳甜甜還活著,當即開車回了山西。隨後,一位中間人告訴丁勝利,只要女孩死亡,手續齊全且放在醫院太平間,還是能聯繫到男方來拉人。

次日,丁勝利用2000元買來一份假的死亡證明,並擬了自願配陰婚的委託書,拿給陳甜甜的養父籤字。他湊了3萬元,用其中2萬給了陳甜甜的養父母,剩下的分給其他中間人。陳甜甜被養母哭著抱進計程車,踏上這條絕命之路。

凌晨1點多,車子開到渭南下屬縣級市華陰,丁勝利等人打算將陳甜甜放在醫院的太平間,任其凍死。太平間管理員用手電一照,發現人還活著,痛斥丁勝利等人「膽子太大」,把他們趕了出去。

陳甜甜又被搬回車裡,往山西去。凌晨3點半,車子在山西境內遇到例行檢查,警察發現異樣,把她救了下來。

這是發生在2013年的一起案件,在涉及陰婚的上百起案件中,這幾乎是性質最惡劣的。最終,丁勝利等中間人和陳甜甜的養父母被判犯故意殺人罪,處以3-7年有期徒刑。

原本要與陳甜甜配陰婚的是一位在21歲時遭遇車禍的男孩,未婚。按照一些地方的習俗,未婚男性死亡後,需要配完陰婚,才能過繼親戚的後代,以傳承血脈。且按照長幼順序,已故的哥哥配完陰婚,弟弟們才能順利結婚。而未婚女性不能入祖墳,無人供奉,其憤怒的靈魂會探訪在世的親屬,帶來各種不幸。

陰婚習俗由來已久,或許有3000多年的歷史。刊登在《湖南大學學報》的論文《冥婚考述》中介紹,有甲骨文記載,商代統治者為已故殷王娶冥婦,這是對陰婚的最早記載。《周禮》中明令禁止「遷葬與嫁殤」,陰婚不敢公然進行,正史不載。漢末社會動蕩、禮崩樂壞,陰婚復甦,最著名的故事是曹操為寵愛的幼子曹衝配了陰婚。隋唐五代,特別是唐朝,陰婚已蔚然成風,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紛紛大興此習俗。到了宋朝,專職陰婚媒人出現。

有學者認為,清朝宣揚守寡守貞的觀念,陰婚式微,後來受到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催化,再次形成產業鏈。近幾十年,不只未婚男女配陰婚,已婚者也可以辦,有人認為孩子死後,其配偶會再婚,不想孩子無人合葬,成為孤魂野鬼。

史料記載,清朝時陰婚以山西為盛,直到現在,山西也是陰婚的「重災區」。在已搜集到的判決中,發生在山西的有38起,佔總數的3成,其次是河北、陝西,分別有29起、27起,河南、內蒙古、山東、甘肅等地也有相關案件發生。

這些案件中,有人因欠債對生活無望,掐死了自己10歲的女兒,事發前後,他託人打聽配陰婚,因此被妻子懷疑,是貪圖陰婚費用而殺死女兒;有人在荒無人煙的草原搶劫了親姐姐,擔心事情敗露,又強迫拐來的智障給姐姐灌下農藥,從搶劫前到殺人後,他幾度找人協商陰婚事宜,想榨乾姐姐最後的價值;有人把同村的一具男屍錯當成奶奶的屍骨挖出,並賣給他人配陰婚;有人聽說女兒的屍體要被親家偷偷賣掉,趕到買者家與親家群毆,致人受傷……

盜屍者

近半數的判決指向盜竊與買賣屍體,涉及至少106位盜屍者和41位倒賣者,其中男性遠多於女性。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除少數未標註外,2人為高中文化,16人為初中文化,其餘均為文盲或小學文化。

多數人的動機是從中謀利。山西一農民右眼失明,患腦梗塞伴輕度半身不遂,生活困窘,祖屋失修倒塌,借居他人房屋。他曾因盜竊鄰居家的1070元被起訴,免於刑事處罰後,又尋思將三嫂的墳墓扒開,運走屍骨,經人介紹以配陰婚的名義賣出,獲利1萬元。江蘇一位坐過牢的男子稱自己「家小孩小」,想弄點錢蓋房子,慫恿他人一起去公墓盜取骨灰盒,以將骨灰賣給他人配陰婚相威脅,進行敲詐。黑龍江一位68歲的無業者為了3萬元,在未經逝者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從殯儀館拉出一具女屍,僱人從黑龍江齊齊哈爾運回老家山東德州,全程超過1500公裡。

墓地。圖源視覺中國。

一些被告已經成為產業鏈的一環。近年來,多地形成陰婚產業鏈,上遊是開棺盜屍的團夥,或醫院太平間、殯儀館通風報信的員工;中遊,一些婚介從業者得知陰婚有市場後,紛紛跨界,兼職做「鬼媒人」;下遊則是風水先生,替雙方擇定良辰吉日、主持儀式,有時也參與說媒。

在搜集到的138起判決中,這些角色都有出現。一名山西運城的被告就是產業鏈上遊的典型,曾於2013、2014兩年跨省盜取12具屍骨,他有3個固定的「幫手」。還有河南的一位殯儀館員工,趁火化的間隙盜竊女屍,藏於殯儀館的冰櫃中,後來經下線聯繫,賣給他人配陰婚。另一位殯儀館經營者則為至少3具偷來的屍體提供存放服務,並從中獲利。

鏈條的中下遊是各類倒賣者。下崗職工劉國棟是倒賣女屍的累犯,曾兩度因盜竊、倒賣屍體入獄。2018年,他又從醫院拉出一具女屍販賣,買家發現屍體年齡與之前商定的不符,選擇報警。劉國棟答應立即更換一具年輕女屍,獨自駕車到山西臨汾,將之前賣給他人的女屍買回後返回,被當場抓獲。後來警察發現,他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從河南的上線那裡購買了22具女屍倒賣。

2015年前,多數被盜屍體以2-3萬元的價格售出,最高不超過6萬元,通常由2-5人分贓,每人分得贓款大多低於12000元。2015年後,部分被盜屍體的價格漲至6-10萬元,但獲利超過2萬元的參與者仍是寥寥。那位跨省盜取12具屍骨的被告,除了將一具男屍帶回焚燒,另外11具賣出後共得贓款33000元,平均每具3000元。他找來的兩位「幫手」每參與盜竊一具屍骨,僅分得贓款500元。

為了並不豐厚的利益,他們屢次鋌而走險。

盜屍者中,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給家人配陰婚,或許是已故的父親和兒子,甚至是自己妻子的前夫。山西有一對兄弟,在父親還未死亡的情況下,就將一具常年無人上墳的屍骨刨出,裝進棺材,尋了塊地重新埋葬,打算在父親去世後,也將他埋在此地。

不論出於何種動機,這些行為會被法院認定為「盜竊、侮辱屍體罪」,按照《刑法》第302條,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刑期超過1年半的,大多是累犯,或有其他犯罪前科。作為買家或賣家的逝者家屬,幾乎不會被起訴。有時,買家甚至無需返還屍體。

至於被盜的女屍,在這些案件中更像是一種商品,有的被買家嫌棄「不像20多歲的,太老了不想要」,有的先前配過陰婚,又被盜屍者倒賣,再度用於配陰婚。

因與核心案情關係較弱,對於她們生前的情況,幾乎不著筆墨,偶有寥寥幾句,使她們的命運更添悲情色彩:一陝西女子結婚不久,因家務事在自家院子跳井自殺,她的屍體被盜屍團夥賣了3000元。一河南女子與人姘居,酒後到河邊提水時溺亡,入土兩個月後,駢頭就將她的屍體挖出,賣給他人配陰婚,獲利8000元。

談判籌碼

除了謀殺、盜屍這類駭人聽聞的案件,在更為日常的糾紛中,陰婚也被提及。約50份判決中,陰婚費用成為一種談判籌碼,在人們爭奪賠償、遺產或補助時,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

這種爭奪廣泛地存在於各類關係中,妻子與公婆、父親與兒子、哥哥與弟弟、前夫與前妻、生女與繼女……多數時候,意圖獨佔、多佔財產的一方,會把自己即將或已經為逝者配陰婚作為理由之一,證明自己對逝者的付出,以及與逝者關係的親疏,請求法院在分割時予以照顧,或在待分割的財產中,先行抵扣陰婚費用,為己所有,再按比例分割。

有時情況則會反轉,陰婚被當成不利因素,成為分得財產較少一方的工具。一陝西女子因宮頸癌去世前,立遺囑將房子留給弟弟,其丈夫聲稱弟弟私賣妻子屍體,要求分割房產,所有債務由弟弟承擔,並揚言:「根據其態度,保留控告其賣屍體配陰婚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權利。」後來法院認定,配陰婚一事並非事實。

一些老人早年間立下協議,自己百年之後,誰為自己或先於自己死亡的兒子配陰婚,就多分一份房產,孩子們一致認可,並按此履行。許多年後,沒有出錢配陰婚的人想平均分割房產,又以陰婚不受法律認可為由,請求法院認定協議無效。

在超過7成的糾紛中,人們告知法院的陰婚費用在10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高達20多萬元。這個數字比刑事案件中買賣屍體的平均價格高出一大截。一部分原因是除買屍費用外,陪嫁首飾和儀式也需要有所花費。例如,陝西的一對老人與兒媳爭奪兒子的工亡賠償時提出,為兒子配陰婚的費用約22萬元,其中付給女方的「彩禮」48000元,其餘幾乎都用於購買耳環、手鐲、鑽戒等陪嫁品。

此外,有人為了在財產分割中獲得更多優勢,會誇大陰婚費用。廣東一男子為和同胞姐妹爭奪遺產,聲稱給已故長輩配完陰婚後,逢年過節、紅事白事都要自己代長輩向陰婚親家送禮,每次3人、每人200元,「按中國人的平均壽命74.83歲計算」,至少要送20年,加上之前操辦陰婚的費用,長輩留下的近20萬元根本不夠。

一些人對陰婚習俗正當性的篤信,被記錄在了判決中。陝西女孩賈玲玲在4歲時喪父,後隨母親離開村莊。十幾年間,她委託三爺爺代領村裡發放的各類補助共8萬元,幾乎都被侵佔。對簿公堂時,三爺爺聲稱這筆錢要給賈玲玲的亡父配陰婚,遞交法庭的證據顯示,他曾說:「《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都祭奠冤魂,冤魂鬧事誰負責?這錢不可能給賈玲玲她們,為了全村人的安全。」另有一對夫婦,不知從哪裡開出證明,顯示「2015年、2016年辦理陰婚的大概價格為18.2萬元和18.4萬元」,以證明他們在2019年提出,需要近20萬元為兒子配陰婚,是合理的。

多數時候,法院對陰婚費用的訴求不予支持,因為陰婚「系封建迷信,不符合公序良俗及法律規定」。有人提起上訴,認為法院不考慮民間風俗,認定的喪葬費過低,甚至在二審維持原判後申請再審,均被駁回。

這些案件中,逝者仍然面目模糊,被或多或少地物化。山東一女子因煤氣中毒住院,其丈夫、女兒、兒子均死亡。出院後,她發現公婆將家中的存摺、現金和賠償據為己有,還把女兒的屍體賣了5萬元。她沒有提出追回女兒的屍體,而是請求分割這5萬元以及其他財產。後來,她很快與公婆達成協議,賣女兒得來的5萬元用以給兒子配陰婚。隨後,她把精力聚焦在房產的爭奪。

她的女兒和差點被殺死的陳甜甜一樣,幾乎淪為家人謀取利益的工具。不論生前死後,由不得自己安排。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女子生不出小孩,被公婆虐死後配陰婚!
    參與虐待兒媳的公公家老宅 後續:不孕遭虐打致死女子被配陰婚,為洋洋死後在地下不孤單,有個伴兒 「為了洋洋死後在地下不孤單,有個伴兒,這也是對死者的一個安慰。」
  • 「陰婚」陋習之下,BBC等媒體報導:中國農村女性有多難?
    就在這條微博的評論中,還有不少人質疑陰婚的可能性,但現實總能給這些人一個大耳光。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報導出來的,早已不是第一例。據《新京報》報導,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陰婚」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發現,2012年至2019年期間,共有133篇判決書,其中有78宗涉及刑事案件,案發地多集中在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和山東等省份。
  • 山東遭虐死女子被配陰婚?親屬回應來了
    原標題:「因不孕遭虐打致死女子」被配陰婚,家屬回應質疑「女子不孕被婆家虐打致死案」將於27日開庭,就在民眾等待法院開庭期間,傳出受害女子方洋洋死後,被娘家配了陰婚,娘家人還收了幾千塊錢「彩禮」。
  • 冥婚也叫陰婚,是為死了的人找配偶!
    冥婚也叫陰婚,是為死了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那時,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也免得男、女兩家的塋地裡出現孤墳。還有的少男、少女還沒定婚就夭折了。
  • 被虐待、被家暴、被陰婚,女孩的一生到底有多難?
    是因為這是為死人準備的婚禮,也就是「陰婚」。 陰婚,又稱冥婚,是給逝去的人找一個配偶,配陰婚,多是為逝去的未婚男性找一個配偶。 中國那麼大,還不知道有多少未曾曝光的偏遠落後村落,女人依然是物件,被買賣、被踐踏,一生悲慘無法反抗鬱鬱而終。
  • 4人踩點挖女屍幫人「配陰婚」,轉賣前「訂製包裝」編造生辰八字
    尋女屍配 " 陰婚 " 合葬,倆人合計一個賣屍一個挖屍,深夜盜墓深山交易,轉賣前訂製生辰八字、身份信息力求 " 門當戶對 "……4 名男子因缺錢走上了盜挖買賣女屍的道路,日前被陝西省宜川縣檢察院以涉嫌盜竊屍體罪依法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指認挖墳地點。
  • 拼多多事件幾經反轉:「只有拿命換錢才能幸福嗎?」
    為了生活,為了家人,我們需要奮鬥。  但是,真的到了需要拿命換錢的地步嗎?  1  「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拿命換錢?」  真正引發全國網民極大憤怒的,是後來發生的事。  但回過頭來想,無論這些言論是否為臨時工發布,一定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這種「拿命換錢」的觀點。  當然,拼多多以及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這幾年發展迅速,給我們普通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這是值得稱讚的。  但是企業的發展,不應該以漠視員工健康為代價。  央視新聞官微今天發表評論:  不能讓奮鬥變了味。
  • 異性交往,女人的這些「秘密」不要輕易說,很容易讓人借題發揮
    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是因為不能夠對任何人說起。可是有些女人就是嘴不嚴,心裡藏不住任何事情,當遇到一些小事,就喜歡跟身邊的人都說一遍。但是在異性交往的時候,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能說,因為有些話說了就是不好。所以異性交往,女人的這些「秘密」不要輕易說,很容易讓人借題發揮。
  • 牢記粉絲經濟變現七大核心要素,讓自己在自媒體運行中迅速發財!
    那麼如何是粉絲經濟迅速變現。今天給大家談一下關於粉絲經濟變現的七大核心要素。1)用戶需求就是生意。需求決定一切。對於粉絲經濟變現來說,你可以先從基本的想法開始。再把它轉變成一系列,有規劃的內容。也就是之前我在文章中提到的內容輸出的重要性。比如你可以分析用戶的需求是什麼,接著思考,你是否可以幫用戶解決問題,尤其是客戶最頭疼的問題,我們稱之為消費痛點。
  • 男子挖出去世12年已婚女兒屍體 轉手8萬給其配陰婚
    李衛軍還說,康菲菲自殺前,曾寫下遺書,說公公婆婆很好,丈夫也不錯,但她要求家人在其死後不要難為南大港的那個人……康菲菲離開家時,沒有帶錢和身份證,誰幫助她開的酒店,又是誰幫她買的農藥?  郝桂花則說,她是到女兒女婿所在的下鋪村趕集時才得知女兒失蹤的消息的,李家之前並沒有告訴他們。他們也不清楚遺書的事兒。
  • 趕超papi醬,這些短視頻公眾號吸粉千萬還變現不斷
    原標題:趕超papi醬,這些短視頻公眾號吸粉千萬還變現不斷 最近,業內不斷流傳著papi醬被「殺死了」的消息。比如「陳茂源星座」、「潮人小羅」「開車大神」「六點半」「日食記」等,不同於一條、二更等畫風,這些專做短視頻的公眾號播放量甚至以億為計算單位,公眾號的頭條閱讀量也保持在10W+。
  • 若女子死後受罪,便會託夢給家人訴苦,這是真的?
    夢境  託夢一直在很多鄉間流傳,但是很少有人遇見過,據說死後的人會把自己心願或者怨氣,通過託夢的形式告訴家人,有很多人對託夢深信不疑。一女子死後受罪,託夢給家人訴苦!  故事是這樣的:鄉下有個名叫王香村的村子,村裡有個名叫強子(化名)強子已有50來歲,身體很硬朗,但是他的老婆不幸早命,40多歲的時候就因為心臟病去世了!  有一天強子做了一個這樣的夢!他夢見自己的老婆了,在夢裡他的老婆穿的很破好像很受罪的樣子,出於感覺是不是老婆在陰間沒錢花了,也是感覺很久沒去給老伴燒紙了,就給老婆燒了點紙!
  • 山東「不孕被虐致死女子」:火化前已被安排了陰婚,她再也沒能回娘家
    第一次是託他給她親叔方天豹捎口信,給她送個手機過去;第二次,她似乎是在醫院,口氣聽著是偷拿丈夫張丙的手機打的,沒說上兩句就掛了,像是被發現了。第三次,已經是夜裡一點多,鈴聲突然響起。杜孟春從睡夢中驚醒,迷迷糊糊看了一眼,號碼他第一次就存了,又是洋洋來電。「誰半夜接這個電話呀,她又是智障,不知道有嘛事。」他直接掛斷了電話。
  • 1992年轟動全國的東北小鎮冥婚事件,陰婚過程不堪入目!
    這是古代的人在認知不完善的情況下作出的總結,因此在古代不僅有世俗的婚禮,也會有專門為死去之人舉行的婚禮,世人一般稱之為陰婚或者冥婚。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婚姻形式已經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但是仍不排除部分地區依然存在。
  • 一個悲劇,一個用命換錢的時代?
    整個事件從1月3日持續發酵至今,人們的爭論焦點始終是拼多多官方在知乎上就「員工猝死」問題的回答——「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 23歲女員工深夜下班猝死:拼多多,拼的不該是「拿命換錢」加班
    一次又一次的年輕人猝死事件的爆發,此刻想對打工人說,我們這些沒有背景、沒有天賦的人只配拿命換錢,但當你的工作已經遠超出你的承受能力,請珍惜生命,量力而行,寧願失業也不要猝死,新冠沒有殺死你,你憑什麼把命交給資本家?到頭來,不是人沒了,就是錢花了。人的命都是命,憑什麼要用健康換取金錢?
  • 已婚女人對你有意思,才會讓你知道她的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其實一些女人如果對你有意思的話,那麼就一定會讓你知道她的這些秘密的,不管她是已婚女人還是未婚女人,只要看上你了,那麼就會將自己的這些想法告訴你,你知道嗎?告訴男生自己的生活女人其實很喜歡在男人面前訴說自己的生活,比如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可能是一些非常瑣碎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在前期交流的時候,女人就會將自己的生活背景告訴男人,因為她們要讓男人了解自己,所以就會盡力讓自己這樣一個人完完全全的展現在男人面前,而且這樣的一個形象也會展現在男人面前。
  • 年輕人真應該「用命換錢」,這才叫努力嗎?
    年輕人真應該「用命換錢」,這才叫努力嗎?98年員工加班至深夜猝死,這是一則多麼讓人觸目驚心的消息,筆者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說,為啥中國用短短30年的時間,換來了其他國家可能發展了100年的時間,才取得的成就?這就是理由!總有人會跟你說,年輕不努力是罪過,但現如今,多少的年輕人,是在用命換錢?但偏偏中國有一些企業家,卻巴不得大家這樣去做。前有馬雲,後有黃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