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敏君
判斷一部電視劇是否真的成為了爆款,就要看劇情是否能夠引發社會向話題的討論,顯然《三十而已》做到了。
這部劇從開播以來,幾乎每天都能夠因為一些極具爭議的話題而衝上熱搜,其中一位離婚後第一時間到王漫妮所在的奢飾品店購入價值百萬元首飾的陳女士成功引發熱議。
網友們不禁提出疑問:「既然最終都是離婚收場,為何不從一開始就對自己好一點?」
「菜場大嬸」購入百萬珠寶引熱議,離婚後才轉變觀念太可惜
《三十而已》之所以會受到如此高的關注,無外乎是因為這部劇講到了30+女性的婚戀問題,還有涉及到職場的內容,這些都與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大部分人總是能夠在劇中找到共鳴。
而既然談及婚姻問題,就離不開爭吵、出軌等情節的襯託,這些在《三十而已》中都能夠看到。
而在已經播出的劇情當中,爭議最大的情節除了顧佳與許幻山之間的關係之外,還有一位被網友們戲稱為「菜場大嬸」的陳女士。
她在離婚後到王漫妮工作的店鋪購買了一套價值百萬元的珠寶,這個橋段讓很多網友們為之動容。
陳女士坐擁百萬甚至是千萬身家,但是外表看上去卻像是普通家庭的主婦,她的穿著打扮還有些「土」。
陳太太在後續與王漫妮的對話中詳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她和丈夫一起白手起家掙來了千萬身家,但最終一心只想著給丈夫省錢的她,還是難逃「被出軌」的命運,只剩下一筆巨額的離婚補償款。
鑑於自己過往的經歷,陳女士決定好好善待自己,所以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高定珠寶。
看到這裡,網友們都對陳女士的經歷表示同情,但是這段劇情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大部分人都不認同陳女士的做法,不僅是因為她疑似「報復性購物」的行為無法得到理解,網友們更是不希望看到有人像陳女士一樣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留給別人,而自己只知道付出卻不懂得享受。
還有網友認為,如果陳女士從一開始就懂得善待自己,那麼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就算還是會離婚收場,但是她在婚姻存續期間至少不會讓自己變得那麼辛苦,到頭來後悔也沒有用了。
如果陳女士不是離婚之後才轉變了自己的消費觀念,似乎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不一樣。
「付出型」女性何止陳女士一個,鍾曉芹和顧佳都是如此
陳女士的故事只不過是很多女性的一個縮影,網友們之所以能夠產生共鳴,恐怕也是因為身邊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
而在《三十而已》中,類似的情況就不止一樁,有網友認為鍾曉芹和顧佳本質上與陳女士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劇中鍾曉芹在沒有離婚之前,工資卡都是直接打到丈夫陳嶼的帳上,她想要找人幫忙運東西都要向王漫妮借錢付款。
可以說離婚之前的鐘曉芹就像是一個被嚴格約束的「小學生」,陳嶼更像是她的老師而非是愛人。
她基本上一切都要聽從陳嶼的建議,這樣的生活讓她逐漸失去了自我。
雖然顧佳更有主見,但是她也是「付出型」人格。
只不過與鍾曉芹就連辦公室裡的雜活都要包圓不同,顧佳只為自己所愛的人操心。
而她最愛的丈夫許幻山卻在享受著顧佳掙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對林有有產生了情愫,最終顧佳所付出的一切都變成了錯付。
可以說鍾曉芹是在離婚之後才逐漸實現財務自由的,收到陳嶼打來的離婚款之後,鍾曉芹和陳女士一樣開始大手大腳花起錢來,她的生活也變得充實了很多,身邊還多了一個想要追求她的「小狼狗」。
只不過這些情節看在觀眾眼中則是另一種感受,如果鍾曉芹一開始就能夠堅持做自己,很多事情或許都不會發生。
此外,在鍾曉芹恢復自由身之後,陳嶼反而有所改變。
原本不願意花更多時間與鍾曉芹交流的陳嶼,開始將更多的心思放在鍾曉芹身上,對鍾曉芹的事情十分上心。
這樣的轉變看在網友們眼中更是有些諷刺,如果鍾曉芹和陳嶼都能夠早點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
顧佳則為了讓家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僅要用心經營和其他闊太太們之間的關係,還把自己的保險金取出來投資了茶園。
但最終她還是沒有守住自己的家庭,這些行為甚至是為別人「做嫁衣」。
與其用餘生去後悔,不如學會善待自己
《三十而已》中的這些故事雖然有誇張的成分在,但卻基本上都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
而這些故事的結局似乎都是雷同的,沒有人會為你失去的青春和沒來得及享受的美好而買單,女人還是應該學會善待自己,否則哪怕你用整個餘生去後悔,也是無濟於事。
一部好的作品恰恰就是這樣,通過一些戲劇化的創作,將現實中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無限放大,讓觀眾在看過劇情之後有所感觸。
此外,《三十而已》也算是少數以女性視角作為切入點的國產電視劇,所以也算是抓住了「追劇大軍」的心。
劇情或許有虛構的成分在,但是所有人都可以因為勇敢做自己而變得更幸福的理念卻是相通的,也希望大家可以享受當下,善待自己。
你覺得《三十而已》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