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資源: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八則7

2020-12-01 中考網

文言文閱讀練習八則7

一、獻珥

齊王夫人死,有七孺子②皆近。薛公③欲知王所立,乃獻七珥,美其一。明日視美珥所在,勸王立為夫人。(選自《戰國策?齊策三》)

【注釋】

①珥:珠玉制耳飾。②孺子:貴妾。③薛公:齊相田嬰。

【練習】

1.文中加點的「近」意思是(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3.薛公為何憑「美珥所在」就可以勸齊王立其為夫人?他勸齊王立所立的目的是什麼?

二、鼠作人語

王惲

楊勸農春卿夜讀書,有鼠出躍書几上,忽投膏罐中。楊子取一方木覆之,隨突以出,環書冊走不輟,作人語曰:「油著!油著!」楊笑起曰:「吾避汝。」燕城閣前晌午市合,更忙猝不能過,即擎虛器雲:「油著!油著!」人即開避。故鼠亦云雲。聞者為笑。 (選自《玉堂嘉話?卷七》)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幾? ?②覆? ?

③突? ?④輟?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3.文章結尾說「聞者為笑」,他們笑什麼?

三、儋耳夜書

蘇軾

己卯上元,餘在儋耳①。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②雜揉,屠酤③紛然,歸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⑥,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選自《東坡志林?卷一?記遊》)

【注釋】

①儋耳:今海南省儋縣,蘇軾於1097年被貶至此。文章寫於己卯(1099)年,是他謫居儋耳第三年。②民夷:民,漢族;夷,當地土著,少數民族。③屠酤:屠,屠戶;酤,賣酒者;這裡泛指各種店鋪商販。④三鼓:三更,即半夜,今23點至1點。⑤再鼾:一覺醒來又睡去,形容睡過一段時間。⑥韓退之:韓愈曾寫詩述其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佳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練習】

1.文中的「上元」是農曆一年當中的哪一天?是中國什麼傳統節日?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

3.作者「自笑」與「亦笑韓退之」的笑意蘊相同嗎?為什麼?

四、書放鹿畫

鍾惺

家畜一鹿,醫雲可用合①藥。或曰:「此山麋也,無益。」予亦不忍,誓不殺。芻粟之者數月,肥且馴矣。將之都,慮其失養也。命童子放之野,又懼其復為人所得,擇山中去家三十裡者放焉。始驅之去,不肯去。途中眠而起,起而眠者無數。至山中,命驚趨之,令疾走,度不及者,久之乃已。 #p#分頁標題#e#

其夕,童子止宿村舍。明旦將反命,則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尾童子之後也以歸。

鍾子曰:「予於放鹿事,惕然悟感應之幾②

焉。蓋鹿之還也,生於放也。夫其畜於家也,食其食,安其處,可以不求放。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知其將殺己也。人之能為放己者,必不能為殺己者也。如知其必不己殺,而又食其食,安其處,無自養之勞,無索群之苦,則亦何必求放焉。集顙③之鷗,狎而復驚之,生而之殺也。入山之鹿,去而復還之,殺而之生也。生殺之念轉於中,而去還之變應於物。感應之幾,豈不微乎,顯乎?」

然予入都,終慮其失養也。將必求一必不殺者而與之,是予所以放之之意也。

(選自《隱秀軒文》)

【註解】

①合:配製。②幾:事情的跡象、先兆。③顙(sa?nɡ):頭。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之( ) ②去( )

③度( ) ④已( )

⑤反命( )

2.下列句中的「焉」用法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

A.則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本文)

B.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本文)

C.眡眡焉,餘固笑而不信。(《石鐘山記》)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F.盤盤焉,??焉。(《阿房宮賦》)

G.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4.作者從放鹿的事情當中警覺省悟到了什麼?(用自己的話回答)

五、記與歐公言

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言:「有患疾①者,醫問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風,驚而得之。』醫取多年柂牙②為柂工手汗所漬處,刮末,雜丹砂、茯神之流,飲之而愈。今《本草注?別藥性論》雲:『止汗,用麻黃根節及故竹扇為末服之。』」文忠因言:「醫以意用藥多此比,初似兒戲,然或有驗,殆未易致詰也。」予因謂公:「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昬③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幹之餕餘④,可以已佞⑤;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⑥疾矣。」公遂大笑。

元祐六年閏八月十七日,舟行入穎州界,坐⑦念二十年前見文忠公於此,偶記一時談笑之語,聊復識之。

(選自《東坡志林?卷三?技術》)

【注釋】

①疾:病,這裡指盜汗(出冷汗)。②粂牙:粂同「舵」,船舵的把手處。③昬:同「昏」。④?(ju?n)餘:吃剩食物。⑤佞:用巧言奉承人,奸偽。⑥惡:醜,指容貌醜。⑦坐:正好,恰。 #p#分頁標題#e#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由( ) ②末( )

③雜( ) ④流( )

⑤已( ) ⑥舟行( )

⑦記( ) ⑧識(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3.從文中所記的「一時談笑之語」中,可以看出歐、蘇兩人的什麼特徵?

六、樹怨

劉基

鬱離子曰:「樹天下之怨者,唯其重己而輕人也。所重在此,所輕在彼,故常自處其利而遺人以不利,高其智以下人之能,而不顧夫重己輕人,人情之所同也。我欲然,彼亦欲然,求其欲弗得,則爭。故爭之弗能,而甘心以讓人者,勢有所不至,力有所不足也,非夫人之本心也。勢至力足而有所不為,然後為盛德之人,雖不求重於人,而天下之人莫得而輕之。是謂不求而自至。今人有悻悻自任者,矜其能以驕,有不自己出,則不問是非皆以為未當,

發言盈庭,則畏之者唯唯,外之者默默焉。然後揚揚乎自以為得,而不知以其身為怨海②,亦奚益哉?昔者智伯③之亡也,唯其以五賢④陵人也。人知笑智伯而不知檢其身,使亡國敗家接踵相繼,亦獨何哉?」

(選自《鬱離子?卷下》)

【注釋】

①樹怨:招致別人怨恨自己。②海:某種情況積聚集中之處。③智伯:晉國大夫,權傾一時,後為政敵所殺,在歷史上是才有餘而德不足的典型。④五賢:指智伯有美髯長大(儀表堂堂)、射御足力(身體強壯武藝高超)、伎藝畢給(多才多藝)、巧文辯惠(能言善辯)和強毅果敢(很有決斷)等五個方面勝過別人。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重( ) ②輕( )

③然( ) ④矜( )

⑤奚( ) ⑥陵(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3.按照作者的分析,在名利面前「讓人」的原因具體有幾種?

4.盛德之人為何能夠使「天下之人莫得而輕之」?

七、文章窮而後工

謝肇淛

人恆有言:「文章窮而後工。」非窮之能工也,窮則門庭冷落,無車塵馬足之嬲①;事務簡約,無簿書酬應之繁;親友斷絕,無徵逐遊宴之苦;生計羞澀,無求田問舍之勞。終日閉門兀坐,與書為仇,欲其不工,不可得已。不獨此也,貧文勝富,賤文勝貴,冷曹②之文勝於要津③,失路之文勝於登第,不過以本領省而心計閒耳。至於聖人拘囚演《易》,窮厄作經,常變如一,樂天安土,又不當一例論也。

(選自《五雜俎?卷十三?事部之一》)

【注釋】

①嬲(nia?o):糾纏。②冷曹:冷,受冷遇;曹,分科辦事的官署或部門。這裡指不重要又無實權的閒散官員。③要津:重要的渡口,這裡比喻擔任顯要職務的官員。 #p#分頁標題#e#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①工? ?②兀坐? ?

③第? ?④以?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3.文中提及聖人「窮厄作經」,除了拘囚演《易》之外,請再舉一例。

4.作者認為人「窮」本身不能使「文章工」,並且對此展開分析,逐層揭示由「窮」到「文章工」之間的前因後果,讓人看到了「文章工」的一個直接原因。梳理文中與之相關的論述,填寫下表,並概括導致「文章工」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八、李牧居雁門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歲餘,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①十萬人,悉勒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②,破東胡③,降林胡④,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注釋】

①彀者:善於射箭的人。②雦襤:部族名,在代地北面。③東胡:部族名,在匈奴之東,故稱「東胡」,是後世烏桓、鮮卑族的祖先。④林胡:部族名,在今山西朔縣以北至內蒙古境內。

【練習】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日擊數牛饗士 饗:用酒食招待

B.趙王讓李牧讓:責備

C.以數千人委之委:拋棄

D.李牧多為奇陳 陳:陳列

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牧長期駐守雁門關,他養精蓄銳,為後來打敗匈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B.李牧被免職後,一直臥病在家,直到趙王重新起用他,才勉強領命出徵。

C.李牧被重新起用後,仍然堅守不出,匈奴因此認為他膽怯。

李牧以小利引誘匈奴單于,然後出奇制勝,大敗匈奴。 #p#分頁標題#e#

【參考答案】

一、1.親近。2.薛公想知道齊王要立(七個孺子中的)哪一個做新夫人,於是獻給齊王七對(副)珠玉耳飾,並且有意使其中的一對特別漂亮。3.因為薛公從齊王把最漂亮的耳飾賜給她的細節上面,看出她是七人中齊王最喜歡的,所以可以順水推舟勸齊王立她為夫人。博取國君賞識和新立夫人的感激。

二、1.①桌子。②蓋。③冒起,把……頂起來。④停。2.①楊勸農春卿晚上讀書。②燕城樓前上午是集市,使得人們更加無法在那裡快速通

過,就手裡舉著空的罐子,嘴裡喊著「油著!油著!」行人聽見立即避開讓出道來。3.笑老鼠竟然也會學人話來奪路出逃。

三、1.正(元或一)月十五日。元宵節。2.①有幾個年長的書生來看望我。②在城西散步,還到寺廟裡看看,走過小街小巷。3.不同。作者的「自笑」有自得其樂的超然意蘊。而「亦笑韓退之」,是對韓愈在仕途際遇得失上不夠超脫表示不以為然。

四、1.①到,前往。②離開,跑掉。③估計(讀duo?)。④停下來,止步。⑤交差,回復差使。2.(C)(F)。3.①選擇離開家有三十裡的山中把這鹿放了。②那鹿跟在童子身後而又回到家裡。③如果知道主人肯定不會殺自己,而且又給自己吃糧草,讓自己安然地住在他家裡,沒有為了養活自己的辛勞,也沒有離開同類的孤苦。4.動物其實能夠感知人對待它們的動機是愛護還是加害,而且這種感知往往是敏銳的、微妙的。

五、1.①原因。②粉末。③攙合、攙雜。④一類。⑤治癒。⑥乘船行動。⑦回憶,想起。⑧紀錄。2.①文忠於是說:「醫生憑想當然來用藥的都跟這是一樣的,乍看好像兒戲,但是偶爾有點療效,幾乎不容易對他質疑了。」②把毛筆和墨燒成灰和上水?

讓學生喝下去?就能夠治好他的糊塗和懶惰了嗎?3.歐陽修長於分析,指出人們之所以對這種如兒戲的治病方法不予「致詰」,是因為這種方法「然或有驗」,於是人們把偶然當必然,相信了。蘇軾則用歸謬法,即故意順著這種方法進一步推理,結果使其荒唐之處得以放大,讓人看出其謬誤,反映出蘇軾機智、幽默的特徵。

六、1.①以……為重,看重。②以……為輕,看輕。③這樣。④誇耀。⑤同「何」,「哪裡」的意思。⑥同「凌」,欺侮,侵犯。2.①所以常常自己佔著好處不放,而把不好的事推諉給別人,抬高(誇大)他自己的才智而貶低別人的才能。②不是這個人的內心所願意。③只要不是由自己提出的意見,就不管對錯都認為是不正確的,滿屋子都是他的話,結果害怕他的人只好唯唯諾諾(連連稱是),而鄙棄(心裡並不認同)他的人則默不作聲了。3.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自己才幹不及別人或其他方面的力量不足,只好「讓人」,這是一般人的「讓人」;還有一種是儘管具有足夠的才幹和力量,卻能夠克制約束自己與人爭名利的欲望(本性),於是能「讓人」,這是盛德之人的「讓人」。4.因為他儘管有足夠的才幹與力量從別人那裡爭得名利,卻能主動不與爭,顯然超越了一般人的處世境界,所以會受到敬重。 #p#分頁標題#e#

七、1.①工巧,精巧。②獨自靜坐。③科第。④因為,由於。2.①不是讓文人窮了,他的文章就能寫工巧了。②窮文人的文章往往比享富貴的文人寫得好;地位低的文人的文章比地位高貴的文人好。3.孔子在周遊列國屢遭冷遇甚至圍攻以至斷糧的厄運後,回到魯國編撰《春秋》,繼續宣傳自己的主張。還有孫子臏腳,編撰《兵法》,韓非被秦囚禁,在獄中寫出了《韓非子》中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篇章(《說難》《孤憤》)等等。

八、1.D(陳通「陣」,列陣)。2.B(「固稱疾」意為堅持稱自己有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資源: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文言文閱讀練習 一、狸猩技窮 衛人束氏,舉世之物鹹無所好,唯好畜狸猩①。狸猩,捕鼠獸也。畜至百餘,家東西之鼠捕且盡,狸猩無所食,飢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猩生子若孫,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飢輒嗥,嗥輒得肉食,食已,與與②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墮?③。急從束氏假狸猩以去。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答謝中書書》
    (4分)   (二)文言文閱讀(15分)9.(4分)(1)書信(2)消散(3)指人間(4)參與,這裡指欣賞。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輝映。(2)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11.(3分)C(「亂」在文中應該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雜亂」)   12.(4分)表達了作者沉醉於山水的愉悅之表,與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
  • 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 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鄭人逃暑①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 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孟母三遷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傍。其嬉遊為賈人⑴炫賣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⑶,揖讓進退。
  • 2015年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陋室銘(原文與譯文)
    2015年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出師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出師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2.《出師表》中,諸葛亮分析先漢興隆的原因是:親賢臣,遠小人。   3.
  • 中考語文資源:四川中考語文試題彙編---文言文閱讀篇
    四川 語文試題彙編:文言文閱讀篇 1.(2010四川巴中)閱讀下面這篇文段,完成22—27題。(20分)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 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嶽陽樓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嶽陽樓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嶽陽樓記》中從空間上形容湖面上的廣闊浩渺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2.《嶽陽樓記》中時間上表現景象的千變萬化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
  • 備戰2014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專練及詳細答案:黃魯直敬重蘇軾
    備戰2014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專練及詳細答案:黃魯直敬重蘇軾    魯直①晚年縣東坡②像於室中,每蚤作,衣冠薦香,肅揖甚敬。或以同時聲實相上下為問,則離席驚避曰:「庭堅望東坡,門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蘇黃」者,非魯直本意。    (選自宋?
  • 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閱讀節奏劃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閱讀節奏劃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複習要點   準確劃分句子節奏。   要點攻略   1.句首出現——蓋,夫,然,豈,宜,其,至,則,且夫,若夫,至若,豈若,得無,至於,誠宜,何嘗等發語詞,要停頓。如,其 / 如土石何?
  • 中考前線|基礎知識7:文言文
    基礎知識複習初中文言文虛詞表1、之2、而3、以4、於5、其6、者7、為8、乃文言特殊句式1、判斷句①……者……也。②……也。③此則……也。相關連結:一、中考複習23.中考前線 | 基礎知識6:探究性學習+古代詩歌22.中考前線 | 基礎知識5:近義詞+仿寫+病句、文段修改21.中考前線 | 基礎知識4:文學常識20.中考前線 | 基礎知識3:名著閱讀19.中考前線 | 基礎知識2:綜合性學習18.中考前線 | 基礎知識1:拼音
  • 2010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與答案一 後出師表
    閱讀下列文言文語段,完成1- 5題。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妝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 初中語文中考常見文言文詞語的用法:以
    在文言文中,也有一些核心詞彙經常出現,小編為大家做了整理,掌握了它們,就是你文言文閱讀的基礎!   以   1.(動詞)認為,以為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以為妙絕。 ——《口技》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 北京中考考筆順:「為」字怎麼寫?
    這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出現在2014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的選擇題中。專家表示,今年的中考語文題目非常新穎,考查的是學生的基本功,但實際上難度並不太高。考「為」字筆順筆畫,小學一年級語文題難倒考生昨天是201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天,全市8.3萬考生在183個考點2845個考場將完成兩天半,共5科的考試。
  • 2018年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一、劃分句子節奏
    ▼▼▼     技巧一: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需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通讀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內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節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進行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 中考語文資源:中考語文複習總資料大全--第九講 文言文閱讀
    第九講 文言文閱讀 【考查要點】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知識疏理】 1.準確理解文中字詞句的含義,特別要注重課文的註解,重要的詞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語句;2.字詞的掌握和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關鍵。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 2019年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陶侃留客》
    相關推薦: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中考文言文閱讀題解題方法
    中考文言文閱讀分析題大概佔16分分值,佔總分的13%左右,但是要拿到這13分,真心不容易。考試題型為選擇題,譯文,斷句,問答題。考查範圍包括文言實詞、虛詞的解釋,句子的譯文,斷句,文學文化常識,文章創作背景、作者簡介、內容主題、寫作特色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文言文,語言的障礙主要在詞彙方面。先來說說文言文實詞的釋義。
  • 2011中考名師報告會實錄
    、特級教師、首批全國骨幹教師、哈爾濱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一級功勳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黑龍江省現代園丁獎獲得者、哈爾濱市語文兼職教研員、哈爾濱市語文中考閱卷顧問。1第一板塊「積累運用」2011年語文中考依然是板塊式分布:第一板塊為積累運用,約佔25分;第二板塊為閱讀題,包括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約佔45分;第三板塊是作文,包括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三題擇一,分值是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