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又稱「命運」)是否存在?這是一個爭論很久的問題。有的人認為,人沒有「命」,命是唯心論,傳承數千年的命理學是迷信;也有的人認為,人有「命」,命理學有實用價值,是科學的。筆者認為,對於「命」的態度,我們應該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改造傳統的命理學,去其迷信、陳腐之糟粕,取其合理、科學之精華,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
所謂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即「當代命運預測學」,它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基礎上,利用陰陽五行理論、天幹生克制化和地支衝合刑害規則,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推測人生命運的理論和方法。預測的主要內容有:預測人生命運,提出趨利避害的具體方法,回答被預測人有關命運疑惑的詢問,對其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和心理安撫等。
一、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基礎上的預測學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認識是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包含了唯物論和辯證法、認識論思想。
人,當然也是物質世界的一分子,人生也是運動的,人生的運動也是有規律的,人生的運動規律就是「命」,就是「命運」。命運也是可以認識的,認識命運的理論與技術就是「命理學」,命理學也是發展變化的,掌握了不斷發展變化的命理學理論和技術就可以指導人生的實踐。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傳統命理學進行改造,是命理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主張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同時,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是發揮意識的反作用力的基本要求,是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的基本宗旨。改變命運的最有效方法是改心,修心養性、與人為善、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等,這也是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所積極倡導的改變命運的基本做法。
二、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基礎上的預測學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也是人的生命過程的存在形式。時間是人生的持續性,其特點是一維性,反映在大運和流年上是一去不復返性和不可逆性。空間是運動著的人生的廣延性,它的特點是三維性,即可以從長、寬、高三個方面加以度量。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可分性。人生離不開時間和空間,人生總要經歷一段特定的時間——從出生到死亡,佔有一定的空間——人所佔有的位置。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就會有不同的命運,所以改變人的生存空間(人的生存時間的起點是特定,無法改變)就可以改變命運,選擇最適合的地域生活和工作是改變命運的重要手段。
三、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說是建立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預測學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產生、發展和變化的,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元素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一學說對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術、音樂、醫學、命理學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其中,命理學就是建立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命運預測學。
早在先秦時期,先賢們通過觀察水星運動的規律創建了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並利用十天幹細分陰陽五行(見表一);通過觀察木星運動的規律創建了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並利用十二地支細分陰陽五行(見表二):
表一
表二
《幹支歷》是利用天幹和地支創立的「幹支紀年法」,用於記錄人的出生時間——生辰八字。因為生辰八字的天幹地支中隱含了陰陽五行,利用天幹間的生克制化、地支間的衝合刑害規律,就可以推算出八字間陰陽五行作用的結果,從而判斷出人的命運——富貴貧賤、吉兇禍福等。
四、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是建立在歷代知識分子長期探索積累基礎上的預測學
命理學在我國已經發展了數千年,早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如《周禮·春官》記載:「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變遷,辨其吉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這是說馮相氏和保章氏,是專管歲時星象,並從而推測人間吉兇禍福的一種官職。
兩漢期間,王充的《論衡》就談及命理,主要有《命祿第三》《氣壽第四》、《幸偶第五》《命義第六》等,這些篇章,不但空前地宣揚了天命的必然存在,並且在對命運奧秘的探知上,也作了某些方法上的啟發性論證。
梁朝劉勰的《新論》說,「命者,生之本也;相者,助命而成者也。命則有命,不形於形;相則有相,而形於相。」
唐代以來命理學飛速發展,正式確立體系,比較有價值的著作有唐代《李虛中命書》、《星命溯源》,宋代的《淵海子平》,明代的《三命通會》、《星平會海》,清代的《命理約言》,民國的《命理探原》等。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是在前人不懈探索積累、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形成的預測學。
總之,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是遵照「讓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鑑未來」的要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對傳統的八字算命術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礎上創立的現代命運預測學。辯證唯物主義命理學認為:命運是存在的,命運是可知的,命運是可改的!人們是能夠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