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河系當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2021-01-10 騰訊網

天文學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至少有十億顆的流浪行星,它們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甚至在我們銀河系之外,也會存在很多不屬於任何星系的行星。

流浪行星

我們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和許多矮行星,以及不計其數的小行星,這些行星都受到太陽引力的約束,與太陽一起組成了穩定的恆星系統;以奧爾特云為界的話,太陽系半徑大約1光年,當前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是半人馬座三星,與地球距離4.2光年。

一顆恆星的引力影響範圍是有限的,比如在太陽系和半人馬座三星之間,就有著廣袤的星際空間,在這些星際空間中,就會存在流浪行星,流浪行星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

CFBDSIR2149

在2012年,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發現一顆高度疑似的流浪行星,編號CFBDSIR2149,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位於劍魚座方位。

觀測數據表明,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4~7倍,表面溫度430℃,年齡大約只有1000萬年,科學家分析這顆行星的自行運動,發現它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而是一顆流浪行星。

如何發現流浪行星

由於流浪行星距離恆星太遠,加上行星的表面溫度一般很低,所以目前探測流浪行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基於流浪行星的特點,天文學家提出:如果一顆大質量的流浪行星穿過地球和某顆恆星之間時,我們可以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來發現行星的存在。

流浪行星的形成原理

一顆恆星在形成階段,一般也會在周圍形成行星,如果另外一顆恆星闖進來,其引力會使得行星的軌道受到影響,引力彈弓效應就有可能把行星「踢出去」。

在我們銀河系中,有一半以上的恆星都處於聚星系統當中,甚至還有不少的三合星、四合星等等,在這樣的恆星系統中,行星的軌道極易受到影響,容易形成流浪行星,天文學上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有超過10億顆的流浪行星,甚至有可能就在我們太陽系周圍。

星系間的流浪行星

銀河系與仙女星系距離254萬光年,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仙女星系直徑22萬光年,兩者之間有幾個矮星系和星系團,其餘全是廣袤的星際空間,在這之中,理論上肯定存在流浪行星以及流浪恆星(不屬於任何星系的恆星)。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很多脫離銀河系的流浪恆星,但是還未發現過銀河系之外的行星。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離群的行星比恆星更多
    一項研究顯示,與我們所在銀河系的恆星相比,有更多的不受約束自由飄蕩的行星存在,它們與任何恆星都沒有聯繫。美國宇航局即將推出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計劃預計將發現大量的此類行星。流氓行星的藝術概念圖。研究者認為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這樣遊蕩的行星比恆星還要多。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 行星能夠比恆星大嗎?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任何事都有可能存在
    這些基本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演化,凝聚才有了現在豐富多彩的宇宙世界。浩瀚的宇宙有很多種天體,其中恆星和行星是最為常見的兩種天體。在我們的認知裡,恆星是一個能夠發出光和熱的天體,行星圍繞恆星做圓周運動。比如,我們生存的太陽系,中心位置是恆星太陽,圍繞它進行圓周運動的行星有八顆。行星之所以要圍繞恆星運動,主要是恆星的質量比它們要大得多。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繞著銀心運動,公轉一次需要多久?
    當我們走出地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個太陽系,而太陽系的中心是恆星太陽系,八大行星自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太陽公轉。最初的時候,我們認為太陽是不動的,整個太陽系也是不動的,可是後來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之外的銀河系之後,這個認知就改變了。那個時候,我們明白了,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恆星系中的一員,太陽系本身也在運動,同時還要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
  • 銀河系恆星數千億顆,為什麼發現的行星只有幾千顆,哪種更多?
    有人問:已觀測到的恆星有數千萬顆,但行星只有數千顆,為何都說行星更多?系外行星構想圖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有數千顆,沒有發現的還有很多很多。所謂系外行星,不是指銀河系外行星,而是指太陽系外行星。太陽系本來不是一個星系,只是一個恆星系統,為了敘述方便,在這裡把太陽系外行星成為系外行星。
  •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顆固態小行星,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由於溫度極低,表面覆蓋一層冰殼,也被定義為氣態巨行星下的冰巨星分類。
  • 行星逆行對人有什麼影響?
    在太陽系當中,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恆星太陽由東向西公轉。在太陽系當中,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恆星太陽由東向西公轉。這種現象,就稱為「行星逆行」。逆行在佔星學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傳統佔星師認為逆行使得行星發揮弱勢的影響力。其實,銀河系的諸多行星都會發生逆行現象,也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 太陽系繞著銀心運動,那銀河系圍繞著什麼公轉?
    自宇宙產生之後,萬也是慢慢演變而成,瞬間有了該有的面貌。雖然宇宙中有眾多的星體,但是它們彼此都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穩定而有秩序。因為他們有引力作用,月球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太陽系則圍繞著銀河系轉。
  • 超級地球:NASA發現了一顆不同於其他任何行星的已有100億年歷史行星
    近年來,人們發現了許多被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顆與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行星都不同的行星。 根據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顆被稱為TOI-561b的行星圍繞著TOI-561恆星系統運行。它大約比地球大50%,但考慮到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繞其恆星公轉需要一半的時間。
  • 最大的行星比恆星還大,但是依然擺脫不了恆星的引力,為什麼?
    太陽系只是銀河系億萬恆星系統中非常普通的一個小星系,而銀河系也僅僅是宇宙的冰山一角。然而即使如此,我們人類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發射了旅行者1號,目的就是衝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外的宇宙環境。然而經過了四十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目前所在的位置還沒有穿過真正的太陽系邊界。而且根據旅行者1號的設計壽命,它也即將迎來退役的時刻。在太陽系中,原本共有九大行星。
  • 宇宙中有多少行星?
    克卜勒望遠鏡已經找到了11000顆恆星,在它們周圍至少有一顆可能符合標準的行星;另外,在這些恆星周圍還有18000顆行星,它們的公轉周期從12小時到525天不等。克卜勒望遠鏡已經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行星系,其中絕大多數都和地球所在的大不相同。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任務成果。
  • 太陽系繞著銀河系公轉,會不會轉到一定位置後出現危險?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銀河系中存在很多危險天體。銀河系中有近2000億顆恆星,太陽系在距離銀心2.6萬光年的地方繞著銀河系運轉,運轉周期大約是2.3億年,也叫做一個銀河年。由於銀河系實在太大了, 太陽系在數萬年的公轉過程中,周邊環境的變化不大;但是在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運轉過程中,太陽系周邊環境變化就不能忽略。目前太陽系的周邊環境相對穩定,基本沒有太危險的天體存在,但是銀河系在旋轉過程中,不同軌道半徑下的天體,公轉角速度是有區別的,這將導致太陽系公轉到不同位置時,周邊環境將發生變化,也可能有一些危險天體靠近太陽系。
  • 科學家發現圍繞「三星系統」運行的行星,這代表宇宙是被定製的?
    準確的說三星系統在銀河系中並不罕見,但三星系統還存在行星需要有相當的條件,比如天狼星和它的伴星,一顆約相當於太陽質量的白矮星在距離天狼星約3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繞行,看上去似乎很遠,但在恆星系中這個距離並不遙遠,兩顆恆星形成時會將兩者之間物質抽吸徹底,將沒有足夠的物質形成行星,更不要說宜居行星了!因此天狼星雙星系中沒有行星!
  • 行星名字難記?根本分不清?現在有機會命名行星啦!
    圖片說明:藝術家關於一顆圍繞其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概念。圖片來源:ESO/L.Cal ada國際天文學聯盟(IAU)昨天宣布:由其領導的一項稱作「IAU100 NameExoWorlds」的新運動將允許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命名一顆恆星和它的外行星。
  •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
    這篇文章公開發表在《天文期刊》上,標題是「檢索全部克卜勒二號數據,預估FGK型恆星的發生率」。所謂類地行星,指的是由巖石組成的、與地球大小相近且圍繞著類太陽恆星或G型恆星公轉的行星。此外,它還必須處於該恆星周圍的宜居帶內,與恆星保持合適的距離以保證星球上留得住液態水。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迄今為止所探測到的系外行星,大多數都是像海王星大小,且遠離宜居帶的行星。
  • 最靠近人馬座A的恆星完美詮釋史瓦西進動
    #科學了不起#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旋臂結構,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邊緣。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距離我們有4.22光年。假如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中心,那我們的生活環境可能就沒有這麼美好了。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名叫人馬座A*,它的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在它強大的引力作用下,周圍聚攏了許多恆星,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很近,相互影響。距離黑洞最近的恆星當中有一顆受到科學家長期的關注,給它起名叫S2。
  • 行星最初是如何圍繞恆星形成的?
    20個新的原行星盤,由高角解析度項目(DSHARP)合作的圓盤子結構成像,展示了新形成的行星系統的樣子。行星形成理論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缺乏驗證。一顆年輕恆星被原行星盤環繞的景象。圍繞類太陽恆星的原行星盤有許多未知的特性,但它們都表現出紅外輻射。虎斑貓的星星沒有。
  • 仔細分析恆星在銀河系空間裡的分布情況,可以描繪出銀河系的結構
    太陽離銀河系中心約33000光年,離銀盤邊緣17000光年,所以是比較靠近邊緣的。太陽很靠近銀河系的對稱面,在對稱面之北離對稱面只有26光年。銀暈是一個以銀河系中心為中心的大致球狀部分,在其內恆星的空間密度(每單位體積內的恆星數)比銀盤裡小得多。事實上,銀暈裡恆星的空間密度是向外逐漸減小的,所以不容易定出銀暈的邊界。
  • 天上的星星,除了行星以外,背後可能都有一個「太陽系」!
    2、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則可能出現在黃道面上的任何位置,黃道面即地球公轉太陽的角度,由於地軸傾斜,在公轉的不同位置(不一樣的夜空方向),黃道面視覺角度是有一些差異的,也許黃道光可以輔助我們理解!黃道光即圍繞太陽公轉的塵埃帶反射太陽光所致,所有的行星與矮行星等都在黃道面附近圍繞太陽公轉,因此你會在黃道面上找到它們的身影!
  • 我們在銀河系的什麼位置?又和在四季看到的不同星座有什麼關係?
    除地球之外,在太陽周圍還有像火星、金星、木星等巨大行星在公轉,它們一起構成了太陽系這一巨大的星系。 但就連太陽,也只不過是銀河系裡眾多恆星中的一個。 銀河系中大約有2000億個恆星,夜空中能看到的很多星星都是銀河裡的恆星。 很多人也許會問:「太陽系究竟在銀河系的什麼地方呢?」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這是基於回答一位網友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來很簡單,有人甚至嗤之以鼻:這都不知道?因為有太陽存在,當然就叫做太陽系囉。其實這種回答並沒有說清楚問題的實質,要真正說清楚,還是有幾分難度的。因此這個無人問津的問題,俺還是來認真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