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裡的父愛,感人至深

2021-01-09 古典文學與詩詞

相比於有諸如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等等諸多歌頌母愛的古詩詞,古代描寫父親、讚頌父愛甚至描寫父親愛兒女的詩詞都可謂鳳毛麟角,難得一見。

這一方面是因為古代父系社會嚴父慈母的傳統,也和父愛本身更多是深沉的、內斂的形象密切相關。

詩海拾貝,今天就讓我們從古詩詞的角落裡尋找那些伴隨一生的真摯父愛,為父親們帶去一聲節日的溫暖問候。

出 生

蓓蕾樹上花,瑩絜昔嬰女。

春風不長久,吹落便歸土。

嬌愛命亦然,蒼天不知苦。

——梅堯臣《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

兒女的誕生,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禮物。如果女兒降臨人世,但又忽然離去,作為父母該有多傷心呢?

北宋詩人梅堯臣有個女兒名叫稱稱,稱稱還不到一歲就已夭折,父親梅堯臣傷痛之餘,留下這樣沉痛的句子。

「我可愛的女兒啊,就像書上含苞待放的蓓蕾,可是春風還沒吹夠呢,你就要落入塵土了嗎?我心愛的女兒如花一樣短暫,這蒼天是不知道我失去親人的苦楚嗎」。

傷悼女兒之情如此真切沉痛,非有親身經歷之人不可體會這種切膚之痛,誰又能說這不是父愛呢。

成 長

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須飽經術,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遊夏,達者得升堂。

——杜甫《又示宗武》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為父親,看著兒女一天天長大,即使嘴裡不說,內心必然也是欣喜的,又怕孩子學壞了,杜甫和陸遊也開始「嘮叨」起來,字裡行間是對兒子最關切的諄諄教導。

「你最近已經懂得按律寫詩,也會攤開書本坐在桌前看書了。你應該吟誦像張衡《四愁詩》那樣的古詩,而不要羨慕謝玄玩香囊一類的嬉戲。

只有休假的日子才能偶爾飲一次酒,明年你就長得和我一般高了。

你還應該飽學經術,似乎也已經酷愛讀寫文章了。

十五歲,正是男兒志於學的時候,在孔子三千弟子年輕輩的學生中,只有像曾參、子夏、子遊這樣學得通達的人,才能登堂入室」。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從古至今,天下父母皆望子成龍,詩聖杜甫和陸遊也不能例外。

他們希望著兒子能繼承自己的衣缽甚至可以超越自己,一字一句告訴兒子求學路該怎麼走。愛他,就教他怎樣成長、成人。

離 家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

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詩經《陟岵》

孩子長大了,總會想去外面的世界闖蕩。離別的時刻,有兒女不舍父親的情緒,更有父親擔心、牽掛兒女的離愁。

「我站在樹木蔥蘢的山崗上,遠遠的看著父親的身影,似乎聽到我的父親對我說「我的兒啊,你此行路途遙遠,日夜兼程,可千萬要小心身體呀,千萬要記得歸來,不要留在遠方。」

網絡上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計算,假如我們今年30歲,父母50歲,如果父母健康活到80歲,我們和父親共度的時間是30年,然後除掉我們的工作、睡覺、吃飯、應酬等等的時間,我們最後只剩下30天陪伴父母的時間。

如此看來,離家在外拼搏的我們,給普遍不善表達的父親,多打幾個電話,多抽空陪伴,是對父親多麼重要的慰藉呢。

思 念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兒女會為了理想離家奮鬥,而父親同樣會為了給兒女撐起一片天而在外奔波。

睹物思人,李白漂泊在外,在春天裡看著吳地的桑地,對兒女的思念油然而生。

「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摺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譁譁如同泉水流淌。

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與姐姐一樣高了。他倆並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

想到這裡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寫下遠別的心懷,藉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漢陽之川。」

遠隔千山萬水,作為父親的李白也只能想像著家中的兒女,他們是不是長大了呢,誰來照顧他們呢?

他恨不得化作飛鳥回去,卻又無能為力、肝腸寸斷,把父愛和思念化作他苦悶的又一杯酒,又一首詩。

挫 折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願孩兒愚與魯,無憂無慮到公卿。

——蘇軾《洗兒》

人生在世,難免經歷挫折,蘇軾一生屢遭排擠,仕途不順,謫貶了大半個中國,心有不平,失落苦悶。

在他被貶黃州的時候,侍妾為其生下一男兒,他為兒子寫下了這首賀詩。

「人家生兒養兒都希望兒子聰明伶俐,但我卻被聰明耽誤了一輩子。所以,我願自己的兒子生來就傻笨呆痴,如此才能無災無害地做到公卿的高位」。

也有人說,這是蘇軾借詩諷刺當時「愚與魯」的公卿們,抒發自己的滿腔憤怒。

在我看來,兒子剛出生,豁達的蘇軾哪裡有心情去嘲弄別人呢,這就是他作為父親對兒子最真誠的期望,希望兒子一生都順順利利。

出 嫁

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

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鄭燮《為二女適袁氏者作》

女兒已經長大即將出嫁,可是作為父親卻窮困潦倒,沒能給女兒一個像樣的嫁妝,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心裡很是苦澀

「我罷官之後口袋空空,兩袖清風,只能靠平時賣賣畫作為吃飯的微薄本錢。

作為父親我最慚愧的還是沒能給你置辦嫁妝,只好給你畫一幅春蘭圖代替了」。

做了十二年的縣令,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官場裡,鄭板橋卻清廉如斯,不得不令人敬佩。

或者,這一幅畫不僅是給女兒的嫁妝,更是作為父親給兒女的一個絕佳榜樣。

天 倫

山前山後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曹鄴《北郭閒思》

當兒女漸漸長大,或是遠嫁,或是在外,家中只剩下自己,作為「空巢老人」的詩人,該是怎樣的孤獨寂寥呢?

「我家山前山後到處長滿青草,我整天都出門在外,家裡的門是關著的。常常想念自己的親骨肉遠在天邊,只好出來看看鄉村老頭是怎樣與子孫盡享天倫之樂的了」。

作為父親,都希望兒孫滿堂,在年老時能樂享天倫、含孫弄兒,這是他們排解寂寞不多的方式了。

所以,大齡青年們,何妨給那些催婚催生的父親們多一些理解呢?

反 哺

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宋凌雲《憶父》

操勞了一輩子的父親們,當他們身軀漸彎、日漸衰老,是時候到兒女們給他們多一點關懷,多一些照顧了,這是反哺,這是傳承至今的孝道。

「吳地的樹,燕山的雲,南北相隔,隔斷了音信;

兩地迢迢萬裡,思念的愁恨有多少,讓人如何去訴說?

只有在夢裡,才不用擔心長安的天長地遠,我的魂兒都少次乘風去看望您,問問父親的生活身體可安好?」

是的,無論相隔多遠,無論在北上廣深還是偏僻小鎮,我們應當關心著家鄉的父親的健康,就像父親當年溫暖我們一樣,我們可以而且應當給父親舒心的晚年。

當父親這座大山不再十分牢固,我們就是父親的依靠。

其實,關於父親、關於父愛的古詩詞並不僅有這些,如若一一翻檢歷代詩詞,那些習慣內斂的父愛也和母愛一樣真摯感人,深厚綿長。

父愛,一直就如陽光、如空氣、如水,滋養著我們。

所以,在每一個節日,在每一天,我們可以不用詩詞,可以不用禮物,但我們依然可以滿懷感激地跟父親說一句:

「您辛苦了,謝謝您……」

相關焦點

  • 父愛何止如山,麥家《人生海海》裡的父愛,起於悲情,終於慘烈!
    都說父愛如山,其實,父愛又何止如山般的含蓄沉穩,還會像水一樣柔軟細膩。父親的愛不像母親的愛那樣表現的淋漓盡致,柔情四溢,在一句親切的召喚和親暱的撫摸中可以感受得到。麥家在小說《人生海海》中寄託了他對父親複雜而微妙的情感。只是,《人生海海》裡的父愛,卻比一般我們所理解的父愛,少了一絲溫和,多了一層慘烈。
  •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魚子母愛若水,父愛如山。母愛若水,水之善流,無形無際,水之所處,無微不至;父愛如山,堅如磐石,雄渾偉岸,山之高昂,令人仰止;母愛猶如涓涓細流,連綿不斷;父愛好比黢黢高山,沉默無言;母愛如大海泛濫,五彩斑斕,父愛如泰山壓頂,一柱擎天。
  • 初中作文素材:父愛如山的排比句
    1、父愛如山,因為大山永遠青翠長青,父愛如山,父親是我們眼裡壓不彎的脊梁,父愛如山,父親是迷茫時的指路明燈。 2、父愛如山,父親正直的身影鑄就我們的性格,父愛如山,父親的堅強給了我們拼搏的勇氣,父愛如山,父親的豁達給了我們以豪爽氣魄,父愛如山,父愛是我一生的字典。
  • 父親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父親節讚美父愛的詩歌關於父愛的名言
    常說,父愛是一座山,高大威嚴;父愛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愛更是一雙手,撫摸著我們走過春夏秋冬。又是一年父親節,很多學校應該都布置了父親節手抄報的作業,那麼手抄報資料關於父愛的詩歌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描寫父愛的詩歌,供大家參考。
  • 倉央嘉措最美的一首情詩《那一世》,令人心醉,感人至深,贊成嗎
    我心中的世上最美情詩,當屬雪域之王-倉央嘉措的情詩,尤其他的《那一世》美輪美奐、感人至深,讓人心醉,一起來看看。倉央嘉措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一個普通的農奴家庭,作為一代格魯派宗都的他,父親與母親以及世代先祖都篤信寧瑪派。寧瑪派僧人可以戀愛結婚,而格魯派才主張禁慾。
  • 秦觀的詩句裡,藏著愛情故事,感人至深又昭示真諦
    引語:秦觀的愛情詩,清麗纏綿,訴說的愛情故事就是因為取材現實,所以詞句裡有著真實的動人。一首《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講述的就是他與名叫碧桃的姑娘的相遇。不過現實只是萍水相逢,並無太多的緣分,所以就是這點萍水相逢,才讓他覺得酒醒後有清醒的沉醉。而後來的《鵲橋仙》也更是令人感動。
  • 走進12星座爸爸們的父愛小星球
    原標題:12星座爸爸們的父愛小星球 每一位爸爸都傾盡全力為孩子創造獨一無二de愛的星球!讓我們在父親節的今天,向爸爸說聲「感謝你!」。更攜手一起走進12星座爸爸們的父愛小星球,星座專家畢欣瑜為你解讀父親的能量密碼,插畫師MUKEZI為你繪出真情快樂與感動,與看看我們在爸爸愛的懷抱中,繼承了哪些優秀的星座能量!
  • 太陽星座|你會獲得怎樣的父愛呢?(上
    很多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太陽星座,那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關於「通過太陽星座了解到你會獲得怎樣的父愛呢?」父愛體現:可能在家裡會經常說你哪裡不夠好,但出了門無論怎麼樣,都會超級護著你,屬於背地裡對你兇人前寵著你的性格。
  • 杜甫的兩首詩詞,透露的是晚年的悽涼
    這一首詩詞的意思就說,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江邊的細草,那立著的高高的桅杆,小船夜裡孤獨地停泊著,星星懸掛在天上,平野也顯得更加遼闊,月光也隨著波動,大江滾滾東流。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文章寫得好呢,但是辭去官職,的確是因老多病而不得已的永遠休止了,自己到處漂泊這像什麼呢?就像是天地之間孤零零的沙鷗。
  • 蘇軾與王閏之的「七夕」,滿滿都是愛情的味道,感人至深
    蘇軾對妻子的深情厚意,在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詞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寫了這首詞,還是遠遠不足以表達蘇軾在這個晚上的心情,於是,他又寫下了一首《菩薩蠻·風回仙馭雲開扇》——風回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墮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簷疏雨零。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有的版本中,也將這首詞的題目寫作《菩薩蠻·七夕》。
  • 好男人未必是合格的父親,父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獅子王》裡有一個有趣的畫面,小獅子辛巴吵醒了正在睡覺的父親,然後獅王就對自己的妻子說:天亮之前,辛巴是你的兒子。獅王的話言簡意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和母親的職責各有不同。母親給了孩子安全感,這是與生俱來的情感。而父親才是引導孩子成長的關鍵,「子承父業」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孩子的觀念和意志80%源自於父親的影響。
  • 太容易感動,缺父愛的星座女,輕信渣男,傷到自己
    1點星座 你會發現,身邊那些容易在感情裡失去自我,容易被男生洗腦的女生基本原生家庭裡都是很缺父愛的,從小到大父親給的愛都很少,甚至沒有。
  • 父愛像什麼?大概像泡沫
    每日早起,領著一個穿戴洗漱完畢的小孩去上幼兒園,回來刷刷手機看看劇,午飯完畢來個兩小時起步的歇息,再出門去溜達一圈,順便把娃接回家裡——這樣的生活過了三五天之後,隊友很是認真的跟我說, 你知道嗎,其實我也是很喜歡在家帶小孩的。
  • 詩詞裡的愛情之秦觀《鵲橋仙》
    自古以來,詠七夕的詩詞有很多,但讚美牛郎與織女愛情傳說的詩詞,也許屬秦觀這首詞最為膾炙人口,最別出心裁!那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代表著真愛的凝練詩句可以說人類提供了一個典範性的永恆愛情價值標準,也是現代分隔兩地的有情人常常安慰彼此的一句話。這首詞感動了無數不明真相的讀者,而作者秦觀卻並沒有做到如此痴情,為愛守候。
  • 孩子過生日,爸爸送5.6米高「巨型玩具」,父愛如山不是說說而已
    因為這個「玩具」比較高,甚至用上了腳手架,奧特曼的頭部鶴立雞群,周邊的房屋顯得渺小了許多,仿佛還原了屏幕裡那個高大、正義的「英雄形象」。一切準備就緒時,塗上紅、銀、黃、藍相間的顏色,花了半個月時間,用了上千個舊輪胎,大型玩具最終完工。
  • 「朦朧詩」鼻祖李商隱,一生悲苦無依,詩詞是抒懷的窗口
    人道李商隱的詩詞晦澀難解,不明所指,或許品夠了人間滋味,他已愈發懶作"解釋",乾脆創以"無題",隨意讀詩之人如何共鳴。詩詞,如同其,其中理想、情感、思緒……未經歷過的人,又如何能感受?促成李商隱"朦朧詩"風格的性格元素李商隱的詩,愈是晦澀難解,愈足以見得他內心激烈情緒,其中情緒,在他童年時期便已開始潛伏。
  • 詩詞裡的十年:寫盡人世滄桑
    詩詞裡的十年:寫盡人世滄桑 十年, 愛生活 愛詩詞 唐詩 宋詞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怒了:物質的富足不是父愛缺失的理由
    視頻裡,爸爸氣到變形的樣子,正在義憤填膺的向女兒控訴,隔屏也能感受到他滿腹的委屈。網友說:這個小棉襖有點漏風啊,爸爸已經被氣到失去理智了!原來女兒寫的作文裡,全篇都是歌頌媽媽的愛,對爸爸隻字未提。爸爸沒法淡定了,感覺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被全世界辜負了,養的是個「忘恩負義」的小傢伙,於是向女兒喊話。
  • 吳青峰和張懸感人至深的友情,像「月亮與太陽」一般不可分離!
    盤點吳青峰和張懸感人至深的友情!像月亮與太陽一般不可分離!你了解嗎? 所愛之人,與其冒著相戀失敗的風險,倒不如做一輩子知音。這是吳青峰寫在微博裡的一段文字,我覺得可以極大的概括他與好友焦安拂之間的友情,或者是高於友情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