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的最美情詩應該都是不一樣的。我心中的世上最美情詩,當屬雪域之王-倉央嘉措的情詩,尤其他的《那一世》美輪美奐、感人至深,讓人心醉,一起來看看。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一個普通的農奴家庭,作為一代格魯派宗都的他,父親與母親以及世代先祖都篤信寧瑪派。寧瑪派僧人可以戀愛結婚,而格魯派才主張禁慾。
倉央嘉措在寧瑪派文化氛圍中長大,由於受俗世欲望薰染,情愛對他而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他在情愛與禁慾的矛盾中掙扎。我們從他很多情詩中都能看出那種痛徹心扉。
倉央嘉措自小在山野中長大,嚮往自由與愛情,不在乎身份與地位,常扮作俗人在夜間遊玩,享受醇美的青稞酒,享受與姑娘的愛情,由此寫下了許多情意綿綿的情歌。
真實的倉央嘉措是一位極具才華的詩人,他的詩受到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的喜愛。
《那一世》令世人傾倒的意境
那一日我聽到了你誦經的真言。在香霧繚繞的經殿裡,我躲在紅色幕簾後,你溫柔地誦經,好象對我耳語;你輕輕地搖動經筒,木竹相碰的弦樂,好象在為我獨奏。這究竟是夢還是現實?
我固執地不願撕掉那一頁的日曆。
我不敢上前,我怕我的輕言會驚醒你,於是那一月,我學著你的動作,輕輕搖晃經殿裡所有的經筒,旁人以為我在超度,其實我在祈願與你同握一隻經筒,感受來自你指尖的溫度。
你指尖的溫度慢慢氤氳擴散,象朦朧的月的光暈,而我就是月光下的影子,我默默地跟著你,一步又一步,匍匐、叩首,這就象緊貼你的心窩,感受你的溫暖,直至遠處的金光寶塔在夕陽中逐漸模糊。
但是,C聖的終點是明晰還是模糊,對我並不重要,我只願「轉山轉水轉佛塔」,用一世的時間來求一個來世。但我怎能貪求來世?今生與你相遇,這緣分讓我一世足也,我只求修世途中能瞥見你的倩影。
是的,我只能在靈魂深處默默愛著你,看不到你的深夜裡,我聆聽梵曲,一首又一首,你的笑臉和身姿逐漸浮現在梵婀鈴上,參悟還是迷途,我早已不在乎。
一想到你在某個夜晚聆聽同一首梵曲時,我就仿佛感受到了你溫柔的氣息。
或許是我的執著感動了佛,我幻化成輕盈的羽翼,在飛升永升之殿的那一瞬間,我不知身在何方,我甚至也不知道能否再一次再到你,我只願您平安歡愉。
那一世,這一生,一分一秒,我將我所有的執著、不安與期盼默默地收藏,我傾盡所有的祈盼與幻想,我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只為能與你相見,能看見你的倩影。
我所有的信仰在你面前轟然倒塌,沒有你的那一個輪迴也只不過是再一次的煎熬。只是到最後見與不見都已不重要,只是到最後往昔的我早已失去了舊日的華彩。
「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了舊日的光澤」,看到這裡,好想哭!
對《那一世》的評價
《那一世》是相傳為倉央嘉措的名篇,給我們描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但更象一首愛的輓歌,淺唱低吟,婉轉悽美,潛入人心。詩詞旋律簡單、詞藻樸實,卻道出了最為悽美的愛情:即使滄海桑田、歲月飛逝,即便付出「我」的所有,只要能見到她的回眸一笑,就沒有白白煎熬「那一世」。
《那一世》沒有華麗的詞藻,卻有令人心醉和潸然淚下的暗戀之情,詩中的「我」一直默默愛著心中的那個「她」。雖然沒有對「她」容貌和身姿進行描摹,但能讓詩人「拋棄信仰,捨棄輪迴」的女子,想必只應天上有,而人間恐難尋吧。
《那一世》每句句式結構相似,循環往復,再三詠嘆。時間結構安排巧妙,緊湊有致,由「天-月-年」層層遞增,由此可見,詩人對「她」思念與情感與日俱增,比如「聽你誦經的真言,觸摸你的指尖,貼著你的溫度,期待與你相見」等。
而後時間開始遞減到細節「夜-刻-瞬」,只是為了「尋你的氣息,守候你的到來,佑你平安喜樂」,詩人對「她」的情感之深,以致可以忘卻所有,拋棄信仰,捨棄輪迴,如此讓整首詩充滿了感傷至深的藝術張力。
誠然「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那一夜」,愛情的主題總是與時間相伴,愛情究竟能否抵禦時間的打磨?答案無非截然不同的兩種。
一是兩人相愛相依,在時間的流逝裡打磨愛情;二是有情人終未成眷屬,愛情終是錯付在了歲月裡。我認為,只有經得起時間打磨的愛情,才是最為悽美至深的愛情。
個人而言,比較喜歡倉央嘉措那種沁入骨髓、以及潛入靈魂深處的情詩。當然他的情詩還有很多,比如《見與不見》「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十誡詩》「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不可相戀.....」;《問佛》「我問佛,為何不給女子羞花閉月容顏......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我用世間所有的路,倒退,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正如月亮回到湖心,野鶴奔向閒雲.....」。
我還喜歡他的這一首: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
總感覺倉央嘉措的詩,既直抵人心,悽美悲涼,又不乏大氣磅礴、氣象萬千,讓讀者的心有一種被緊拽抽離又悲壯欲哭的感覺,你們認為呢?
他的情詩,大多是悽美的,正因悽美才愈加動人,正如他悲愴和感傷的命運,讓人不甚唏噓。他是偉大而浪漫的詩人,有著豐富而悽涼的情感世界,這樣的他在我們心目中更立體真實,更為有血有肉。
寫在最後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像每個人內心中對世上最美情詩的看法一樣,見仁見智。何為世上最美情詩?個人認為,只要是貼近生活,觸及魂靈,讓讀者感同身受的詩,都是世上最美情詩。
今天跟大家推薦這本《中華好詩詞》,裡面列舉了我大中華很多飛花令詩詞,這更有助於我們學習中華詩詞、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國本就是詩歌的國度,詩歌歷史淵源由來已久,從我國最早集大成《詩經》開始,中華詩詞歷久彌新,越來越散發魅力。
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詩歌越來越璀璨,我們都義不容辭,一起來讀經典好書吧~~
還有,你心中的「世上最美情詩」是哪一首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來分享分享吧~~~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