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情郎。倉央嘉措一生都在與情糾纏,與佛糾纏,情與佛之間不斷徘徊。
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短暫到只有21年,倉央嘉措的一生也很長,長到300多年來人們還懷念他,倉央嘉措的故事很動聽,也很悽涼,我帶你走進倉央嘉措的世界。在這些燦如星河的詩人當中,倉央嘉措無疑是十分獨特的一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一戶農奴的家庭中。
康熙三十六年,他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他的佛教的身份,給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說到「情」這個字總是讓人難忘,也讓人絕望,試問,我們誰不是倉央嘉措呢?在面對自己喜愛的人,自己卻不能開口說那三個字,面對自己的枕邊人,說不一定能夠開口說那三個字。
當你深夜讀到倉央嘉措的詩時,你可能會想到某一個人,想到一件件一樁樁的事情,最後可能會哭紅了眼睛,甚至哭到呼吸急促。
第一首
入山投謁得道僧, 求教上師說因明。爭奈相思無拘檢, 意馬心猿到卿卿。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裡面的名句。他曾於紅塵之上俯視眾生,為世人度化,可他又放不下心中的浪漫情懷,割捨不下世俗的情愛。
生活總是無奈的吧,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縱使我們再捨不得,我們總是要被迫做出一些選擇,面對一些離別。
第二首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如果不想見,就不必面臨後面與戀人分離的痛苦。納蘭容若倒是有一首詞寫的有幾分相近:人生若只如初見。世事滄桑之後,我們反而懷念起了最初的日子。
第三首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這首詩不禁讓人想起柳永的那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我的世界中最美的風景,都是為你而設,你一走,我再也無處訴說,再也無心欣賞那些風景。
第四首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些無法訴說的東西。它或許是沉重的,也可能是輕快的,但是每一種都是屬於自己的小秘密,不足為外人所道也。背負著太多的心事,我們腳下的步伐也會逐漸遲緩下來吧。
第五首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第六首
假如真有來世,我願生生世世為人,只做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哪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願。用一朵蓮花商量我們的來世,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奔向對方。
快意恩仇、痛快人生,這才是真正活過的人生。
第七首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第八首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紋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那一瞬 我飛升成仙 不為長生 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這是裡面最為人稱讚的名句。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愛情與家人的陪伴與守望。
人生一定要讀一讀倉央嘉措!
這本《倉央嘉措詩傳》收錄、整理、翻譯了倉央嘉措流傳下來的一下作品,並做了文辭優美的賞析,不偏重學術的分析,給大家更直觀的感受,讓大家讀起來不會枯燥煩悶。
讀一讀倉央嘉措的詩,去感受他敢於拋棄世俗眼光,敢為天下人所不忍,狂傲於天際之間的風流浪蕩,他一生滿腹才華,他的情詩,寫盡深情與人生,成為了藏族詩歌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世間只有一位倉央嘉措,卻有無數深情。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道盡多少人的心聲。人活在世上,哪能事事如意,但求不負真心不負你。
我們說起情詩那肯定也是少不了納蘭容若,對於這位清朝飛流倜儻的大文人,他精通琴棋書畫,但是他情根深種,一生為愛所困。
於是他寫:「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讀一讀這本《納蘭容若詞傳》,去感受他的人間惆悵。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
讀《倉央嘉措詩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真的是個不錯的機會!點擊下方領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