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和寶爸不是同一個血型,寶寶易得溶血病。」
「傳聞O型血媽咪是最危險的人群!」
「做產前ABO溶血檢查和吃中藥可以預防?」
為什麼大家面對「新生兒ABO溶血病」都特別緊張。
害,還不是因為以前新聞報導過:
臺灣女星侯佩岑當年生小兒子時,尤其驚心動魄。因為小兒子患有ABO新生兒溶血症,常發生嚴重貧血,白血球數也不夠,各種住院...
到底「新生兒ABO溶血病」是什麼gui?得病的寶寶會怎樣呢?
今天小初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新生兒ABO溶血病怎麼來的?
新生兒ABO溶血病是指,孕期媽咪和胎兒因為血型不同,引起胎兒身體內發生溶血症狀,患病寶寶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黃疸、貧血等。
如果媽咪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寶寶與爸爸相同。
寶寶A型血的紅細胞就會通過胎盤少量滲入到媽咪的血液中,媽咪的血液會產生抗體。(O型血有可能產生抗A抗B體,與寶寶血液不合的機率會更高。)
在第二次懷孕時,如果胎兒血型是A、B或AB型的話,就會出現ABO血型不合,少部分胎兒會發生溶血。所以第一胎是極少發生的。
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只有15%的母嬰會發生ABO血型不合,其中僅有4%發生溶血病。
即使第二胎寶寶發生溶血,絕大部分也不會很嚴重的。
總而言之,發生機率並不高,大家不需要特別擔心的。
溶血病需要怎樣預防呢?
需要預防的只有Rh陰性血型,也就是傳說中的「熊貓血」。這種情況的媽咪,可以在產前諮詢醫生,打抗體預防。
而坊間盛傳的產前母嬰ABO溶血篩查和吃中藥預防方法,則是「耍流氓」的做法,非常不靠譜。因為:
1、母體血液抗體水平與新生兒ABO溶血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2、即使孕期懷疑寶寶有溶血病可能,目前也沒有醫學證據證明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
3、ABO溶血很少有嚴重的後果。因為媽咪血液裡的抗A抗B抗體進入胎兒體內,會和各種胎兒細胞結合,真正和胎兒紅細胞結合的少之又少。
所以,產前母嬰ABO溶血篩查檢查並沒有太大意義,吃中藥預防更是無稽之談了。
得了ABO溶血病,需要治療嗎?
得病後的寶寶,最常見的症狀有:
1、溶血性黃疸
寶寶出生24小時-3天後皮膚發黃嚴重,延至全身,顏色由淺黃變深黃。
2、貧血
寶寶出現嚴重貧血,肝脾腫大、全身水腫、甚至呼吸衰竭。
可以通過降低血中膽紅素水平,減少可能的神經系統損害,常見療法有:
光照療法:
簡稱光療,簡單有效,光照時會遮住雙眼,一般連續或間斷照射 24~48 小時即可獲得滿意療效。
藥物治療:
具體有肝酶誘導劑、補充白蛋白(輸血漿)、靜脈用免疫球蛋白等。
換血療法:
大部分 Rh 溶血病和個別嚴重的 ABO 溶血病需換血治療。
其他對症治療:
包括防低血糖、糾正缺氧和貧血等。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