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血型,血型從出生那一刻便已決定,研究證實:夫妻的血型對生育具有一定的影響。
血型的類型
血型是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類型,分為A、B、AB、O四種血型,我國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佔約30%,AB型僅佔10%左右。
另外一種被稱為的「熊貓血」的稀有血型是RH血型,其中Rh陽性血型的人約佔RH血型總數的99%,Rh陰性的人僅佔1%左右。
夫妻血型不合,寶寶容易得這「病」
胎兒的血型可能來自父親,也可能來自母親,如果父母血型不合,胎兒可能從父親身上遺傳獲得母親所缺少的血型抗原。
這種血型抗原的紅細胞一旦進入母體,母體會產生抗體,抗體再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會導致胎兒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引起溶血症。
溶血症最常見的表現是黃疸、貧血,嚴重可致流產或者死胎。
1、黃疸
約有80%的孩子出生後第二天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黃疸,但是僅有少數是溶血症所致。黃疸在新生兒出生後的4~6天變得厲害,第10天左右開始逐漸消退,恢復正常。
2、貧血
只有當溶血比較嚴重時,孩子才會出現貧血,這是由於紅細胞破壞後產生的一種名為膽紅素的物質進入幼兒大腦後,引起視力障礙、牙齒發育不良、智力低下、癲癇等後遺症。
需要注意的是——
母親和胎兒之間雖有「胎盤屏障」,可以保護母嬰血液不會「相互來往」,但不能百分百保證紅細胞不會滲入母體循環,所以溶血症不是百分百會發生。
而夫妻血型不合,往往表現在這兩類上
它分為ABO溶血症和RH溶血症兩種。
第一種:ABO溶血症
如果丈夫是A型、B型或AB型血,而女性是O型血,懷孕時就可能導致母嬰ABO血型不合。ABO溶血症常發生在第二胎,有40%~50%發生在第一胎。
一般情況下,ABO血型溶血症狀很輕,孩子出生後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及時進行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病情方可緩解。
第二種:RH溶血症
如果丈夫是RH陽性血,而女性是RH陰性血,懷孕時可能導致母嬰RH血型不合,RH陰性孕婦,發生胎兒溶血病的機率為1/20。
患有rh溶血症的嬰兒可通過換血治療治癒,換血療法並不是指把孩子身體的血全部換掉,而是將其血液中比較容易導致過敏的紅細胞換掉。
據報導,在所有分娩中約有20%~30%的機率會出現母嬰血型不合,並不是所有血型不合的夫妻都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症。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備孕夫婦最好到醫院做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查,ABO血型不合的夫妻應測定孕媽咪血中的抗體及其滴度,效價≥1: 64時才有意義,提示懷孕後可能出現abo溶血症。
對曾有輸血史、流產史及分娩重度黃疸兒的孕媽也務必要做產前血型及血型抗體檢查,從孕16周開始定期檢測血液中的抗體,孕28~32周期間每2周測定1次,妊娠32周以後每周測1次。
血型檢查一般都是針對O型血的女性,因為母嬰血型不合中最常見的就是ABO血型不合,在妊娠中約佔20%。
O型血的孕媽對胎兒的3個好處
雖說O型血的孕媽是血型檢查的「重點人」和嬰兒發生ABO溶血症的「最大嫌疑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被稱為「萬能血」的O型血對胎兒也有一定的好處。
1、胚胎質量高
據實驗研究表明:在所有血型中,A型血的女性最容易受孕,O型血的受孕概率相對較低。這說明O型血的女性對精子質量的要求更高,一旦受孕成功,胚胎的質量相對較高。
2、降低胎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概率
胎兒在子宮怎麼會患上先天性心臟病呢?
專家稱在人胚胎發育時期,由於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的心臟,稱為先天性心臟病。
而O型血的女性,凝血功能較好,自愈能力較強,對胎兒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寶寶出生後抵抗力
如果孕媽是O型血,寶寶也可能是O型血,研究稱O型血的人抵抗力和免疫力較強,患各種疾病的概率會明顯降低。(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