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血型與母親血型的關係並非是個謎,很容易解釋:
無論是男孩或女孩,均是由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因此,孩的血型決定於父母雙方血型的組合結果。也就是說,孩子的血型既可能與母親相同,有可能與父親相同,也可能自成一型。
比如,媽媽的血型是「O」型,爸爸的血型也是「O"型,那么子女的血型只能為「O」型。
母親為「O」型血,而父親是「A」型者,可生出「O」型或「A」型血的孩子。
母親血型「O」型,父親血型AB型時,他們的子女血型可為「A」型或「B」型,決生不出「O」型的下代。
如果生母的血型為「O」,生父的血型為「A」、「B」或「AB」型時,那麼,其所孕育的子女血型若不是「O」型,則其後代的血型與媽媽不相同時,母體內就會產生一種「排斥」胎兒血液的「抗體」,此抗體通過胎盤血循環又進入胎兒體內後,就會引起流產、胎死宮內等異常,醫學上稱其為「母子血型不合」。
母子血型不合格的胎兒能僥倖存活者,母體的抗體可與胎兒紅細胞上的抗原相結合,使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即引起胎兒或新生兒免疫性溶血(紅細胞裂解、破碎),由於血液中紅細胞被破壞,又引起了貧血,導致「新生兒溶血症」。
母子血型不合的新生兒溶血時,紅細胞裂解釋放出其內含的大量膽紅素,導致「高膽紅素血症」。高膽紅素血症的病人表現為全身黃疸(病理性黃疸)。
溶血嚴重者,大量膽紅素通過血液循環進入病兒的腦基底神經節,引起中樞神經細胞的中毒病變——「核黃疸」,此時病兒出現不安尖叫、周身抽搐、角弓反張(身體向後背,呈彎弓狀)、昏迷不醒,重者死亡。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生出ABO溶血的不幸兒呢?
1、婚前,最遲在剛剛懷孕即測定雙方的血型,夫妻血型不同時,尤其是女方為「O」型者,即應儘量夫妻雙雙同去醫院化驗女方血中有無「排斥」丈夫血型的抗體。
2、分別在妊娠中期、晚期定期複查此抗體的濃度,根據此抗體的濃度決定治療方案。
3、左側臥位,以增加胎盤血流量,改善胎兒營養,提高胎兒抵抗力。
4、孕媽媽吸入氧氣,每日兩次,每次持續30分鐘。以改善胎盤血流含氧量。
5、維生素E口服,可阻斷母體血液內的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減輕胎兒溶血程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