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型首艦112號哈爾濱艦
052驅逐艦是我軍藉助國外先進裝備生產的第一艘現代化驅逐艦
052型飛彈驅逐艦的建造與服役
訓練也是技術跨越的一部分
052型艦的艦內數據鏈系統「串」著十餘部雷達、近10種艦載武器,其中近半數是此前的中國海軍官兵從未接觸過的。而數據鏈本身對於中國海軍來說,也是破天荒頭一遭。在上世紀80年代,即便在美國,網際網路也未對民間開放,在中國,計算機更是稀罕事物。80年代的大連艦艇學院,學員直到畢業可能都不會接觸計算機,而在他們進入海軍後不久,就有可能調到052型艦上服役,接觸這些對他們來說無異於「天頂星科技」的東東。
「哈爾濱」號的首任艦長吳洪樂,就是這樣一個和中國海軍驅護艦一起「轉型」的老海軍。他進過兩所高等軍事院校深造,在調任「哈爾濱」號之前,曾擔任國產第一代飛彈驅逐艦艦長。吳洪樂從第一代國產飛彈驅逐艦調到第二代國產飛彈驅逐艦,雖然同樣是驅逐艦,卻有很大差異。第一代驅逐艦的艦長是在近似露天式的駕駛臺上操艦,艦長能眼觀六面,「想看什麼就看什麼」。來到「哈爾濱」號之後,情況大變。艦長的作戰和操艦全在封閉型的艙室內操作,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個圓型的大屏幕。現在,吳洪樂擁有了一位神通廣大的「智慧參謀」——計算機,它能提供戰鬥方案、輔助艦長決策,艦長只需輕輕敲幾下按鈕,就可以下達指示和作戰命令,並在瞬間得到執行。但是,怎麼玩轉這個「參謀」呢?
這是一場痛苦的變革。「哈爾濱」艦的官兵必須甩掉許多習以為常的做法,來適應現代化的需要。
首當其衝的是語言障礙。艦上現代化裝備的面板大量充斥著英文,甚至一些雷達、飛彈的螢屏上顯示的字符也是英文(對作戰系統的漢化是在「哈爾濱」號服役數年之後才完成的),配發的資料、圖表、手冊也全是英文。從「哈爾濱」號交付起,「學英語」就成了全艦官兵的必修課。此外,對於此前曾在海軍第一代艦上服役過的官兵,如何克制訓練、演習中的不良習慣——動不動就吼、不時地想在艦橋裡四處走動,也成了一個經常性的話題……( 作者: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