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侵華日軍 中國守軍曾一炮炸死日軍將領

2020-11-25 鳳凰網江蘇站

「只打了一發,這一發就命中目標,很可能隱藏的中國士兵就在附近,幾百米左右。」胡卓然說,「一門迫擊炮需3人操作,才能有如此高的精度。」

死後被追授少將那一炮炸死4個傷9個

井手遇襲後被立即送醫,但15日早晨8點,日軍宣布了他的死訊,部下將井手葬在雨花臺(墓現已被毀)。「這對14聯隊是一次重擊。」《隊史》記錄,除了井手,這一發迫擊炮,還擊斃了他身邊三名士兵:木下次朗市、金床勇夫、丹田好一,「另有九名不同程度受輕重傷者」。

《隊史》記錄,「在戰死之日,他(井手)被晉升為陸軍少將」。「這個記錄也顯示:井手龍男是目前有證據可以明確證實的,中國軍民在南京城的不屈反抗之中擊斃的唯一一個日軍將領。」胡卓然說。

發出反擊的中國士兵下落如何?胡卓然認為,他們很可能成功轉移了。「首先是日軍的報導、史料中,並沒有提到任何發射迫擊炮彈是何人所為的情況。」

根據史料,中國守軍88師這個迫擊炮連的長官黃德美也倖存下來,因為作家阿壠還給他寫過公開信,1941年7月15日發表於重慶的《國民公報》副刊。「黃德美離開南京後,在蘇南繼續抗日。」胡卓然說,不能肯定擊斃井手的一定是黃德美,但目前他的可能性最大。可惜,黃老現在去世,史料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小舟突襲日艦彈穿眉心斃日寇

據日方資料記載,當時在進攻南京城之際,日軍麾下的一艘名為「海風」號的驅逐艦駛至長江天河口,以輔助陸軍主力攻破南京城,以切斷守衛戰中被打散部隊撤向後方的最後出路。這艘「海風」號驅逐艦於1935年5月4日在舞鶴海軍工廠開工建設,1937年5月31日完全竣工。艦長111米,艦寬9.9米,排水量1685噸;擁有127毫米口徑炮五門,另有40毫米口徑機關炮2門。1937年8月,被編入「第24驅逐隊」來到中國沿海,12月中旬進入長江流域參加過進攻南京的戰役。

當時「海風」號駛入南京港口時沒有受到來自中國海軍的任何還擊,如入無人之境。南京城被日軍攻佔後,「海風」號便在南京下關一帶其設立的警戒線附近停泊。

南京淪陷後的第4天,當天凌晨3時25分開始,「海風」號右舷往浦口方向有一艘小木船在悄悄逼近,木船上僅有3名中國士兵,他們用手中的步槍瞄準敵艦上站崗的一名日本水兵,果斷射出一槍,射出的子彈從其眉心打入貫穿整個頭部,當場擊斃。

3時32分開始,日軍隨即對其回擊,經過了一場激烈的交戰,木船上的3名中國士兵全部犧牲。

據日方記錄,被擊斃的日軍士兵名叫杉本宗五郎,於1915年7月份出生,1933年在日本海軍服役,後入海軍水雷學校學習魚雷術,在畢業同年進入「海風」號驅逐艦。

杉本是在當時南京保衛戰中被擊斃的唯一一名水兵。當時這「冷不防」的一槍令敵艦上的日軍相當震驚,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跑散的中國部隊中居然還有人在做出最後的殊死抵抗。

事實上,這艘小木船在開至長江靠近「海風」號的時候,若他們直接逃往江北,是有生還希望的。但他們放棄了這個機會,把船開到敵艦旁邊,直接暴露於敵軍視線中,已完全不顧自己生死,與敵人做出最後的抗爭。

相關焦點

  • 1931年日軍的實力有多強?中國軍隊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數十萬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入了關內,日本在短短數月內就佔領了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直以來,人們對張學良的不抵抗行為罵聲一片,認為東北軍可以和日軍打一打,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中日實力相差懸殊,即使抵抗也是白搭。那麼當時的日軍實力有多強?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
  • 揭露侵華日軍在嘉興使用毒氣彈
    在日本侵華期間,日軍無視國際聯盟在日內瓦籤訂的《關于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大量使用毒氣彈,給我國軍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於使用化學武器是國際公約嚴格禁止的,所以日軍在戰爭中對這一情況進行嚴格的保密,而在戰後則有意掩蓋事實。因此,日軍在華進行毒氣戰的事實沒有得到有力的揭露,對其罪行沒有給予徹底的清算!
  • 為什麼當時日軍侵華的時候不挖秦始皇陵?這些原因讓他們望而卻步
    先介紹一下秦始皇陵的考古情況,2002年,根據「863」計劃的部署,中國利用遙感技術和傳統物探技術相結合,首次考古了秦始皇陵,經最新遙感監測和少量破壞性的物探測試的相互印證下,第一次測得秦始皇陵墓室的準確方位。該墓室埋藏在38米的地層之下。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屢次掃蕩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對日軍威脅有多大
    上世紀中國內戰不斷,全國長期處於軍閥混戰,天空中瀰漫著仿佛永遠散不盡的銷煙味,常年的戰爭,讓中國發展極其緩慢,國防力量極弱,日本經歷明治維新以後,國家實力大增,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由於自身國家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國,這大大的限制了日本的發展。
  • 老照片展現侵華日軍的真實模樣:大多強壯兇惡,與抗日神劇不同
    一場二戰使得世界各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傷亡以及損失最為慘重的國家應該就是中國了。彼時日本為了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直接向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如果沒有無數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很難想像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 侵華日軍在中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為了將這群魔鬼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戰爭。
  • 六位1933年被日軍殺害的抗日將領,最後一位生前是當地土豪
    文/馮玄一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加緊入侵中國。1933年1月,日軍攻佔了山海關,進入華北地區。3月,中國軍隊在喜峰口、古北口等地與日軍展開激戰。5月,中國與日本籤訂了《塘沽協定》,默認了日本對東三省和熱河的佔領。這就使日軍的侵略更加肆無忌憚。
  • 老照片看侵華日軍的真實樣子:兇惡強壯,和抗日劇中的不一樣
    在二十世紀期間,日本對我國發動了侵華戰爭,這場戰爭對於中國百姓而言絕對是一場巨大的浩劫,無數百姓被日軍殘忍殺害,不少珍貴的文物也遭到了日軍的掠奪。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前期,由於我國的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再加上士兵的軍事素養也和日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我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弱勢地位。
  • 硬戰將軍立「倭寇萬人冢」碑 肉搏日軍犧牲(圖)
    王甲本 資料圖片  作為一名將軍,他曾在與日軍的遭遇戰中空手搏白刃,獲得了「硬戰將軍」的美名。他就是來自雲南富源的抗日名將王甲本將軍。  滇軍的前身是清末的雲南新軍。20世紀初,清政府在雲南設立新軍兩鎮,目的在於守衛邊疆、強化統治,未料想反被新軍推翻。
  • 陳賡將軍的第386旅有多強,讓侵華日軍畏懼,美國武官翹起大拇指
    陳賡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當時陳賡任旅長。在抗日戰爭時期,陳賡將軍的第386旅英勇善戰,曾多次打退敵軍,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被陳賡的386旅打怕了,又對386旅恨之入骨。因為在抗戰開始後,陳賡率領386旅馳騁在太行山,屢次痛打日軍,奇功顯赫,日軍損失嚴重。1937年10月,386旅一進入抗日戰場,就以三戰三捷聞名全國。
  • 二戰日本陸軍最奇葩將軍,在東南亞開荒種田養活十幾萬日軍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軍將領啊,有的善戰,比如著名的「馬來之虎」山下奉文;有的愚蠢,比如沒有糧食讓部下吃草的牟田口廉也……不過這些將領通常都是思想極端而且性格較為兇殘的,但是也有例外,今天就說一個日軍中極為少見的奇葩將軍——今村均。
  • 山縣有朋,打贏甲午戰爭的日軍司令,最後為啥被撤職了?
    但有一個重要的標籤常為人所忽視,那就是,他不但是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司令,還是第一個侵入中國的陸軍大將。而且是因入侵中國大陸而被天皇撤職的陸軍大將。在兩軍交火正激烈的戰事中,作為指揮千軍萬馬的司令官,當場被天皇從中國叫回國並免職,這在日本侵華史上,或許是第一人。
  • 1942年,駐武漢日軍宵禁一夜,偷光下水道井蓋,原因是什麼?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海軍迅速投入作戰,水雷戰起了重要作用。抗戰前夕,海軍只有4個艦隊和一個練習艦隊,120多艘總噸位6.8萬噸的艦艇難敵世界排名第三的日軍海軍。為此,中國海軍制定的對日作戰計劃中放棄落同日本海軍爭奪制海權的任務。這樣一來,海軍就儘可能避免決戰,中心任務成了在長江和沿海進行防禦阻擊,配合陸軍進行防禦作戰。
  • 齊齊哈爾8名日軍遺留毒氣受害者明日將赴日請願
    歷時兩年的中日律師就日軍侵華遺留化武齊齊哈爾對當地群眾危害的調查取證,於近日結束。27日中午,齊市毒氣受害者王成、丁樹文等8人赴日請願團從齊市乘火車前往北京,29日中方律師與8名毒氣受害者從北京飛往日本,要求日本政府給予受害賠償,並採取切實可行措施,徹底清除日軍侵華遺留大量毒氣彈,以保障中國民眾人身財產安全。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建築學家梁思成逝世、日軍攻佔吉隆坡
    解放以前,他就在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研究傳統建築的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任職,從事中國古建築的科學研究工作。全國解放以後,他參加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還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就是他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共同設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7月10日,新政協籌委會在《人民日報》等大報上刊登了公開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的啟事。
  • 75年前中國發生了什麼?這些故事可否感動了你?勿忘國恥!致敬英雄
    年輕時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後棄學從軍,入東北講武堂和陸軍大學學習。24歲的王鐵漢任620團團長,九一八事變前一直駐守北大營。每次談起九一八,王鐵漢就會放聲大哭:當時東北軍並不是一點防備沒有,北大營裡的樹都是呈現三角形布局的,為的就是抵擋進攻和作為士兵掩體。700多日本鬼子打進來時,620團不少士兵早就爬到了樹上。如果豁出去打,那幾百個鬼子肯定被我們全殲!
  • 二戰日軍本想搜刮一座大宅,一看門上掛的東西,就立馬撤退走人
    ▲侵華日軍舊照 然而很多人都不曾知曉的是,這個富甲一方的喬家,其實差點兒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一批身處太原的日軍曾打算洗劫喬家,然而當他們抵達喬家門口時,卻看到大門上懸掛著一件物品。在場日軍見了都面色蒼白,隨即扭頭就走,再也沒打擾過喬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這件物品其實是一面義大利國旗。日軍之所以退兵,正是因為認出了這面國旗,日本與義大利乃是聯盟國,要是不慎起了內部衝突,這罪過可不是他們能擔得起的,所以最終選擇黯然離去。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文/商學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東亞,日本妄圖以一己之力侵吞整個遠東地區,將朝鮮地區,中國東北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全部收入囊中,並且還襲擊了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日軍在二戰的走向幾乎一路從北向南,拿下朝鮮地區和中國東三省後,它沒有西進蒙古,也基本沒有北上蘇聯,而是一路往南,直到最後美國將他消滅也不敢北進。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20日 中國軍隊進攻孟拱日軍
    今天是6月20日,1944年的今天,中國駐印軍向緬甸孟拱日軍發起進攻。1943年10月,緬北雨季即將結束,中國與同盟國制定了緬北反攻計劃。其方針是:中國駐印軍先向緬北進攻,奪取孟拱城、密支那等要地,再經八莫向曼德勒推進,將日本侵略軍殲滅於曼德勒附近地區。孟拱城位於孟拱河、南因河匯流處,與密支那、甘馬因互為犄角,是緬北軍事戰略要地。當時,由日本侵略軍號稱「常勝」師團的第18師團駐守。1944年3月,中國駐印軍肅清了胡康河谷的日軍,打開了通向孟拱河谷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