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歷史同時空之建築學家梁思成逝世、日軍攻佔吉隆坡

2021-01-10 騰訊網

歷史上的1月9日

中國

建築學家梁思成逝世

在49年前的今天,1972年1月9日(農曆1971年11月23日),建築學家梁思成逝世。

梁思成是我國近代史上「戊戌變法」的主要倡導人之一梁啓超的長子,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解放以前,他就在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研究傳統建築的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任職,從事中國古建築的科學研究工作。全國解放以後,他參加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還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就是他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共同設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7月10日,新政協籌委會在《人民日報》等大報上刊登了公開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的啟事。當時梁思成是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的顧問,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華大學國徽設計組的負責人。

國徽徵稿結束時,共收到900多件設計圖案,但都未被選中,政協籌委會決定把設計國徽的任務交給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梁思成夫婦認真分析了徵集來的國徽資料,首先明確了國徽和商標的區別,認為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它應體現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意志,一個政黨的主張。中國的國徽要有中國的特徵,政權特徵,形式也要莊嚴富麗,要表現出中國人民的自豪感。經過幾個月不分晝夜的奮戰,國徽圖案終於誕生了。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卻在終評的前一天雙雙病倒了,只得讓秘書去參加評選工作。

評選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周恩來總理也參加了這次國徽評選會,他和評委們一起仔細審視了中央美院和梁思成夫婦領導的清華大學小組設計的兩枚國徽圖案,並進行了認真地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贊成採用梁思成夫婦設計的圖案,但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要求一兩天內畫好正式圖紙,送政協全體會議審查。

梁思成夫婦根據周總理和國徽評選委員會的意見,組織清華國徽小組用兩天時間重新繪製了大幅國徽圖案,並在圖版下方寫了國徽圖案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直到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這一段偉大的革命歷程。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召開,會上,在毛澤東主席的提議下,全體代表起立,鼓掌通過了梁思成夫婦主持設計的國徽圖案。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籤發了公布國徽的命令。

1972年1月9日逝世。

西方

日軍攻佔吉隆坡

在79年前的今天,1942年1月9日(農曆1941年11月23日),二戰太平洋馬來亞戰役:日軍攻佔吉隆坡。

日軍攻佔吉隆坡

1941年12月8日—1942年2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陸海軍為攻佔馬來半島而實施的戰役。

日本帝國主義制定1941—1942年侵略東南亞計劃時,認為奪取太平洋防線戰略要點、物產豐富的英屬馬來亞具有重大意義。日軍統帥部的企圖是:派重兵登陸,奪取制空權,殲滅英國艦隊,陸軍沿海岸快速發展進攻,攻佔馬來半島和英國在東南亞的主要海軍基地——新加坡,為爾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建立前進基地。為實現這一企圖,日軍動用第25軍團、第3航空隊和馬來亞戰役聯合編隊。參戰軍隊為:陸軍7萬人(司令官為山下奉文中將),巡洋艦9艘,驅逐艦16艘,潛艇16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運輸、輔助船隻多艘和作戰飛機約600架。日軍當面之敵為珀西瓦爾中將指揮的英軍3個師和一些獨立部隊(10萬人),並由東方艦隊(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9艘)和海岸航空兵飛機約250架擔任支援。此外,英軍統帥部在戰役進程中又向新加坡增派援軍4.5萬人和飛機141架。

1941年12月4日,山下奉文上將指揮的日軍第25軍從中國海南島三亞港出發,在南遣艦隊(艦艇46艘)、陸軍第3飛行集團(飛機450架)掩護下駛向馬來半島。1941年12月7日夜,日軍先遣部隊在馬來亞的哥打巴魯和泰國的宋卡兩地域開始登陸。迅速佔領當地機場和克拉地峽,隨後分兵三路南下,英軍僅在哥打巴魯稍加抵抗。英軍首戰失利,節節敗退,企圖憑藉隘路、河流遲滯日軍進攻,以爭取時間加強南部防禦。日海軍第22航空戰隊和陸軍第3飛行集團轟炸新加坡及關丹等英軍基地和機場,重創英空軍力量。

12月8日傍晚,為對登陸日軍作戰,英國遠東艦隊旗艦「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在4艘驅逐艦護衛下由新加坡出海。英艦航行時無空中掩護,被日軍偵察機和潛艇發現。12月10日下午,在關丹東南海域被日軍航空兵擊沉。這樣,繼美國艦隊在珍珠港被襲擊(參見珍珠港戰役)2晝夜後,英國東方艦隊的核心艦隻也被殲滅。日軍由此奪得制海、制空權,保障了海上輸送任務的順利完成。日第25軍團同時沿馬來半島東、西岸兩個方向實施進攻,穿過熱帶叢林迅速南進。英軍企圖阻止日軍在柔佛的進攻,但未能奏效。日軍在海軍配合下於12月31日佔領關丹,次年1月11日攻佔吉隆坡。日軍進入柔佛州開闊地後,加快進攻速度,英軍迅速潰敗。1月31日,日軍攻佔英屬馬來亞南端據點——柔佛巴魯,英、馬軍隊撤至新加坡。當時,新加坡守軍擁有大量武器、彈藥和糧秣,但士氣低落。2月8日夜,日軍分兩路強渡柔佛海峽,在新加坡島登陸,9日晚佔領廷加機場,10日在武吉知馬高地與英軍激戰。雙方傷亡慘重,日軍第18師師長牟田口廉也中將負傷。12日,日軍推進到新加坡市郊,14日佔領新加坡沿岸海軍基地。15日攻佔整個要塞。珀西瓦爾率駐馬來亞英軍8萬餘人投降。

點評:此戰,日軍僅以傷亡約1萬人的代價,斃傷俘英軍14萬人,可謂以少勝多。日軍擊敗英軍遠東最強大的集團,並攻佔東南亞重要地區。英軍在馬來亞的失敗和新加坡的投降,嚴重影響了盟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防禦作戰的整個進程。泰國被佔,馬來半島失守,盟軍由印度至澳大利亞的戰略防線被截為兩段。這就為日軍繼續發展進攻,北上緬甸,南下蘇門答臘和爪哇,創造了有利條件。日軍馬來亞戰役的特點是:重兵突然登陸,擊毀英軍停在機場上的大部飛機以奪取制空權,陸軍沿海岸迅速發展進攻。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闞文詠 ‖ 梁思成鏡頭下的字庫塔
    我有些驚喜,也充滿疑惑,想它怎麼會被屏蔽在九宮十八廟之外,深藏在不為人知的歷史底片中。李莊字庫塔(梁思成攝 林洙 供圖,圖片來源:李莊往憶)照片上,它處於仰視的角度,這也許是拍攝者有意為之,以突出它的遺世孤傲。塔高約十米左右,塔身為三層八柱體,每層之間有精緻的塔簷。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歷史上的11月17日
    從它問世以來,一向為歷史學者所推崇,對我國以後的史學發展起過巨大的影響。 司馬光從小勤奮好學,愛讀史書,7歲時聽老師講《春秋左氏傳》就很感興趣,回家後能頭頭是道地講給家裡人聽,這部歷史名著對他影響很大,他能寫出《資治通鑑》,是和這部書對他的影響分不開的。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歷史上的11月30日
    歷史上的11月30日 中國 肥水之戰 在1637年前的今天,383年11月30日(農曆383年10月20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歷史上的11月26日
    歷史上的11月26日 中國 晚清重臣曾國藩出生 在209年前的今天,1811年11月26日(農曆1811
  • 歷史上的今天丨「黃泛區」血淚史:為拖住日軍決堤黃河,千萬百姓...
    公元1870年,英國作家狄更斯逝世4. 公元1938年,蔣介石下令決堤花園口阻止日本進攻5. 公元1975年,我國與菲律賓建交6. 公元1983年,柴契爾夫人在大選中獲勝7. 公元1991年,東北第一黑幫喬四被槍決8.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歷史上的11月23日
    歷史上的11月23日 中國 陳獨秀主持起草《中國共產黨宣言》 在100年前的今天,1920年11月23
  • 最適合做規劃的三大「土象星座」,梁思成是典型代表之一!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可是典型代表之一,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土象星座包括金牛座、處女座和摩羯座。這個屬性的星座性格就如同他們的屬性一樣,是源自於大地的「土」,堅固又踏實!他們擅長等待和忍耐,具有腳踏實地的性格。在做規劃的時候,也是透過感官來理解這個世界,最常擁有的人生經驗就是來自於一切的觸覺、嗅覺和聽覺的直觀感受。金牛座典型規劃人:梁思成---沉穩踏實的古代建築捍衛者!
  • 最全中外歷史對照表
    前260年長平之戰,四十餘萬趙軍被殲,趙國元氣大傷。」李世民繼位,貞觀之治(627-649年)630敗東突厥李世民被尊「天可汗」。 1467年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1467年—1573年)。1487-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繼位,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歷史上的12月2日
    歷史上的12月2日 中國 毛澤東主席會見美國總統福特 在45年前的今天,1975年12月2日(農曆1975
  •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雲」遊山西③ 朔州 | 令梁思成魂牽夢...
    歷史行過 必會留下痕跡有些化作風雨有些築成樓閣有些成為傳說五千年來無數歷史在山西發生 在山西演繹遊山西 就是讀歷史>品讀歷史 飽覽山西帶你看看山西究竟有多美它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它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已備好故事等你來傾聽……▲梁思成一行人考察應縣木塔時的老照片
  • 梁思成二婚面無喜色,討厭繼子女,他真有林洙說的那樣愛後妻嗎?
    欲知故事烹酒,敬請關注崔黎黎1955年4月1日,這本該是一個愚人節,可以毫無禁忌的開玩笑、捉弄人,但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在這天逝世,卻是上天對中國建築界、對梁家眾人開的最大的一個玩笑。都說天妒紅顏,令無數女人都羨慕、令無數男人都愛慕的林徽因竟然只活了短短51歲。半載人生,只餘無數傳說和流聞供後世遐想。
  • 歷史上9月16日發生的大事記
    歷史上9月16日發生的大事記  1---2008年9月16日-滬指跌破2000點  2---2002年9月16日-首屆國際水稻大會在北京舉行  3---2002年9月16北京申辦奧運代表團啟程  10---1989年9月16日-敦煌月牙泉重現風採  11---1987年9月16日-寧波發生一起渡輪沉沒事故  12---1985年9月16日-1914年以來美國首次成為債務國  13---1982年9月16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金日成訪華  14---1980年9月16日-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毛澤東逝世
    聯合國總部以歷史上罕見地快速度在毛澤東逝世的當天就降半旗致哀。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在聯合國全體大會上發言時盛讚毛澤東的豐功偉績:「毛主席是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學家和詩人」,「他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決心將繼續鼓勵今後的世世代代。」聯合國大會主席高度評價毛澤東是「我們時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 日軍攻下了大半個中國,為何唯獨沒有佔領福建省,他在害怕什麼?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各位看官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  在中國的近代歷史上,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是抗日戰爭了,當年日本人喪心病狂,試圖侵佔中國的土地,實現他們那所謂的帝國夢想。正因如此,即使這場戰爭過去了這麼久,仍然每次被提起來都讓國人緊握拳頭。
  • 林徽因和梁思成同眠八寶山,為何一箭之遙待遇卻大相逕庭
    提起林徽因和梁思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民國時期著名的才子佳人的組合,夫婦倆都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大師,共同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都是保護歷史文物和建築的先鋒。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百年之後都同眠在八寶山,為何兩人一箭之遙待遇卻大相逕庭呢?
  • 狂想:如果美國不參加二戰日軍將會打到哪裡?
    如果美國不出手,沒人能擋住日本人的進攻,日軍將會攻佔中國大陸、攻佔東南亞、攻佔蘇聯遠東地區,甚至攻佔英屬印度,整個太平洋西岸地區都將落入日本的囊中。先來看看美國參戰前的世界局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世界事務中能夠說得上話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法國、日本。再弱一些的有中國、義大利、波蘭等國,其餘的國家基本就相當於打醬油的。
  • 106歲開國少將黎光逝世 開國將星僅存6顆
    在紅軍會師後的山城堡戰役中,黎光所在的紅三十一軍勝利攻佔了山城堡,並繼續勇猛追擊敵人,殲滅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主力一個師,壯大了紅軍的聲威。抗日戰爭爆發後,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黎光任三八六旅七七一團一營一連排長。部隊北上抗日,經過陽泉到陽明堡時,正趕上七六九團燒了陽明堡機場日本鬼子24架飛機,鬼子實行報復。在這次反擊日寇的戰鬥中,黎光又英勇負傷。
  • 林徽因梁思成:才子配佳人,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樣子!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大喵說歷史,古有梁祝化蝶雙雙飛,亦不忘牛郎織女銀河望,而如今思成與徽因的曠世絕戀閃耀在無數人的記憶中。或許你不知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林徽因和梁思成,或許你不知道拼命維護北京城和景泰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但是,你一定知道《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更是應該知道他們鸞和鳳鳴的愛情故事,如詩的生活歲月,1920年暮春之時,林徽因隨父親遊歷歐洲,後來來到英國倫敦住下。
  • 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為避免五十萬軍隊被日軍合圍,89萬人被黃河水淹
    一九三八年四月,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取得了臺兒莊大捷,殲滅日軍近二萬人。正當全國軍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日軍已經很快調整其軍事部署,準備將徐州戰區集結的近五十萬中國軍隊合圍予以殲滅。為了應對嚴峻的形勢,李宗仁決定放棄徐州,下令部隊跳出日軍的包圍,而日軍機械化部隊行動很迅速,對正在撤往河南以東及以南的中國軍隊造成極大的威脅,並對隴海線與平漢線鐵路交匯的鄭州城構成直接威脅。
  • 激戰侵華日軍 中國守軍曾一炮炸死日軍將領
    死後被追授少將那一炮炸死4個傷9個井手遇襲後被立即送醫,但15日早晨8點,日軍宣布了他的死訊,部下將井手葬在雨花臺(墓現已被毀)。「這對14聯隊是一次重擊。」《隊史》記錄,除了井手,這一發迫擊炮,還擊斃了他身邊三名士兵:木下次朗市、金床勇夫、丹田好一,「另有九名不同程度受輕重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