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為避免五十萬軍隊被日軍合圍,89萬人被黃河水淹

2021-01-10 冷鋒點兵

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軍民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九三八年四月,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取得了臺兒莊大捷,殲滅日軍近二萬人。正當全國軍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日軍已經很快調整其軍事部署,準備將徐州戰區集結的近五十萬中國軍隊合圍予以殲滅。

為了應對嚴峻的形勢,李宗仁決定放棄徐州,下令部隊跳出日軍的包圍,而日軍機械化部隊行動很迅速,對正在撤往河南以東及以南的中國軍隊造成極大的威脅,並對隴海線與平漢線鐵路交匯的鄭州城構成直接威脅。而一旦這條交通大動脈被日軍搶先切斷,將造成對抗戰不利的嚴重後果。

一個以黃河水來阻止日軍前進的方案呼之欲出,在損失部分人民的生命與整個抗戰的大局上,最終後者佔了上風。前幾處挖掘黃河大堤都不成功,後來採納了蔣在珍的建議,在花園口決堤,蔣在珍還獲得二千元獎金。

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經過八百士兵輪流上堤挖掘,終於掘開一個大口子,又用平射炮對著掘開的河堤口開了六七十炮,迅速擴大了河道的口子。洶湧的黃河水奔騰而下,被淹四十四個縣,涉及蘇、豫、皖三省,外逃人員三百多萬人,直接淹死達八十九萬人,經濟損失更大。

為中國人民抗戰以來,最大的慘重損失。決堤後,日軍前進的步伐被打亂,有少數部隊被湧出的河水切斷,而被中國軍隊包圍殲滅,估計被殲滅日軍人數在七千左右,直接戰果並不顯著。黃河水所夾帶的泥漿形成大範圍的黃泛區,原來有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行動的華北平原變成泥淖,遲滯了日軍發動快速進攻,為之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武漢保衛戰從三八年六月中旬開始,直到10月底日軍才佔領武漢,這期間日軍也損失慘重。根據日軍內部的統計戰報,為攻佔武漢有三萬五千日軍官兵傷亡。戰爭是殘酷的,中國人民為抗擊日寇的入侵,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這更應該令我們反思,落後就要挨打。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被入侵,被蹂躪,被掠奪,被屠殺的歷史,而內部不團結,科技不進步,工業不發展是造成中國被動挨打的直接原因。回望過去,正是為了引以為鑑,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所有為中國抗戰勝利而拋灑熱血、獻出生命的人們,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相關焦點

  • 他在花園口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他直接指揮花園口決堤(掘堤)工程,他在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他就是熊先煜。1938年6月,他直接指揮花園口決堤(掘堤)工程。
  • 歷史上的今天丨「黃泛區」血淚史:為拖住日軍決堤黃河,千萬百姓...
    國軍步步後退,大家都認為,日軍佔領中原,直下武漢,已經是指日可待。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程潛面臨一個抉擇。也就是在日軍合圍河南的同時,中國統帥部認為,決堤黃河,或許是「以水代兵」乃阻滯日軍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的唯一良策。蔣介石批示曰:「將此議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核辦。」事實上,就是將這軍事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完全推卸給程潛。
  • 黃河決堤時,突然天現異象,一老人前來獻計,不料卻釀成百年災難
    1938年6月6日,日軍第14師團攻佔開封,控制隴海鐵路,企圖策應江西之敵,協攻武漢。當時,據守在黃河南岸的國軍有正規部隊10萬餘之眾。為了阻敵西進保衛武漢,當局於是決定採用三國時期水淹七軍的辦法,掘開黃河堤岸(花園口、趙口),製造了兩萬三千平方公裡的黃泛區,致使12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慘重損失。
  • 抗戰勝利前大意輕敵,萬人大會提前3天宣布,遭到五千日偽軍合圍
    ▲抗戰勝利在即,連孩子都露出了笑容為了慶祝這個好消息,讓廣大幹部群眾的士氣和鬥志再上一個新臺階,我博興縣黨政軍領導機關和部隊陸續集中到陳戶一帶,準備在當地召開一個萬人大會,同時部隊也在當地進行休整,準備迎接敵後戰場全面反攻的到來
  • 陳賡日記(一九三八年十月)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六日,我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四強襲黎城,吸引潞城之敵來援,由三八六旅主力在神頭一帶設伏打援,一舉殲滅日軍一千五百餘人,繳獲騾馬六百餘匹,長短槍八百餘支,打了一次乾脆利落的伏擊戰。見本年三月十四日至三月十六日日記。],為了教育新戰士,提高其戰鬥情緒,令七七二四路過神頭時,必須以連為單位,舉行簡單的回憶會。我擬標語十五條。
  • 1931年日軍的實力有多強?中國軍隊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一直以來,人們對張學良的不抵抗行為罵聲一片,認為東北軍可以和日軍打一打,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中日實力相差懸殊,即使抵抗也是白搭。那麼當時的日軍實力有多強?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
  • 1938年冀東平原抗日暴動,一次就組建10萬人抗日聯軍
    就在侵華日軍宣布他們已經佔領了中國的晉冀魯豫等省的時候,一九三八年的大半年間,共產黨僅在山東就組織領導了抗日暴動達十次以上。每次暴動都帶動了當地抗日民間武裝和抗日地方政權的建立,每次暴動的結果都使日偽又失去了一片控制區。
  • 硬戰將軍立「倭寇萬人冢」碑 肉搏日軍犧牲(圖)
    淞滬會戰 身經百戰被晉升為軍長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中國軍隊每小時的死傷數以千計,主力各師補充兵源達四五次之多,原有軍官和士兵傷亡達2/3,旅、團長傷亡竟達半數以上。此戰犧牲之壯烈,在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敵禦侮的歷史上鮮有其例。  英軍史摩萊少將說:「我從沒有看過比中國的敢死隊最後保衛閘北更為壯烈的事了。」
  •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三大生肖,到了六月九日能得到更多的財寶
    六月九日到了六月上旬的末尾,大家時常會有抓住逝去的尾巴這一習慣。而且六月九日是世界文化遺產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文化遺產有一些已經失去,再也找不回來了,有一些面臨滅絕,我們設立這麼一個日子,提醒大家好好保護,努力拯救那些還有機會挽留的東西,在這一天在三大生肖會做出突出的貢獻,會有數不盡的財寶來感謝他們。生肖牛肖牛人是一個很戀舊的人,就拿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講。
  • 甲午戰爭中,清軍陣亡4萬人,那你們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文/甲午戰爭中,清軍陣亡4萬人,那你們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眾所周知,甲午中日戰爭是中國所經歷的規模比較大的戰爭,在這場戰爭當中,清政府軍隊的陣亡人數大概在4萬人左右,很多人都好奇日軍在這場戰役中的傷亡有多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抗日戰爭時日軍為什麼沒有打進陝西?是沒有能力,還是不想?
    駐守華陰的陸軍四十六軍,在軍長樊崧甫的率領下馳援潼關,潼關縣城北的黃河沿線,一道道防禦工事開始構築。 佔據風陵渡的日本侵略軍,曾經派遣200餘人,在拂曉架小船20餘只向南偷渡,被南岸駐軍截擊而逃。 從1938年到1945年,日軍多次嘗試突破潼關,但都失敗了,雙方展開了長期的炮戰和對峙。
  • 中日戰爭發展趨勢和八路軍的近況*(一九三八年五月二日)
    這說明了第一期的失敗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改善了戰略指導,加強了我們軍隊的戰鬥力,提高了我們軍隊指揮上的效能,把隊伍反弱為強,得到空前的勝利!  在抗戰初期,對於戰略戰術的問題,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許多人以為,我們應該和敵人作陣地戰,在陣地戰中,我們還有把握取得勝利,但在東戰場失敗的教訓,已經給予作這種主張的人一個否定的答覆。
  • 七七事變81周年丨因日軍侵略 浙江傷亡超35萬人
    1937年11月,日軍在杭州灣登陸  據統計,因日軍侵略,浙江人口傷亡超過35萬人。  此後的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浙江敵後抗日武裝共對敵作戰1995次,殲滅日偽軍2.07萬人,摧毀日偽據點1010個,解放人口700餘萬,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45年9月4日,中國代表在浙江富陽宋殿村接受了日軍投降,這個村子被命名為受降村。  在七七事變81周年之際,讓我們回望那段烽火悲歌的歲月,這是不能忘卻的紀念。
  • 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比清朝軍隊到底強在哪
    儘管戰爭的結果有其偶然性,但誰也不會否認,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能夠戰勝清朝軍隊,並不僅僅是運氣好。事實上,當時日本軍隊從官兵素質、組織制度、武器裝備這3個方面,均領先清朝軍隊一大截。官兵素質在一場近代全面戰爭中,人的因素是軍隊戰鬥力的基本保障,其重要性無論怎麼凸顯都不過分。恰恰在這一點上,中日軍隊的差距最大。日本軍隊中18位旅團級以上高級軍官,畢業於本國軍事院校,或者在歐洲學習和考察過軍事。
  • 農曆六月九日 宋代禪僧徑山石溪心月圓寂日
    石溪心月禪師曾任杭州徑山萬壽禪寺住持(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7月24日,農曆六月九日《五燈全書》《續燈存稿》《續燈正統》等禪宗史籍記載禪師於六月九日示寂,有三卷本語錄留存於世,題曰《石溪心月禪師語錄》,住顯等編,又名《石溪和尚語錄》《佛海禪師語錄》《石溪錄》。 石溪心月禪師好舉前代公案,摘出數例—— 心月禪師上堂,舉僧問九峰和尚:「如何是學人自己?」峰曰:「更問阿誰!」僧云:「便恁麼承當時如何?」峰曰:「須彌還更戴須彌。」
  • 1946年,河南花園口決堤修復現場,花園口炸堤對日軍的影響有多大
    花園口位於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1938年6月9日,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日軍西進,悍然掘開鄭州花園口大堤,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
  • 秦朝滅亡時,一支50萬的軍隊裹足不前,只因秦始皇下了道死命令
    但是據一些野史的說法,秦朝的主力部隊不全在北方,還有五十萬人在如今的嶺南地區一代為大秦駐守著南方邊疆。而且因為一些原因,秦始皇還下了一道死命令,就算是大秦滅亡這些人都不能離開駐守的地方。那時候的嶺南地區根本就不是現在這樣的位置,基本就像一片熱帶雨林,裡面各種毒蟲猛獸,是一些只有南蠻生活的荒蕪之地。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1939年,因為當時在中國戰場的勝利,日軍大本營裡陸軍北上派佔了上風,關東軍開始謀劃在滿蒙邊境製造摩擦,探一探蘇聯的實力。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率先發難,關東軍第23師團為前鋒,在諾門坎地區入侵蒙古,於5月14日開始和蒙古軍隊交火。  三天之後,蘇聯根據《蘇蒙互助協議》開始介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