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軍的實力有多強?中國軍隊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2021-01-10 愛在史前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數十萬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入了關內,日本在短短數月內就佔領了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直以來,人們對張學良的不抵抗行為罵聲一片,認為東北軍可以和日軍打一打,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中日實力相差懸殊,即使抵抗也是白搭。那麼當時的日軍實力有多強?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無論是從人口還是面積上和中國都沒有辦法來比較,但是在維新變法以後,日本就開始了加快發展的腳步,全面分析中國的國情,終於在盧溝橋事變以後,成功侵略了中國。

14年時間裡,中國損失了3600萬的人口,而日本卻只損失了50萬左右的兵力,而中國軍人損失了200萬的軍隊,敵我比例一比五,平民傷亡更多。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讓人心驚。

中國海軍艦船排水量僅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數量不到日本的七分之一,中日兩國陸軍師級野山炮的裝備數量比例是1:5

日本擁有完全自主的國防工業,中國的大部分武器都要依賴進口。面對日本這個亞洲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中國的國防實力與之相比處於絕對劣勢。

因此,對於中國的抗戰前景,當時很多西方人都不看好,認為「中日兩國一旦全面開戰,中國海軍在一周內就失去戰鬥力,中國空軍勉強可支持一個多月,中國陸軍最多也只能堅持六個月,等到中國的精銳集團軍和軍火工業被消滅後,中國除投降外別無他途」。

儘管這種單就數量對比而誇大其辭的分析並不全面客觀,但實力差距確實決定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持久艱難。他們確實說對了,開戰後中國的空軍海軍被日本全滅。

日本政府後來從1947年開始同蘇聯交涉,蘇聯同意將這批戰俘遣送回日本。到了1951年,基本上活著的戰俘都回到日本,最終能平安返回日本的人只有37萬人,剩下的十幾萬都病死、餓死、凍死在遠東。

相關焦點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早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之初,在軍部的高層計劃就有兩個不同的戰略,分別由陸軍和海軍提出,一個是北上蘇聯,一個是南進東南亞。日本的陸軍和海軍素來不和,北上和南進戰略一直在軍部爭吵不休。直到1939年的一場戰爭,徹底讓日本打消了北上的念頭,全力南下,這就是蘇日爆發的「諾門坎之戰」。  諾門坎之戰在二戰史中地位很重,有人甚至將其列為二戰的轉折點之一。因為在此戰之後,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百萬關東軍按兵不動,讓蘇聯得以將軍隊調往西方抵抗德國入侵,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戰局。  那麼,諾門坎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日軍和蘇軍到底傷亡幾何?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屢次掃蕩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對日軍威脅有多大
    上世紀中國內戰不斷,全國長期處於軍閥混戰,天空中瀰漫著仿佛永遠散不盡的銷煙味,常年的戰爭,讓中國發展極其緩慢,國防力量極弱,日本經歷明治維新以後,國家實力大增,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由於自身國家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國,這大大的限制了日本的發展。
  • 揭露侵華日軍在嘉興使用毒氣彈
    第三戰區《二十九年度敵軍用毒統計表》(之一)圖源:《侵華日軍毒氣戰事例集日軍用毒1800例》在嘉興地區,日軍為打擊中國軍隊的遊擊戰,也頻頻使用毒氣:1939年5月19日,桐鄉城敵所發毒氣彈含辣味;1940年1月19日,盤踞嘉興濮院、桐鄉的日軍於當日進犯爐頭,向我第28軍62師陣地進攻並施放毒氣。
  • 老照片展現侵華日軍的真實模樣:大多強壯兇惡,與抗日神劇不同
    一場二戰使得世界各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傷亡以及損失最為慘重的國家應該就是中國了。彼時日本為了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直接向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如果沒有無數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很難想像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 侵華日軍在中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為了將這群魔鬼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戰爭。
  • 陳賡將軍的第386旅有多強,讓侵華日軍畏懼,美國武官翹起大拇指
    陳賡陳賡大將在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1年脫離湘軍,在長沙的鐵路局當辦事員,參加愛國運動,在期間,得到了我黨何叔衡、郭亮等的幫助,並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1922年加入我黨。陳賡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當時陳賡任旅長。
  • 老照片看侵華日軍的真實樣子:兇惡強壯,和抗日劇中的不一樣
    在二十世紀期間,日本對我國發動了侵華戰爭,這場戰爭對於中國百姓而言絕對是一場巨大的浩劫,無數百姓被日軍殘忍殺害,不少珍貴的文物也遭到了日軍的掠奪。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前期,由於我國的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再加上士兵的軍事素養也和日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我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弱勢地位。
  • 激戰侵華日軍 中國守軍曾一炮炸死日軍將領
    「只打了一發,這一發就命中目標,很可能隱藏的中國士兵就在附近,幾百米左右。」胡卓然說,「一門迫擊炮需3人操作,才能有如此高的精度。」「這個記錄也顯示:井手龍男是目前有證據可以明確證實的,中國軍民在南京城的不屈反抗之中擊斃的唯一一個日軍將領。」胡卓然說。發出反擊的中國士兵下落如何?胡卓然認為,他們很可能成功轉移了。「首先是日軍的報導、史料中,並沒有提到任何發射迫擊炮彈是何人所為的情況。」
  • 日軍運輸隊就是我軍的後勤隊?日軍船隊有機槍還有毒氣,一樣被揍
    1942年,伴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線越拉越長,隨之投入一線作戰的部隊越來越多。軍隊多,必然發生了武器裝備和給養的大量供應。 日軍大本營為了支撐起龐大的戰爭機器,對他們侵佔的我國許多地區大肆掃蕩,肆意搶劫。
  • 1931年假如中日全面開戰,日本有多大勝算
    文/寂寞的紅酒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面對日本人的侵略,數十萬東北軍不戰而逃,一槍未放逃入關內,東北上百萬平方公裡土地淪於日本之手。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譴責東北軍不抵抗,認為東北軍如果和日本人拼一拼,日本未必能佔得了東北。
  • 為什麼當時日軍侵華的時候不挖秦始皇陵?這些原因讓他們望而卻步
    先介紹一下秦始皇陵的考古情況,2002年,根據「863」計劃的部署,中國利用遙感技術和傳統物探技術相結合,首次考古了秦始皇陵,經最新遙感監測和少量破壞性的物探測試的相互印證下,第一次測得秦始皇陵墓室的準確方位。該墓室埋藏在38米的地層之下。
  • 狂想:如果美國不參加二戰日軍將會打到哪裡?
    如果美國不出手,沒人能擋住日本人的進攻,日軍將會攻佔中國大陸、攻佔東南亞、攻佔蘇聯遠東地區,甚至攻佔英屬印度,整個太平洋西岸地區都將落入日本的囊中。先來看看美國參戰前的世界局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世界事務中能夠說得上話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法國、日本。再弱一些的有中國、義大利、波蘭等國,其餘的國家基本就相當於打醬油的。
  • 侵華日軍的真實樣子如何?兇惡強壯,和抗日神劇中的不一樣
    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中國人民經過了整整十四年艱難的抗爭才最終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裝備和軍事訓練都遠遠落後於侵略者的情況下,中國軍民用血肉長城阻擋住了日寇的鐵蹄,獲得了民族的解放。
  • 2019年是918事變多少周年
    2019年是918事變多少周年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20日 中國軍隊進攻孟拱日軍
    今天是6月20日,1944年的今天,中國駐印軍向緬甸孟拱日軍發起進攻。1943年10月,緬北雨季即將結束,中國與同盟國制定了緬北反攻計劃。其方針是:中國駐印軍先向緬北進攻,奪取孟拱城、密支那等要地,再經八莫向曼德勒推進,將日本侵略軍殲滅於曼德勒附近地區。孟拱城位於孟拱河、南因河匯流處,與密支那、甘馬因互為犄角,是緬北軍事戰略要地。當時,由日本侵略軍號稱「常勝」師團的第18師團駐守。1944年3月,中國駐印軍肅清了胡康河谷的日軍,打開了通向孟拱河谷的門戶。
  • 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1931年---1945年)
    1931年6月25日 日本為入侵中國製造了中村事件。7月1日 日本警察在萬寶山地區鎮壓中國農民,製造萬寶山事件。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9月20日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 11年辛亥革命,21年建黨偉業,近百年中國逢1必有大事發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幕深沉,月黑風高。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比清朝軍隊到底強在哪
    1894年—1895年,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居,擼起袖子打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完勝,中國慘敗。戰爭的影響卻持續至今,成為歷史學者和愛好者熱衷研究和討論的話題。儘管戰爭的結果有其偶然性,但誰也不會否認,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能夠戰勝清朝軍隊,並不僅僅是運氣好。
  • 二戰日軍老照片:希特勒青年團訪問東京、身穿鎧甲的日本武士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時期的日軍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37年,從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到1937年日本實施了全面侵華戰爭,照片中為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時穿過被日軍轟炸過後的廢墟。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改建後的「赤城號」和「加賀號」航空母艦,這兩艘日軍的主力航空母艦都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被重創。
  • 1938年三井戰鬥,老八路圍著日軍打,一仗抓了28個俘虜兵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自1937年挺進華北戰場,到1945年抗戰勝利,對日作戰一共有8年時間。而在這8年時間中,八路軍團級部隊的戰鬥力是有所變化的。 1937年到1938年時,八路軍的作戰團大多是以老紅軍為骨幹的戰鬥團,兵員和武器相對精實,單位戰鬥力是比較強的;1939年到1940年,由於部隊擴充很快,戰鬥骨幹也被分散,故而單位戰鬥力呈下降趨勢。
  • 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那日軍死亡多少?真實數據讓人意外
    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那日軍死亡多少?真實數據讓人意外 清代,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一個國家你不與世界接軌,不去了解其他國家發展情況,只是自己關起國門過著閉塞的日子,固步自封,這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我國近代,每個人都深刻體會到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