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屢次掃蕩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對日軍威脅有多大

2021-01-10 盤點研究室

上世紀中國內戰不斷,全國長期處於軍閥混戰,天空中瀰漫著仿佛永遠散不盡的銷煙味,常年的戰爭,讓中國發展極其緩慢,國防力量極弱,日本經歷明治維新以後,國家實力大增,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由於自身國家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國,這大大的限制了日本的發展。所以為了得到更充足的資源,日本將他的目光投到了中國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大國,1931年,策劃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下令不抵抗,使得日軍輕鬆佔領了東三省,得到便宜的日本把中國當成了一個予取予求的寶地,時隔幾年,日軍已經不滿當時的地盤,將野心放到了整個中國,所以在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為了反對日軍的侵略,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和日本展開激戰。

共產黨軍隊接受國民政府改編,組建第八路軍,加入到抗日的大戰中,日軍為了儘量佔領中國,和國軍展開數次大會戰,佔領了許多城市,但是,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卻深入到日軍佔領區,利用靈活的戰術,建立大量的抗日根據地,他們打擊日軍的據點,進攻日軍的小型兵站,伏擊日軍的後勤輜重部隊,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為了保護後方安全,打擊八路軍,所以日軍多次派遣重兵掃蕩八路軍抗日根據地。

那麼八路在日軍建立抗日根據地究竟給日軍造成了多大的威脅呢?是日軍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掃蕩抗日根據地。

據史料記載,自1937年八路軍北上抗日以來,日軍在正面戰場憑藉強大的實力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之時,八路軍115是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第五師團,殲敵一千多人,大大激勵了國家的抗日士氣,隨後創建抗日根據地。1937年11月,八路軍成立晉察冀軍區,經過短短兩年時間,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就發展到了13萬餘人,他們在敵後化整為零,四處出擊,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還讓日軍的後勤壓力大大增強。除了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還在日軍的佔領區建立了其他許多根據地,實力發展壯大極其快速,已經成為日軍的心腹大患。後來在華北地區發動的百團大戰,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到了抗日戰爭的後期,八路軍已經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主力。所以日軍才會不遺餘力,對抗日根據地一次又一次進行掃蕩。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亮劍》中重創八路軍的山本特工隊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它是一個中隊的編制,約有100多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展開特種作戰,收集情報,配合日軍主力部隊對我根據地的掃蕩。對我八路軍根據地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益子重雄挺進隊所有隊員均受到嚴格訓練,因為其需要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作戰,所以為了隱蔽行蹤他們需要化妝成八路軍或中國老百姓。他們經過訓練後簡直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 1943年駐山東的日軍有多慘?八路架梯殺出血路,殲滅百名偽軍
    羅榮桓告誡山東地區的八路軍戰士,要樹立起應對敵人最後瘋狂的決心  ,要堅持熬過最為困難的時期。  以分散性的遊擊戰爭和政治攻勢為主要的鬥爭方向。中共中央山東分局也正對當時的對敵鬥爭做出了要求進一步依靠群眾,在根據地開展農村統戰工作。
  • 1938年8月25日:努力組建抗日根據地的朱德
    在那次見面中,薄一波向他介紹了他正在組建一支叫做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山西新軍,準備在五臺山創建抗日根據地。朱德很快給出指示:「這個地區是戰略要地,北上可以威脅北平,南下可以直驅太原,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八路軍準備在這個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你們就不要在這裡了。」「我從延安出來時,毛主席和我談過,我們要把軍隊插到敵後去,創建抗日根據地。
  • 陳賡將軍的第386旅有多強,讓侵華日軍畏懼,美國武官翹起大拇指
    陳賡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當時陳賡任旅長。在抗日戰爭時期,陳賡將軍的第386旅英勇善戰,曾多次打退敵軍,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被陳賡的386旅打怕了,又對386旅恨之入骨。因為在抗戰開始後,陳賡率領386旅馳騁在太行山,屢次痛打日軍,奇功顯赫,日軍損失嚴重。1937年10月,386旅一進入抗日戰場,就以三戰三捷聞名全國。
  • 日軍發射毒氣彈,八路軍毛巾浸尿捂口鼻,仍有戰士中毒
    但一旦邁過了這個坎,雖說仍是敵強我弱,但熬過最艱難時刻的八路軍越打越好、越打越巧,而日軍精銳大批調往太平洋戰場,補充兵員素質急劇下降,局面已經開始發生有利於我的變化。 1943年9月中旬,日軍第26、第63、第110師團大部,第62師團及獨立第1、第2、第3混成旅團各一部和偽軍共4萬餘人,兵分四路,對我北嶽區根據地再次發起「掃蕩」。
  • 抗戰勝利75周年最值得觀看的8部國產抗日電影,也許你都沒...
    不過,我們今天在這裡只是從國產抗日電影的角度來銘記歷史,不忘使命!那麼,國產抗日題材的電影有哪些呢? 影迷們都會說國產抗日電視劇倒是不少,比如《亮劍》和《雪豹》等,但這方面的電影卻屈指可數,把8月21日上映的《八佰》算在內,可能也沒有幾部。
  • 1938年,豫西地區成為河南抗日前沿,我黨設立洛八辦宣傳黨的政策...
    為做好在豫西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的準備,我黨作出一系列部署,包括設立洛八辦、召開澠池會議、成立中共豫西省委等。這一時期,豫西地區黨員的數量大幅增加,質量大幅提高,使得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有效貫徹。  豫西地區成為河南抗日前沿  1938年2月,日軍進犯豫北,接連攻佔濮陽、新鄉等地。
  • 六位1933年被日軍殺害的抗日將領,最後一位生前是當地土豪
    在這過程中,湧現出很多抗日英雄,他們不怕犧牲、堅持抵抗,最後英勇犧牲,他們的抗日精神與抗戰事跡必將永垂不朽。01、徐達三徐達三,本名徐智厚,號達三。他生於1896年吉林臨江縣。九一八事變後不甘心家園被日本人佔領,便聯絡大刀會等民間組織,組成抗日隊伍。後來他的部隊併入唐聚五率領的遼寧民眾自衛隊,成立遼寧民眾自衛軍,徐達三任第八路軍司令。
  • 日軍運輸隊就是我軍的後勤隊?日軍船隊有機槍還有毒氣,一樣被揍
    日軍大本營為了支撐起龐大的戰爭機器,對他們侵佔的我國許多地區大肆掃蕩,肆意搶劫。 日軍對江淮地區的大掃蕩,主要目的當然是妄圖消滅新四軍建立在蘇北、蘇中和皖東地區的敵後抗日根據地。 同時,瘋狂的搶劫各種物資,特別是稻米。經過日偽軍連續對上述地區的瘋狂掃蕩和大肆搶劫,蘇北、蘇中、皖東等江淮敵後抗日根據地老百姓存留的糧食,幾乎被日偽軍全部搶光。
  • 老照片看侵華日軍的真實樣子:兇惡強壯,和抗日劇中的不一樣
    在二十世紀期間,日本對我國發動了侵華戰爭,這場戰爭對於中國百姓而言絕對是一場巨大的浩劫,無數百姓被日軍殘忍殺害,不少珍貴的文物也遭到了日軍的掠奪。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前期,由於我國的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再加上士兵的軍事素養也和日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我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弱勢地位。
  • 八路軍要打大仗,日軍司令卻反應遲鈍,派了40個日軍增援被全殲
    1940年,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對日軍打了一場大仗,參戰的隊伍達到105個團,大規模的破襲了日軍的交通線路,煤礦,兵站,給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戰場的抗戰。有意思的是,這場大規模的戰鬥在開始前並沒有引起日軍的注意,甚至在八路軍發起破襲之後,日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反應嚴重遲鈍,直到八路軍給日軍造成沉重的打擊之後,日軍才恍然大悟——八路軍要打大仗。這場戰役在發動之初,八路軍是原計劃集合22個團重點破襲鐵路,包括了正太路,平漢路,同浦路北段等。
  • 七七事變81周年丨因日軍侵略 浙江傷亡超35萬人
    其實,浙江兒女的抗戰悲歌從七七事變之前就早已開始。1937年3月,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與蔣介石在杭州舉行國共合作抗日談判。此後,第二次國共合作在浙江正式形成。  中國共產黨領導浙江人民開展了艱苦的敵後武裝抗日鬥爭。1939年3月至4月,周恩來從皖南新四軍軍部來到浙江視察抗戰。他還回到故鄉紹興,勉勵家鄉人民精誠團結堅持抗戰,並題詞呼籲:「衝過錢塘江,收復杭嘉湖!」
  • 鄧華曾率部伏擊日軍 肉搏戰中有戰士咬掉敵人耳朵
    沙峪戰鬥是繼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又一次痛擊坂垣師團,從而使八路軍聲名遠揚、士氣大振。沙峪戰鬥打響了懷柔抗日第一槍,使處在日本侵略者黑暗統治中的懷柔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抗日鬥爭如星星之火在懷河兩岸、長城內外到處燃燒,終成燎原之勢。這場關鍵戰鬥中,鄧華領導的支隊功不可沒。
  • 還未交手,八路軍就已經知道日軍番號?抗戰老兵回憶:真的很扯!
    中國與日本之間是有世仇的,我們日本這個國家的憎恨,也可以通過電視劇看的出來。近年來屏幕上出現了比較多關於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有些電視劇被我們俗稱為「抗日神劇」。
  • 戎冠秀:本是河北普通農婦,為何去世後聶帥親自發去唁電緬懷?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全國抗戰就此爆發,在此後的數月間,日軍接連在淞滬、華北及山西等地重創國軍,全國抗日形勢日趨嚴重,國內抗日情緒日漸低迷。在此危急時刻,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山西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和陽明堡大捷,在擊潰日益囂張的日軍的同時,又為全國百姓帶來了抗戰勝利的希望。
  • 抗日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國共兩黨救亡圖存
    從1931年9月開始,中共滿洲省委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先後派幾百名共產黨員到抗日義勇軍中去組織對日作戰,並創建了若干有戰鬥力的抗日遊擊隊與日本法西斯侵略軍進行殊死搏鬥。到1936年,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和影響的抗日聯軍就有十一個軍3萬多人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戰鬥。以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趙一曼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員成為東北抗日救國的中堅力量。
  • 烽火旌旗:香港抗戰中的港九大隊
    資料照片 香港素有「東方明珠」的美譽,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抗戰時期既是英國在遠東控制的重要金融、經濟與軍事基地之一,又是中國對外聯絡與物資秘密輸入的重要渠道,早已被日軍納為重點進攻目標。為進一步實現南進計劃、徹底破壞援華路線、迫使中國屈服,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的同時,大舉進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