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河南花園口決堤修復現場,花園口炸堤對日軍的影響有多大

2021-01-10 歷史範

花園口位於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

1938年6月9日,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日軍西進,悍然掘開鄭州花園口大堤,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

在日軍進攻鄭州前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以此阻擊日軍西進。6月9日凌晨,經過兩天兩夜不停的挖掘,幾乎在距鄭州30公裡的中牟失守的同時,花園口也終於挖開了。

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對日軍的影響有多大,歷史上一直眾說紛紜。日軍第十四、第十六兩個師團被漫無邊際的黃水困住了。日軍攻擊鄭州的計劃中止了。

花園口決堤,破壞了日軍企圖南北兩路夾擊武漢的戰略,基本上使南北兩路日軍仍舊處於隔絕狀態,為武漢保衛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花園口決堤,使豫、皖、蘇三省四十四個縣市約六千萬民眾受災,兩千餘萬百姓流離失所,中國中原地區的上千萬畝良田被淹沒。滔滔黃水過後,鄭州和武漢仍然相繼陷落,這說明「以水代兵」並不能徹底阻敵,更不可能就此贏得戰爭。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決定在花園口堵口,引黃河回故道。1946年2月,黃河堵復工程局成立,3月開始花園口堵口工程。1978年拍攝的電影《大河奔流》真實地反映了蔣介石扒開鄭州花園口的歷史真實。

這次改道之後,黃河沿賈魯河、潁河、渦河而流入淮河,並從淮河流入大海。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這才再次回歸北道,與今天一樣從山東墾利縣入海。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河南人民的苦難:前有蔣介石炸掉花園口,後有1942大饑荒
    1937年日軍發動前面侵華戰爭,但是在這之前,東北地區早已經淪陷6年的時間,接下來日本人的進攻目標是華北、華中……一直到整個中國,還會有很對很多地區被席捲到戰爭中去,河南就是在抗日戰爭中飽受苦難的省份之一。
  • 1938年民國航拍老照片,常凱申炸毀花園口是對還是錯?
    引子1938年,由於國民黨蔣介石嫡系部隊的臨陣脫逃,導致被包圍的日軍土肥原所部反而有攻破鄭州,再逼武漢之勢,慌亂的蔣介石只得下令炸毀花園口黃河大堤,當年6月9日大堤被國軍實施決口,此舉雖然阻礙了日軍的前進,但是卻給中國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人命財產損失,當時的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通過飛機航拍
  • 歷史上的今天丨「黃泛區」血淚史:為拖住日軍決堤黃河,千萬百姓...
    也算是幸運吧,趙口兩次決堤都告失敗,原因是此時春末,黃河水量實在太小,自然出槽困難,對於堤壩不能形成應有壓力。但此時日軍已經攻陷開封,進逼腹地,於是當地守將決定在趙口西26公裡處的鄭縣花園口炸堤決防。1938年6月9日,距中牟不足20公裡的黃河花園口大堤潰決,眨眼之間,「黃河之水天上來」,讓毫無防備的中牟百姓無處躲藏。
  • 他在花園口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他直接指揮花園口決堤(掘堤)工程,他在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他就是熊先煜。1938年6月,他直接指揮花園口決堤(掘堤)工程。
  • 1894年甲午戰爭中日軍在花園口登陸實拍,登陸過程無清軍阻攔
    花園口岸邊的礁石嶙峋,入口處因有兩塊突出的礁石對峙,形似龍蝦,故稱「蝦老石」。圖為在遼東灣海面上耀武揚威的日本軍艦。花園口附近的海水在漲潮時水深約三米,便於行船靠岸;退潮時則會露出平坦的淺灘,但都是淤泥易於下陷。早在唐代,李世民就曾率領軍隊登陸花園口,收復遼東失地。明代,為了抵禦泛濫的倭寇,在此專門修建了防倭墩臺。而到了清代,這裡成為了日軍侵略中國的前沿。
  • 黃河決堤時,突然天現異象,一老人前來獻計,不料卻釀成百年災難
    1938年6月6日,日軍第14師團攻佔開封,控制隴海鐵路,企圖策應江西之敵,協攻武漢。當時,據守在黃河南岸的國軍有正規部隊10萬餘之眾。為了阻敵西進保衛武漢,當局於是決定採用三國時期水淹七軍的辦法,掘開黃河堤岸(花園口、趙口),製造了兩萬三千平方公裡的黃泛區,致使12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慘重損失。
  • 別墅花園挖出兩口棺材 (組圖)
    高檔別墅挖出兩口棺材  楊福所買別墅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龍城花園,是由北京昌信回龍園別墅有限公司(下稱「昌信公司」)開發建設的一個高檔住宅項目。龍城花園的東側就是八達嶺高速公路,與中關村「矽谷」相毗鄰,交通極為便利,許多影視明星因此相中這裡的別墅紛紛購買。
  • 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為避免五十萬軍隊被日軍合圍,89萬人被黃河水淹
    一九三八年四月,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取得了臺兒莊大捷,殲滅日軍近二萬人。正當全國軍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日軍已經很快調整其軍事部署,準備將徐州戰區集結的近五十萬中國軍隊合圍予以殲滅。為了應對嚴峻的形勢,李宗仁決定放棄徐州,下令部隊跳出日軍的包圍,而日軍機械化部隊行動很迅速,對正在撤往河南以東及以南的中國軍隊造成極大的威脅,並對隴海線與平漢線鐵路交匯的鄭州城構成直接威脅。
  • 老照片再現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觸目驚心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1942年,在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受災總人數高達1200萬人,造成大約150萬人死亡,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照片中是手捧著食物的男孩,這些食物就是觀音土,野草。照片中一位母親正將曬乾的樹皮樹根放進對窩子裡碾碎用來給一家人食用。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照片曝光,蔣介石看了發抖,樹皮都沒放過!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大饑荒事件,由於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因此也被稱為「1942河南大饑荒」。河南地區在1942年之前,多次遭遇水災,緊接著1938年就發生了人為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河南安徽等地千萬人受災。
  • 1942到1943年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完照片,腿不由自主發抖
    1942年的春天,河南遭遇嚴重旱災,農田幾乎顆粒無收。據資料顯示,當年河南省多地受大旱影響,田地絕收。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由於嚴重的絕收,很多人被迫開始吃平日用來餵牲口的糟糠。但是很快,這些東西也吃完了。
  • 【天山腳下河南人】他們在哪裡建礦 哪裡就會變成綠洲和花園
    前言:天山腳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遠萬裡,告別妻兒,從黃河畔來到戈壁灘,從嵩山之麓來到天山腳下,懷著一腔熱情和赤子之心,以戈壁為營,把大山當家,用心血和汗水走上了高效發展之路,用雙手開墾出一片片美麗的綠洲,在天山南北、大漠戈壁書寫了盪氣迴腸的河南援疆篇章。
  • 故宮的四大花園之一,慈寧宮花園有什麼特別之處?
    #故宮#慈寧宮花園是2015年對外開放的,它是故宮四大花園之一,專供帝後們遊玩休閒。簡單介紹一下故宮四大花園。御花園:在故宮三大殿之後,是最大、最有名、也是故宮遊必去的花園。建福宮花園:現已不存,1923年,溥儀搬出紫禁城前夕,建福宮連帶花園被一把大火燒成了廢墟。慈寧宮花園:在故宮西側養老區,緊挨著慈寧宮和壽康宮,是專門為「寡婦大院」裡的太后、太妃們所設,供她們消遣散心。寧壽宮花園(即乾隆花園):在紫禁城東北部,是乾隆晚年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座私人花園。慈寧宮花園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進行了大規模改建,至今布局沒有太大變動。
  • 河南一高校樓頂花園盡顯綠意盎然 (5/7)
    河南一高校樓頂花園盡顯綠意盎然 (5/7) "← →"翻頁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時,蔣介石在幹什麼?
    自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之後,黃泛區老百姓的生活已經不能用簡單的水深火熱來形容,那裡的人們要先後應對洪水、旱災、兵禍、蝗災、饑荒、瘟疫這些可怕的天災人禍。到了1942年,大饑荒已經從黃泛區蔓延到周邊各地,整個河南都成了人間煉獄。
  • 1938年,豫西地區成為河南抗日前沿,我黨設立洛八辦宣傳黨的政策...
    豫西地區成為河南抗日前沿  1938年2月,日軍進犯豫北,接連攻佔濮陽、新鄉等地。為阻擋日軍南下,國民黨軍炸毀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日軍轉而沿道清鐵路西犯,1938年2月底,豫北淪陷。  1938年5月,國民黨軍在頑強抵抗後放棄徐州,向豫東、皖西撤退。日軍沿隴海線向西追擊,又接連攻陷蘭封(今河南蘭考)、商丘等地。
  •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災還是人禍?原因令人心痛
    進入1942年之後,全國各地普遍大旱,而生活中國在河南的各族人民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當時的人們為了生存只能吃樹皮草根,甚至是觀音土來維持生機,從1940年到1944年,這短短4年的時間內,據保守估計被餓死的人也多達300餘萬。而造成這場大災難的背後不只是天災,更多的卻是人禍。
  • 悅欣花園讓700多動遷戶快樂「安家」
    3月22日,對於鹽城經開區新城街道拆遷安置戶李大姐來說是個喜慶的日子,因為她通過抽號分到的安置小區悅欣花園的新房終於交付了,從此告別了在外租房的「漂泊」日子。讓居民住得安,還要住得美。走進悅欣花園小區,只見一棟棟設計精美、整齊劃一、採光良好的電梯房錯落有致。「今天來參與交房的動遷戶戶主們普遍表達對小區環境及配套非常滿意,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
  • 2020 年曲水花園被稱世外桃源!為什麼?看了就明白了!
    曲水園的由來 曲水園建立於清乾隆十年,聽說,為了建園而向每位老百姓收了一文錢,顧名思義原字也叫「藝文園」,這個公園被命名為曲水花園的原因有兩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