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駐武漢日軍宵禁一夜,偷光下水道井蓋,原因是什麼?

2021-01-10 所謂學館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海軍迅速投入作戰,水雷戰起了重要作用。抗戰前夕,海軍只有4個艦隊和一個練習艦隊,120多艘總噸位6.8萬噸的艦艇難敵世界排名第三的日軍海軍。為此,中國海軍制定的對日作戰計劃中放棄落同日本海軍爭奪制海權的任務。

這樣一來,海軍就儘可能避免決戰,中心任務成了在長江和沿海進行防禦阻擊,配合陸軍進行防禦作戰。

在長江中下遊的作戰中,建立落多條阻塞線。除了沉船,建立岸防炮陣地外,就是布置水雷。這些阻塞線確實遲滯日軍行動,有利的配合陸軍作戰。這也讓眾多的內遷工廠、學校、物資等通過長江到西南。

漢口碼頭

但是當時的海上力量過於懸殊,陸地作戰又有失利。這讓日軍得以佔領長江沿岸的重要城市,有了掠奪中國資源的機會。

日軍在戰爭期間,大肆掠奪長江流域的各種礦產,還設立專門的經濟侵略企業如「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這是一個成立於1938年,專門從事長江流域各類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採的公司。

這個公司的總部就在日本駐上海的使館中,各類人員有1746人,主要是將中國的礦產資源進瘋狂的開採,並運輸到日本;並且對礦產進行勘探,對於長江流域的礦藏等進行詳細勘查。這個公司的「調查速報」上通常標有「絕密」,調查人員是由日軍和日本的各種自然科學工作者組成,勘查的手段幾乎動用了當時所有能用的技術。

對於這種帶有侵略性質的經濟行為,自然遭受了新四軍、遊擊隊的打擊。按照侵略者自己的檔案顯示,1943年11月30日在調查一所銅礦時有一個班的日軍被遊擊隊擊斃。結合其他檔案可以發現,幾乎每處礦產都會遭新四軍和遊擊隊的打擊。

日艦雪風號

日軍為了保證荻港的裝運任務順暢,在銅陵、繁昌建了多個據點。1939年5月18日,國民黨144師433旅炮擊了此處的日軍軍艦和運輸船。新四軍第3支隊為掩護友軍,多次襲擾日軍等。

1939年5月20日,新四軍第3支隊和日軍在烏金嶺附近激戰4個小時,直到天亮才撤軍。

等等這樣的事例,日軍不得不派軍隊加強警戒。晝夜的警備讓情況沒能好轉不說,反而加重日軍的疲勞,情況出現惡化。如此,日軍和他們的技術人員只能晝出夜睡,對於他們的開採任務起到落阻礙作用。

可這並不能抑制日軍的掠奪欲望,為了能掠奪物資,日偽政府頒布一系列法令。對於產品的收購、運輸、銷售都有嚴格的控制,徵收大量賦稅和攤派物資等。

當時日軍為儘可能搜刮,派出大量間諜獲取中國各類情報,比如本文發黃的老照片,就是日軍間諜1938年後拍攝的。這讓日軍如願以償的搜刮民財。

長江附近農戶

例如在武漢漢陽收購食品時,常以市價三分之一以下的價格購入。日軍靠此極度的壓榨了淪陷區百姓,最典型的還要對礦產的掠奪。

大冶鐵礦是中國第一家近代的鋼鐵企業漢冶萍公司的組成部分和原料供給地。戰前產量曾達50餘萬噸。1938年,日軍佔領大冶後,進行了瘋狂的掠奪。專門成立日資公司,強迫周邊百姓和俘虜為之生產,還搗毀百姓的村寨,令之不能回家。到抗戰結束,日本共獲礦石500餘萬噸。

大冶

鐵作為武器的重要原料,日軍對之瘋狂追求。但是日本國內資源種類雖多但極度匱乏,於是日本制定一系列禁鐵政策。比如,在1938年4月要求家具等47類物品禁止用鐵;7月又要求鉛筆刀不準用鐵。

在侵華日軍瘋狂掠奪中國資源的同時,還大肆搜刮舊金屬,以捐獻為名層層施壓,威逼淪陷區繳納金屬製品。

長江水面的帆船

1942年4月3日,偽漢口政府要求各機關團體「獻納金屬」。徵集落銅鐵錫鉛等金屬2000餘斤和銅幣7000多枚。日偽同月令學校「獻納金屬」,強令各縣完成定額的金屬量。若逾期不交,則派偽軍和日軍持槍督促。

民眾不堪其擾,紛紛將家用金屬繳納。

12月中,駐漢口日軍強令夜間戒嚴,一夜的時間搬走落武昌、漢口市區的所有下水道井蓋,運到日本鑄造武器。堪稱最強偷井蓋的,令人笑話。

日軍的大肆搜刮,得「以戰養戰」,但卻極大地破壞落社會原有的經濟結構和基礎,加強了淪陷區百姓對日寇的憎恨和反抗。促進落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

相關焦點

  •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災還是人禍?原因令人心痛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災還是人禍?不過在距今不到100年的年前的民國年間也曾經發生了悲慘的人吃人事件,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公元1942年,由於戰亂和饑荒的雙重壓迫使得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中原大地上更是哀鴻遍野,儘管已經過去了將近百年,不過作為研究各家學說的筆者對此卻不能無動於衷!
  • 1942年河南曾發生大饑荒 蔣介石怒斥報災者造謠
    1938年,為了阻擋日軍,蔣介石密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形成了400多公裡的黃泛區。幾十萬駐防河南的中國軍隊要吃飯,黃泛區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大批遷入,大大加重了國統區的負擔。1942年河南全省遭災,秋糧完全絕收。國民政府駐河南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湯恩伯,仍強徵軍糧,幾乎掠走了農民所有的收穫。農民手中沒有丁點兒餘糧,不到年底,已有大批村民餓死。活著的人們,踏上了逃荒要飯的漫漫徵途。
  • 柳州:泔水頻倒下水道「新法」落地遇尷尬
    上個月,柳江邊出現的偷排泔水引發關注,餐飲企業為何偷排泔水?柳州市的泔水新政實施一年,柳州泔水處理走上正軌了嗎?政府承諾的相關的配套設施都完善了嗎?餐飲企業的泔水處理難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1942年河南發生旱災時 蔣介石夫婦在做什麼(圖)
    1942年4月,蔣介石、宋美齡與史迪威在緬甸戰場上合影 資料圖片  掌權者不理河南大饑荒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侵華。  大災之前,河南30多個縣淪陷。1938年,為了阻擋日軍,蔣介石密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形成了400多公裡的黃泛區。幾十萬駐防河南的中國軍隊要吃飯,黃泛區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大批遷入,大大加重了國統區的負擔。  1942年河南全省遭災,秋糧完全絕收。國民政府駐河南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湯恩伯,仍強徵軍糧,幾乎掠走了農民所有的收穫。農民手中沒有丁點兒餘糧,不到年底,已有大批村民餓死。
  • 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見證了一個民族的不屈不撓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即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淪陷,武漢成為戰時首都。1938年元旦,搬遷後的新辦事處正式對外辦公,處長由錢之光擔任。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派來以王明、周恩來、博古、葉劍英等組成的中共代表團來到武漢,進入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工作。曹飛:「那個房子是1937年當時日租界的大石洋行,是當時日租界裡面最好的一棟房子。」
  • 日軍成功佔領武漢,卻未實施南京大屠殺般惡行,原來是這三個原因!
    不過後來日本佔領武漢之後卻沒有像在南京一樣大開殺戒,這就讓人很奇怪。據悉,日本侵佔武漢卻不殺當地民眾主要是想安撫百姓,否則他們的侵略行為就會有更大阻礙,畢竟當大家明白日軍的目的後是不可能容忍的,殺了當地民眾只會給自己多惹麻煩,所以倒不如用「文明」方法實施侵略。還有一個原因是日軍在中國的損傷很大,到達武漢所剩下的規模已經很小了,向當地增兵是很麻煩的,並且日軍是想長期控制這裡,駐紮在此處也更方便向其他地方擴張,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不摧毀這裡的基礎設施,方便以後使用。
  • 1940年武漢老照片 日軍佔領下的武漢百姓生活
    分享一組1940年武漢老照片,讓我們一起回望下彼時日本人侵佔下的武漢百姓生活,攝影:柏原英一。 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 1946年,河南花園口決堤修復現場,花園口炸堤對日軍的影響有多大
    1938年6月9日,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日軍西進,悍然掘開鄭州花園口大堤,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在日軍進攻鄭州前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以此阻擊日軍西進。6月9日凌晨,經過兩天兩夜不停的挖掘,幾乎在距鄭州30公裡的中牟失守的同時,花園口也終於挖開了。
  • 紀實散文《沁源1942》:致敬那年那月的「人民至上」
    原標題:紀實散文《沁源1942》:致敬那年那月的「人民至上」作家蔣殊的長篇紀實散文《沁源1942》(山西經濟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形象、深刻地闡釋了偉大的人民戰爭思想,再現了抗日戰爭中的「人民的偉力」。
  • 歷史上的今天丨「黃泛區」血淚史:為拖住日軍決堤黃河,千萬百姓...
    徐州會戰形勢圖1938年4月,日軍大本營訓令其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合攻中原,試圖把中國軍隊消滅於鄭州開封一線,然後沿平漢鐵路南下,攻取武漢。蘭封會戰爆發了。也算是幸運吧,趙口兩次決堤都告失敗,原因是此時春末,黃河水量實在太小,自然出槽困難,對於堤壩不能形成應有壓力。但此時日軍已經攻陷開封,進逼腹地,於是當地守將決定在趙口西26公裡處的鄭縣花園口炸堤決防。1938年6月9日,距中牟不足20公裡的黃河花園口大堤潰決,眨眼之間,「黃河之水天上來」,讓毫無防備的中牟百姓無處躲藏。
  • 拉脫維亞「緊急狀態」延長至2月7日,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注意宵禁
    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30日,拉脫維亞政府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2021年2月7日,並於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4日及1月8日至9日期間實行宵禁,宵禁時間為晚22:00至次日凌晨5:00。
  • 駕校水泥窨井蓋伸出兩根神秘「手指」,到底有什麼來頭,消防員為你...
    近日,雲南昆明一駕校學員在練車時,突然聽到水泥窨井蓋有動靜,井蓋的眼裡還伸出兩根手指。學員趕緊撥打110、119報警求助!想給我要什麼東西?  半個小時後,消防員終於挖開了被水泥封死的窨井蓋,拉出一名半裸男子。  為什麼人會跑到水泥窨井裡面去呢?事情得從三四天之前說起,該男子是收廢品的,他說從那邊河邊下水道進來,一直順著下水道走迷路了,至於他為什麼要從河邊進入下水道就不得而知了。
  • 抗日戰爭,日軍使用毒氣高達2000次,慘案連連
    1925年多國籤訂《日內瓦議定書》,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和其他氣體。日本也是籤約國。「七七」事變後不久,日本大本營向華北派兵,所附戰鬥序列中即包括毒氣戰部隊及野戰化學實驗部,後又指示華北駐屯軍在平津地方掃蕩戰中可以使用催淚瓦斯筒。
  • 老照片再現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觸目驚心
    很多人都看過由張國立等一批老演員出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1942年,在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
  • 抗戰時河南人民的苦難:前有蔣介石炸掉花園口,後有1942大饑荒
    1937年日軍發動前面侵華戰爭,但是在這之前,東北地區早已經淪陷6年的時間,接下來日本人的進攻目標是華北、華中……一直到整個中國,還會有很對很多地區被席捲到戰爭中去,河南就是在抗日戰爭中飽受苦難的省份之一。
  • 1942年河南饑荒:兩饅頭能換個媳婦,並非段子,人命僅值幾個土豆
    而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就完全可以用「易子而食」來形容。當時兩個饅頭就能換一個老婆,一個紅薯就能把兒子賣了,由此可見,當年河南大饑荒到底有多麼可怕了。1937年,日軍已經不滿足於東北,想要將爪牙伸向整個中國。於是日軍發動了七七事變,以東北為據點,以北路為主要侵略方向進犯我國領土。彼時,我國已經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志之士都奔向了戰場,並奮力將日軍抵禦在淮河之北。
  • 胖老鼠卡進井蓋小孔,引來整隊消防員施救,論一個胖子的進退兩難
    原來這隻老鼠由於身材太胖,而卡進了下水道井蓋的小孔裡,一時之間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場面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論一個胖子的進退兩難。老鼠拼命地使勁,卻還是卡在那裡,只好向路人發出緊急求救。還好,路邊的一位小女孩成功接收到了這個信號,隨後引來動物保護者和德國小鎮Bensheim消防局的一整隊消防員都來救援這只可憐無助又肥胖的老鼠,大家使用各種專業工具把井蓋給撬了起來,然後把老鼠從裡面給解救了出來。一隻小老鼠,哦不,一隻胖老鼠的施救居然需要這麼大的陣仗,獸醫小明也是覺得滿滿的感動啊,後來這位小女孩還畫了一幅畫來感謝消防員的幫助,這個冬天也是暖暖的。
  • 到處是……75年了,往事依然歷歷在目
    1938年8月,歷時3個月的武漢會戰打響,這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會戰,參戰日軍達30多萬人,中國軍隊達110萬人。武漢會戰後,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武漢會戰期間武漢民眾舉行保衛大武漢遊行。1939年至1942年初,中日軍隊先後進行了三次長沙會戰,會戰中中國軍隊對日軍造成重大打擊,一度改變了當時中國國內的抗戰士氣。
  • 1942年河南鬧饑荒,為什麼災民一路向西,直奔陝西,原因很簡單
    當農民百姓的機箱鬧饑荒,或者是發生什麼自然災害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比現在,平民百姓能不能生活得很好,全靠老天爺能不能夠成全。如果風調雨順,自然百姓安居樂業,如果天公不作美,為了活下去的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尋找更好的棲息地。
  • 日軍731部隊與瀋陽盟軍戰俘營,兩個組織在私底下有哪些合作?
    根據一些資料記載,二戰期間,日軍建立的戰俘營,高達200多處,其中瀋陽盟軍戰俘營,就是其中的一個。  瀋陽盟軍戰俘營,從1942年11月-1945年8月,先後關押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國的戰俘,高達2000餘人,其中美國戰俘最終接近1700人。光是將軍級別的戰俘,就高達7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