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商隱,大家都不會陌生。李商隱是晚唐的大詩人,在歷代文壇上也是久負盛名,其名聲和白居易、孟浩然、王維一樣,並和杜牧合成「小李杜」。晚唐時期,詩壇沒有了李白的瀟灑奔放,也沒有了杜甫的憂國憂民,但是卻有李商隱追求美的眼光。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用句華麗,風格清新,語言優美,尤其在愛情詩上,更是寫出了很多傳世的名篇。
李商隱所有的愛情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意境纏綿悱惻,曲折委婉,我們每一次品讀,都有著不同的感悟。比如著名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出自李商隱之手,還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也是他的大手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也是李商隱在《無題》詩中的代表作,這首詩描寫了夢境之美,背後卻在折射出愛情的相思入骨,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這首詩的首句寫夢中幽會的場景,但是夢醒時分,卻是月色清輝之中,獨自一人登上高樓。五更天的鐘聲已經敲響,說明詩人此時已經早早地醒來,而這種醒來,是被夢中所憶之事給「吵醒」的。詩中一開始就說「來是空言」,與佳人在夢中相遇,但醒來卻孤身一人,這就是「空」的證明,而夢境的破滅,正是「絕蹤」的表現。
詩中的頷聯頗有意思,前一句寫的是夢中相會,遠別的雙方苦苦的思念,那難以抑制的夢啼,更加說明了離別的傷痛心情。由於自己相思的這樣深,於是就在強烈思念之情的驅動下,奮筆疾書,當然作者由於太過心急,墨還未研濃就開始寫了,這裡又側面表達了作者急切的心情。
大詩人經過了這一番折騰,已經是十分感人的了,但是還不夠,詩人又結合了夢境之內和現實之中來寫,更進一步的升華了思念之情。詩人看到臥室中的蠟臺和燭光若隱若現,在芙蓉的的帳內還有迷人的麝燻的微香,這就充滿了暗示的色彩。其實真有這種香氣,詩人真見到了燭火嗎?很顯然是詩人在夢中所見,但是在現實中又似乎重現了,這種寫作手法,把現實和夢境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達到了亦真亦幻的高超境界,在這一瞬間產生了強烈的幻覺,把詩的意境又瞬間拔高了很多。
最後兩句也是尾聯,詩人終於從夢境中跳脫出來,產生了無限的感慨和唏噓。面對遠方天涯相阻,引出了劉晨重尋仙侶而不遇的故事,而中間用了一個「恨」更加表明了作者的苦悶。其實蓬山相隔只有一重,但詩人卻寫了「一萬重」,這顯然是一種誇張的寫作手法,更加強化了路途之遙。李商隱曾在另一首《無題》詩中有言「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與這句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縱觀這首詩,構思巧妙而且可讀性極強,從夢境入手,先寫夢醒,在從入夢中的前後對比,又聯繫到了現實,創造出一種如夢似幻的境界,句句都在寫夢,但實則是句句在寫相思之情。詩中情節曲折婉轉,扣人心弦,成為李商隱最讓人傷感的一首愛情詩。
今日話題:你對李商隱的這首詩,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和解讀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