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2021-01-09 老楊話文史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李商隱成就最高的是他的愛情詩,感情真摯,沉鬱婉約、悽美朦朧,極富感染力。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寫出了愛情的忠貞不渝,又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寫出了情人之間的息息相通,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今天老楊和大家分享一首李商隱著名的七言絕句《夜雨寄北》,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8字,卻誕生出兩個成語,其中一個還在詩中反覆出現兩次。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參考譯文: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史料記載,受西川節度使柳仲郢的邀請,李商隱於公元851年去四川任職,在梓州(今綿陽三臺縣)生活了四年。身處偏僻的巴蜀之地,詩人抑鬱、孤獨、寂寞,在秋天下雨的晚上寫下這首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詩人開頭就設想遠在北方的妻子肯定盼望著自己的歸來,可矛盾的是歸程遙遙無期。誰願意獨自一人?誰不想早點和心愛的人早日相聚?一個「未」字,內心的愁苦和失望躍然紙上。接下來第二句向妻子描寫了眼前的情景,秋天的巴蜀,綿綿秋雨下個不停,今晚又下著大雨,估計池塘都已經漲滿了。李商隱因為牛、李的朋黨之爭,仕途坎坷,一直鬱郁不得志,這次來到四川,也是迫於無奈。在人生地不熟的他鄉,夜晚來臨,加上淅淅瀝瀝的雨聲,更使詩人難以入眠,對家鄉和妻子的思念便油然而生,這思念,也像那巴山夜雨,綿綿無期。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抑鬱之中,詩人便想像和妻子相逢的一天,那該是多麼溫馨的時刻!那個夜晚不再像今晚大雨滂沱,也不再像今晚一個人形單影隻。夫妻兩人在點著蠟燭的夜晚,相互依偎著,一邊要用剪刀剪著蠟燭的燈花,一邊促膝長談,訴說這今晚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久別重逢,三言兩語哪裡說得盡相思之苦?而想像中的幸福,更加劇了現實的痛苦。

這首詩開頭通過描寫巴山夜雨渲染當前的思念之苦,結尾又通過巴山夜雨反襯想像中的重逢之喜,兩處重複出現,充分體現了詩人客居異地又逢夜雨纏綿的孤寂情景。「巴山夜雨」已經成為一個廣泛使用充滿詩情的成語。

另一個成語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何當共剪西窗燭」這句,誕生出一個成語「剪燭西窗」,指代親友相聚的長談。

後世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清代大才子紀昀(紀曉嵐)評價:「此詩含蓄不露,卻只似一氣說完,故為高唱。」近代著名學者俞陛雲評價:「清空如話,一氣循環,絕句中最為擅勝。」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蘅塘退士把它編入《唐詩三百首》。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因為他的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從古至今都存在的一個特殊群體。那就是出門在外,四處漂泊的遊子們。所以這首詩才得以廣泛流傳,直到今天仍然被廣為傳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孟郊的《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詩人,北宋文學家蘇軾,曾把他和賈島並稱為「郊寒島瘦」。
  • 一首詩只有兩句,卻深得範仲淹讚賞,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今天,我們來欣賞這樣一首十分獨特的詩,這首詩只有兩句,卻深得範仲淹讚賞,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全詩如下:《斷句》宋代:蘇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範仲淹相信每一個詩詞愛好者都不陌生,其詞《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和《蘇幕遮·碧雲天》均為膾炙人口的佳作,其文《嶽陽樓記》更是受到後人追捧,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廣為傳唱。
  • 才子夜裡被風雨吵醒,在牆上寫首僅有7字的小詩,誕生個常用成語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古詩字數最少便是三言詩,每句應該有3個字。但實際上在文學史上還有著「兩言詩」,就像出自《吳越春秋》的《彈歌》一詩,全詩便只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四句,每句只有兩個字,但它卻概括出了製造和使用彈弓的過程,又表現出了古人與自然鬥爭的豪邁氣概。
  • 杜牧這首經典唐詩,前兩句就有兩個成語,其中一個經常拿來當考題
    一直覺得在唐代文學史上,白居易和杜牧是活得比較滋潤的兩個詩人。相比李白,白居易的仕途要平坦很多,而且生活也更加富足,更不用說貧病交加的杜甫了;相比李商隱,杜牧的人生也更為瀟灑,年輕時在揚州之地度過,可謂享盡人間繁華。
  • 李商隱的這首詩盡顯青年朝氣,看似平淡卻色調明麗,值得一讀
    唐朝是詩歌的朝代,湧現出大量的著名詩人,是詩歌的盛世,其中各種類型的詩歌都有,紛雜而繁盛。到了晚唐,詩人們的風格大多相近,多以傷感哀苦或禪為主調,很少能夠見到李白那種豪放大氣的詩了。其中李商隱為晚唐代表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大多風格沉婉,隱藏著人生的悲苦。
  • 李商隱長期被忽視的經典,28個字用3個典故,每一句都如神來之筆
    大家都知道李商隱喜歡寫無題詩,其實這首詩和「無題詩」在性質上差不多,它的標題和詩意並沒有關係,只是取用了詩中首句的前兩字,這也是李商隱詩集中經常採用的命題形式。
  • 李商隱「最大方」的一首詩,開篇5字下筆不凡,其中一句千古名句
    「有一種詩,你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會被它的美不自覺地吸引」,這話不是誇張,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帶給世人的感受。在那群星璀璨的唐朝,再也找不到像李商隱這樣將「朦朧」用得如此得心應手之人。當不少人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斷爭議,到底這是說夕陽的美還是夕陽的落寞時;那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卻早已成為詩壇千年難解之謎。「解不開就解不開吧!夠美就好!」這是世人掙扎後的無奈之語。然而在這一首首朦朧的詩背後,李義山的一生不得志卻那麼明顯、令人惋惜。隱入「牛李之爭「讓他半生漂泊,始終難以施展抱負,窮困潦倒。
  • 此人僅一首詩傳世,是求職的自薦信,只有2句14字,如今家喻戶曉
    這種選拔制度把很多有心報國的賢達人士拒之門外,加上科舉考試還存在一些舞弊現象,像唐代李白、李賀、李商隱等著名詩人,面對皇榜無名也只能嘆息。朝廷需要人才,但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畢竟有限,於是舉薦成了古時選拔官員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像李白、孟浩然都曾奉上幹謁詩,通過王公權貴舉薦入朝為官。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在長安,杜甫難以抑制對李白的思念,寫了多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抒發了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中不但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且有「春樹暮雲」這樣美麗的成語。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
    但是,古人最快的方式莫過於騎馬,若相隔千裡,一個月都未必能到地方,所以古人經常說: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文人墨客為表達對友情的不舍與懷念,創作出許多流傳千古的送別詩詞,有些充滿哀傷情緒,比如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些給人一種奔放灑脫的氣勢,如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李商隱最纏綿悱惻的10首詩,傾訴幽情,讀來口齒生香
    李商隱是大唐詩歌界一個響亮的名字,其詩歌刻意追求意境之美,自成一派。商隱詩構思新奇,風格瑰麗,尤其是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十分動人。李商隱和杜牧合成「小李杜」,與溫庭鈞合稱「溫李」,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商隱詩最大的特點是纏綿悱惻,令人難於琢磨;以下10首,便是代表。1.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夢澤唐代:李商隱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時刻苦勤奮,詩文都很有水平。此後又拜文學家令狐楚為師,更得到了長足提高。可是由於後來他又成為了王茂元的女婿,而最終陷入牛李黨爭之中,仕途上便再難突破。
  • 李商隱的這首七夕,寫的如此有儀式感,只是因為他愛的人,已不在
    初衣解詩:李商隱的這首詩是懷念妻子。許多人說你怎麼能夠這麼確定的是懷念妻子,他不是寫過很多關於情人愛人的詩嗎?這一首詩難道不是寫的他和心愛的人不在一起?也可能是妻子,更可能是他心中的情人呀。但初衣為什麼這麼肯定李商隱的這首詩是寫給妻子的,因為是知己,是讀詩的直覺。
  • 【國學】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
    【國學】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2018年08月06日 08:47:32來源:詩詞天地可實際上,許多成語都是來源於詩詞!一起來看看這四十個成語,全部來源於詩詞,你都知道嗎?——李商隱《無題》
  • 李商隱很委婉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震動古今
    一個深情的眼神,仿佛就是一隻七彩畫筆,可以在愛人的心裡描繪出璀璨的圖畫;一次依依的離別,也似乎是一次艱難的抉擇,即使遠隔重洋也難以忘懷。愛情仿佛就是一筆孽債,緣來緣去,只不過彼此互相傷害,李白就曾說,「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清照也為此惆悵,「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下面一起欣賞李商隱很委婉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震動古今。
  • 李商隱七夕詩三首,悼亡妻不輸江城子、憧憬友情修復和失落內斂
    01七夕牛郎織女會很美,觸情生情自然也會傷人:李商隱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觸情生情思念亡妻,寫下這首《七夕》,此詩不輸於蘇軾的《江城子》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 李商隱在詩中吐槽樹木無情有何寓意,無立身之地,可謂進退兩難!
    李商隱平生曾兩次入官秘書省,但卻因陷入黨爭漩渦而未能得志,處境也是每況愈下,在一個夏天,他聽到高樹上的鳴蟬聲,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來表達自己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蟬唐代: 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 兩首輓歌愛情詩被評委康震和王立群命名為「幸福」
    巧合的是,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的,那麼李商隱難道不是一個可以給人們傳遞幸福的使者嗎?兩位教授稱之為幸福詩的這兩首詩有多巧妙?讓我們分別來看看。01寸相思一寸灰:幸福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深度《無題四首其二》東風細雨欲來,芙蓉池外有雷鳴。金蟾蜍正在往鎖裡燒香,玉虎牽絲汲井。賈氏小於Han,並且宓妃留枕魏王CAI。不要在一起共度春天,一寸相思,一寸灰。
  • 溫庭筠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豪放不羈的情懷卻令人叫絕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且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現存詩作三百餘首,詞作七十餘首,對後世詩詞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但溫庭筠卻因為恃才傲物,終不為世用,淪落江湖。
  • 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李商隱一生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留下了許多經典詩篇,真可謂:詩人不幸,詩家幸。李商隱的很多愛情詩句常常被我們引用,但有的人並不知道是他寫的而已!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當寫到老師甘於奉獻的時候,我們常常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其實它最初是一首愛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