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僅一首詩傳世,是求職的自薦信,只有2句14字,如今家喻戶曉

2021-01-15 青青詩文

文人做事的方式與眾不同,他們腹中有才,手中有筆,心裡有情,即使想謀一份工作,別人可能會寫一封自薦信,文人則會奉上一首幹謁詩,求人辦事方式也有文藝範兒。

文人也要吃飯,也想當官,還想做大官,但文人的骨子裡有一種清高,辦事方式很含蓄。不為五鬥米折腰是一種骨氣,在該推銷自己的時候,如果放不下架子那就是迂腐了。

唐宋文人也是如此,他們大都有入仕為官的理想,特別是遇到太平盛世,即使那些隱居山林的隱士們,也會欣然出山參加科舉考試,畢竟受儒家入世思想浸淫多年。

古代的科舉考試十分嚴酷,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據統計,唐代科舉考試平均每年考中進士的考生僅有數十人,之後他們還要參加授官考試,能夠成功者寥寥無幾。

這種選拔制度把很多有心報國的賢達人士拒之門外,加上科舉考試還存在一些舞弊現象,像唐代李白、李賀、李商隱等著名詩人,面對皇榜無名也只能嘆息。

朝廷需要人才,但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畢竟有限,於是舉薦成了古時選拔官員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像李白、孟浩然都曾奉上幹謁詩,通過王公權貴舉薦入朝為官。

唐宋時期朝廷派系林立,比如晚唐時期的牛李之爭,北宋時期王安石和司馬光之爭,朝中出現了一種現象,跟對了人就容易升官,而跟錯了人則隨時可能被貶。

於是,無論是科舉考試、文人求官,還是官員升職,如能攀附權貴,那就算成功了一半。攀附權貴的方式很多,這在《官場現形記》中有入骨三分地描述。

文人不同於普通人,特別是那些囊中羞澀的文人,送錢送物是不可能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送詩詞作品,於是,我們會看到,在唐詩宋詩中有一種題材,叫做幹謁詩。

奉上幹謁詩其實算不上是攀附權貴,用現代化來講,實際上算是自薦信。文人們的自薦信往往十分含蓄,幾乎見不到媚俗的字句,作品重點展示作者的才華和抱負。

唐代幹謁詩流傳下來的不多,李白、杜甫、張籍、孟浩然等詩人都寫過幹謁詩。到了宋朝雖然也有幹謁詩,但由於宋詞太過絢爛,幹謁詩很少流傳,然而有一首詩卻家喻戶曉。

這首詩的作者名叫蘇麟,他是北宋詩人。他在杭州的一個郊縣作九品巡查小吏時,他很想被提拔重用,當時歐陽修鎮守杭州,於是他就寫了一首自薦信,只有兩句話。

斷句

作者:蘇麟(北宋)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歐陽修看到這首幹謁詩後大加讚賞,因為其中的攀附之意非常形象,歐陽修是聰明之人,同時也為這位小吏的才幹所嘆服,不久蘇麟就被提拔重用,這也是文壇的一段佳話。

在現實社會中,自薦和攀附有時很難分清。近水樓臺是個成語,人們常以此諷刺那些有背景的人和「一人得道,雞犬飛升」的現象;而「向陽花木」這個成語則是褒義。

蘇麟以這首詩為敲門磚,雖然只是兩句詩,但卻獲得了成功。查閱這位詩人的生平,他居然一生傳世的只有這一首詩,這只能說明他的機敏,他把握了命運,好運也眷顧了他。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唯一留存於世的這首隻有兩句的詩,居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門楣上貼的春聯經常見到這首詩,幾乎婦孺皆知。

相關焦點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這句出自瓊瑤小說《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主題曲,當初流行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用「車如流水馬如龍」來形容一時盛況的用法,並非瓊瑤所創,它實際上是1000多年前南唐後主李煜所寫。大家來看這句詩,用奔騰的流水比喻車,用龍來比喻馬,僅是7個字就已然是氣勢萬千了,這等手筆非詩詞高手不能寫,而李煜恰恰是千年文壇中一等一的高手。
  • 他是歷史上最「懶」的詩人,整首詩只有2句話14個字,卻成為經典
    只是憑藉一首詩或者一句話而聲名在外的詩人,在歷史上數不勝數。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都是此中的佼佼者。一首詩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五言或者七言。但是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歷史上最懶的一位詩人,他的一生只寫了一首詩,甚至都不能說是一首完整的詩。
  • 顧城很短的一首小詩,只有14個字,打動許多網友,欽佩道:太有才
    我們不妨讀一讀,顧城很短的一首小詩,只有14個字,打動許多網友,欽佩道:太有才你應該是一場夢, 我應該是一陣風。——顧城《你和我》是啊,我們想表達出來的心情,卻被顧城用這麼美妙的小詩給表達出來了,而且還很唯美的。這句小詩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是,你是我做過的一場夢,終將是要醒過來的,是觸碰不到的夢。而我是一陣風,只能從你身邊匆匆而過,就像路人一樣,你也挽留不了。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 李白最甜蜜的一首詩,僅14個字,便讓世人驚豔愛情的偉大!
    看完李白寫的這首詩,都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中,這到底是不是李白?單身狗的我們搬起小板凳,一起來借鑑學習一下吧!《三五七言》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這首詩是李白於公元756年所作。乍一看這個文風,許多人都說李白可是豪放灑脫的大才子,怎麼會為了兒女情長這些事情而勞心勞神呢?
  • 李白很瀟灑的一首詩,第2句俗不可耐,最後14字卻狂放到極致
    很多時候我們想問,距離李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000多年,這1000多年裡出現了太多太多的文人、文學家和詩人,但是為什麼,偏偏只有李白?偏偏只有李白的詩歌讓我們讀起來如痴如醉,偏偏只有他如此的浪漫飄逸,偏偏只有他,放蕩逍遙的度過一生,成為了後世可望不可即的文化高峰。
  • 一首隻有22個字的小詩,卻濃縮了愛情的真諦,作者是位才女
    一首隻有22個字的小詩,卻濃縮了愛情的真諦,作者是位才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部瓊瑤的電視劇紅遍大江南北,那就是《還珠格格》。當年裡面的主演,現在都成了大碗,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這部劇主要寫了幾對年輕人唯美的愛情故事,其中也不乏大段的愛情對白臺詞。
  • 李白標題最長的一首詩,全文長達1000字,但許多人卻只知其中2句
    李白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就是這首《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不僅標題非常長,有22個字,全詩也是長達一千字。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唐 李白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爭。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範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詩歌的評判標準,並不在於作詩數量的多寡,而在於質量,畢竟能達到李白、杜甫那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只要能有個一兩首詩流傳後世,就足以稱得上不枉此生了。然而,北宋詩人蘇麟卻是一個「奇葩」,因為他這輩子只留下了2句詩,其餘的要麼就是不出名,要麼就是失傳已久。不過,僅憑這兩句詩,他就足以讓範仲淹汗顏了。這是怎麼回事?他和範仲淹有什麼過節麼?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只有四句28個字,卻注入所有的愛
    前半句的意思大概是指納蘭容若一生太過痴情,明明出身貴族,能文能武卻放不下兒女情長,最後年僅30歲就鬱鬱而終。後半句的意思,大概是指倉央嘉措一生過於多情,所以詩作並不適合女子們來讀。你是因為哪一句詩愛上倉央嘉措的?是「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是「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亦或是「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一首詩,只要它有一種感發的生命力,能讓讀者內心產生一種感動和啟發,那它就是一首好詩。比如陶淵明的《飲酒 其五》、王維的《鳥鳴澗》、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商隱的《無題》等。事實上,這樣的詩作在古典詩詞中非常多,既沒有「載道」,也沒有「立忠義」,表達的僅僅是詩人在某種情境下的一種感動,卻流傳千年,成為經典,深受世人的喜愛。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李商隱的一首夢境詩,亦真亦幻妙不可言,最後2句成為千古名句
    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用句華麗,風格清新,語言優美,尤其在愛情詩上,更是寫出了很多傳世的名篇。李商隱所有的愛情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意境纏綿悱惻,曲折委婉,我們每一次品讀,都有著不同的感悟。比如著名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出自李商隱之手,還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也是他的大手筆。
  • 駱賓王的《詠鵝》第一句只有三個字,卻是一首五言古詩?
    中國的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遵守平仄格律,並且嚴格限制句數和字數,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八句以上者為排律。 長短不齊者,遵守格律、附著音樂的就進化為詞牌,沒有音樂的吟誦體就是律古。 駱賓王的這首《詠鵝》,從詩體歸類上來說,就屬於律古。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作為唐代鼎鼎大名的詩人,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後人稱他為「詩仙」,李白寫的詩有多厲害?看看教科書中李白作品出現的頻率就知道了。毫不誇張的說,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才子夜裡被風雨吵醒,在牆上寫首僅有7字的小詩,誕生個常用成語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古詩字數最少便是三言詩,每句應該有3個字。但實際上在文學史上還有著「兩言詩」,就像出自《吳越春秋》的《彈歌》一詩,全詩便只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四句,每句只有兩個字,但它卻概括出了製造和使用彈弓的過程,又表現出了古人與自然鬥爭的豪邁氣概。
  • 施光南:一首傳世的歌!
    他還找來報紙上的蘇聯詩進行譜曲有次上課時他突發靈感「有一股旋律泉水般噴出來!」短短一天他就寫完一首原創歌曲並起名為《懶惰的杜尼亞》施光南(左一)與哥哥姐姐合影后來施光南在看報時發現少年合唱團演出曲目中出現一首《懶惰的杜尼亞》作者正是他的筆名「阿查都歷亞」!
  • 慈禧此生唯一一首詩,最後一句被無數父母奉為經典,如今無人不知
    不過,刨去書法作品和後人的描述,慈禧確實做了件足以證明自己才華的事,即創作了一首詩,這也是她此生寫的唯一一首詩。 對於慈禧這樣一個眼裡只有權術和享樂的無情之人,她這首詩是要寫給誰呢?話雖如此,慈禧其實還是對一個人有感情的,這人便是她的生母。 傳說慈禧母親70歲大壽那年,恰巧趕上外國使團來華,慈禧不得不親自出席接待,只能怠慢了母親。不過,雖然她沒有出席母親的壽宴,但還是委託人送了不少壽禮去到母親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