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董小宛是不是同一人?她與順治帝是怎麼結下的情?

2021-01-10 老鐵說故宮

歷史上的大清從入關到最後的整體滅亡,前後共歷經過十位皇帝。在這十位皇帝中,最讓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我覺得應該就是大清入關後的最痴情皇帝——順治皇帝

關於他與董鄂妃,以及董顎妃與董小宛是不是同一個人?這個問題一度成為後人津津樂道、樂於追尋探秘的興趣所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順治帝、董鄂妃、董小宛之間的秘密。

影視裡的順治

順治的出家說

他在位18載,去世時年僅24歲。歷史資料上記載他為什麼會出家做和尚?統一的說法就是跟姓董的女人有必然的聯繫。

不過,據《柳如是傳》所記載,江南有八大名妓和四大公子。而董小宛就是這秦淮河岸八大名妓號中的之一。

話說當年清軍大舉南下的之時,董小宛被當時讀書江南的洪承疇搶走,最後洪承疇將她獻給了順治皇帝。

影視裡的順治和董小宛

當時順治帝一見董小宛立馬就像著了魔般的寵愛她,並專寵她一人。於是二人感情急劇升溫,順治為了討好心上人,在短短的時間內,前後接連冊封董小宛,從而使一代名妓一夜之間就成了大清宮殿裡僅次於皇帝和皇后的董貴妃了。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的看。由於順治寵愛董小宛到了極致,也為兩人留下了最大的隱患。為什麼呢?

身為皇太后的孝莊對順治和董小宛之間的恩愛產生了憎恨之心,因為太后擔心順治專寵一人,而不理朝政,進而影響到整江山個社稷。所以孝莊太后為了杜絕董小宛的紅顏禍水,保穩江山,太后便千方百計地花心思懲罰她,後來以學佛的名義將董小宛打發到西山的玉泉寺修佛,以此想斬斷了兩人的情絲。

奈何董小宛走後,順治一直戀戀不忘,千方百計地找機會與董小宛秘密約會,這直接觸怒了孝莊太后的忍耐底線。

於是,孝莊太后一怒之下,而命人點火燒死了董小宛。順治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痛不欲生,嚇得他差點丟了魂,從此順治便一蹶不振,全無心治理於朝政,整日沉迷於佛教之中不能自拔了。

由於順治太過思念董小宛,於是便毅然決然棄了大清江山,在五臺山出家做了和尚。

歷史上真實的董小宛

董小宛,號青蓮。是蘇州人士,生於明末天啟四年,後因秦淮八豔之一、十大名妓之一等頭銜,而被人熟知。董小宛出生在蘇繡世家、書香門第,自幼聰慧,琴棋書畫,能歌善舞。在其15歲那年,她的父親因得病離她而去,所以在她16歲就成了淮陰一帶秦樓裡的藝妓。

影視裡的董小宛

據冒闢疆回憶錄文章所記載,他與董小宛相識是在明朝崇禎12年左右,那時的他來參加南下科舉考試的。在一次很無意的閒談中,他從一朋友口中得知董小宛貌美和才華,特別是她的賦詩獨具一格。關於小宛賦詩,《影梅庵憶語》中曾記載這樣一件小事:

客歲新春二日,即為餘抄寫《全唐五七言絕》上下二卷,是日偶讀七歲女子「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之句,為之悽然下淚。至夜,和成八絕,哀聲怨響,不堪卒讀。餘挑燈一見,大為不懌,即奪之焚去,遂失其稿。

而冒闢疆的身份《清史稿》中有所提到。

「與桐城方以智、宜興陳貞慧、商丘侯方域,並稱『四公子』」。

冒闢疆即晚明四公子或稱復社四公子。也就是晚明的一個文人團體,主要成員就是江浙一帶文人才子,秉承東林遺志,不但在民間有聲望,而且通過篩選加入的人員在朝還能操控科舉。

冒闢疆

三年後,在柳如是和贖謙益的仗義相幫下,冒闢疆以三千兩銀子的代價為董小宛贖身,正式成為冒闢疆的賢妻。

順治四年(1647年),董小宛24歲。

「勺水不入口者二十餘日」。「姬當大火爍金時,不揮汗,不驅蚊,晝夜坐藥爐旁,密伺餘於枕邊足畔六十晝夜」。

後來因戰亂,四處逃亡,顛沛流離,最終在順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公元1651年1月22日,一代名妓董小宛在家中病逝,年僅28歲。

大清歷史上真實的董鄂妃

在《清宮檔案館》、《皇室家譜玉蝶》、《清史稿·后妃傳》中都有對董鄂妃的記載。

董鄂妃乃鄂碩之女。生於崇德四年,即公元1652年,她以14之齡入選宮中,嫁給了皇太極的第11兒子,順治帝的同父異母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次年15歲,與順治帝產生了難以遏制的情愫。

影視劇裡的董鄂妃

據西方人《湯若望傳》所指的:「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憐,當這位軍人因此斥責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斥責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

這位軍人於是乃因怨憤致死……皇帝遂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等記錄。

順治史錄中也明確記載,在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月去世後的8月,順治皇帝就立馬宣布奉董鄂妃為賢妃。隨著順治與董鄂妃感情的與日俱增。後又在初冬的12月立了她為皇貴妃,僅次於皇后的地位。

順治14年四月初七,董鄂妃為順治生下了一個男孩兒,排行老四。新生兒的誕生,也讓清朝後宮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也變得更加殘酷與血腥起來了。

面對順治的獨寵,董鄂妃遭到了所有後宮妃嬪們的記恨。

董鄂妃在順治14年10月新生的兒子,前後不到300天就莫名突然夭折了。

面對致命的打擊,董鄂妃從此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掙扎了三年,終在順治17年8月19日於承乾宮病逝,時年22歲。在董鄂妃死後,順治冊封 她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以表達對她的深情厚意。

董鄂妃

此董小宛非彼董鄂妃

在眾多的歷史記錄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種普遍說法,即:董鄂妃就是董小宛。

其實如果稍細心一點就會發現,此董小宛與董鄂妃是全然沒有一絲瓜葛的,更是跟順治也扯不上多少關係。

據冒闢疆回憶錄文章所記載,董小宛在明崇媜12年時是16歲,而這時的順治皇帝才只有兩歲,董小宛19歲嫁冒闢疆的時候。順治皇帝才五歲,順治皇帝14歲,董小宛已經28歲去世了,所以從時間點上來說,董小宛與董鄂妃是沒有關係的。

董小宛

結語

生在風雨飄搖的帝王之家,即使有真愛,也難以躲過封建皇權政治路上的斬壓。看似平靜的湖面,隨時都有暗潮湧動的波濤出現。即使站在皇權的最高位置上,也難以逃脫過封建專制化的譴責。愛情在風雨飄搖的皇權帝王之家,真的不如普通老百姓來過得安逸。真希望歷史的年輪能夠倒流,讓真正相愛的兩人,能一生白首不分離便好。

參考文獻:

【1】《清宮檔案館》;

【2】《柳如是傳》;

【3】《皇室家譜玉蝶館》;

【4】《清史稿·后妃傳》;

【5】《湯若望傳》;

相關焦點

  • 順治皇帝最愛的董鄂妃,竟然是他的弟媳,順治橫刀奪愛是真的嗎
    清朝的12個皇帝裡,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神秘色彩很濃厚。這位皇帝出家的傳聞廣為人知,不過據《清史稿》記載,他並沒有出家。董鄂妃去世後,順治的確有出家的傾向,與海會寺的憨璞和尚相談甚歡,後來僧人玉林琇打消了他出家的念頭。
  • 姐妹同是入宮為妃,為何一位貴為一國之母,一人卻要以死謝罪?
    順治帝是歷史上著名的少年皇帝,他一生都在為情所困,最終也不得不為情所累,可以說是一位悲情天子。比如說在順治帝的後宮當中,就有一對姐妹花,但她們入宮以後的待遇卻可以說是千差萬別,姐姐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妹妹一生都沒有得寵過,皇帝連正眼瞧都沒有瞧過。她們就是董鄂妃和她的堂妹董鄂氏。
  • 順治帝只活了24歲,一生獨寵董鄂妃,為何能生下17個孩子?
    清朝初期,還是出了兩位很痴情的皇帝的,一位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位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這兩位帝王對心愛嬪妃的深情,刷新了我們對帝王情感的認識。順治帝對董鄂妃的千古絕戀堪稱六宮無色 ,專寵一身。堪稱恩愛典範。
  • 別看順治一生獨寵董鄂妃,23歲就英年早逝,其實他還生了14個孩子
    可能也是因為順治的一生太短了,23歲就英年早逝,加上他一直鍾情於董鄂妃,董鄂妃死了,他自己沒多久也去世了。如此痴情,也很難讓人聯想到他和其他妃子的故事。  然而事實上卻是,在順治短暫的一生中,即使獨寵董鄂妃,仍然沒有耽誤他的生子大計,別看順治23歲就去世了,生命很短暫,他仍然留下了14個孩子。
  • 同為順治的女人,入宮一年生下皇子,為何命運迥然不同
    大家也知道,順治是個痴情皇帝,他與董鄂妃的愛情千古流傳。相對於董鄂妃,佟佳氏作為康熙的母親,嫁給順治後卻一生悽苦,很少為人所知。古時候,女子十三四歲結婚是很正常的事,佟佳氏也是14歲就生下孩子的,這個孩子便是後來的康熙皇帝。
  • 1661年2月5日,24歲的順治帝突然駕崩,死因成謎,專家給出答案
    自滿清入關後,大清皇位更換交替看似平靜,但大多數人心中存在疑惑,順治身強體壯,沒有任何患疾病的傳聞,怎麼就突然駕崩了呢?對於順治皇帝的駕崩,清朝官方史書《清世祖實錄》的記載寥寥無幾:「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皇帝駕崩是何等大事,史料記載竟如此荒謬,豈能不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各種傳聞紛紛傳出。
  • 袁詠儀的這五部電視劇,你被她的哪一部造型給迷住了?
    第一部:《多情江山》《多情江山》中,高雲翔飾演順治帝,袁詠儀則飾演其母親孝莊太后。該劇從順治帝少年時期開始拍起,母子兩人的互動十分頻繁。有意思的是,劇中袁詠儀用粵語講臺詞,高雲翔則以普通話相對。侯夢瑤飾演的董小宛因特殊的漢人身份在後宮步步為營,孝莊太后為保順治皇位不惜用一切手段「剷除」董小宛。加之爭鬥不斷的後宮嬪妃處處為敵,董小宛在艱難的清宮中寸步難行。外柔內剛、聰慧善良的董小宛與「史上最強勢」婆婆孝莊皇太后在螢屏上也將火花頻出,二位演員雙高的顏值也讓眾多觀眾大讚不已。第二部:《 亂世豔陽天》此劇的靈魂人物包括翁家明、陳秀雯、袁詠儀。
  • 四大名妓系列之董小宛--多情女兒心,薄倖男兒腸
    柳如是如此,陳圓圓如是,董小宛也不例外。神姿豔發女嬋娟,性如鐵火陷風塵。董小宛出身於蘇繡世家,家族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名門閨秀、小家碧玉大概就是形容幼年的董小宛,據記載董小宛模樣俊秀且聰慧異常,針線女紅、琴棋書畫更是無一不通,實打實是一位才德雙全的俏佳人。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父親的病逝打破了董小宛原定的命運軌跡,再加上世道動蕩,失去頂梁柱的董家敗落了。
  • 康熙帝年幼時,順治帝為何從不見他?這與一場瘟疫有關
    玄燁雖然做了皇帝,但鮮為人知的是,在他年幼時,父皇順治帝卻沒來見過他。康熙帝畢竟是順治帝的兒子,順治帝為何如此薄情,從來不見自己的兒子呢?有人可能覺得這件事不可思議,因為畢竟史書上明確記載了這麼一件事。話說順治年間,順治帝召見自己的幾個兒子,詢問他們的志向。皇次子福全說自己「願為賢王」,皇三子玄燁則說「待長而效法父皇,黽勉盡力」。
  • 虐心微小說:我是不是瘋了,你我同為女子,我怎麼可能會喜歡你呢
    「阿情,過來,我們來下棋!」你自從上次國宴看過外來使節與皇子們下棋之後便喜歡上了下棋,也喜歡上了他…「好啊,若是我贏了,阿九你可否答應我一個條件?」「可以啊不過我如果我贏了,你就要幫我一個忙」「嗯」你雖然應該活潑開朗,但下棋時卻十分沉靜,有謀略,而我卻對著你緊鎖的眉頭,出了神…「哈哈!我贏了!阿情你得幫我一個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