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認為,現在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比起來,簡直太難了——不僅被要求學習要優秀,才藝要出眾,而且還得懂禮貌會做人。這麼一來,他們的壓力就會很大。於是,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愉快的童年,有些父母開始放鬆對孩子的要求。不僅如此,一旦發現孩子有了什麼小進步,或者做成了什麼小事,父母便對孩子百般誇讚,"寶貝,你真棒""你這次做的太好了""爸爸媽媽為你感到自豪"。可是,這些父母們是否想過,自己一味地誇讚孩子,真的好嗎?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被誇贊確實是蠻開心的事,而且有的時候還是成功做好一件事的源動力。但是,誇孩子是要講究方法的,不能盲目。而現在,很多父母都陷入了盲目誇讚孩子的誤區。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地誇讚孩子呢?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討論並發現正確的誇獎方式。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一些錯誤的誇獎方式有哪些。
一、誇獎孩子的錯誤方式
1、讓孩子陷入比較的誇獎
打個比方,孩子某次考試取得較為優異的成績,家長居然不首先肯定孩子所作出的努力,而是說一些聽起來比較"虛"的話——"天哪,你們班裡的那個學霸都沒考過你,太厲害了!"或者看到孩子很認真地練書法,上來就說:"小區裡那麼多孩子都學寫書法,但他們個個都不如你。"其實,這樣的誇獎很明顯帶有攻擊意味,意思就是自己的孩子很棒,別人家的孩子都不行,那麼孩子聽多了這樣的誇讚,便會抱有自滿的心態,容易瞧不起別人。
2、過於嚴格的誇獎
有時候,一些父母避免孩子變得驕傲自滿,就會故意不讓自己的孩子翹起小尾巴,從而說一些打擊性的話。比如孩子某次比賽拿了一等獎,父母會說:"還行吧,爭取下次拿個特等獎回來。"這麼一來,孩子聽起來心裏面肯定很不是滋味,因為他們本來是想自己父母誇一下的。孩子如果接受多了這種負反饋的話,就會對競爭喪失興趣,也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3、敷衍了事的誇獎
很多時候,父母由於工作和家務的繁忙,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注,哪怕孩子在學業或特長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當這些父母看到孩子取得成績的愉悅表情時,出於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他們往往會說一些雖然好聽但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的"虛話"——"不錯哦,做的很好""知道你厲害了,好好幹""我們為你驕傲,看好你哦"等等。
孩子一旦被這些虛假的話包圍,他們便很容易相信自己是完美的,從而喪失了客觀判斷自我的能力。而且,一旦受到挫折,便很容易會一蹶不振。
既然我們現在對錯誤的誇獎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以後,那麼到底有哪些正確的誇獎方式呢?別著急,我們一步步來看。
二、誇讚孩子的正確方式
1、對孩子的積極行為表示關注
比如孩子在很認真地做手工,那麼父母要做的就是至少其中一方儘量抽時間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讓自己也積極參與,會感受到孩子在做手工作品所付出的各種努力,而且還會發現,原來自己的孩子那麼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種愉悅、輕鬆的氛圍中,家長發自內心地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能孩子的手工作業在我們看來並不顯得那麼的漂亮,但畢竟孩子為之付出了勞動和時間,所以家長對此務必表示尊重。這種尊重,會通過一些積極的話語體現出來:"這件作品在你手裡終於完成了,你這樣做出來的東西看起來真的很奇妙,媽媽都沒有想到!"這樣,孩子的成果和所付出的勞動均同時得到了肯定,而更重要的是,孩子會通過這次獨特的體驗,發現自己的長處:"媽媽沒想到的我都能想到,媽媽說我的想法很奇妙呢!"這種表揚可以有效地激勵孩子大膽地動手,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興趣,同時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培養。
2、讓孩子知道自己因何事得到表揚
表揚孩子一定要抓住重點,讓他(她)知道自己究竟是因為做了哪些值得高興的事,令爸爸媽媽對自己進行表揚。同樣是做手工的例子,不要老是說:"寶寶,你的手工作品做得真好呀!"或者"寶寶真能幹",而是要有所側重,比如說"你剪的這朵小花真漂亮呀","你把這個花瓶做成方形的,看起來很不一樣哦。"當然,前提是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行動過程和成果,從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3、表揚話語的詞彙不能單一
一些富於變化的、豐富的、充滿感情的詞句,如果用於向孩子描述你的感受,以及表達你對他(她)的欣賞,那麼將會錦上添花。比如:"看到你這樣做我很高興!""謝謝你!""你這樣想,我覺得真有趣""媽媽看到你把棒棒糖分給其他小夥伴吃了,我真高興呀!"雖然這些話聽著不複雜,但肯定不是敷衍的話,足以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她)的讚美。
4、表揚也要"因人而異"
對於不同的孩子,父母應該採取不一樣的表揚方式。對於容易自卑、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積極的、直接的鼓勵和表揚,會讓他們重拾自信,因為他們就此明白了自己的優勢;相反,如果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就最好採取較為含蓄的"隱蔽表揚",這樣孩子就不那麼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了。同時,表揚和做菜一樣,也要掌握"火候"——當孩子在一項活動中全神貫注的時候,父母的表揚多半是徒然的,因為他們根本沒聽進去。相反,如果孩子完成了他(她)的"作品"而且表達出較為強烈的希望讓你看到的意願時,適當的表揚就很有必要了。另外,表揚孩子也要注意場合,在眾人面前應當儘量減少表揚孩子,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自負。
5、有些時候"無聲勝有聲"
要知道,當孩子年齡尚且比較小的時候,他們能夠聽懂並且理解的話是比較少的,因此一些表揚的話在他們不理解的情況下作用是不大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更偏向於用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覺。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處於這個年齡段,與其說一大堆好聽的話,還不如讓孩子直接看到或者感受到你們對他們的讚美。比如,孩子成功地學會說一句他(她)從沒說過的、帶有積極意義的話時,父母可以給他們伸出大拇指,面帶微笑、目光柔和地看著他(她)。又或者孩子做對了所有十以內的加減法時,主動輕撫他(她)的小腦袋,給他(她)一個真誠的擁抱,甚至高興地抱起他(她)。這麼一來,雖然孩子不太懂得如何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但他們已經心領神會了。這種做法不僅可以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和他們的安全感。
教育孩子,只有採用適當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達到效果。因此,父母一方面要對孩子的進步表示認可,不吝惜對孩子的表揚。另一方面,忽視孩子的錯誤是不可取的,幫助孩子改正不恰當的行為才是正道。只有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才能審視自我,修正自我,從而形成更好的人格。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