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與順豐航空開設飛機維修訂單班
□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會橋通訊員劉合強
武職每年有7000餘名畢業生,擁有2萬多個可選擇的就業崗位;每年普通文理類招生錄取線接近或超過省內本科線,已連續15年在湖北省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中排第一……記者昨從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獲悉,今年,武職普通文理類在鄂招生3137人;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50強案例,武職成功入選;教育部公示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名單,武職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入選;今年6月,武職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試點專業大類招生
武職立足光谷,融入武漢,在主動服務湖北發展中搶抓產教融合機遇。武職將專業辦在產業上,圍繞產業鏈條構建專業集群,直接面向湖北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旅遊文化等28個行業、產業開設專業64個,每年結合就業狀況對專業布局進行論證調整。近年來,武職新開設光電子技術、3D列印技術、工業機器人、無人機技術、生物製藥、智能樓宇等12個專業,直接服務湖北光電子、現代製造業、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順應湖北最新產業戰略重點,武職建成湖北現代製造、旅遊兩個「湖北十大職教品牌」專業群,積極與長江存儲、華星光電、科大訊飛、京東方、華中數控、武漢地鐵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籤約,開展訂單培養和職工培訓,正在籌建「芯產業教育合作聯盟」。同時,武職牽頭組成了湖北現代製造、電子信息、旅遊、生物等4個全省性職教集團(聯盟),推進骨幹企業、職業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參與辦學,旨在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推進學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今年,武職試點六大專業類招生,主要有電子信息類、電子商務類、工商管理類、自動化類、模具設計製造類以及藝術設計類,考生進校後,再依興趣、愛好來選擇專業類之內的專業。其他專業仍然按專業填志願和招生。
培養敬業的工匠精神
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離不開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武職將「工匠精神」滲透到專業課程教學的目標、過程和評價各個環節。武職黨委書記、校長李洪渠表示,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最重要部分。
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敬業的「工匠精神」,武職常年聘請15名「楚天技能名師」,參與到機電、電信、建築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核心課程的講授、校內實訓的指導中,規定學生只要有一門課不及格就拿不到畢業證。李洪渠說:「如果學生有一門課不及格,我們會派老師指導學習、重新組織補考,直到他考過為止。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為教育部第一批試點單位,武職確定服裝與服飾設計、光電技術應用等5個試點專業,與武漢高德紅外等8家企業合作,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學院,開設人才培養訂單班,聯合培養學生學徒近千人,參與現代學徒制培育的企業師傅達113人。
武職注重對接社會服務工作,提升學校社會貢獻力。近三年,武職獲批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年均社會服務經費到款額1200餘萬元,師生年均新型實用專利獲批50項,兩次被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
四個類別實行分類投檔
武職招就處副處長彭朝暉表示,由於高職文理類9個志願是平行志願,對考生來說,如果高考分數較高,所填報的平行志願裡所有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麼,檔案只能投檔到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因此,考生在填平行志願時,最好將最想就讀的學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對於想就讀武職的考生來說,根據『衝一衝、保一保、穩一穩』的填報志願原則,武職當是心儀考生的第一選擇,沒有被武職錄取的考生,一般不會影響平行志願裡其他高校的錄取。」
今年,武職在我省高職高專批有四個分類投檔的專業類別,主要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旅遊類專業、精準扶貧計劃和「專本連讀」計劃。實施分類投檔,就是對填報了該專業的考生按照分數從高往低排序,根據計劃數進行投檔,投檔成績可低於校線,但不能低於湖北省高職高專批次線。
今年,武職共有1800餘人參加專升本考試,其中1003人升入本科,698人升入了一本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