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一名23歲員工12月29日凌晨一點半下班,在路上猝死,一個經認證的拼多多官方帳號回應截圖稱,「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引發巨大爭議。一直以速度、效率、狼性著稱的拼多多,因為忽視、犧牲員工個人權益,已遭遇過多次輿論風波。
花名「潤肺」的拼多多員工倒在了凌晨一點半的下班路上。
事情發生在2020年12月29日,這個出生在1998年的水瓶座女孩,在下班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將近6個小時搶救無效後去世,沒能走進2021年,也沒能走入自己的23歲。
而在知乎相關問題下面,一個經過認證的拼多多官方帳號回應截圖稱,「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更是引發巨大爭議。
1月4日下午,拼多多作出回復,確認員工猝死屬實,同時否認了知乎帳號的截圖。最終知乎正面「打臉」,拼多多「甩鍋」失敗,再度出面回應那個知乎回復為外包所為。
在這之前,一直以速度、效率、狼性著稱的拼多多,因為忽視、犧牲員工個人權益,已經遭遇過多次輿論風波。
界面從上海市長寧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獲悉,接到網絡輿情後,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已對拼多多公司的勞動用工情況進行調查,會對該公司用人合同、用工時間等情況進行檢查。
01
23歲女孩倒在下班路上
2020年12月29日,距離2021年還有三天,所有人都開始期待新年。
凌晨1點,烏魯木齊零下二十度的冬夜裡,「潤肺」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網易雲音樂的年終總結。半個小時之後,下班路上,她昏厥倒地。
她是從百貨品牌組派往新疆開拓買菜市場的新員工,今年11月中旬從上海調到新疆。一位曾經與「潤肺」接觸過的員工回憶,這個女孩兒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都不錯,業務能力也很強。
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看中的風口,拼多多入局稍晚,勁頭十足。在拼多多掌舵人黃崢的口中,買菜是個好業務、苦業務,長期業務,更是拼多多的試金石。買菜業務線以加班多、工作累著稱,為了快速推進項目,拼多多從其他部門調員工去多多買菜。
拼多多是「潤肺」的職場起點,1998年出生的「潤肺」,剛踏入社會一年半。
2019年從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畢業前,她給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投了簡歷。因為熱愛音樂,她更心儀網易雲音樂的職位。2018年10月的微博裡,記錄了她等待網易offer的焦慮狀態,「元氣滿滿的等待網易爸爸」。
2019年入職拼多多後,她來到上海。那年6月開始,她在豆瓣上加了幾個「上海租房」小組。
「潤肺」這個花名,其實她從學生時代就開始用了,也以這個花名組了樂隊。「喜歡唱歌喜歡笑」,熱愛生活,擁有一顆自由的靈魂,是朋友們對於「潤肺」的印象。
在大學期間組樂隊,參加好聲音比賽,還是校園十佳歌手。本科同學張維還記得那時「潤肺」唱歌的樣子,「精彩、激情」,她對豹變這樣形容那個舞臺。
另一個朋友的視頻裡,記錄下了潤肺畢業前的歌聲。她一頭捲髮,穿著黑色連衣裙,靠近話筒唱出第一句歌詞後,立刻收到全場的歡呼。
在一些採訪中,她說自己喜歡唱歌畫畫看電影寫日記,又喜歡街舞狂嗨追劇。高中校友回憶她時說,高二的時候還有點胖胖的,頭髮特別長,上了大學之後就努力吃減肥餐減肥,變得很漂亮,去了喜歡的舞臺唱歌。
張維說,她是一個陽光、負責的女孩。另一位同事也在微博上回憶,「潤肺」很優秀也很愛工作,「即使工作很忙,也堅持每天都化妝,很精緻也很漂亮」。
在「潤肺」的知乎回答裡,她認真教即將參加唱歌比賽的網友學習RAP,結尾不忘配上可愛的表情祝對方能夠取得好成績;鼓勵新生參加社團去認識更多人;也勇敢地分享自己遭遇性騷擾的經歷,並希望不要再有受害者。
她在知乎的發言停留在2019年10月,最新的動態更新在10月,她收藏了兩個推薦防脫髮效果好的洗髮水的回答。
在拼多多內部通訊軟體knock上,「潤肺」的籤名是:肺寶為多多守邊疆。
1月3日晚間,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話題在脈脈、知乎上相繼引爆。有人在知乎上發問,拼多多應該承擔何種責任?幾個小時後,一張疑似拼多多官方帳號回答該問題的截圖在網上傳播:
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
這一回復引發了巨大爭議。1月4日下午,拼多多官方正式作出回應,否認了該截圖的真實性。這封回應通稿發出半小時後,知乎官方對該闢謠進行了再次闢謠:「拼多多」帳號系知乎註冊用戶,其真實身份無誤。4日8時19分49秒,「拼多多」創建回答;4日8時20分17秒,「拼多多」自行刪除了上述回答。
一輪輪「甩鍋」之後,球再度踢回到拼多多腳下,拼多多的新一輪迴應是,系此前跨年晚會外包公司員工個人行為,拼多多對此堅決反對,為帳號管控不嚴道歉。
02
一切為了效率
在拼多多,一切為了效率而生。
三年上市,五年突破千億市值,如今達到兩千億市值。絕對的效率,是這家如今用戶規模比肩阿里、超越京東的網際網路新貴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拼多多實施11-11-6工作制度,早晚11點下班,每周工作六天,以保障所有項目得以高效運轉。
與此相伴的,是員工爆料的懲罰制度,如果遲到一分鐘,就要扣除當天三小時的工資。
另外,這是一家極其年輕的公司,據脈脈發布的《網際網路人才流動報告》顯示,直到2020年,拼多多員工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
這意味著,企業奇蹟般的指數級增長,都來自於這些年輕人,他們大多數是應屆畢業後來到公司,他們能拼,能熬,將公司送到了如此的高度。
但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渴望休息的時候。於是就有了2018年上市後內部會議上的提問,有員工向黃崢發問,「上市了會有雙休嗎?」黃崢的回答是:「沒有。」2000多人的現場當場沉寂下來。
而追求效率,即便提供了高於行業平均的薪酬,卻無法提供必要的保障。比如,在拼多多上廁所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2020年7月,一則拼多多廁所坑位不足,男員工被迫在小便池內大便的新聞一度登上熱搜,引起持續轟動。外界驚詫的發現,這群手握高薪,以網際網路精英形象示人的巨頭員工們,甚至不配擁有上廁所的自由。
之後有媒體統計,拼多多所在大廈內6000名員工,僅僅提供了60個位置,平均100人佔用一個廁所坑位。與普通員工待遇不同的是,每個樓層都設置了兩個專供主管領導使用的廁所,可以刷卡進入,不用排隊。
2020年10月,脈脈上出現了員工爆料,有員工稱拼多多即將實施超級大小周工作制度,即大周上7天班,小周上6天班,一個月總共休息2天的新模式。
之後,拼多多官方進行了闢謠:利益相關,不存在這樣的騷操作,請不要相信謠言。但據一些員工在脈脈上介紹,自己所在的小組已經按照這個標準開始加班,一些部門正在觀望。
那麼如果存在長時間加班超時,員工能否維護自身權益呢?
一位法律從業人士說,根據勞動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對於主張加班以及加班費的勞動爭議,要求勞動者承擔舉證責任,提供但不限於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證據。
而在現實操作層面,很少有哪家公司願意承認自己有加班現象,因為法律對於加班的認定是非自願加班,需要公司提供書面證明,主管領導籤字才可認定為非自願加班。
這就意味著,哪怕大小周現象確實存在,如果員工無法獲得一系列證據提起訴訟,都可以認定為自願加班,而非公司要求。
03
每月工時得到400小時
多多買菜,成為拼多多新一輪效率革命的核心目標。
2020年10月,在拼多多五周年慶典上,黃崢發表內部演講稱,拼多多全員都要「開啟硬核奮鬥模式」。「多多買菜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
這番講話過後不久,網絡上開始出現自稱多多買菜員工的爆料,多多買菜的新業務要求每月工時達到400小時。這意味著,一個月基本上沒有休息日。
社區團購在2020年一度被視為網際網路下一個十年最重要風口,存在近萬億的市場空間。美團、滴滴先後入局,與此前的賽道巨頭興盛優選激烈競爭,隨後拼多多也參與進來。
一位多多買菜天津員工直言,這份工作比自己在衡水中學上高中苦得多,一周七天無休,經常忙到半夜一兩點,但他拒絕透露公司是否有工作時限要求,因為領導要求涉及業務內容統統保密。
去年6月以來,拼多多推出的多多買菜抽調了大批員工轉崗買菜部門,前往全國各地開拓市場。而公司用強制手段,調整員工去買菜業務線,也遭到不少員工吐槽。截至去年12月,多多買菜已經覆蓋了全國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
上述天津多多買菜員工也說,各地方分部都有訂單量要求,一個城市有多家品牌進駐,「我們不能讓競爭對手搶在我們的前面,而競爭對手也這麼想,所以大家都很拼命,拼命加班的不止多多買菜一家。」
由於快速擴張和人手不足,這意味著,從各個部門派往的員工,不僅需要完成當地買菜平臺的搭建和日常運營,同時還要身兼線下推廣、團長關係維護等職位,一個人需要承擔多人的工作職責和數倍的工作量。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見頂,存量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新巨頭們想跑出來,更多通過犧牲員工權益開始,加班和超時的勞動日趨常態化。還處於風口期的社區團購,被各家巨頭極為重視,網際網路公司們希望員工利用加班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以此緩解企業的焦慮。
996甚至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標配。快手從2021年1月10號也開始全員開啟大小周,按照單周單休,雙周雙休,兩周休息3天的新工作模式運營。而字節跳動一直是大小周制度。
買菜業務線員工猝死的新聞發酵了一天,拼多多才給出回應,更多在模糊輿論焦點,對於如何確保員工權益等問題,沒有正面回應。
回應中,拼多多一方面截取了「潤肺」父親提供的一張朋友圈動態,表達了對公司和同事的感謝,並稱:「懇求大家不要讓**捲入輿論是非中。」另一方面又否認了知乎截圖真實性,最終引來知乎打臉。
據財新報導,家屬回絕了媒體的採訪,已經接受拼多多賠償。
一位拼多多前員工在知乎上寫下了自己工作的感受,最無力的感覺就是,你知道這個事情不合理,但是你沒有辦法去解決或者拒絕。
你發現身邊的這些人雖然不滿,但是都選擇了接受;你發現自己也成為了接受大軍中的一員,覺得可以忍,然後事情就向著越來越奇怪的方向行進。
一位微博用戶留下的留言是:
因為這件事剛剛知道了多多買菜,剛知道多多買菜那麼便宜,我去下了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