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山環繞的古村,一代晉商的輝煌時刻,被譽為河北的喬家大院

2021-01-09 沒有口袋的小叮噹

古村落文化作為農耕社會的基礎生活單元和文化元素,是我國數千年農耕文化的結晶,是中國鄉土文化活的載體。正如馮驥才所言:古村落是中華民族最大的遺產,是一個文化容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體。石家莊井陘就有不少古村落,這次來一探究竟。

大梁江村,位於河北省井陘縣西部,因其隱藏在群山環抱之中,古風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來。這裡有完整的明清建築群,房屋建築以石頭作為主要材料,木質門窗,碧瓦青磚,鬥拱飛簷,氣勢宏偉,向人們展示著一代晉商曾經的輝煌,有人稱之為河北的「喬家大院」。

自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大梁江的祖先開始砌石為居,逐漸繁衍出一處「晉冀合璧,巧採京華」的村落。大梁江房屋的石材均選自當地,有的原石未動,有的鏨跡斑斑。砌築方法有幹砌和漿砌兩種。一座連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築群,集太行傳統民居之大成,它也因此而享譽「井陘梁家大宅院」、「大山深處的喬家大院」、「太行歷史民居博物館」等雅稱。

大梁江古村落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清代乾隆年間曾出現過梁深、梁潤兩個舉人,還有武庠生、文林郎、奉直大夫、五品縣丞等官吏。建國以後,小小山村更是為國家培養了各行各業的人才,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與太行山區其他古村落相比,大梁江除了櫛次鱗比、恢弘壯觀的古代建築外,多了藝術氣息和文化底蘊。

因為地方狹小不允許大興土木,就往空中發展,懸空的,疊加的,錯層的,窄小的門廊跨進去,你會發現進一道門,可以走遍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裡有樓,樓上有樓,樓頂有院,樓能通樓,院能通院,可以說是深山裡的深宅大院。迄今,大梁江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有162座之多,房屋3000多間。

整條村子有三條主路,說是主路,也是隨山轉,僅供兩人並行的地方,更不必說錯綜複雜有時還得側身而行的小胡同。山間不缺石材,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歷經了風沙磨礪雨雪衝刷,近千年的先民踩踏行走,每塊石頭泛著青幽幽的光,接近鏡面一樣的光滑。石塊大小不一,山路崎嶇不平。

那些迷宮一樣的一胡同常常給人以為山窮水盡的錯覺。走著走著沒有路了,忽然一個轉彎,或者一個下坡,路就隱藏在山石後面。陡峭的地方非得藉助旁邊的石牆樹木,亦步亦趨才得前行。村子兩側的房屋更是依坡就勢,參差錯落。村莊依山坡而建,所以街道高低錯落,縱橫交織。

走在大梁江的街巷間,眼界所及,儘是二層或者三層的石樓,腳下觸及,皆是久歷踩踏而光滑圓潤的青石。村莊依山坡而建,所以街道高低錯落,縱橫交織。兩側的房屋更是依坡就勢,參差錯落,古色古香。一路在石村石巷穿行,一座座屋脊聳峙,精巧別致的四合樓院建築,構成山鄉古民居的精美畫圖,讓人不舍離去。

井陘縣大梁江村的院落大多是很講究的。因為這個村子很多富有的晉商,也出過達官貴人。所以他們的村落雖然依山而建崎嶇不平,但是對院落修葺捨得扔錢,雕梁畫棟自不必說,門眉的要求更是高低貴賤各有不同。單是擺放在院門口的門當,就各有千秋。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大梁紅村這裡原生態的生活,就如同一段悠揚的旋律,而音符就是這裡的每一張笑臉,每一塊石頭...

大梁江村有好多稀奇的地方,他們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石牆上突出來帶圓孔的石頭,是用來栓牛栓馬,系韁繩的。牆上掏一個方形的洞,是供奉土地神的神龕,一般在進門影壁中間位置。還有看水的神獸。嵌在石牆內,神獸所望的位置是村裡最大的古井。石頭壘的拱形通道,是明朝修建的水道,整個村子洩洪用的。

排水道,庭院裡排水系統,鑿了凹槽的長條石從院牆裡面通到院外,下雨的時候院子的水就從凹槽排到路上了。石碾,古代人們碾壓糧食用的。大型的圓柱形石頭,下面託住它的也是巨大的石頭鑿刻的碾盤。通過石碾對碾盤的反覆滾壓,麥子豆類就磨成了細粉。堪稱古代粉碎機,磨粉神器!

這裡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仿佛置身於了一個世外桃源。古老的建築很古樸,卻又蘊含著身後的文化。

歡迎喜歡的朋友留下你們的印記,關注叮噹,帶你遊山河。

相關焦點

  • 喬家大院被摘5A: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7月31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對覆核檢查嚴重不達標或存在嚴重問題的7家5A級旅遊景區進行處理,其中,給予山西省晉中市喬家大院景區取消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處理。喬家大院是清末著名晉商喬致庸的宅院,這座宏偉的建築群體設計精巧,工藝精湛,承載著厚重的晉商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曾經熱播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等影視劇,也使得喬家大院名聲大噪,遊客紛至沓來,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在第五屆中國(安徽)旅遊品牌節上,喬家大院還榮膺過向遊客推薦的全國十大5A景區品牌榮譽稱號。
  • 喬家大院富可敵國,卻未遭到土匪打劫,是什麼令其望而卻步?
    某種意義上,「晉商」已成為了智慧、能力的代言詞。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晉商善於經商,他們對商機極其敏銳,懂得如何將機會轉化為財富;其二,晉商走南闖北,長袖善舞,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十分出眾;其三,他們富有慈悲心,真正做到了古人所說的「達則兼濟天下」。
  • 看明清時代晉商,用手推車推出了商幫之首
    其中,打造了源遠流長晉商文化的山西商人,一直雄踞在明清十大商幫之首,晉商之名享譽海外。創業初期的山西商人,可謂是白手起家,他們用手推車販賣商品,卻也用手推車將晉商之名推向了國內外。明清時代,大大小小的商幫層出不群,晉商又因何能夠成為龍頭老大?你且隨我看。
  • 《喬家大院》孫茂才的打工生涯為何大起大落?
    喬家大院故事:孫茂才,原本是一個落魄不得志的窮書生。因為機緣巧合,他結識了喬家二少爺喬致庸,因此投奔了喬家。很快,在經商的舞臺上展示過人的才幹和膽識,迅速成為「東家」的左膀右臂,為喬家的生意立下汗馬功勞。孫茂才自負地以為,自己就是喬家的大功臣,內心開始變質。他不僅串通競爭對手,還剋扣員工工資,甚至做出種種違背道德的事情。喬致庸發現以後,大發雷霆,掀翻桌子,把孫茂才趕出了喬家。
  • 木星島驚現「喬家大院」
    中國媒體戲稱「全新的『喬家大院』即將問世」。而更令人側目的是,喬丹花費巨資背後的野心:他欲構建一個以高爾夫為媒介的名流生活圈子,因為他的鄰居有前美國總統、前美國國防部長、「老虎」泰格·伍茲、歌星席琳迪翁、時尚教父卡格爾……他還可以順便照顧兩個兒子。私密和安保放在首位喬丹正在修建的豪宅位於高爾夫名將泰格·伍茲住宅的附近,15公裡左右的路程讓兩人開車20分鐘就可以見面喝茶。
  • 《喬家大院》戲裡戲外神相似,男女主角家庭圓滿,女二卻情路波折
    近日,陳建斌老師因為喜得二胎,在微博上曬出一家四口合照以及《喬家大院》同樣場景的劇照,引發了網友們一波濃烈的回憶殺。關於蔣勤勤和陳建斌的故事網絡上已經流傳得十分深遠,兩人因為拍攝《喬家大院》結緣,從最初合作的不愉快到後來隨著劇情深入擦出愛的火花。
  • 慈禧逃命時向喬家借10萬,安全回宮後問喬家要啥,喬家:只求4字!
    不知過了多久,慈禧來到了山西,被山西大戶喬家的人接待。雖然喬家不及皇宮半點豪華,但慈禧已經淪落到喪家犬般的地步,能住在喬家大院已經非常好了。如果喬家這時候回答要錢財,就會讓慈禧覺得這個人趁火打劫,以後還是不要來往了,喬家是個聰明人,而且自己也不缺錢,又為了保慈禧面子,就說:「我幫助你不是為了錢,如果真要賞賜,就賞我字吧。」慈禧記住了這個賞賜,等回京之後就給喬家寫下「福種琅嬛」四個字。
  • 河南適合小住的山水古村:2萬畝茶山環繞,春天踏青好去處
    今天小鹿給大家介紹一個河南春天踏青好去處,有2萬畝茶山環繞,它便是郝堂村。這是一座適合小住的山水古村,可能是位於河南最南部的緣故,在全省的名氣並不大,但在當地卻赫赫有名。這裡多次登上過央視報導,進入旺季七八月份時更十分火爆,進村小路還會出現堵塞的狀況。
  • 輝煌幾百年的晉商,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最後又為何沒落?
    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晉商,今天我們來講講關於晉商的故事。 到了宋朝,晉商和徽商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大商業團體。由於山西地處北方的遼和南方的宋之間,成為南北方做生意的必經之地。
  • 遊山西祁縣是晉商「萬裡茶道」的中樞
    山西本不產茶,明清晉商卻奇蹟般創造了萬裡茶道的輝煌歷程。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俄羅斯時,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中提到,在300年前有跨國商貿大動脈——萬裡茶道,它和中俄油氣管道被稱為聯通兩國的「世紀動脈」,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張家口站:上下兩堡兩相望,目送晉商南來北往...
    清代中期,廣州被稱為「水路商埠」,張家口被稱為「陸路商埠」,被譽為「北方絲稠之路」,是僅次於天津的「華北第二大商業城市」。「這些晉商來張家口是不帶家屬的,只帶著夥計。」劉振瑛說,口音的相近,使得張家口與山西的關係歷來很好。11月28日11時許,儘管接近午時,氣溫卻也沒有絲毫回升之意。採訪團頂著寒風,行走在古色古香的街巷裡,環視眼前的青磚灰瓦,感受堡子里數百年來的輝煌和繁榮。遙想當年,雲集於此的富商巨賈投入大量資金,在張家口堡內建造了數以百計的亭臺樓閣、祭祀廟宇和深宅大院。
  • 慈禧西狩時喬家進獻萬兩白銀,只換來了4個字!
    慈禧西狩時喬家進獻萬兩白銀,只換來了4個字!大家都知道,清王朝時是我們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在前期的時候也是有過輝煌時期的,但是自從中後期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統治者們越來越專治,越來越昏庸,尤其是慈禧手握大權之後,整個國家的人民是苦不堪言,清朝是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 厚實木門後的晉商:孔祥熙故鄉的財富故事
    由於他們的獨樹一幟,其成就甚至突破了商業的範疇,在政治、文化領域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此後,山西商人有了一個響亮而且統一的稱呼——晉商。雖然統稱為喬家大院,但並不是只有一個院落。它實際上是由6個大院、19個小院構成,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房屋313間。到過這裡的人,首先都會被這種建築規模所震撼,進而自然會聯想到這種規模所代表的巨大財富。
  • 邢臺一處古宅門「福祿壽喜」和「馬上封侯」雕飾堪比喬家大院
    在邢臺的古宅門中,類似這樣的門柱雕刻非常少見,我們在山西的喬家大院可見這樣風格和代表寓意的石刻畫。能出現在這裡,也說明這家主人也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人物。古老的大門,一磚一石一瓦都展示著歷史的文化積澱;一雕一刻再現著中華民族的建築文化,依然能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追憶!
  • 山西這個古村竟有18眼泉水井,到底是啥樣?
    走過古村多了,見過的泉水也多了。有泉水叮咚響的泉流,有汩汩鼓湧的泉池,不過,在山西這個古村見到的泉水,和以上不同,它是泉井,而且遍布全村,因此得了一個很美的村名——十泉嶺。十泉嶺村位於山西長治市上黨區東南山區的西火鎮轄區,是個不大的小村子,全村人口只有300出頭。村子位於丘陵上,所以進村的道路是坡路而且較窄,相對上黨區其他古村,這裡就比較閉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