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一字萬金?慈禧西狩時喬家進獻萬兩白銀,只換來了4個字!

2021-01-13 風雲笑談歷史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什麼是一字萬金?慈禧西狩時喬家進獻萬兩白銀,只換來了4個字!

大家都知道,清王朝時是我們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在前期的時候也是有過輝煌時期的,但是自從中後期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統治者們越來越專治,越來越昏庸,尤其是慈禧手握大權之後,整個國家的人民是苦不堪言,清朝是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在晚清時期,因為武器裝備全面落後,所以清政府一直都被西方列強欺負,在西方強國的淫威之下,清政府就選擇了和談,籤訂不平等條約來換取統治的權力,賠款割地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的繼續繼續下去。

當時八國聯軍合力侵華的時候,從海上長驅直入,一路打到了首都北京,當時慈禧以及皇室宗族為了避難,就帶著皇帝一眾人等向西逃跑,還美其名曰西狩,這支西狩的隊伍非常的長,除了軍隊和皇室之外,剩下的都是來伺候老佛爺的。

因為從京城逃出的時候走的很急,所以在路上她是非常的狼狽,而且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飽,等到走到山西的時候,就連從宮裡帶出來的錢財都花光了,當時她為了吃飯,就開始變著法的向當地的富人家要錢,可別說,還真的搜刮出了不少的好東西。

當時喬家大院二話不說,就送給老佛爺10萬兩白銀,讓慈禧是非常的高興,於是就對喬家人說要什麼獎勵,好面子的慈禧此舉就是為了感謝喬家的恩情,在結束西狩回北京的時候就向喬家提出了這個問題,問問他們有什麼想要的嗎?

這時候喬家大院經過深思熟慮,就向慈禧討要了4個字,就是「福種琅環」,這塊牌匾後來就被掛在了喬家大院的大門之上,什麼叫做一字萬金,這就是,不得不說還是喬家人聰明啊。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慈禧西逃問喬家借10萬兩銀子,慈禧:要何賞賜?喬家:只求4個字
    起初,慈禧、慈安和恭親王是一夥的,他們一起發動了政變。只不過,雖說最後成功了,但她卻沒有什麼主導權,畢竟恭親王乃是一個極具國際視野的人傑,有他掌控清廷,遠比慈禧要強的多。
  • 慈禧逃命時向喬家借10萬,安全回宮後問喬家要啥,喬家:只求4字!
    慈禧落魄了,不過還是有點地位的,更何況她還有機會回去,喬家人當然要好生招待,先填飽他們的獨自在說。慈禧吃也吃好了,休息也休息好了,就想開口向喬家借錢為以後的行程做打算,不過自己好歹還是太后,哪好意思對級別比她低的人張嘴?倒是喬家看穿了慈禧的意思,主動拿出10萬借給慈禧。
  • 喬致庸晚年有白銀一千萬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由於《喬家大院》」在中堂」的緣故,喬致庸大致成了晉商最後輝煌的代表了。喬致庸晚年由於拿下了10億兩的「庚子賠款」的經營業務和各省督府解繳中央的款項業務,一時間積累了巨額的財富。但實際上說喬致庸晚年的有白銀一千萬兩,是不太準確的。喬致庸做實業,比如做高粱、販茶、做絲綢,等等。
  • 庚子國難慈禧倉惶西逃,逃難的路上她是如何借錢的?
    慈禧在見到迎接自己的懷來知縣吳永時,竟放聲大哭,吳永在《庚子西狩叢談》中回憶說:慈禧在見到他時,痛哭流涕,隨後說道:「予與皇帝連日曆行數百裡,竟不見一百姓,官吏更絕跡無睹。今至爾懷來縣,爾尚衣冠來此迎駕,可稱我之忠臣,我不料大局壞到如此。」在吳永拿出小米綠豆粥以及雞蛋等簡單吃食招待慈禧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的慈禧竟大喜過望,據載她「很受用,適所進五卵,競食其三:餘二枚,賞與萬歲爺。」
  • 慈禧一年消耗15萬個蘋果
    按照清朝宮廷的夥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標準夥食包括:盤肉22斤、湯肉5斤、豬肉1斤、羊2隻、雞5隻、鴨3隻、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種蘿蔔60個、各種瓜每種1個、苤藍及閉蕹菜6斤、蔥6斤、醬和清醬各3斤、玉泉酒4兩、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桃仁黑棗各12兩、玉泉山水12罐。
  • 甲午戰敗:最大謊言是慈禧挪用了軍費,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清宮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一》中有一篇專記「頤和園經費」此間道:「修頤和園其款多出之海軍經費,聞約記三千萬兩,其修理費,則出土藥稅,土藥稅每年有一百四十萬餘兩,歸戶部撥款者才三十餘萬,餘均歸頤和園,太后住園時,每日需一萬兩。」 這些都是在古籍中關於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一事的記載。
  • 慈禧是清王朝最敗家的女人,她那奢靡和骯髒的生活達到什麼程度?
    其他像酸梅湯、果子露就不在話下了對現在的人來說,冰鎮不是個麻煩事,打開冰箱就可以了。但是對於那個時代,冰鎮就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夠做到的。就連穿襪子,慈禧一年也得一萬多兩白銀。老太后穿的襪子的原料是純白軟綢。
  • 甲午戰爭中國賠償2億兩白銀,這個金額是怎麼算出來的?
    然而我們只知道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賠償了日本2億兩白銀,但是卻並沒有明確說明這2億兩白銀的賠償金額是而來的。那麼究竟這巨大的賠償金額到底是如何定下的呢?其實一開始日本提出的賠款是3億兩白銀,折合成日元大概就是5億,比日軍在戰爭中投入的軍費兩倍還要多,後來經過一系列的談判才將賠償金額給確定在了2億兩白銀。 而這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政府三年的財政總收入,更是日本5年的財政總收入,其金額之巨大可見一斑。
  • 甲午中日戰爭,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收到的一份禮物
    與乾隆帝不同的是,光緒帝沒有在慈禧太后面前這樣做。由於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原本計劃好的盛大場面不得不大打折扣。在大清遭受如此巨大災難之時,慈禧太后似乎並不願意再鋪張浪費。(據說,甲午中日戰爭後,經費緊張,形勢嚴峻,恭親王等人不斷施加壓力後,慈禧太后才不得不做出這樣的表態。)各個地區也不想多費人力物力財力來表示忠誠。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不少近代題材的影視劇裡,也跟著各種塗金,給慈禧太后增加了不少「英明睿智女強人」的人設,「慈禧不死清朝亡不亡」的討論,也在「票友」間十分火熱。那放在真實歷史上,慈禧太后的「威懾力」,真的有這麼強大?其實,就以治國眼光來,慈禧太后比起同時代的「頑固派」或「晚清權貴」們,確實也有強大之處。
  • 慈禧一天的消費,大抵相當於如今多少人民幣?說來別不信
    引言《愛月軒筆記》中有相關記載,慈禧太后的豪華陪葬品,各式各樣的金銀珠寶,在慈禧頭頂上是放著放翡翠荷葉,在腳下還有碧璽大蓮花,並且還在屍身的周圍放了大量用寶石 由於棺上會有縫 所以又用大量的珍珠來補棺縫。而慈禧頭上所帶頭冠上的寶珠價值2000萬兩白銀。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的葬禮準備了快一年的時間,花費了數百萬兩白銀。
  • 慈禧太后葬禮上,為什麼那麼多送葬的人都捂鼻子?
    當今,很多人辦什麼大型活動,總喜歡冠之「世紀」的名字,顯得該活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比如世紀婚禮,黃曉明結個婚花了2億元人民幣,金額之大令人咋舌,要說起「世紀葬禮」,估計沒有人能超過慈禧太后了,據史料記載,清朝廷為慈禧太后的葬禮花了200萬兩白銀,相當於今天的10億多元人民幣,這還不包括棺材裡面的金銀珠寶呢
  • 李鴻章臨終前的絕筆,寫的是什麼,慈禧為什麼會「震悼失次」
    8月15日,北京淪陷,慈禧帶著一幫皇室成員倉皇西竄。臨行之前,清廷催促李鴻章北上的電報,像雪片一樣飛往廣州。慈禧任命他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要求他務必馬上回京和各國列強議和。1900年7月中旬,李鴻章從廣州登船,向北京進發。經過近3個月的車馬勞頓,他終於抵達京師。此時的北京城,已被八國聯軍蹂躪成一片廢墟。除宮殿外,幾乎無一倖免。
  • 曾國藩有識人之能,那麼他是如何給慈禧看相的呢,他只說了4個字
    曾國藩有識人之能,那麼他是如何給慈禧看相的呢,他只說了4個字。大家都知道,晚晴統治下的中華是一個亂世,外有帝國主義者列強的欺壓盤剝,內有太平天國運動農民起義。晚晴為了更好地保障自已的統治,對外開放和洋人籤署各種各樣不平等條約,對內圍剿武裝起義。而晚晴主事的朝廷重臣,只不過也就是那麼幾個。最主要的是湘軍的創建者和統帥,曾國藩。
  • 慈禧病危時,李蓮英曾找此人測字,他斷然說這是「兩龍賓天」之兆
    書中提到很多晚清民國時的大人物。其中有一段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陳存仁的師父、名醫丁福保委託作者去測字佔卜的故事十分有趣。這個測字先生名叫丁太炎,慈禧太后病危時,李蓮英曾找此人測字,他斷然說,這字是「兩龍賓天」之兆,李蓮英不信,丁太炎入獄後不久果然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先後駕崩。而林森、丁福保與作者陳存仁找丁太炎測字的結果也都非常靈驗。
  • 慈禧鳳冠上真有夜明珠嗎?(組圖)
    因此,「慈禧太后鳳冠上九隻鳳嘴」與皇太后朝冠的型制完全不符,所以「叼著九顆夜明珠」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因為皇太后朝冠上一共有十隻鳳,每個鳳嘴裡叼的都是大東珠,而不是夜明珠!  慈禧鳳冠價值千萬兩白銀  記者:2004年,你曾經發表論文稱慈禧太后鳳冠冠頂上鑲嵌的是一顆重量為737.5克拉的大金剛石,這似乎和你現在對皇冠珠寶的論述相悖。
  • 日本公墓發現中國烈士墓,百年來無人祭拜,墓碑上2個字讓人痛心
    這些中國人又是誰,什麼時候下葬的呢?通過查閱資料,楊海嘉揭開了其中的秘密。19世紀中期,西方殖民者侵入了中國和日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兩國進步人士紛紛開始了救亡運動。在清朝,以李鴻章曾國藩為首的洋務派主張引進西方的技術來提高大清國力,對抗外敵。同時他們還派出了許多民間找來的聰明少年出國學習。
  • 慈禧出殯:「陰兵」抬轎,「陰官」仿照當朝大臣模樣
    慈禧出殯照。慈禧1908年11月15日死,僅僅當了一天太皇太后。清朝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出殯儀式,隨後一年又進行了規模龐大的祭奠活動,前後花費白銀120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