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墓發現中國烈士墓,百年來無人祭拜,墓碑上2個字讓人痛心

2021-01-08 讀天下史

中國人向來有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傳統。按照封建的說法,若是一個人死後無法葬入宗廟,是會「死不瞑目」的。若是出去打仗的將士客死異鄉,戰友們則會盡力尋找其身前所穿的衣服和佩戴的飾品帶回故鄉,設立衣冠冢。但是此前有留學生發現日本一處墓葬群中竟然有中國軍人的墓碑,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楊海嘉是一名日本留學生,有一次他在日本遊玩的時候,在日本近代陣亡士兵群中竟然發現了10塊用漢字書寫的墓碑,上面寫著「故清國俘虜劉漢中」等。為什麼日本人會在自己國家陣亡士兵的墓群中設俘虜的墓碑呢?這些中國人又是誰,什麼時候下葬的呢?通過查閱資料,楊海嘉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19世紀中期,西方殖民者侵入了中國和日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兩國進步人士紛紛開始了救亡運動。在清朝,以李鴻章曾國藩為首的洋務派主張引進西方的技術來提高大清國力,對抗外敵。同時他們還派出了許多民間找來的聰明少年出國學習。

最初洋務運動進行得非常順利,收穫了大批的西方軍械槍炮,還武裝了北洋水師等海軍維護海上安全。但是之後,洋務派出現了貪汙腐敗的現象,尤其是在曾國藩死後,洋務派內部出現了很多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謀取錢財的人。而且當時封建思想依舊束縛著官員,很多大臣認為玩槍玩炮如同戲子,難登大雅之堂。

到了洋務運動後期,朝臣們更是無人關心軍隊,只關心仕途。1890年前後,北洋水師的負責人先是調用軍費400萬兩白銀給慈禧太后修繕頤和園,然後又在1894年挪用軍費1000萬兩白銀為慈禧60大壽祝壽,導致軍隊5年沒有維修過裝備。

反觀鄰國日本,日本60年代被西方國家侵略,此後就在15歲的少年天皇明治的帶領下開始了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在改變國民思想觀念的同時,明治天皇也開始了軍事方面的改革。

1885年開始,明治天皇決定變更日本的軍事結構,他將整個國家全年六成左右的財政收入全部都用來發展艦隊,又在自己的宮廷修繕費用和日常飲食費用中抽出了30萬日元用於軍隊建設。

明治天皇為日本國民開了個好頭,民眾紛紛節衣縮食給海軍捐款,僅一年時間就籌到超過200萬日元。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開始高速發展。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中國慘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只有10人被日本軍隊俘虜帶回日本,其中就包括劉漢中。日本人本來以為可以套取軍事機密,但是劉漢中等人誓死不降,日本人只能將他們都殺掉。

由於日本軍隊非常信奉武士道,他們也佩服這些軍人頑強的意志力,便按戰死軍人規格將他們埋在了甲午海戰戰死士兵墓群。楊海嘉也是了解到這是甲午時期建設的陵墓,才知道了墓主人的身份和故事。

楊海嘉和他的同伴了解墓碑來歷之後,認為俘虜兩字太過屈辱,就將俘虜兩字磨去。知道這段往事的留學生和遊客,也紛紛前去拜祭英靈,此時英靈墓已經百年未曾有人祭拜。

相關焦點

  • 農村墓碑上常見的那「四個字」分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而當農村的老人去世之時,其子女為了懷念父母,也為了表達自己的孝義,便都會給去世的老人豎一塊墓碑,給他們立碑是必不可少的習俗。中國的墓碑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在墓碑上除了雕鏤的花紋之外,還有很多的文字。但是,這些墓碑上面所刻的字是非常有講究的,並非隨意加上。
  • 公墓祭祀鮮花被盜 以一束15元的價格在墓園外吆喝售賣
    進入墓園,祭掃者來到墓碑前,獻上鮮花、擺上祭品,擦拭墓碑,整理完畢後離開。墓園中安靜而肅穆。然而記者在園中發現了奇怪的身影。在一處偏僻的角落裡,一名騎三輪車的男子一直默默觀望著。待祭掃者離開後,他騎車來到墓前,迅速收走剛擺上的花束,隨後匆匆離去。在墓園內,記者看到有多名工作人員來回巡視,出入口也有人值守。
  • 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何有黑、白、紅之分?有什麼講究嗎?
    摘要:在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何有黑色、白色和紅色之分,有啥區別?都有哪些講究?文/農夫也瘋狂前兩天農夫和大家分享了一片關於農村墓碑上關於「故、先、顯、考、妣」幾個字含義的文章,有網友留言給小編,讓我再說一說墓碑尺寸、字體顏色及大小方面的知識。
  • 億萬富豪身後「住」200元公墓 在廈門喪葬要花多少錢?
    導報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節儉祭祀已漸成風尚,有一名身家過億的富豪,指定家人將自己葬在薛嶺山陵園200元的公墓,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記者走訪  一身家過億的富豪身後指定葬在公墓  昨日,在薛嶺山陵園,導報記者遇到和家人前來祭拜先人的小夥小凡(化名),他來祭拜爺爺。
  • 公墓現祭祀鮮花被盜賣 盜賣者:清明期間一天能拉8車花
    隨後,菊花被擺上路邊的祭品攤,以15元一枝的價格吆喝出售。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清明期間,北京非市屬公墓存在盜賣祭品現象。參與盜賣的多是附近村民,組成團夥分工行動。   對於這種情況,公墓管理方解釋稱,這種情況由來已久,盜賣人不好辨認,日常巡視人手不足以控制,管理起來難免掣肘。
  • 5元代清掃墓碑? 「職業掃墓人」生意火(圖)
    清明掃墓,本是懷念故人的追思之舉,然而,記者在走訪成都部分公墓後卻發現,一些人卻利用職務之便動起了歪腦筋,將清洗墓碑的分內工作也收起費來。  上周末,成都迎來今年清明祭掃踏青的高峰期,細心的市民發現,在部分墓地中,除了手提祭祀用品為親人掃墓的市民,還有一群格外忙碌的人:他們一手提著裝滿清潔用具的塑料桶,一手拿著掃帚,不厭其煩地遊走在各處掃墓人中。
  • 代客掃墓網上祭拜收費說不清 數百元起步磕頭加200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一些地方的公墓推出「代客掃墓」,一些網店及線下的殯葬服務公司也推出了這項服務。  除了「代客掃墓」,網上祭拜這種依託網際網路的祭掃形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不過,在不少市民看來,不管是「代客掃墓」服務還是網上祭拜,最大的問題就是收費是否合理。
  • 中國雲南有一個墓地,裡面埋著4個跪著的日本人,日本曾多次抗議
    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也是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對抗外族偉大勝利的戰爭。無數愛國烈士前赴後繼,用生命與鮮血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對於抗日戰爭的這段歷史,很多事件及秘案都需要去考究,我最近一直就在看《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這本書。
  • 墓碑上刻名字禁忌除了常見的,還有哪些?
    墓碑碑文主要包括逝者稱謂、出生過世日期、立碑人及直系親屬等後輩姓名、立碑時間,一般來說這幾個是傳統碑文內容基本通用的要素。當然,還有一些會加上人物生平、橫幅、對聯等內容,另外還有一些需要刻制印者頭像的,現在頭像最常用的兩種刻印方式,一種是烤瓷後貼上去,還有一種更為美觀和耐久,就是直接手工在主碑上面做影雕頭像,此處不做展開說明。
  • ——北京各大陵園公墓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祭掃見聞
    細心的許偉發現,按照往年孩子幾歲就送幾朵花的習慣,這一捧卻多了幾枝。「不是母親親自準備,花店扎花束就沒有那麼精確。」在徵得劉女士同意後,許偉把多出的紅玫瑰單獨紮成一束擺放花束。  孩子「生日」當天,許偉和組員李猛穿上防護服,各式各樣的禮物和鮮紅的玫瑰在純白色防護服的映襯下顯得尤為特別。許偉掏出毛巾仔細擦拭墓碑,不好夠的地方就半趴在地上擦,毛巾用完一塊換一塊,直到整個墓碑鮮亮如新。
  • 重慶市長壽區"非法公墓"調查:公益性公墓公開售賣
    公益性公墓公開售賣  作為埋葬逝者、供後人祭祀的公墓,在重慶市長壽區變成賺錢的工具,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位於長壽區渡舟鎮果園村的小山公墓,是一座公益性公墓。但這裡隨處都有一股讓人不舒服的商業味。  記者4月13日沿盤山公路而行,看見山坡上豎立著一排排的墓碑,卻無明顯的公墓標識。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我國對於墓葬文化十分注重,不僅在於各種墓葬儀式,而且對於墓碑上的碑文也十分講究,特別是墓穴的碑文容不得半點差錯,其中「故、顯、考、妣」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弄錯一個字,除了貽笑大方之外,還體現出對逝去親人的極度不尊重。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今年去掃墓的時候,研究生的堂哥,看到墓碑上文字時,竟然都不知道墓碑上文字是什麼意思,難怪之前被取笑不知道公鴨和母鴨區別。他每次回到農村,總是說農村很多東西是陋習,但是每次說起外國的東西,總是覺得特別好,自己國家的文化覺得是陋習,不斷的拋棄,但是卻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而國內把中國文化保存最好的就是廣東。
  • 農村墓碑上「故、先、顯、考、妣」啥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不過社會發展到今天,家譜也早就式微了,現在的人,恐怕大多數連自己曾祖父的姓名都說不出來了吧。但是有一個地方,卻始終記載著祖先們的名字,那就是墓碑。與城裡公墓不同的是,農村的墓地,是沒有期限可言的,而且一個家族的先人,多葬在一處。這些墓碑上,就有墓主人的名諱,以及他們的生忌年月、子孫後代情況等等。
  • 在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什麼有紅黑之分?紅色字和黑色字有啥區別?
    雖然農村的傳統文化傳承的比較完整,但是以前在農村立墓碑的並不多,以前在農村能夠立墓碑的大多是大戶人家,現在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朋友也都為先人追立了墓碑,可能很多細心的朋友在祭祀的時候會發現,大部分墓碑上的字都是黑色的,但是還有些字是紅色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作為炎黃子孫必須了解
    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周末兩天,昆明四大公墓近13萬人祭掃
    墓位清掃乾淨後,放上3束鮮花,由工作人員代為鞠躬並念祭拜詞,整個過程工作人員會拍4張張片給客戶,最終完成工作。」目前,整個墓園已接到10餘家代掃墓的預約。代為祭掃的過程中,如客戶有特殊需求,工作人員也會按照客戶要求進行祭掃。如今,園區正在開發網絡祭掃,等網站開發完成,市民可到網站進行雲祭掃。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有什麼區別?
    所以從古至今,生死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在我們國家喪葬文化又是格外的重視,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過,在掃墓的時候看到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究竟有什麼含義?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祭拜高以翔一周年卻倒在墓碑旁,6天前剛過完生日
    祭拜高以翔一周年卻倒在墓碑旁,6天前剛過完生日 呂曉棟最後一刻倒在了高以翔的墓碑旁,周圍的群眾發現後,迅速撥打了119,呂曉棟被送往醫院搶救,最終還是宣告死亡,享年63歲!據悉呂曉棟的女兒已經趕到現場,等檢察官相驗遺體,家屬籤字後,才能討論後續出殯等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