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何有黑、白、紅之分?有什麼講究嗎?

2021-01-09 農夫也瘋狂

摘要:在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何有黑色、白色和紅色之分,有啥區別?都有哪些講究?

文/農夫也瘋狂

前兩天農夫和大家分享了一片關於農村墓碑上關於「故、先、顯、考、妣」幾個字含義的文章,有網友留言給小編,讓我再說一說墓碑尺寸、字體顏色及大小方面的知識。考慮到現在確實有不少人對這方面的知識不了解,但是又經常遇到,所以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說一下這個話題:為什麼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何有黑、白(黃)和紅色之分?到底有什麼區別嗎?

在古代的時候,最初人去世了以後是採用「墓而不墳」的形式的,也就是說親人去世下葬了以後而在地表不會放置任何的標誌。可是後來就逐漸有了在地面上堆土的習俗了,也就是衍生出了小墳包的形式,然後就有了立碑的民俗了。對於在世的人來說,給去世的親人立碑,這不僅是對逝者的一種尊敬,也是讓子孫後代緬懷先人的方式,讓他們知道先人在哪裡,自己的根在那裡。而關於立碑,雖然看似是一塊小小的石頭,但是也有很多的說法和講究的。

先來說一下墓碑尺寸的大小,在農村裡比較常見的墓碑有兩種形式:立碑和臥碑。聽農村的老輩人所說,在以前對墓碑尺寸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還需要藉助於「魯班尺」來裁定尺寸。通常立碑的高度是100CM,寬度是60CM,厚度是8CM。臥碑高是55cm或者50cm,寬度是80cm,厚度是8cm。對於不同的尺寸,還有著不一樣的說法,比如100cm對應著魯班尺上的橫財、順科;80cm是天德、財旺,60cm進寶、55cm大吉、50cm納福等。不過在今天現在尺寸方面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並且墓碑的樣式也更加多樣化了。

在墓碑上所刻的碑文,不僅字體的大小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字,而且字體的顏色方面也有講究。一般墓碑上的碑文都是用正楷、隸書等字體來書寫,這樣看起來更加的端莊、大氣一些。墓碑上文字的大小方面,通常大字的規格是10cm或10.5cm,而小字3cm或4cm之間。其中10cm對應這魯班尺上的進寶,而10.5cm是納福、3cm是財旺、4cm則是登科。當然了,字體的大小也要和碑身的比例協調才行。

最後再來說一下碑文上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的字體,現在的墓碑主要是以石材為主,因為比較堅固,即便是風吹日曬也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碑文也有固定的格式,其從上到下、從右到左,並且是按照長幼、男女先後進行排序的。一般而言,黑碑則會用白(黃)字,而白碑則用黑字。可是在有些墓碑上還有紅色、金色的字體,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人去世了以後,一般姓氏則是用紅色的字體,因為人去世了,但是姓氏會存在。同時有些(預)合葬墓或生瑩墓的墓碑中,會把在世者的姓名用紅色漆描一遍,這個也是為了區分,所有姓氏和在世者的姓名會用到紅字。當去世了以後,則會把紅字描成黑色或者是白色的。對於有一些烈士墓,那碑文也多數會用到紅色或者是金色,這樣是寄寓英名長存、永垂不朽之意。關於農村墓碑上字體顏色、大小就說到這裡,部分內容整理自網絡,有不妥之處也歡迎大家指出來。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今年去掃墓的時候,研究生的堂哥,看到墓碑上文字時,竟然都不知道墓碑上文字是什麼意思,難怪之前被取笑不知道公鴨和母鴨區別。他每次回到農村,總是說農村很多東西是陋習,但是每次說起外國的東西,總是覺得特別好,自己國家的文化覺得是陋習,不斷的拋棄,但是卻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而國內把中國文化保存最好的就是廣東。
  • 在農村墓碑上的字為什麼有紅黑之分?紅色字和黑色字有啥區別?
    我國是一個文化悠久的古國,墓葬文化也是傳承了幾千年,古人們,包括現在的大部分人都講究去世以後入土為安,當然,下葬以後避免不了的就是要立墓碑。雖然農村的傳統文化傳承的比較完整,但是以前在農村立墓碑的並不多,以前在農村能夠立墓碑的大多是大戶人家,現在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朋友也都為先人追立了墓碑,可能很多細心的朋友在祭祀的時候會發現,大部分墓碑上的字都是黑色的,但是還有些字是紅色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傳統墓碑上刻字有什麼講究?細數十條必備的刻寫知識,乾貨滿滿
    傳統墓碑刻字文化總結起來,有十條細則,筆者分門別類後,內容如下:一,文字講究。傳統墓碑有著嚴格的文字要求,中國是一個多文字的國家,主要有簡體字和繁體字之分,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字,滿文,藏文,維吾爾族文字等等。簡體字和繁體字是傳統墓碑最常用的文字,兩者表達的內容一致,只是文字形態方面有所差異,簡體字清減明快,繁體字複雜而有勢。
  • 農村墓碑上常見的那「四個字」分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而當農村的老人去世之時,其子女為了懷念父母,也為了表達自己的孝義,便都會給去世的老人豎一塊墓碑,給他們立碑是必不可少的習俗。中國的墓碑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在墓碑上除了雕鏤的花紋之外,還有很多的文字。但是,這些墓碑上面所刻的字是非常有講究的,並非隨意加上。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啥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墓碑文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①死者姓名、②死者籍貫、③死者功德成就、④去世日期、⑤立碑人姓名與其所屬關係(有些講究門戶還會要求刻上兒女姓名)。古往今來,墓碑之上基本上都含有碑文的存在,無字碑石或碑木鮮有存在。「故、顯、考、妣"的含義和區別①故:顧名思義,「故」字就是已經故去之人,所指就是去世、逝世的意思。「故」字之所以能夠被應用到碑文之上,與他本身所含之意不無關係。
  • 在農村,墓碑上一般都刻有「故、顯、考、妣」,這幾個字啥意思?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隨著地域的變化,各地的民俗也有著不小的區別,比如說過年期間吃的,北方人就更喜歡吃餃子,因為餃子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而南方人則更喜歡吃湯圓,因為湯圓有團圓美滿的寓意。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個,也是一種傳統的民俗文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墓碑」,它是對死者埋葬處所做的一種紀念性的載體,一般都是用石質材料製作而成,當然了,也有人會使用木材和金屬。
  • 農村墓碑上的文字「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有哪些區別?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話題為:「農村墓碑上的文字「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有哪些區別?」長期以來,不少人對農村的認知都存在著的「偏見」,在他們的眼中,農村是「土氣」、「文化低」的代名詞。其實現實情況並不然,在農村,很多方面都體現著高深的文化素養,飽含大道理的規矩與講究,讓人深深折服。今天小編就說說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四個字,你都知道他們有著怎樣的含義嗎?
  • 中國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既然難以從功績上評判一個人為世界做出了何等貢獻,那便需要從功德上來評判一個人,以此來緬懷此人的一生,並給予後代以正能量。人在離世時候會刻有墓碑,通常在墓碑上會有「故」、「顯」、「考」、「妣」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你可有深入了解過嗎?「故」所謂的故字是比較容易解釋的,相信許多讀者也能聯想到。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很有講究
    一個人生前的所有生平事跡,他的豐功偉績亦或者頭銜名譽,都可以在墓碑上有所體現,因此大部分人都非常看重墓碑上面的刻字,無論到時候自己,因為這是作為評價他們一生的東西來存在的。雖然這樣說,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此特別看重,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在死後立下的是一塊無字碑,她不屑於受到後世人的評價,因為她自己本身內心就有對於自己一生的考量。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像我們村有人去世,就會專門找村上有學識的人來幫忙,比如讓他看看葬禮什麼地方需要注意,有什麼步驟要改動,碑文應該寫什麼等等,總而言之,不管是入葬還是立碑,都是一件極其嚴肅莊重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國對於墓葬文化十分注重,不僅在於各種墓葬儀式,而且對於墓碑上的碑文也十分講究,特別是墓穴的碑文容不得半點差錯,其中「故、顯、考、妣」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弄錯一個字,除了貽笑大方之外,還體現出對逝去親人的極度不尊重。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什麼意思?這個很有講究,不能亂用的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從儒家的角度,喪葬禮儀體現的是孝道,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因此通過一定的形式追憶逝去的親人,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是十分必要的。喪葬文化經過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冶煉,已經十分成熟,到了今天,各地都還有不同的祭祀習俗。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墓碑上所刻之字的講究。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過生日為何有這樣的講究?
    文/王不留行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過生日為何有這樣的講究?在過去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不發達,一些現代科學能解釋的事,在過去就成了未解之謎,只有依靠鬼神力量才能解釋得通。所以過去的人往往十分迷信,他們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在事事都要小心,稍加不慎就會觸怒鬼神,給自己招來禍患。所以過去的講究非常多,有許多講究,到今天還在使用。這些講究有道理嗎?不一定。但是家中老人信,身為子女,沒必要為了這一點小事而與老人較真,他們的世界觀已經定型了為了讓老人開心,按老人說的辦有什麼關係呢。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墓碑上「故、先、顯、考、妣」啥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但是有一個地方,卻始終記載著祖先們的名字,那就是墓碑。與城裡公墓不同的是,農村的墓地,是沒有期限可言的,而且一個家族的先人,多葬在一處。這些墓碑上,就有墓主人的名諱,以及他們的生忌年月、子孫後代情況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中間的一列或兩列(合葬墓)大字,那就是墓主人的姓名,但又不是簡單的直書其名,而是加了修飾的。
  • 古代墓碑上經常出現,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一般人都不知道
    從古至今,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輪迴,而我國對於去世的親人是十分重視的,很多的子女們為了表達自己對祖先的懷念就會給他們立一個墓碑,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墓碑上面寫什麼字都是非常講究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古代墓碑上經常出現,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一般人都不知道!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有什麼區別?
    所以從古至今,生死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在我們國家喪葬文化又是格外的重視,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過,在掃墓的時候看到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究竟有什麼含義?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民間墓碑上「故、顯、考、妣」,該怎麼用?現在的年輕人還知道嗎
    相信很少有人了解,墓碑上的故、顯、考、妣的用法,這些都是喪葬習俗中的重要一環,現在的年輕人還知道嗎? 幾乎每一座古墓都有墓碑,並且墓碑上也都有相關文字。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死者的生前信息,同時也彰顯出了死者的身份、地位和職業。
  • 傳統文化中修墳立碑有什麼講究?
    6.小孩、孕婦、有病的人不能參加修墳。7.女性經期不能參加修墳。8.修墳時著裝不能豔麗。9.修墳時忌諱觸碰別人家的墓地、墓碑。10.有些地區修墳還要放鞭炮。11.修墳回來要跨火盆。12.修墳完畢,收工回家,不能回頭,更不能帶墳墓上的土回家,此是大忌。02立碑有什麼講究?
  • 農村土葬時,棺材被埋在地下,為何還要堆上「小土堆」?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周易·繫辭下》 中國古代喪葬禮儀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呈現出了不同的形式,土葬的發展歷史可謂是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從夏朝殷朝開始土葬文化便已經流行開來,直到現在,中國的一些農村地區還保留著土葬文化。
  • 俗語「白痰輕,黃痰重,吐了黑痰要了命」,有什麼講究?能信嗎?
    有經驗的人會根據痰液的顏色來判斷問題的輕重,一句「白痰輕,黃痰重,吐了黑痰要了命」的俗語,幾乎婦孺皆知,也成為了人們通過痰液判斷身體狀況的基礎。至於有沒有道理,信的人越發相信,不信的人則嗤之以鼻。真實情況如何,這句俗語背後到底有沒有講究?今天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首先必須明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但也有前提。這個前提,就是肺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