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大陵園公墓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祭掃見聞

2021-01-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今年的清明節與往年不同。

  雖然當前國內疫情傳播被基本阻斷,但境外疫情仍在肆虐,無症狀感染者等國內疫情防控的不確定因素也仍然存在。因此,北京市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在清明節期間大力推廣預約祭掃、網絡雲祭掃、代客祭掃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聚集,這也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支持。

  祭掃的形式改變了,但不變的是緬懷逝者的情感。一顆虔誠和感恩的心,一份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更接近清明節的本來含義。生者平安,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氣清景明,慎終追遠,這是生命輪迴的節令啟迪,正如那句不斷鼓舞著我們的話語: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春回大地、萬物勃發,本報記者到訪北京市多個陵園公墓,用文字、圖片和視頻記錄下了這個特殊清明背後的故事,從中讀取願你我安然、家國無恙的祝福。


「代來」文明 「代去」思念

  為了滿足群眾的祭掃需求,從4月1日起,北京萬佛華僑陵園(以下簡稱萬佛園)將每天預約祭掃的人數從1000人增至1800人。即使這樣,與往年同期動輒日均兩三萬人的數字相比,今年還是顯得冷清了些。而往年一直不溫不火的負責代客祭掃業務的禮儀服務小組,今年卻成了園裡最忙碌的人。

  萬佛園的禮儀服務小組共十餘人,兩三人成一隊,早上5點半就開始馬不停蹄地代客祭掃,晚上則要分發第二天的祭掃用品、備份當天祭掃視頻,收工時往往已至深夜。

  把不可能「代」出可能

  2月初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一天早晨,實施全面封閉管理的萬佛園門口一陣喧鬧,陵園管理服務部副經理張衛東趕忙奔向門口。

  大門外,一對中年夫婦滿臉焦灼:「我明白現在是防疫時期,但正趕上父親忌日。您看陵園在戶外,人也不多,我們保證不接觸其他人。能不能通融一下?」

  張衛東做了難,但還是無奈地擺了擺手:「實在不好意思,按照規定,園區目前全封閉管理。我既要對園區工作人員的安全健康負責,更要對你們負責。」

  「你給我們測測體溫,我倆肯定安全!」夫妻二人沒有放棄。

  張衛東突然想到一個方法:「我們可以代您祭掃,鮮花等祭祀用品轉交我們,我們肯定盡心盡力替您二位傳遞思念。回頭我們把祭掃過程拍照發您,供您憑弔哀思。」

  在得到夫妻二人的認可後,張衛東立馬叫來禮儀服務小組的陳長亮:「事不宜遲,我們倆現在就上山代為祭掃。」

  互加微信後,夫妻倆驅車返程。張衛東和陳長亮準備了一下,就端著鮮花祭品上山了,並把過程全部拍照發給了夫妻倆。夫妻倆欣慰地發了個紅包表示感謝,張衛東馬上回絕——代客祭掃是免費服務。

  特殊生日「代」出母女深情

  幾年前,劉女士痛失愛女。每逢孩子生日,她都會來墓前給孩子祭掃。可今年受疫情影響,劉女士又身處外地,便給陵園致電諮詢。萬佛園禮儀服務小組組長許偉為人父母,格外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思,主動要求承擔代為其愛女「過生日」的任務。

  許偉仔細詢問要給孩子準備的禮物,薯片、餅乾、飲料……「火龍果,她最愛吃火龍果!」「好的,我下班後去超市採購,連生日蛋糕一併買好。」許偉不想因為疫情而怠慢了孩子的「生日」。「只要我能做到,一切都會和往年一樣,甚至更好!」

  劉女士說她往年會帶一些紅玫瑰去看孩子。通過物流,在生日前一天,一捧紅玫瑰便寄到了萬佛園。細心的許偉發現,按照往年孩子幾歲就送幾朵花的習慣,這一捧卻多了幾枝。「不是母親親自準備,花店扎花束就沒有那麼精確。」在徵得劉女士同意後,許偉把多出的紅玫瑰單獨紮成一束擺放花束。

  孩子「生日」當天,許偉和組員李猛穿上防護服,各式各樣的禮物和鮮紅的玫瑰在純白色防護服的映襯下顯得尤為特別。許偉掏出毛巾仔細擦拭墓碑,不好夠的地方就半趴在地上擦,毛巾用完一塊換一塊,直到整個墓碑鮮亮如新。李猛掏出暗黃色跪布鋪在碑前,把孩子喜愛的小零食依次擺放整齊。隨後,許偉按照約定用手機現場連線劉女士。

  蛋糕擺好後,許偉和李猛肅立碑前端著手機,劉女士對著墓碑娓娓傾訴。5分鐘過去了,許偉覺得胳膊有些酸卻不敢有一點晃動,生怕打擾到這一刻的母女情。

  生日祭掃順利完成,許偉像完成了一樁大事。沒過多久,北京12345市民熱線反饋,一位女士專門致電感謝萬佛園代她為女兒祭掃過「生日」。但許偉心裡最看重的,是即使在特殊時期也沒有辜負客戶的期許。

  「代」出百分百的滿意

  「擦乾淨,好的好的,請您放心。」掛了電話,許偉和組員小尹、小關根據客戶提供的標號,找到了指定墓碑。此時,許偉頓時明白為什麼客戶連說5遍「擦乾淨」。原來,墓碑周邊種植了大量松樹,整個墓碑幾乎被松油包裹得嚴嚴實實,連字跡都不好辨認。

  「這算啥,這還不是我見過最難清掃的呢。毛巾帶夠沒,除膠劑帶來幾瓶?」許偉拍了拍兩位組員的肩,「開幹吧,咱仨一起來!」

  一瓶除膠劑用完了再開一瓶,溼毛巾擦乾了再換一塊,3個人手拿小鏟刀上下飛舞,一塊塊難看的膠痕和松油一點點被剝離、掉落。整整一個半小時過去了,竟用完4塊毛巾、3瓶除膠劑……

  在3人齊心協力下,這塊「不是最難清掃」的墓碑被清理得乾乾淨淨,看不到一點汙痕。

  「快拍照發給他,看看滿意不!」小尹得意地催許偉。

  「他驚呆了,還有點不好意思,說知道難清理,但沒想到能清理得這麼幹淨!」許偉舉起手機在小尹、小關面前晃了晃。3個人都很滿意。

  疫情發生前,許偉的手機裡只有160多個客戶,短短兩個月已經增加到700多位。手機每天響個不停,需要隨身攜帶兩塊充電寶。「從3月1日到清明節,全組人都滿負荷運轉。我相信經過今年這個特殊時期,會有更多群眾了解這項服務的溫暖,給予我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許偉說。


春天裡最美麗的人們

本報記者 田亞碩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到祭靈掃墓時。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清明節顯得格外清靜,少了擁擠嘈雜的人群。人們在安靜的環境裡和逝去的親人好好說話,在花香四溢的空氣中盡享春日暖陽。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市天慈墓園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

  電話機

  「鈴鈴鈴……」

  「您好,這裡是北京市天慈墓園,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接線員孫立群迅速接起電話,原來是一位家屬要預約祭掃時間。在確認逝者姓名後,他熟練告知家屬相關注意事項:為減少人員聚集,最多3位家屬同行,並需要提供身份證號和健康綠碼;確定好預約的祭掃時間,建議不要遲到;信息確認後會自動生成預約編碼,要妥善保存;為了消防安全,不能在墓園裡焚燒紙錢和上香等。

  像這樣的預約電話,園裡設置了三部。據墓園副主任宋哲聰介紹:「3月19日至今,每天都要接聽預約電話近500通。另外,市民還可以通過北京社會建設和民政微信公眾號進行網絡預約。截至目前,已預約人數2萬餘人。」

  傳遞員

  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組長何祥會就帶領著他的代祭服務小組一行三人,拿著水桶、抹布、鮮花和代祭服務表,前往墓區開始新一天的「愛的傳遞」。

  對照代祭服務表找到墓碑,按規範程序將墓位表面、勾縫以及四周的塵土、落葉、雜物清除掃淨,再用毛巾仔細擦拭碑身、基座、欄杆扶手。墓碑上的膠帶留痕,也用鏟子小心地清理。經常,擦乾淨一處?痕,要花上五六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清理完畢,何師傅將3枝鮮花整齊地擺在墓前,並向墓碑三鞠躬。至此,一套規範的代祭服務才算完成。何師傅拿出手機為完成代祭的墓位拍下照片,以便向家屬反饋。

  查表、清潔、擺花、鞠躬,看似簡單的4個步驟,平均需要15分鐘左右。清明期間,平均一天的預約代祭服務有40多份,合計下來要花費十多個小時。4月4日、5日每天的代祭服務達到75份,何師傅和同事們忙到連午飯都在墓地吃。一天下來,55歲的何師傅腰酸背疼。不過翻看手機裡的「成果」,他心裡特別踏實:「家屬信任我們,委託我們代為祭掃、表達心意,我們就要當好『愛的傳遞員』。」

  「為了保障春節至清明期間的祭掃工作,宋慶亮和王慶勝等組員毅然退掉了已經買好的回家車票,一直奮戰在代祭服務一線,很辛苦很不易。截至目前,他們共完成代祭服務400多份。」墓園辦公室負責人王蒙對記者說。

  感謝信

  「我的手機!真的找到了!感謝!感謝!非常感謝!」

  4月1日,前來掃墓的金先生不慎將手機丟失,被在園區進行消殺工作的方國營撿到並交到業務室。正急得滿頭大汗的金先生聽到廣播後前來尋物,當即拿出500元錢要對方師傅表示感謝。方師傅拒絕了,並表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三個「感謝」,表達了家屬對手機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也傳遞著對方師傅的感激和對墓園工作的認可。

  方國營是墓園防火保衛組的一員。疫情期間,他們組不僅每天要對全園進行防火安全巡查,還要每4小時對辦公區域消殺、每天早晚各一次測量墓園一半職工的體溫,並做好記錄。他風趣地對同事說:「過不了我的體溫槍,你們就別想上崗啦!」正是有了他們全組人員對工作的一絲不苟,墓園整體安全才有了保障。

  「防護服」

  很多人因疫情穿上了防護服。而在墓園,保潔服務組用自己的辛苦和奉獻,給整個園區穿上了「防護服」。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勤勞的保潔員便來到空無一人的墓區開始工作。他們分工明確、認真仔細,把走過路過的地方都清掃得乾乾淨淨。

  疫情期間,保潔工作量陡然增加,任務更加艱巨。安排專人負責衛生間,每2小時消毒一次,每4小時全面打掃一次。公共洗手池、垃圾桶每1-2小時就進行一次消殺。為了墓園的乾淨整潔,為了廣大祭掃家屬的安全,他們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心血。儘管他們身上的防護服掛滿了灰塵,卻遮擋不住他們內心的閃光。

  熱乎飯

  凌晨四點半,靜謐的墓園還沉浸在黎明前的夜幕中,但食堂操作間已燈火通明。鍋碗瓢盆叮叮噹噹,90後廚師長張小保帶領食堂服務組正幹勁十足的擇菜、洗菜、和面、煮粥,為一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準備營養早餐,做好飯後再按人數分裝妥當。當天就餐的有102人,是平時的三倍,但大家仍然井井有條地準備著。為了保證清明祭掃期間全體服務人員能吃上熱乎飯,安全和速度「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以前每天做三四十人的工作餐,現在每天要做100多人的,高峰時期160多份,工作量非常大,但他們沒有絲毫遲疑和退縮,用默默付出支持著所有清明祭掃服務一線的工作人員。

  「只要能讓我們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吃上熱乎飯,給他們做好後勤保障,苦點兒、累點兒都是值得的。」張小保對記者說。


追思懷遠不在形式在心間

本報記者 周 亮

  4月4日6時30分,太陽暖融融地照在早起忙碌的人們身上。春光明媚,松柏翠綠,草色青青,生機勃發的圖景符合人們對這個特殊春天的一切期待。在北京市西郊永定河畔,太子峪陵園工作人員、警察、醫護人員、志願者已就位做好準備,嚴陣以待清明節祭掃高峰的到來。

  「請提前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獲取並出示疫情行程卡。」雖然有入園流程指示牌和喇叭廣播,但祭掃引導員還是細心提醒走向入口的祭掃群眾,「電話預約走左邊通道,網絡預約走右邊通道。」

  查驗疫情行程卡、出示預約二維碼或身份證、通過紅外體溫檢測儀,隨著第一位群眾入園,全體清明祭掃服務保障人員疫情防控期間最為緊張忙碌的一天正式拉開了帷幕。

  分時分批限流進入把好入園「第一關」

  市民房先生通過網絡預約來到了現場。他告訴記者,本來家裡人都想來,但每個預約號限定了入園人數,只好由他作為家庭代表前來傳遞思念和心意。「可以理解,疫情好不容易緩解了,保持小心謹慎是對的。」房先生說,他本來以為入園防疫環節會很多很複雜,導致排隊擁堵,「沒想到這麼方便。」

  記者體驗了一下電話預約入園流程。掃描二維碼、輸入手機號,疫情行程卡顯示14天內沒有離京記錄;查驗電話預約序列號後,輕輕一刷身份證,電腦自動登記人員信息;額溫計測量體溫,顯示正常,可以入園。全程不到3分鐘。

  「通過網絡預約的群眾更便捷,預約二維碼裡包含了基本信息,核對人數正確、測量體溫正常後就可以入園,全程不到1分鐘。」太子峪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依託北京市民政局清明節祭掃預約登記模塊,實行群眾分時、分批、限流進入,沒有預約的群眾不能入園,「同時,做好人員隔離帶、路線指示牌和人車分流導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聚集。」

  據悉,清明節當天,預約前往太子峪陵園現場祭掃的群眾有2500多人,而在往年,即使是人數最少的一天,也有4500多人。人少不代表可以放鬆疫情防控。除了加強陵園出入管理外,記者看見,陵園出入口工作人員都穿戴了防護裝備,並給忘記佩戴口罩的群眾免費發放口罩;園內設立了應急隔離區和醫療點,以應對突發事件;露天取水處和公共衛生間裡放了消毒洗手液,方便群眾使用;每個墓區都有一到兩名工作人員巡邏檢查,在嚴防火災的同時及時清運掉各類垃圾。

  怕陵園工作人員防疫忙,豐臺區長辛店公共文明引導員中隊出動了比往年更多的志願者。在停車場、南北門兩個出入口、鮮花贈送點和便民服務點,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我們每年都來幫忙,之前還參加了社區的防疫工作,有能力配合好清明節祭掃防疫。」志願者肖秀引說。

  代客祭掃被點讚讓緬懷回歸內心本源

  自3月21日開啟清明節祭掃工作以來,太子峪陵園共接到免費代客祭掃服務預約445件。其中,4月4日的服務數量最多——151件。

  「昨天,我們已經對這些墓碑做了一遍較為細緻的除塵,比如膠帶粘貼痕跡的擦洗。今天掃一掃昨晚的落葉就行,主要是進行祭掃儀式。」但即便是這樣,代客祭掃服務隊成員李玉榮還是在早上6點就同另外兩名成員王立媛、張歡帶著工具出發了。這些墓碑遍布在佔地580多畝的園區各處,一圈走下來1萬多步,需要忙到晚上。「早點兒把思念傳遞到,給委託人發去祭掃視頻和圖片,他們就能早點兒安心。」

  在清掃、拭碑後,李玉榮拿起3枝綻放的菊花念誦寄語:「叔叔阿姨,你們好!我是陵園工作人員。您的家人因為疫情防控無法來到現場,委託我們代為祭掃,傳達他們的思念和心意……」而後,獻花,深深地三鞠躬。王立媛在一旁用手機記錄了全過程。

  細緻、莊重,是代客祭掃全過程帶給記者的感受。雖然這種祭掃方式並非是因疫情防控而衍生的新生事物,但在這個特殊時期被放大,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接受和選擇。

  「謝謝幫我完成了心願,給你們的工作點讚!」委託人劉女士年紀大了,今年清明孩子沒在身邊。她正在為無法祭掃發愁時,看見了北京市民政局的新聞宣傳,便致電太子峪陵園諮詢代客祭掃。「這種服務挺人性化,建議以後也開展下去。」

  「到不到現場、親不親為,都只是形式,只要心中常懷思念和感恩,只要生者健康平安,就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在殯葬行業工作了16年,李玉榮深有感觸。


用細緻周到展現百年沉澱的初心使命

本報記者 張偉濤

  清明期間,北京市萬安公墓在採取嚴格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開通網絡和電話兩種預約通道,減少人員聚集,保障祭掃人員防疫安全。據介紹,今年萬安公墓現場祭掃人數比往年大幅減少,清明節當天,共接待預約群眾1371人,而往年同期的平均人數在9000人,祭掃人員和車輛井然有序。

  預約限流 有序祭掃

  4月3日上午,記者在萬安公墓入口處看到,在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引導下,祭掃車輛有序進入停車場。大門口分設電話預約和網絡預約兩個通道,群眾手持鮮花,保持一定距離,在查驗健康碼和疫情行程卡後,持身份證測量體溫後陸續進入。入口處還設有綜合服務區,對出現異常的人員和情況進行及時處置。

  手捧鮮花前來祭掃的吳女士表示,在當前疫情防控態勢下,公墓採取的一系列措施能有效保障人員安全,自己覺得很安心。「今年實行的預約方式減少了往年人員和車輛的密度,周邊道路和墓區環境變得更順暢、清靜。」

  萬安公墓副主任石江海告訴記者,今年清明,公墓根據園區骨灰安葬數量、祭掃容納空間,規定每個墓穴每天入園祭掃人員不超過3人,骨灰堂等封閉空間實行分時、分批、限流進入。同時,為配合網上預約,還在入口設立預約快速通道,掃預約碼或刷身份證便可入園,儘可能地減少人員聚集。公墓實行單向出入,正門為入口,西北門為出口,並增加園內路線指示牌。在園區門前,安排工作人員引導遠端停車,近處用於人員通行。

  石江海介紹:「網上預約登記的市民憑預約二維碼,電話預約憑身份證及預約編碼,在入口處對應通道進行入園身份核驗和體溫監測。體溫正常者入園,體溫異常者將協調屬地衛健部門引導至發熱門診就醫。」

  「一二三四五六」嚴格防控

  石江海介紹,萬安公墓今年清明祭掃服務保障工作嚴格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的統一部署,圍繞「加強疫情防控,平安文明祭掃」主題,採取「一防、二約、三碼、四早、五嚴、六值」等超強措施,營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諧的清明祭掃氛圍。

  一防即防控疫情;二約為網上預約、電話預約;三碼指掃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二維碼;四早即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處置;五嚴包括嚴禁使用明火,嚴禁墓區吸菸,嚴禁點燃香燭,嚴禁焚燒紙錢,嚴禁燃放鞭炮、燒紙桶和焚燒爐;六值包括值守墓地、值守骨灰堂、值守骨灰廊、值守骨灰亭、值守骨灰牆、值守陵園。

  清明期間,萬安公墓按照規定,暫不辦理骨灰安葬、安放、合葬等業務。對業務大廳、骨灰堂等相對密閉的空間,實行全方位消毒;對使用頻率較高的公共場所和設施,實行多頻次消毒。此外,公墓還為前來祭掃的群眾免費發放菊花,入口配有一次性口罩和少量祭掃用品,以備群眾臨時應急需要。

  多種服務滿足群眾需求

  「萬安煙雨隨雲渡,香山紅葉伴君眠……我是萬安公墓代為祭掃人員,受您家人委託過來看望。我們已進行清掃、擦拭,現在獻花……」在肅穆的氛圍中,幾名工作人員莊重地為不能到現場的群眾提供代客祭掃服務。

  為減少人員聚集,在積極倡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的同時,萬安公墓推出代客祭掃服務。根據群眾預約情況,按專門制訂的祭掃方案和流程進行,以告慰群眾思親之情。在代客祭掃現場,工作人員先拍攝照片留存原狀,之後對墓碑全面清掃擦拭,再莊重地獻上三枝菊花。

  對現場祭掃的群眾,工作人員也提供了周到優質的服務。4月3日上午8時許,朱日軍老人獨自來到萬安公墓為多處墓地祭掃。「我身體有傷,記憶也不太好,這麼大的墓區,我怎麼完成啊!」老人急得直掉眼淚。正在執行安保任務的工作人員王三平發現後,及時上前了解情況,耐心安撫老人,帶他找墓地,並幫忙打來擦拭用水。

  「從進門檢測到入園祭掃,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給了我悉心照顧,幫助我順利完成祭掃。這封親手寫下的表揚信,用以表達我和家人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完成祭掃後,朱日軍老人特意寫了一封表揚信,交給萬安公墓的工作人員,「謝謝你們,辛苦啦!」

  一句「謝謝」,表達出群眾對工作人員的感激之情,也展現了萬安公墓百年歷史的精神傳承,更體現出北京民政人「建設最有溫度、最接地氣、響應群眾訴求最快」部門的初心與使命。


防疫不放鬆 服務更貼心

本報記者 雷 耀

  4月4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盛開的桃花灑落在靜謐的墓碑上時,北京市福田公墓工作人員已準備就緒,即將開始一天的工作。

  7時許,陸續有拿著鮮花、拎著水桶的祭掃群眾到達公墓西門。

  「請出示您的預約碼。」「系統顯示預約3人。」「你們4人中有一人不能進入。」……網上預約通道的工作人員認真核實信息。

  這時,電話預約通道也有群眾進入。「請出示您的身份證。」「顯示預約2人。」「麻煩二位出示一下行程卡。」「綠色,可以進入。」……

  「請這邊測溫。」

  「正常,請按指示依次入園。」

  經過嚴格的防疫核驗後,進入園區的祭掃群眾還可以免費領取一枝鮮花。

  疫情防控之下,今年的清明節尤為特殊。「別樣的清明,一樣的福田。」採訪中,福田公墓副主任靳偉多次對記者說,「防疫不能放鬆,服務更要貼心。」

  現場祭掃群眾少了但防疫任務依然很重

  福田公墓地處北京西郊風景區,園方百畝,草木繁盛,山川靈氣皆聚於此,素有「百畝桃園」之美譽。每到清明時節,桃李滿園、芳香四溢,一園春色風景如畫。

  今年福田公墓較往年清靜很多。「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人員聚集,我們按要求採取預約方式,控制入園人數,網絡預約上限1000人,電話預約上限300人。從早上7點到下午4點,分時段預約。」靳偉告訴記者,雖然現場祭掃群眾少了,但是防疫工作依然很重。變雙向通行為西進南出單向通行,在西門入口設立一米線,安裝二代身份證讀卡器和紅外體溫監測儀,核驗信息,測量體溫……「我們嚴格把好入園第一關。」

  「預約很方便。」市民付女士向記者介紹了她的預約過程,「我關注了北京社會建設和民政微信公眾號後,按要求填寫個人和同行人身份證信息,就完成預約了。來到現場再核驗一下身份,這讓我們很踏實。」

  「預約核對工作看似簡單,其實責任重大,必須認真核實每項信息,有一項不符合都不能放行,容不得馬虎。」工作人員小李告訴記者,「我們兩個小時換一班崗,兩人一組,每次換崗都要換新的防護服,確保每個人的安全。」

  服務項目減少但服務熱情未減

  4日上午10時,防空警報鳴響。福田公墓全體工作人員在園區廣場,面對「滄海福田」和降落的半旗,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靜默。園區現場祭掃群眾原地默哀。

  「今天這樣特殊的時刻,我們不僅祭奠了家人,還向英雄致敬。」現場祭掃的蔡先生對記者說,「願逝者安息,生者奮進!」

  「疫情之下的清明,防疫和服務同等重要。」採訪中,靳偉對記者說,「別看今年的服務項目有限,但我們的服務熱情未減。」

  針對代祭服務,福田公墓專門成立了3人代祭服務組。「今天有20多個代祭,工作人員會認真擦拭每塊墓碑,在墓前敬獻三枝鮮花,並拍照反饋家屬。這一服務是免費的。」靳偉說。

  儘管今年提供的服務有限,但是公墓仍然預訂了3萬枝鮮花,免費發放給祭掃群眾。在鮮花發放處,記者見到在水桶中醒了一晚的菊花足足有拳頭大小,生機盎然。

  福田公墓在園區外主幹道周邊懸掛了宣傳標語,倡導群眾「理性追思 文明祭掃」。園區廣場LED大屏全天滾動播放防護注意事項,園內廣播循環播放溫馨提示。隨處可見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耐心地為祭掃群眾做引導服務。

  據介紹,福田公墓還與屬地公安、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建立聯動機制,緊急處理突發事件。

  確保園區安全更為祭掃群眾負責

  「今年祭掃群眾少,垃圾清運任務較往年要輕,但消毒任務更重。」靳偉指著穿著防護服穿梭在墓區公共場所消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相對密閉的空間,實行全方位消毒;對使用頻率較高的公共場所和設施,每2個小時消毒1次。像今天這樣的高峰日,每個小時消毒1次,並做好登記。在公共衛生間、露天洗手池等場所,我們還配備有消毒洗手液。並邀請石景山藍天救援隊,對園區進行了全面消殺。目的就是保障園區安全,也是為祭掃群眾負責。」

  「電話預約時,已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要自備祭掃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家住石景山區的張大媽在洗手池接水時告訴記者,「這不,我們自己帶了水桶、抹布,還有掃把。我們支持這樣做,這也是為我們的安全負責。」

  「母親的壁葬格位在最上面一排。往年,排隊才能用上扶梯。今年人少,隨時就能用到。工作人員消毒也很勤,我用著放心。」獻上鮮花後,郝先生跟母親說了幾句心裡話,才從扶梯上下來。

  乾淨整潔的園區環境、規範有序的分流引導服務……這個清明,福田公墓全體工作人員竭誠為現場祭掃群眾提供了周到貼心的服務。(本版圖片由記者雷 耀、王 堯、田亞碩、張偉濤、周 亮 攝)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9)


相關焦點

  • 周末兩天,昆明四大公墓近13萬人祭掃
    掌上春城訊 3月28日、29日,昆明周邊各大公墓迎來清明祭掃高峰,各大公墓的祭掃情況及代客掃墓、網絡祭掃的實施情況如何?3月28日,記者前往部分公墓進行實地走訪。玉案山公墓禁帶塑料花禁燒紙錢3月28日上午8點57分,記者乘車到達前往玉案山公墓的必經之路西三環。此時,西三環車流緩慢,現場有不少交警在指揮交通。
  •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在哪裡?附預約入口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在哪裡?  1、天壽陵園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節祭掃預約指南(方式+入口)  2、北京市民政局2020清明掃祭服務平臺  (網址:http://mzj.beijing.gov.cn/col/col6888/index.html
  •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節祭掃預約指南(方式+入口)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節祭掃預約指南  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天壽陵園公眾號  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方式:  一、網上預約:>  1、代客掃祭  為解決廣大群眾抗「疫」期間不能及時入園寄託哀思的不便,節日期間,如果您有親人在北京天壽園長眠,我們將為您提供代客祭掃服務
  • 柳州清明祭掃方式出爐!農村掃墓、私人墓地能不能祭掃?
    給無法到現場祭祀的群眾以心理慰藉參與人員為各殯葬服務單位的工作人員代表02網上祭掃服務清明節期間柳州市殯儀館、西山公墓、月山公墓、福山公墓、仙景安陵園(鳳凰園)網上祭拜操作流程(以西山夢園為例)03代客祭掃服務西山公墓、福山公墓、仙景安陵園(鳳凰園)清明節期間為客戶提供「代客祭掃」
  • 廣州即日起暫停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 引導市民網上祭祀
    廣州即日起暫停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 引導市民網上祭祀金羊網  作者:符暢 張璐瑤  2020-03-20 為避免清明節期間因祭掃活動引發聚集性疫情,即日起暫停廣州市2020年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關於清明期間有序開放現場祭掃活動的須知
    關於清明期間有序開放現場祭掃活動的須知按照國家、省民政部門關於做好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滿足群眾現場祭掃需求,營造規範有序的祭掃現場秩序,現就有關事項提示如下:一、提倡錯峰祭掃。廣大市民應結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實際,統籌安排好時間,避免清明假期集中到墓地或骨灰存放場所扎推開展祭掃。
  • 閬中市殯儀館多措並舉紮實抓好疫情防控期間清明安全祭祀工作
    為避免清明節期間因群眾集中開展祭祀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以及各類火災等情況的發生,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閬中市殯儀館緊扣實際,精心安排部署,將安全祭祀、疫情防控貫穿清明祭掃全過程,紮實抓好疫情防控期間清明安全祭祀工作。一是聚力量。
  • 清明祭掃出行請留意 高新區四大公墓周邊有交通管制
    華龍網消息,4月4日至6日清明小長假是市民祭掃出行、踏青出遊的高峰。今(30)日,重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發布安全出行提示,請廣大市民朋友合理選擇出行線路、出行時間和交通工具,錯峰出行、避開堵點,按照交巡警指揮有序通行、規範停車。
  • 冬至祭掃高峰將至,注意事項看這裡→
    眼看著要到冬至了又到了紀念先人的時候為落實文明祭掃和安全工作責任制,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祭掃環境,近日,出臺了《馬鞍山市2020年冬至期間文明祭掃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部署2020年冬至文明祭掃工作。
  • 網絡祭奠、書寫寄語 黑龍江祭掃服務有溫度
    網絡祭奠、微視頻講述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清明前後,黑龍江省民政系統通過設立祭掃服務熱線、建設網上祭掃平臺、大力推廣網絡祭奠等「非現場」祭掃形式,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安全、高質量、有溫度的祭掃服務。
  • 特殊的清明「雲」上寄思念 蘭州市殯儀館推出「雲祭祀」「代祭掃...
    又到一年清明時。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祭掃方式註定是不一樣的。蘭州市殯儀館倡導網絡、居家祭祀,多措並舉,全面推出「雲祭祀」「代祭掃」等服務。    「代祭掃」隔山隔水不隔情    除了「雲祭祀」,蘭州市殯儀館所屬龍鳳園等公墓還推出了「代祭掃」服務。所謂「代祭掃」就是市民群眾委託公墓祭奠親人,公墓工作人員提供擦拭墓碑、鞠躬行禮、敬獻鮮花等服務,並把服務過程通過照片反饋給市民群眾。
  • 深圳市殯葬管理所召開公安、交警與民政清明期間「暫停祭掃、做好...
    3月20日上午,深圳市殯葬管理所邀請沙灣派出所、南灣交警中隊相關負責人來所召開清明工作協調會,就疫情防控形勢下共同落實好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要求和《深圳市民政局關於2020年清明節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的通告》工作部署進行溝通協調。
  • 本地丨關於2020年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的公告!
    吉林市民政局關於2020年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的公告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疫情常態化防控部署,有效保障「中元節」祭掃安全。現公告如下:一、2020年「中元節」祭掃期為8月22日至9月2日。即日起,需要前往祭掃的群眾,須登錄官方網站(吉林市殯葬服務中心www.jlsbzfwzx.com;吉林市公墓管理中心www.jlsgmglzx.com)或關注公眾號(吉林市殯葬服務中心;吉林市公墓管理中心)進行預約,相關事宜請諮詢吉林市殯葬服務中心0432-963990,市江南陵園0432-64636499 。
  • 2019年4月5日至7日清明節北京交通出行提示
    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4月5日至7日將迎來清明假期,返鄉祭掃、中短途旅遊流量將大幅攀升,加之清明節期間繼續施行小客車免費通行政策,道路交通安全壓力增大。北京交管部門根據清明假期市民祭掃出行特點,結合往年出行數據,發布清明交通出行提示:  一、今年清明節,群眾祭掃服務集中接待日為3月16日至4月7日,其中3月30日、3月31日、4月5、6、7日,為祭掃高峰日,相比往年更為集中。
  • 暫停現場祭掃,推出「雲祭祀」等服務 蘭州市殯儀館全力做好清明節...
    暫停現場祭掃,推出「雲祭祀」等服務蘭州市殯儀館全力打好清明節疫情防控安全祭掃攻堅戰每日甘肅網4月1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玄絲雨)3月31日,記者從蘭州市殯儀館獲悉,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避免清明節期間因集中祭掃活動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市殯儀館將安全祭掃、疫情防控貫穿清明祭掃全過程
  • 清明節將至,合肥人如何祭掃?官方發布來了!
    ,防控仍需堅持之時,究竟應如何祭掃?3、按照要求完成用戶註冊後登錄,建立「虛擬陵園」即可進行祭拜。此外,在清明節前夕,殯儀館將對所有寄存在館的逝者骨灰開展免費集體代客祭掃服務,通過格位拭塵、敬獻鮮花、鞠躬追思等形式,代為傳遞慎終追遠、致敬緬懷的深切情感。
  • 公墓現祭祀鮮花被盜賣 盜賣者:清明期間一天能拉8車花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清明期間,北京非市屬公墓存在盜賣祭品現象。參與盜賣的多是附近村民,組成團夥分工行動。   對於這種情況,公墓管理方解釋稱,這種情況由來已久,盜賣人不好辨認,日常巡視人手不足以控制,管理起來難免掣肘。
  • 寧波2020年清明節祭掃明確了…
    各設區市、縣(市、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隨著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各地要把防境外疫情輸入作為當前重中之重任務,全面落實精密智控機制。對來自所有國家(地區)入境人員,一律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經當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鑑定後,可實施人員陪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