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祭奠、書寫寄語 黑龍江祭掃服務有溫度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網絡祭奠、微視頻講述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清明前後,黑龍江省民政系統通過設立祭掃服務熱線、建設網上祭掃平臺、大力推廣網絡祭奠等「非現場」祭掃形式,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安全、高質量、有溫度的祭掃服務。

  據大慶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負責人李娜介紹,由於今年清明該市殯葬服務機構停止現場祭祀活動,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祭奠先烈、緬懷親人的需求,大慶6家公墓推出了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服務。

  免費擦拭一次墓碑、獻一枝鮮花、鞠一次躬,逝者家屬有特殊需求的,也會儘量滿足。這是大慶松鶴陵園推出的祭祀服務。「我們提前在微信群裡與逝者家屬說明了情況,特殊時期不能來現場,由工作人員代為祭掃。」陵園負責人解書舉說。

  據黑龍江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清明期間,黑龍江各殯儀館(服務中心)、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全部暫停守靈、公開告別、現場祭掃等活動。全省居民均可在微信公眾號、網站、手機APP等網絡祭掃平臺,通過手機遠程為親人送上雲端的思念。期間,殯葬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將為有需要的逝者家屬提供墓位清掃、鞠躬行禮、敬獻鮮花等服務,群眾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預約。

相關焦點

  • 全國多地藉助網絡信息平臺開展線上祭奠英烈活動
    「清明期間,我市暫停集中祭掃群體性活動,倡導網絡祭掃……」3月30日,山東省臨沂市市委疫情處置指揮部向全市市民推送了倡導網絡祭掃的手機消息。沂蒙革命老區歷來有崇軍尚武的傳統,區內坐落著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等多處大型紀念場所。
  • 暫停現場祭掃,推出「雲祭祀」等服務 蘭州市殯儀館全力做好清明節...
    暫停現場祭掃,推出「雲祭祀」等服務蘭州市殯儀館全力打好清明節疫情防控安全祭掃攻堅戰每日甘肅網4月1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玄絲雨)3月31日,記者從蘭州市殯儀館獲悉,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避免清明節期間因集中祭掃活動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市殯儀館將安全祭掃、疫情防控貫穿清明祭掃全過程
  • 西安市殯儀館啟動「雲祭掃」服務 免費提供網絡祭祀代客祭掃
    3月27日,由西安市殯儀館、西安長安通支付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推出的代親「雲祭掃」公益服務在西安正式啟動。此次「雲祭掃」服務,將免費向市民提供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市民可通過「三秦代親雲祭掃」服務公眾號進行線上預約。  在啟動儀式上,西安市殯儀館工作人員顏雯介紹,「雲祭掃」服務分為線上、線下兩種方式。
  • 綠色祭掃|從化區殯儀館首次開通網絡拜祭服務
    根據《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疫情期間暫停清明祭掃活動的通告》(第5號)),3月18日起,全市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為方便從化區市民在特殊時期同樣能寄託哀思,從化區民政局推出3項便民服務方式——網絡拜祭、集體敬獻鮮花、代客祭掃,讓市民足不出戶也能完成為親人祭掃的心願。
  • 清明節將至,合肥人如何祭掃?官方發布來了!
    為滿足廣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願望,一方面,合肥市殯葬處開通「合肥市殯葬管理處」微信公眾號,市民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隨時了解到業務諮詢及監督電話、殯葬惠民政策、治喪流程、收費標準等相關資訊。另一方面,自3月20日起,合肥市殯葬管理處與「合肥民政」微信公眾號同步開通網絡祭祀平臺,實現足不出戶、安全祭掃。
  • 特殊的清明「雲」上寄思念 蘭州市殯儀館推出「雲祭祀」「代祭掃...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祭掃方式註定是不一樣的。蘭州市殯儀館倡導網絡、居家祭祀,多措並舉,全面推出「雲祭祀」「代祭掃」等服務。隨著清明節臨近,越來越多的市民已加入到「雲祭祀」「代祭掃」的行列中來,踐行綠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變化的是祭掃形式,不變的是無限追思。
  • 清明網絡祭祀教程,手把手教你怎麼線上祭掃
    清明假期是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時間,可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清明節,很多省市已經公告暫停在公墓等殯葬場所舉行現場祭掃或集體共祭活動,因此今年的清明節將會比較特殊。那麼今年清明應該怎麼祭掃?其實大家可以選擇選擇文明、環保、便捷的「網絡祭祀」方式來緬懷和紀念先人,傳承中華孝道。
  • 天津市第三殯儀館明起恢復祭奠服務
    根據民政部《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恢復殯葬服務秩序的通知》(民事字〔2020〕9號)和市民政局《關於有序恢復殯葬服務的通告》文件精神,現將我館有序恢復殯葬服務事項通告如下:一、進入我館的市民朋友請自覺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佩戴口罩,服從工作人員引導。
  • 9月1日起青島市殯儀館、九峰陵公墓全面禁止焚燒拋撒喪葬祭奠物品
    市殯儀館將在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繼續組織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集體共祭等綠色祭奠方式,培育和引導文明祭奠禮儀,多措並舉助力《規定》實施。 大力倡導文明殯葬綠色祭掃 市殯儀館提前一個月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印製宣傳頁、推送公益簡訊等方式對禁燒規定做宣傳,使廣大市民了解熟悉《規定》,進而依規而行。
  • 周末兩天,昆明四大公墓近13萬人祭掃
    掌上春城訊 3月28日、29日,昆明周邊各大公墓迎來清明祭掃高峰,各大公墓的祭掃情況及代客掃墓、網絡祭掃的實施情況如何?3月28日,記者前往部分公墓進行實地走訪。玉案山公墓禁帶塑料花禁燒紙錢3月28日上午8點57分,記者乘車到達前往玉案山公墓的必經之路西三環。此時,西三環車流緩慢,現場有不少交警在指揮交通。
  • 東郊殯儀館將開放4個「綠色」祭奠室
    經過持續改造,東郊殯儀館正逐步把更加優質的服務展現給逝者和家屬。根據「服務項目只增不減、服務收費只減不增」的理念,東郊殯儀館今年推出了25項惠民便民利民措施,包括免費提供專用電瓶車送靈護靈,為特殊群體提供15公裡以內的免費送骨灰服務等等。即日起,館內西側4間新建的祭奠室也將正式開放,為家屬提供寄託哀思、表達思念之所。
  • 清明微信代掃網絡祭祀流行 網上靈堂可上香獻供
    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日子,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微信代掃墓」、「網上虛擬公墓」等祭掃新模式漸成潮流,不少在外地的親友和年輕人都通過網上祭掃祭奠逝者。網上靈堂寄哀思,可上香、獻供清明節將近,不少無法回家掃墓的市民選擇了「網絡公墓」這種新模式,網上祭奠逝者。
  • 祭文的書寫格式
    祭文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這種文體的出現,最早追溯到漢代。那時,人們在祭掃山墳陵墓時,往往要誦讀「哀策」一即早斯的祭文。到了唐宋,祭文開始興盛並廣泛發展開來,種類也不斷增多,還出現了不少寫此類文章的大家,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膾炙人口的祭文名篇。以後人們對這種文體沿用不衰,用它來表達對亡親故友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