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的說法來自於中國古代,易經上說,兩個人「無一相似」,在容貌上互補,便是陰陽相配,有著很好的夫妻相。這種說法到了民國時期演變成「夫妻像」,意思是長時間待在一起的情侶,長得越來越像了。為什麼兩個人待久了,就會越來越像呢?
01
夫妻相在你選對象的時候就有了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結為夫妻才有夫妻相?還是因為有夫妻相,才成為夫妻?弗洛伊德的答案是後者。先有夫妻相,才成為夫妻。這位心理學家給出的解釋是,男孩們在潛意識裡渴望佔有他們的母親,而女孩會崇拜自己的父親。當碰上和你爸爸媽媽特徵相似的人,你會容易產生好感。你也容易在這個人身上找到從父母那裡延續過來的安全感。比如,如果你的爸爸不抽菸,你也會希望另一半不對菸草上癮。再如,假設你的父親駕著金絲邊眼鏡充滿濃鬱的書生氣質,那你很難喜歡上一個戴著唇釘的搖滾青年。
科學家的實驗進一步佐證了這種觀點。他們找了一個年輕志願者,把跟他相同年齡、相同性別、相同種族、相似五官的16個人合成一張「平均臉」。再把這張「平均臉」照片,跟志願者本人合成,虛擬成女性,放在很多張照片裡讓志願者選擇「一見鍾情」的人,結果不出意外,志願者本人選擇了另外一個自己。
所以,那些看上去很像的情侶們,其實在成為夫妻前,就已經做足了夫妻相的鋪墊。
02
越靠近你越像你
當你選擇了那個潛意識中偏好的那個人,你們的戀愛旅程就開始了。在相處的過程,兩個人會越發趨同,無論是性格習慣,還是音容笑貌。戀人越來越相似的一種解釋是,長期生活在一起,共同的地理環境,飲食習慣會讓兩者趨於相似。比如,喜歡美食的情侶們在吃吃吃的約會中,臉龐會變得圓嘟嘟,即便五官不同,但相似的面龐也會讓人覺得有「夫妻相」。
另一種解釋更為複雜。法國的物理學家Israel Waynbaum指出,長期做出特定的表情會影響到面部肌肉的發育特徵,而神經系統的活動肯定又會表現在面部的表情上面,時間長了,比如樂觀、開朗、抑鬱、憤怒等情緒就會逐漸轉化成了特定的相貌了。一對夫妻如果相互影響,大家都喜歡做出樂觀的表情,幾十年之後,兩個人就會都有一張樂觀開朗的臉。
義大利帕爾馬大學的科學家Giacomo Rizzolatti提出了「鏡像神經元」這個概念,更加佐證了這個觀點。當你看到另一半的各種表情時,實際上你的大腦皮質裡面對應的一些和表情運動的神經元也在進行相應的活動,朝夕相處的兩個人,就是這樣進行著類似的運動神經元的相互放電,直到幾十年之後,被別人觀察出來,這就成了「夫妻相」。
03
細菌註定我愛你
關於夫妻相的解釋,最近又開了新腦洞。人們之所以有夫妻相,是細菌在背後搗蛋。這個說法來自華大基因的CEO尹燁。他說,細菌來地球34億年,而人類只有700萬年,一個100斤的人肚子裡大概會有兩到三公斤的細菌,這個組成有一千種,所以,細菌組合的不一樣,導致個體的不一樣。情侶接吻十秒,兩個人就會交換8000萬個菌群。菌群開始趨於一致了,便是兩個人個體趨向一致的開始。所以,夫妻相就慢慢變成了夫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