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開始跟政府接洽,10個月不到已完成拍地摘牌,桂城政府的服務一如既往地高效貼心。」廣東天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天波」)董事長何枝銘的「朋友圈」發出不久,就收到了很多諮詢與關注。
「總部經濟」在桂城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一直以來,桂城堅持「金融+總部+科創文創研發產業」的發展定位,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而這次廣東天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本土培育的企業競得地塊,擬在映月新城打造企業總部基地,為桂城總部經濟地圖添上重要的一塊拼圖,也讓更多人願意一探桂城總部經濟的究竟。
於桂城而言,總部經濟的發展,不僅為城市帶來了產業集聚、稅收帶動、擴大就業的經濟效應,更是桂城在城鄉融合課題下的大膽探索,是實現生產空間的高效集約、生活空間的舒適宜居、生態空間的品質活力「三生融合」,破解城鄉融合發展難題的生動實踐。
廣東星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將總部建立在三山新城。 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 攝
一個故事桂城極少有像廣東天波那麼「幸運」的企業:每一次的飛躍都踏準了城市發展的節奏,在互相成全中實現企業與城市的共同飛躍。2009年,桂城啟動了廣東都市型產業基地建設,瀚天科技城以「產業社區」亮相。同年,何枝銘將公司搬到了瀚天科技城,租下了30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10年後,桂城以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先行示範區的契機發展映月新城片區,何枝銘在映月新城拍下了地塊,建設企業總部。
廣東天波從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多名員工,發展至未來的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多名員工、產值超過20億元……何枝銘認為「這是偶然,也是必然。」「我們是科技型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做研發的人要靜得下心來,桂城是能讓人沉澱的城市,這就是我們紮根桂城21年,並把企業總部建在這裡的最重要的原因。」何枝銘說。
廣東天波以交換機起家,研發技術是立身之本,更是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企業客戶群以國內運營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和海外市場為主,其中以螞蟻金服、零售通等為主的阿里系產品銷售額已接近億元。今年受疫情影響,企業適時研發防疫測溫產品,首次成功打入美國市場,帶來近億元的銷售業績。
在企業總部的規劃中,除了智能終端生產基地、下一代智能終端平臺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外,何枝銘還將邀請上遊科技型企業進駐,如專注於傳感器、算法研究的企業,「希望能與合作夥伴靠得更近,共同完成更多有價值的事。」
瀚天科技城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已孕育出多家本土科技型企業。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 攝
一張地圖從最初的全國製造業隱形冠軍廣東景興總部,當地環保企業龍頭上市企業——瀚藍環境總部,到最近落戶的金賦科技總部項目、瑞洲科技總部項目、天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部項目以及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力,桂城的總部經濟漸成規模。
一個珠三角的鎮街,有什麼底氣發展對資源匯聚有極高要求的總部經濟?桂城用一張城鄉融合發展的答卷娓娓道來。
當前,南海正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作為中心城區,桂城扛起主體責任,重點建設千燈湖、映月湖、文翰湖三大示範片區。千燈湖片區發展總部經濟、建設夜間經濟集聚區;映月新城片區圍繞映月湖建設高品質城市配套的城市綜合運營標杆項目;文翰湖片區以季華實驗室、清華大學新材料研究院等重大平臺為引領,全力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
打開桂城總部經濟的地圖,千燈湖片區已有廣東景興、瀚藍環境、東華軟體華南區(灣區)總部、順豐雲佛肇區域總部、泰盈科技、海逸集團、海天集團大廈、維尚新零售綜合體等企業總部成功落戶;映月新城片區有金賦、瑞洲、天波、青松、樂居率先布局進駐;文翰湖片區有廣東星聯、寶索機械、粵金曼集團、利泰集團、北京交控、泓勝科技等企業搶得先機。三大片區全面發力,總部經濟的發展能級和集聚輻射能力明顯提升。
不少企業選擇將總部落戶在千燈湖片區。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 攝
一攬子服務在此前開展的桂城總部經濟企業問卷調查中,57位本土企業高管參與了調研。結果顯示桂城最吸引總部企業的優勢有:硬體設施、交通優勢、產業聚集、政府服務和開放程度,其中選擇硬體設施佔比超八成。
企業的訴求與桂城的高品質城市目標不謀而合,正如桂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岑灼雄所言,桂城一直努力「建設一流的城市,吸引一流的人才,培育一流的產業」。
以映月新城片區為例,以映月湖為圓心打通周邊水系、路網,布局圖書館、藝術館、體育場館、兒童公園、濱河景觀帶等公共配套和商業水街、國際社區、企業總部,打造一個面向市民、集聚活力與塑造品質的「新都心」。
「我們在桂城深耕了25年,映月新城規劃的發布讓我們對企業和桂城的未來都充滿了信心。」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華忠把企業總部選在了這裡,「現在建起了美麗的公園,還有完善的產業與生活配套,人才都喜歡聚集在這樣的城市。」
此外,桂城街道還一直堅持領導班子掛鈎機制,主動跟進項目的建設情況,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場地、規劃驗收、人才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合理訴求。其中,高質量的人才服務更是桂城的一大亮點。
「我們企業有超過90人通過了人才認定,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務,為引才留才提供了很好的環境。」何枝銘說。據統計,桂城2019年有3189人通過南海區人才分類認定,2020年又新增了892人。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可申請生活津貼、創辦企業獎勵、科研創新獎勵、安居補貼、學術補貼、醫療健康等配套扶持。